[红楼]贾璋传 第189节

    说句实在话,薛蝌心里已经非常感激薛姨妈了。
    虽说薛姨妈没能直接帮他把事情办成,但是薛姨妈愿意帮他们兄妹敲开王熙凤夫家的大门,给他们兄妹指了一条明路出来。
    这就已经很不错了。
    薛蟠这一支是皇商,家里还有几门好亲戚,这才不觉得见官与找门路是件让人为难的事。
    而像薛蝌他们家这样的旁支,只不过是寻常的商户人家罢了。
    对他们这些人家来说,见官与找门路从来都是难如登天之事。
    如今薛姨妈给薛蝌指明了送礼办事的门路,还能帮薛蝌敲开王熙凤的大门,这就已经帮薛蝌解决了很大的问题,已经是不小的恩惠了。
    为了报答薛姨妈的恩情,薛蝌整日里鞍前马后地为薛姨妈帮忙,弄得薛姨妈都有些心思浮动。
    若蟠儿有他堂弟一半的懂事,她哪里还用像现在这样担心?
    宝钗的婚事也不会被她哥哥拖累得像现在这样艰难……
    罢了,罢了,儿子总是自家的好。
    蝌儿再好,也只是侄儿,不是她亲儿子,羡慕别人家的儿子又有什么用呢?
    更何况在她的筹谋下,宝钗与宝玉的婚事也定下来了。
    她这个做母亲的也该放心了。
    嫁去荣国府做奶奶,总还算是一个不错的前程。
    而且宝玉那孩子性子软,宝钗拿捏住他后总不会把日子过得太差。
    至于诰命的尊荣,宝钗她也只能盼着子孙出息了。
    想让宝玉给她挣出一个诰命来,几乎是不可能的。
    就在薛蝌筹办给王熙凤的礼物,思考要怎样讨好这位王家的姑奶奶时,宝钗她收到了来自荣国府的请帖。
    湘霓、黛玉、湘云、探春、惜春她们一起办了诗社,要请她一起参加诗社游戏玩笑。
    除此之外,她们还听闻宝钗的堂妹近些日子上京了,遂也邀薛家妹妹一同来荣府做客。
    湘云还单独给宝钗写了信。
    她对宝钗说陶园的梅花开的正好,堂姐与林姐姐又准备了好丰盛宴席,她想了好些别致主意玩,所以请宝姐姐一定要拨冗前来,不要错过这场热闹。
    又说姐妹们团聚是极好的,而且她好久没见过宝姐姐了,对宝钗很是思念……
    宝钗看见湘云的信后,已经决定要去荣府做客了。
    她私下里又问了宝琴的意思,见宝琴也愿意和她一起去后,才把这件事情告诉薛姨妈。
    薛姨妈点头答应了宝钗出门做客的请求,吩咐身边得用的嬷嬷去给宝钗她们提前准备好马车。
    她心里还是很希望宝琴能讨得荣国府老太太喜欢的。
    毕竟宝琴和宝钗也没有什么竞争关系,宝琴打了个讨老太太喜欢,对宝钗来说也是好事。
    更重要的是,有贾母这位超品的国公夫人的背书,梅家就没有机会指责宝琴的人品教养了。
    这样一来,不论薛家和梅家的婚事能不能成,他们薛家的姑娘都不会被人指指点点了。
    宝钗不会被宝琴连累,宝琴日后说亲也不会遇到太多困难……
    在不损害自己利益的前提下,薛姨妈还是愿意帮助别人的。
    对于富裕人家来说,与人为善,积攒善缘,从来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就算没回报也无所谓,积善之家,必有余庆,他们就当花点小钱,买个安心好了。
    她夫君薛老爷在世时就是这样做的,那时候他们还是一对恩爱夫妻,在金陵的名声也颇为不错。
    只可惜好景不长,在薛父去世后,薛蟠就变成了薛家长房的当家人。
    而薛蟠他骨子里就是一个意气用事的莽夫,又素爱吃喝嫖赌,打架闹事,浑身纨绔子弟的坏习气。
    平日里他不出去惹祸,薛姨妈就要念阿弥陀佛了,哪里有办法让薛蟠与人为善呢?
    转眼间到了荣国府起社的日子,宝钗和宝琴早早起来梳洗更衣后,坐车前往荣国府。
    在二门处下了轿后,就被湘霓身边的丫鬟小桃与湘云身边的丫鬟翠缕簇拥着迎至荣庆堂。
    在给贾母请安后,才被湘霓、湘云这对堂姐妹带去陶园里的分影楼。
    这栋小小巧巧的楼阁是近两年新建的,临近梅林,最适合冬日里赏梅赏雪,楼外还豢养了几只白鹤,正对梅妻鹤子之典故。
    一行人抵达分影楼时,只见迎春和黛玉正在和邢岫烟说话,李纨在看她两个堂妹下棋。
    惜春一边给探春画像,一边笑意盈盈地道:“三姐姐,把梅花枝再抬高些,衬着你的侧脸,这样画出来才好看呢。”
    宝钗脸上挂着微笑,带着宝琴与众人厮见。
    众人见宝钗带着一位陌生的灵巧姑娘来了,知道这是宝钗的堂妹,也都上前见礼。
    过了好一会儿,大家才认清彼此的身份,按序齿叫起姐姐妹妹来。其中偶有谬误,也并不被众人挂在心上。
    分影楼里烧着地龙,室内温暖如春,风炉上架着铜壶,待到水煮得滚烫,湘霓亲自泡了茶,注入新烧制的汝窑茶杯当中。
    她这套茶具十分别致,拢共有十余只,每只茶杯里面都有不同的花朵。
    黛玉选了那只淡粉色的、杯子里面有芙蓉花浮雕的茶杯,迎春选了迎春花的,湘云选了芍药花的,宝钗选了牡丹花的……
    因为花样繁多且每只茶杯都精美可爱,所以大家都选到了自己喜欢的茶杯。
    众人喝茶时,厨房的嬷嬷们把处理好的鹿肉和兔子肉与温泉庄子送来的各色菜蔬一起送到分影楼来,一一端出来后,才领了赏钱退了下去。
    湘云对黛玉笑道:“我早就说了,咱们自己亲自炙烤才有趣儿!堂姐定制了专门烤肉的炉子,等我们走了后,姐姐和二表哥,林姐姐和三表哥还能继续用这炉子哩。”
    “到时候你们来玩儿,只怕比现在还有趣儿呢。”
    黛玉拉着湘云请史湘霓评理,轻笑道:“嫂子,你瞧瞧云儿,你为她订制了炉子,她却在这儿嚼舌儿笑话咱们两个,真真儿是坏家伙。”
    湘霓笑道:“那就罚云丫头做咱们的小厮,给咱们两个烤肉好了,正巧她今儿打扮得也像个小子!”
    湘云叫屈,藏到了宝钗身后,又被探春拉了出来,众人笑做了一团。
    待踏雪寻梅回来后,才边烤肉边联句,又限韵做起诗来。
    输的人自然要罚酒,不过罚的酒只是蒲桃酒而已。
    这酒水口味绵软,倒也说不上有多醉人。虽说喝多了会有些晕,但第二天起来后也不会因为宿醉头疼,倒是适合黛玉她们这些酒量不大的女孩子们。
    不知怎地,黛玉她格外喜欢宝琴,拉着宝琴的手,与她说了好些话。
    宝琴见黛玉与姐姐宝钗并无嫌隙,本人又这样钟灵毓秀、出类拔萃,更是待黛玉亲敬异常。
    没过多久,两人就已经姐姐妹妹的叫开了。就连宝钗都有些惊讶,黛玉的性情素来有些慢热,没想到她竟与宝琴这般谈得来,这可真是咄咄怪事。
    或许这就是传说中的白首如新,倾盖如故罢。
    贾璋当天晚上回家,见黛玉脸色有些红,笑问道:“今天可是吃酒了?”
    黛玉笑道:“只用了两盏,已经喝了醒酒汤了。”
    贾璋听黛玉已经喝过醒酒汤后点了点头,在这之后,他走到黛玉身边道:“我今天见到一位故人,说起来,这人皎皎也认识。”
    故人?
    三哥哥他白日里见的人都是朝中官员,哪里有他们两个人的故人?
    不对,既是他们的故人又是朝中官员的人也是有的。
    就比如说她儿时的西席先生的贾化贾雨村。
    她眼神灵动地看向贾璋:“是雨村先生来京了吗?”
    “皎皎果然冰雪聪明。”
    贾璋赞美黛玉后,继续向她分享今天的见闻:“见到贾大人,我心里也有些惊讶。”
    “在我记忆里,他前两年刚转任济州做粮道,眼下应该在山东任职才对。今天一上衙,我就见到他跟在张阁老身后。也不知道他是怎么和张阁老搭上关系的。”
    而且贾璋已经打听到了,张泰维想把贾雨村提拔进户部任职。
    他忖度着,张泰维看重的大概就是贾雨村的长袖善舞、擅长钻营的本事。
    户部尚书赵树生病了,一旦老尚书动了致仕归乡之念,那么户部就会出现一段时间的权力真空。
    师祖有孔云师叔这颗钉子楔在户部,不用为此做太多准备;张泰维临时起意,自然要找一个擅长钻营,手段狠辣之人。
    贾璋只希望赵树生能早点病愈,压下各路人马送进户部的牛鬼蛇神。
    对杨门来说,备受赵树生看重的孔云需要更多的成长时间。
    对大盛来说,让贾雨村这样的人在户部搅风弄雨抢肥肉也绝非什么好事。
    而被各方势力临时选中的幸运儿基本上都是贾雨村这样的野心家,只有这样的棋子,才能迅速为派系打开局面。
    “不论雨村先生是怎样搭上阁老的,三哥哥都离他远着些吧。”
    “前两年爹爹说雨村先生升任粮道时用了太多手段,性情如同虎狼一般。我担心你若离他太近,恐会被他设计。”
    贾璋拍了拍黛玉的手,轻轻地点了点头。
    “我全都听妹妹的,如今我只盼着老尚书能早点痊愈,省得我那孔师叔与贾雨村共事……”
    第158章 树生病愈巧字缘由,熙凤应允薛蝌托请
    在张泰维的操作下, 贾雨村还是进了户部山东清吏司。
    只是他们还没高兴多久,赵树生的病竟然好了起来。
    名医周薛涛从南至北游医,行至京都住店, 刚放好自家的行李,就被绣衣使者客客气气地请到了赵府。
    绍治帝对眼下的户部也很满意, 并不想让户部发生什么大动荡。
    如此一来, 在户部经营多年的户部尚书赵树生就显得尤为重要了。
    他与贾璋一样, 不希望赵树生的身体健康出问题。
    周薛涛最擅长治疗心疾,就连太医院的太医也比不得他。
    因此他一到赵府,心疾复发的赵树生就缓了过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