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95章

    另一个是扶苏,需要时常上山和去县里倒腾东西,给家里改善伙食。不上工正好方便他做这些,不然每次离开还得请假。
    只是扶苏不会天天上山或者出门,这就导致了他和清婉经常一起待在家里。俗话说近墨者黑,相处久了清婉就把她哥那些小手段学了个七七八八。
    外头人都说秦家的小闺女柔弱乖巧,简直是全村最讨喜的小姑娘了。
    但是家里人其实都知道,这丫头心硬如铁心黑手狠。把性别换一换的话,就和扶苏差不多了。
    只不过扶苏只对他爹乖巧,清婉对全家都乖巧。
    秦政到底还是叮嘱了小女儿两句:
    “少跟你二哥学那些坏毛病。”
    清婉无辜地看着父亲:
    “二哥身上哪里有坏毛病?”
    秦政:……
    秦政冷酷地说:
    “你现在这个做派就是跟着他学的坏毛病。”
    阴嫚忍不住笑了一声:
    “清婉,你悠着点,叫二哥知道你学他,你要挨揍的。”
    她哥可小心眼了,坚决拒绝父亲身边出现自己的“替身”。
    自己最亲爱的姐姐发话了,清婉瞬间收敛表情,变回了正常的一脸冷漠。
    她矜持地颔首:
    “好的,大姐。”
    将闾悄悄松了口气:
    “还是这样看着比较顺眼。”
    话题中心人物秦扶苏在县城磨蹭到快天黑才回家,还是跟妹妹一起回家的。因为这样可以蹭自行车,他懒得自己走路。
    阴嫚乐意之极,又能压榨她哥骑车带她了,不用自己骑就很省力。
    兄妹两个趁着夜色偷溜回家。
    做贼一样的,看得秦政眼睛疼:
    “你就准备这么躲着他?他后头几天肯定会反复来找你的。”
    扶苏蹭到父亲身边坐下:
    “白天看热闹的人多,不能和他起冲突,我可不要变成村里人围观的对象。他等会儿肯定会趁夜过来找我,到时候再应付他就行。”
    子楚也不乐意成为村里人的热闹,所以他肯定会配合的。等下过来之后,子楚只会比他更不想闹大,那么主动权就掌握在扶苏手上了。
    见儿子有成算,秦政也不管了。
    没过一会儿,子楚就再次登门了,当时秦家正在吃晚饭。
    平时这个点秦家的晚饭早就吃完,但是因为扶苏和阴嫚故意拖到夜里才回来,大家为了等他们,稍微晚吃了半个小时。
    子楚按照以前的经验找过来,恰好碰见他们还在吃,立刻意识到自己中圈套了。
    果不其然。
    扶苏露出了夸张的惊讶表情:
    “堂哥怎么来了?来蹭饭的吗?你鼻子可真灵,你怎么知道我从县里国营饭店打了红烧肉回来?”
    子楚:……
    给他说得好像子楚是个嘴馋的,闻着红烧肉的味故意这个时候上门占便宜一样。
    子楚压低声音咬牙切齿:
    “你少跟我扯东扯西,村里那些流言是不是你传的?”
    扶苏明知故问:
    “什么流言?”
    子楚再次:……
    子楚自己不乐意重复那些话语,扶苏掐准了这一点。要么子楚自己厚着脸皮复述一遍,要么就说不出来、那扶苏可以赖掉这件事。
    但不论他选哪一条,他都在气势上输给了扶苏。
    子楚迅速识别了扶苏的险恶用心。
    他冷笑一声:
    “什么流言你自己心里清楚。”
    但是这种说辞只能应付要脸的人,不要脸的扶苏选择耍赖到底。
    扶苏迷茫地看向父亲:
    “爹?他到底在说什么?你有听到最近村里传了什么流言吗?”
    秦政:。
    秦政瞥他一眼,给了他一个“下次不许拖我下水”的警告。
    但这一次嘛,当然还是得帮儿子的。
    所以秦政回答道:
    “最近村里一直在说他要去城里当上门女婿。”
    扶苏故作恍然大悟:
    “这个不是几个月前就在传吗?关我什么事?不是村长自己传出来的?”
    子楚又一次:……
    这对父子是懂避重就轻的。
    阴嫚忍笑忍到肩膀颤抖,清婉悄悄给姐姐挡着,免得被人发现了。
    秦政配合地跟儿子一唱一和:
    “你后来帮他辟谣了,说了只是副厂长家的女儿追求他,没有上门女婿这回事。”
    扶苏懂了:
    “村里人觉得不可能,副厂长的女儿哪里会嫁给他,只有可能是娶他,所以越发认定他就是要去入赘了?那怎么能怪我,我都是实话实说啊!我还给他辟谣了!”
    扶苏回头去看子楚,一脸“我好心好意帮你,你怎么不领情”的模样。
    子楚磨了磨牙:
    “那我真是谢谢你。”
    扶胥叹了口气:
    “这事确实怪不到二弟头上,你总是不回家,他们才会这么编排你。”
    子楚:?
    怎么,还怪我了?
    阴嫚也跟着倒油:
    “那些婶娘说别家孩子在城里工作的,都经常回家看爹妈。你不怎么回来,要么是不孝,要么就是入赘去了,不方便回来。”
    然后用真挚的眼神询问子楚,你是哪一种呢?
    子楚感觉这个账算不下去了。
    这家人可真擅长倒打一耙,他被人造谣还是他的错了。
    将闾嘟嘟囔囔:
    “你被人造谣无论是谁的错,也跟我家没关系啊。你要是去找罪魁祸首,那还能掰扯掰扯,干什么来找我哥?看我哥好欺负?那就别怪我们埋汰你了。”
    扶胥打圆场:
    “好了,这个话题就别再聊了。赶紧吃饭,饭菜要凉了。子楚,你是不是还要去找其他婶娘?我们就不送了,还吃着饭呢。”
    子楚一句话没能插上,被他们一环套一环就把事情单方面定性为已经解决了。
    哪怕还想再说什么,他们来句“你不去找造谣的婶娘”理论吗,也得被堵回去。
    可是这么传的婶娘太多了,哪里能一一找得过来?但他不找婶娘,只找扶苏,就不占理。
    要掰扯所有人都别想跑。
    秦子楚满脸不悦地离开了。
    扶苏拾起筷子继续吃饭,一点没把子楚放在心里。
    接下来的几天,子楚也没自找不痛快。村里人压根不知道他们两家闹矛盾的事,毕竟除了子楚不爱搭理这家人之外,村长和妇女主任都和他家来往密切。
    阴嫚吐槽子楚人缘真差:
    “芈婶也就算了,本来就是后娘,和他关系不好正常。村长叔也不跟他站一边,可见他就是不讨人喜欢。”
    荣禄突然蹦出来一句:
    “这算不算有了后娘就有了后爹?”
    众人:……
    荣禄意识到说错话了,缩了缩脖子,闭嘴不再乱开口。
    可能是为了破除上门女婿的谣言,后续子楚有假期就会回来家里住几天。渐渐的,村里人果然不再乱说了,就是每次见到他都要八卦一下他和副厂长家闺女处得怎么样。
    子楚又不是清心寡欲的柳下惠,虽然一开始还坚持着不肯和赵同志处对象。时间长了,见人家持之以恒,总是一副深情款款的模样,子楚的态度也松动了。
    赵同志和吕厂长处过对象这件事,他其实不是很在意。子楚这个人思想比较开放,没那么多封建的讲究。
    先秦人士大抵都这样。
    何况男人嘛,总是比较自负的。
    有漂亮姑娘一直巴心巴肺地对自己好,就容易既往不咎。只要不是原则性问题,他们还是很乐意展现自己的“大度”的,觉得没必要和女人计较。
    属于自我感动的一种。
    偏偏子楚失忆了,忘了赵姬做的错事还真是原则问题。再她看来赵同志也没干过什么事,所以态度很容易就松动了。
    过年前的这次回村,子楚就把人带了回来,说要商量婚事。
    扶苏震惊:
    “他们真的要结婚啊?”
    他还以为有了入赘这个谣言,子楚就更不乐意和她在一块儿了呢。
    秦高试图分析:
    “可能是觉得自己以后也能当上领导,所以不怕别人谣传。等他爬上去之后,别人肯定不会再信这种说辞了。”
    有点道理。
    何况男人的节操一般都比女人低一些,好些男人并不觉得靠娶妻获得岳家支持,是什么丢人的事情。
    这属于正常投资。
    没本事的男人在靠着岳家上位之后才会恼羞成怒不承认这些往事,生怕被人骂成是凤凰男。
    换个人比如刘秀,他也靠着娶郭圣通得到了支持,但他会自卑到不许人提吗?他只会觉得这是自己和郭家的利益交换,郭家看重的是他个人的能力,联姻才是附带的。
    扶苏再次活跃在吃瓜第一线。
    这次因为是亲戚的关系,他可以登堂入室。别人只能在院子外头看热闹,他可以进屋去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