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2章

    “我要是找不到工作,就把你卖了。听说深圳那边忙着搞建设,需要很多农民工去干苦力,你就很合适。”
    将闾才不怕他,直接喊爹告状:
    “我哥说要卖了我!”
    秦政忽略了他们的吵嘴:
    “今日出门都看出什么了?”
    扶苏坐下先喝了一碗水,才回答:
    “政策应该很快就下来了,已经有人租了厂房进了机器,还发了招工通知,最快五天内就可以开始投产。”
    厦门的动作比他们预想的要快。
    可见消息灵通的聪明人不少,真想抓住机会做生意的,可不会傻乎乎地等到政策下达才开始行动。
    你说他们提前办厂有问题?人家只是进了器械而已,还没开始投产,也没销售。
    非要说的话,我拿我的钱和票买点东西回来放着碍谁什么事了?何况敢提前做准备的人,明显有后台,不会有人去抓他小辫子的。
    那这种人很有可能就是不愁销路的。
    如今卖衣服还是走的供销社路子,但是想把货铺进去,并没有那么容易。人家供销社有稳定的合作伙伴,为什么要收你的产品呢?
    所以没点关系,还真不敢直接就办厂,得担心货砸在手里头。
    将闾就问:
    “那其他人岂不是办不起来厂子了?”
    扶苏摇头:
    “可以办,我打听到有人在准备开百货商店,货源都联系不少了。据说半个月后开张,我猜是半个月后政策就下来了。”
    果然,半个月后私营的百货商店开张,搞得热热闹闹的。不过这年头还没什么促销活动,所以热闹归热闹,后世常见的开业大促是没有的。
    扶苏进去转了一圈。
    私营商店的好处是买东西不要票,但不要票的东西按照市场价就会贵一些。毕竟票也是得花钱换的,不要票的商品只是在售卖环节省了一些过程而已。
    以前去供销社买东西,人家是不会允许你不给票的,加钱也不成,必须得你自己先弄到票来再说。
    除非是瑕疵品,瑕疵品不要票,可以原价购买。但瑕疵品一般轮不到外头的人买,售货员自己私下里就消化了。
    自家用不到,总有亲戚朋友能用到。
    扶苏挑了一些性价比高些的商品买了带回家,逛都逛了,不买总觉得白来一趟。
    扶苏把弟妹和小崽子拎过来上课:
    “同样是在百货商场的商品,都是日用品香皂,有的贵一些,有的便宜一些。你们以前去过供销社应该也见过类似的情况,知道是为什么吧?”
    将闾积极回答:
    “生产成本低啊!这个也太简单了,哥你问点困难的。”
    扶苏没搭理他,点了清婉回答。
    清婉想了想:
    “供销社那边,可能真的是因为成本低。却不一定是生产成本低,有可能还包括运输成本。”
    比方说本地附近生产的,运过来几乎没什么运费。别的地方生产的,生产成本差不多,但是要多一些运费。
    扶苏点头:
    “不错,还有呢?”
    清婉眨了眨眼,不知道了。
    她不懂经商。
    她不懂,荣禄就更不懂了。剩下三个凑数的小崽子瞪着圆溜溜的大眼睛不说话,见扶苏看过来就齐齐露出讨好的笑容。
    活像学渣见到了班主任。
    扶苏啧了一声:
    “家里真是没一个靠得上的,后继无人。”
    反倒是秦政,跟着儿子熏陶这么久,或多或少领悟了一些商业套路。本来只是旁听打发时间的,这会儿开口为晚辈们解围了。
    秦政提醒道:
    “价格战。”
    三个大的还是一脸懵,三个小的……
    舜华南嘉指望不上,桥松却突然悟了:
    “我知道了!厂子主动降价,想增加自己的销售量!”
    扶苏颔首:
    “对,就是这样。”
    国营厂子是不屑于打价格战的,民营厂子可不管这个。刚起步的民营厂子为了能把货给铺开,并不介意压榨一下利润。
    像扶苏打探到的那个厂子,等政策下来了才开始生产,没赶上百货商场铺货,也不用和他们竞争价格。
    可私底下肯定还有别的厂子,偷偷提前生产了一批。这种消息就比较隐蔽了,没让扶苏这个初来乍到的打听到,不然扶苏都知道了,他们早就被抓了。
    这一批就是明显没有后台的。
    所以为了能叫百货商场愿意接纳他们的产品,少不得要进行让利。
    扶苏猜测,他们应该把利润压榨得比较低。这样才能在给百货商场更多提成的情况下,还让商品价格比别家要低。
    扶苏把商场里几个香皂的生产厂家和价格都罗列出来,让弟妹们仔细看。
    “这几个价格高的,应该是从国营厂子拿货的。国营厂子的货不愁卖,想从他们手里拿货不容易,百货商场说不定要许诺更少的分成。”
    假如一块香皂售价两毛钱,生产成本是三分钱。
    供销社进货价或许是一毛钱,百货商场则可能是一毛五。这样,国营厂子才会为了利润匀一些货给新开的百货商场,不然肯定优先选择合作久了的供销社。
    但私营厂子会报价五分钱,只要不赔本就行,哪怕只赚两分钱。他们要求百货商场定价一毛五,比国营厂子的产品便宜五分,借此吸引顾客。
    在百货商场这边看来,就是它卖一块私营厂子的香皂,五分钱进货一毛五出货,净赚一毛。买国营厂子的香皂,一毛五进货两毛钱出货,净赚五分。
    可是,隔壁供销社卖国营香皂是一毛八家肥皂票,加上票一起,价格上是相当的。
    既然都是要花两毛钱,人家要买国营香皂为什么来你家?除非手里没票,不然肯定优选更值得信赖的供销社。
    桥松兴奋地说:
    “所以去了百货商店的,肯定买私营香皂。私营的销量会把国营的挤下去,这样以后国营的就卖不出去了,大家都买私营的。”
    “时间长了,百货商店只能进私营的,这样利润多,而且能保证利润一直都会有。可是店里只剩私营香皂了,私营香皂还占据着优势,人家肯定要涨价。”
    还想五分钱进货没可能。
    打开市场之后,价格就可以升回去了。除非百货商店找到别的门路进其他家的民营香皂,给这家一点。
    但改开初期,能办厂的谁不是聪明人里的聪明人?聪明人才不会傻乎乎地挤去一个行业呢,肯定是换个商品生产销售。
    市场还没到非得竞争的地步,空白的蓝海那么多,我去生产香皂和你打价格战,不如学了你的套路,去生产衣服、生产其他日用品,这样大家都可以赚钱。
    将闾回过味来了:
    “那百货商场岂不是要吃亏了?”
    扶苏挑眉:
    “吃什么亏?只是赚得没那么多了而已,利润水平恢复到正常情况。何况,你涨价太狠,百货商店也可以反坑你一把。比如把你的香皂定价到两毛,让想捡便宜的人放弃购买。”
    不过这招属于伤敌一千自损八百,东西卖不出去,商店也赚不到抽成,没必要。
    所以两边会拉扯一下,最后商量出个合适的进价来。商品自然还是保证售卖价不变的,毕竟他们就是靠着价格优势吸引人进来购物。
    这年头可不流行什么“便宜没好货”,人民的收入条件还不到通过价格提升追求更好品质的地步。甚至很多时候明知道便宜的可能质量会有点差,大家也乐意选便宜的那种。
    清婉突然想到一点:
    “这么算下来,其实真正吃亏的是国营厂子啊。”
    大家都习惯了买百货商店的廉价香皂,谁还去买价格昂贵的国营香皂?除非质量差别实在太大了,不然能凑合的肯定凑合。
    清婉可算知道他哥为什么说民营厂子会对国营厂子产生冲击了。
    民营厂子是一言堂,办厂的老板可以决定一切,包括价格。但是国营厂子不成,人家可没办法随便降价,而且人家还有可能端着姿态死活不肯低头呢。
    这还只是一个香皂,其他行业迟早也会出现类似的情况。
    荣禄挠了挠头:
    “那等其他同类型的民营厂子建立……好像也不行,那些厂子只会互相打价格战,把价格压得越来越低?”
    那样国营厂子死得更快。
    扶苏起身:
    “接下来的事情你们自己琢磨去,我要去找工作了。”
    众人:又找工作啊?
    他们真挺担心二哥找不到工作的,但是转念一想,扶苏对形势的判断这么准确,应该不至于。
    秦政叫住他:
    “这次是认真找了?”
    扶苏回头笑笑:
    “我哪次不认真了?只不过之前都在做市场调研,还不着急罢了。”
    扶苏出门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