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2章

    何况八皇子还是个七八岁的小孩。
    八皇子的脸扭曲了一下,只觉得脚尖疼得厉害。
    秦政根本就没有给他一个眼神。
    八皇子大怒:
    “你是看不起本殿下吗?!”
    扶苏不太明白。
    他歪了歪头,心道夏国的皇子都这个水平吗?夏国难道是刚发家,才没想起来要教皇子们仪态和城府?
    说真的,以前赵国贵族欺负他爹的时候,估计都做不出这种事。他们身边是有侍从的,不优雅的事情当然是叫侍从去做,而不是亲自动手。
    扶苏哪里知道这是个小说世界。
    小说里都能写出东宫娘娘烙大饼、西宫娘娘卷大葱、皇帝拿着金锄头种地,皇子像个没文化的小混混有什么稀奇古怪的?
    恶毒男炮灰不需要优雅,他们只需要足够恶毒就行了。至于是否太过粗鄙,那不重要。
    旁边的九皇子哈哈大笑:
    “八哥,你连欺负人都不会!”
    扶苏扶了扶额。
    好么,又来一个。
    连反派标准都达不到的两个小屁孩进行了一番内部互掐。
    八皇子不满九皇子笑话他,九皇子也是个被宠大的小魔王,压根不怕。两人吵吵嚷嚷的,直到六皇子受不了把手边的镇纸摔了。
    六皇子冷冷看向他们:
    “闹够了没有?”
    扶苏以为他们两个会安静下来。
    结果两人对视一眼,又开始吵架。至于六皇子的发火,谁搭理他?
    八皇子不屑地说:
    “一个生母低贱的玩意儿。”
    他和九弟都是妃位所出,哪怕母妃没有以前受宠了,是妃位就无人敢欺。所以他们不上进也无所谓,不像老六,母亲指望不上,只能自己努力学。
    扶苏更迷茫了:
    “他们怎么自己打起来了?”
    秦政把案几上的笔墨整理好:
    “别管他们,把墨磨了。”
    其他人的案几边都有小太监跪坐在一边帮忙研墨,他们两个带来的被堵在外头了。八皇子嚣张地命令不许放人进来,就是要看两个质子自己动手。
    自己研墨难道是什么掉身份的事情吗?让侍从帮忙也不过是为了省事,写字的时候没空磨而已。
    不是很懂夏国皇室该讲究的时候不讲究,不该讲究的时候乱讲究。
    先生进来时,那俩还在闹腾。
    先生严肃地轻咳了一声。
    没有任何作用。
    先生:……
    刺头皇子真是难带。
    先生决定无视他们,直接开始讲课。
    他示意学生们先把三百千和弟子规都背一遍。这些全是基础蒙书,记不住可不行。
    其他像幼学琼林、增广贤文、声律启蒙这些,字数太多就暂时不背了。
    但只是暂时的,这里头有些以后还是要背的。尤其是声律启蒙,不背这个怎么学会写诗?
    扶苏没张口,他不会呀。
    《三字经》宋朝的东西,《百家姓》宋朝的东西,《千字文》南北朝的东西,《弟子规》清朝的东西。
    秦朝来的扶苏感觉到了针对。
    虽然太子殿下拥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可他连那些书都没有。今天来了才领了书本,根本来不及看。
    何况就算来得及,他也不可能直接背下来的。他只是个质子,用不着表现得那么惹眼。
    跟夏帝的儿子们一起进学,还得把握好度。不能比他儿子优秀太多,也不能学得太烂被当成扶不上墙的烂泥。
    最好是那种中庸的天资,叫夏帝觉得这样的质子培养出来没什么大本事,但不会坏事,听话老实,本分乖顺。
    先生看到扶苏不张口,走了过来。
    他和小崽子大眼瞪小眼。
    片刻后,先生问他:
    “你怎么不背?”
    扶苏无辜地看着他:
    “我不会。”
    先生皱了皱眉:
    “你不会?九殿下也是刚入学没多久,他都会,你为何不会?他知道提前学一学,你还不如他上进吗?”
    秦政蹙眉看过来。
    公子正是背过一些的,这些蒙书他能花钱买到,所以方才他也在跟着背。倒是忘了阿苏不会,以前也没想着教一教儿子。
    那可是当过皇帝的大秦太子,用得着再教什么蒙书?秦政便忽略了这件事,忘了两界的启蒙不同。
    其实大秦压根没什么统一的蒙书。
    阿苏自小跟着他读韩非的文章,又爱自己看史书钻研。他的启蒙就是各国史书,钻研的东西一般孩子根本读不明白。
    秦政还记得扶苏五六岁的时候,将闾问他大兄最近在学什么,扶苏回答在学商君变法,给小胖墩听晕了。
    扶苏可怜巴巴地看着先生:
    “可是我没有书看。”
    先生顿了顿,想起来质子的生活条件有多恶劣了。他们不是皇子,没那么多资源的。
    先生不抱希望地问他:
    “你识字吗?”
    扶苏乖巧回答:
    “跟着阿兄学过一点点。”
    先生万万没想到,自己要从识字开始教起。他扭头对上秦政清冷的目光,干脆决定当个甩手掌柜。
    先生一指秦政:
    “那你就继续跟着他学认字吧。”
    先生心想,距离陛下要将秦国质子送回秦国继位还有好些年。这么长时间,耽误一二也无妨。
    左右又不打算真的教公子正什么高深的帝王权术,稍稍学一些能凑合着毕业就成了。
    秦政没有异议,招手让儿子坐到自己身边来。
    他方才看到九皇子似乎有偷偷干坏事欺负扶苏的想法,哪怕明知道扶苏不可能吃亏,他也不愿意儿子单独坐那么远独自应对。
    扶苏开心地拖着小杌子过来了:
    “原来可以坐一起呀!”
    他还以为必须一人一张桌子,早知道之前就黏在父亲身边了。
    秦政给他塞了一只小毛笔:
    “先从千字文开始学吧。”
    学字,自然是《千字文》起最好。
    它收录了一千个不重复的文字,而且文采斐然、对仗工整、朗朗上口。并不是在强行凑字,每一句都有释义,蕴含了很多历史典故和人生哲理。
    大夏用的是楷书,字形由汉代隶书演变而来。变化不是特别大,不过因为汉隶和秦隶本来就存在一定的差别,扶苏学起来还是得注意一下。
    学过多种文字的人写字就很容易出现串字的情况,把不同时期的字串在一起写。关键是自己检查还不容易发现,非常具有隐蔽性。
    本界历史上也是有过古隶书的,如果不小心写成了古隶,容易引起旁人的怀疑。
    一个初学文字的人,为什么会写古隶?哪怕他把楷书写得丢笔画,也比写出古隶来得合理。
    扶苏经常粗心犯错,这方面就得格外注意一下。他听话地跟着父亲练字,将千字文抄写了一遍。
    一上午就这么过去了。
    初学者写字速度并不快,一千个字也够他们抄很久了。扶苏要伪装成初学者,就得考虑到这方面的问题。
    抄着抄着,抄出几个简体字来。
    秦政凝视着那几个简体字:
    “你倒是会省笔画。”
    扶苏赶紧在旁边重新写了一遍,把鱼的一横换成四个点,顺便狡辩说自己是抄快了顺手。
    其实魚的四个点和其他四点火做底的字不太一样,演变规律不同。它是根据篆书演化来的,篆书的鱼下方是个火模样的鱼尾巴。
    看起来仿佛都是火,但它的是象形图案,和火无关。
    秦政忽地想起什么:
    “回去之后你多看看草书。”
    草书里有很多简笔字,后世的简体字很多都是根据草书里的简写改编的,甚至直接挪用。
    秦政不太清楚扶苏怎么写着写着写出简略版本的文字了,可能是习惯性偷懒,不过这不妨碍他给儿子打补丁。
    别人问起来,就说是草书看多了。这样还能糊弄写出古隶的事情,毕竟草书诞生在古隶书流行的时期,很多流传下来的字帖里就有那些古体字。
    扶苏好不容易费劲地抄完最后一句,放下笔松了口气。
    让写字飞快的人慢吞吞的写,真是一种折磨。这个学不上也罢,他很愿意回秦阁当个文盲。
    结果前桌的八皇子回头看了一眼。
    他哈哈嘲笑起来:
    “写得真丑!”
    扶苏:。
    扶苏看了一眼刷新出来的大事件。
    好巧啊八皇子,你刷出来的是大事件,不是突发事件呢,你完了。
    扶苏还记得他踢过父亲的桌子。
    呵,敢欺负他阿父。
    扶苏飞快地修改了剧情。
    「午后,夏帝前往上书房检查皇子功课。恰逢八皇子与九皇子拌嘴,饶有兴致地听了半晌。
    却听九皇子提及母妃最近愁容不展之事,细问才知柔妃娘家在夏渊两国边境经商不太顺利,遭到了渊国的针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