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63章

    “他知道你来了大秦,倒是没什么反应。只怀疑渊国是把质子转送秦国,企图获取秦国出兵支援。”
    扶苏顿了顿:
    “他倒是一如既往。”
    夏帝的思考方式是纯政客思维,而且多疑。所以他看问题总会往这方面跑偏,并深信不疑。
    直到他听说扶苏是大秦四公子。
    当时夏帝的三观都要碎了:
    “他是秦国公子?!”
    探子小心翼翼地回答:
    “秦人是这么传的。”
    夏帝觉得不可能:
    “一定是谣言!”
    探子很是为难:
    “可……秦王已经下诏承认了他的身份,还给他改了姓名。他如今不叫渊桑,叫秦梓桑了。”
    夏帝气得太阳穴突突直跳:
    “渊王怎么说?”
    如果渊国公子一直都是秦国公子的话,渊王能不知道?渊王知道了还把人家公子送去为质,岂不是在得罪秦国?
    扶苏也很好奇,渊王是怎么说的。
    秦政言简意赅:
    “渊王自己都搞不清楚儿子是不是他的儿子。”
    渊王是个沉迷享乐的风流君主,有点明朝嘉靖和清朝乾隆结合的意味。
    他上朝和处理国事不怎么勤快,但他就算不上朝也能把朝政把控在自己手里。日常的喜好就是游山玩水和邂逅美人,却并不会把每个美人都带回宫去。
    渊王日子过得潇洒,万事不怎么过心。自己后宫里有几个宫妃都记不清,谁怀孕谁没怀孕更是搞不清楚。
    十多年前正是他刚继位国内乱着的时候,国都里什么稀奇古怪的事情都有。
    “渊国有女官,还出过女帝。当时渊王的姐妹们也在夺权,刚即位的渊王忙着镇压这群人,很多事情便也没空细究。”
    有些人不愿意参与夺位,就老实安分下去。有些人夺位失败,就逃窜出了都城,怕被清算。
    各式各样的都有,渊王的兄弟姐妹实在是太多了,当时的渊国堪称群魔乱舞。
    秦政总结道:
    “他派人去查了四公子的出身,没查出什么来。渊宫管理混乱,不受宠的低位妃嫔无人在意,怀孕之后去不去报备也无人管。”
    这种事情很常见的,有的朝代还出过宫妃偷偷怀孕生子,帝王压根不知道自己还有个儿子的事。
    大一统王朝还好,分裂的小国什么稀奇古怪的操作都能看得到。
    “渊王拿不准四公子是不是他儿子,现在也开始怀疑不是了。他的猜测是自己夺位失败的姊妹跑来了秦国,秘密和秦王生下子嗣,又遣送回国伪装成渊王之子。”
    假怀孕狸猫换太子,并不是完全没有操作的可能。能和渊王夺权的不会是手里毫无势力的寻常公主,手中力量应该很大。
    “如此一来,日后她就有机会争夺王位了。她自己不能成事,便寄托在孩子身上,想借孩子的手达成掌权目的。这孩子背后有秦王支持,算是多一重助力。”
    没能继位的公主之子除非大宗无人,不然肯定会失去继承权。但伪装成国君之子就不一样了,确实存在一定的可行性。
    “可惜她产后没多久就逝世了,一切筹谋成空。她一死,身后的拥趸也渐渐散去,愿意支持她儿子的人越来越少,慢慢的公子桑就无人照看了。”
    相信这个论调的人不少,他们还举出例子来论证。
    比如公子桑出生没多久,他“名义上”的宫女母亲就去世了,没人照顾的小婴儿是怎么顺利长大的?
    宫里精心照顾的孩子都能不断夭折,怎么他反而健健康康地活到了能去当质子的年纪?
    ——这当然是因为主角光环了。
    可惜大家不知道这个,只觉得肯定是背后有人照看。就连公子桑在夏国受尽磋磨依然没死,他们都觉得是有人念着旧主稍微搭了把手。
    扶苏听故事听到这里,没有忍住:
    “我只是瞎编了一个秦王的风流韵事,他们怎么衍生出这么多细节?”
    就没有一个人觉得哪里不对吗?
    秦政轻笑了一声:
    “原本是没人信的,奈何秦王下了旨意正式承认你的身份。各国都觉得秦王不可能混淆自家血脉,所以绞尽脑汁也要把故事圆上。”
    如果秦王真是本界的秦王,实打实的土著,他当然不肯混淆自家血脉。
    但他是穿越的,在他看来扶苏就是他亲儿子,这些也就不重要了。他都没让扶苏继承王位,已经很给本界的列祖列宗面子了,就当家族里多个养子怎么了?
    扶苏又问:
    “渊王给我安了哪个当生母?”
    秦政说了个名字:
    “渊瑶,是先王的嫡长女。渊王自己并非嫡出,只是单纯居长,所以众人起初才不服他。先王有意打压女子权柄,不肯叫嫡长女继位,否则她应该是板上钉钉的储君。”
    毕竟渊国出过女帝,嫡长女就是第一顺位继承人。
    渊王是庶长子,渊瑶是嫡长女。年纪是渊王更大一些,但嫡长的排序不看庶子年纪,只在嫡出里排。
    两人当时是渊国内势力最大的两个王位争夺选手。
    扶苏懂了:
    “那难怪了,他估计心里很介意这位妹妹。十几年过去了,还是恨得不行。”
    秦政颔首:
    “渊瑶还有个同母胞妹,之前年纪小没参与争位。渊王对外表现得大度,锦衣玉食地养着她,却将她养成了温柔的性子,防备她以后同自己夺权。”
    扶苏对这位本来该是他姑姑,现在莫名其妙变成他小姨的渊国公主不感兴趣。
    他只问了一句:
    “渊王难道没有去调查渊瑶的旧党,问他们是否真有渊瑶怀孕一事?”
    秦政目光奇异地看了儿子一眼:
    “有是有,不过——”
    扶苏歪头:
    “不过?”
    秦政接着往下说:
    “不过有一家承认了,说确有此事。”
    扶苏:???
    不是,这故事不是他们瞎编的吗?怎么还有人证啊?!
    渊国人感觉比夏国人还癫。
    秦政慢条斯理地补充:
    “那家最近犯事后下狱,原不是什么大事,不过渊王还记恨当初的事情,特意往重了判。当家人眼看无路可退,干脆自己死也要给渊王一个不痛快,便承认了这件事。”
    这就是故意恶心渊王的。
    其实他们心里门清没这回事,但渊王不让他们好过,他们也要让渊王不好过。
    渊王性子傲气又小心眼,要是知道帮秦王和自己的政敌白白养了五年儿子,能气死。
    哪怕渊王分明没有费心养过公子桑,他也会很生气。只要渊瑶的儿子享受过一天渊国公子的身份,他就会生气。
    扶苏都无语了:
    “所以就因为他们胡言乱语,渊国也认可了我公主之子的身份?”
    这也太草率了。
    秦政透过现象看本质:
    “渊王儿子多,并不在意少不少你一个。但他无法接受自己帮仇人养孩子,所以只要你身上沾染上了一丝渊瑶之子的可能性,他都会果断把你同他切割开。”
    真相如何并不重要,重要的是这么做渊王会觉得心里舒坦。他会认定自己成功断了渊瑶一脉上位的最后一丝可能,这场政治博弈终究只有他一个赢家。
    渊王不过是个极端自私的人罢了。
    实际上真要计较里头的逻辑,还是有漏洞的。
    譬如秦王为什么不干脆将计就计,继续坐实渊桑的身份,通过这个儿子偷梁换柱掌控渊国,而非得把真相披露了?
    总不能是渊桑身体太差,秦王怕儿子送回渊国去会撑不到以后掌权,干脆放弃了这个计划吧!
    扶苏点了点头:
    “原来如此,还是阿父看得明白。”
    夏帝并不知道个中内情,他反正是彻底信了这些故事。
    信完就气了个倒仰。
    他以为安分的秦国从一开始就是不安分的,自公子正假装心善接济公子桑起就是在骗他。
    后续还有秦王装病把儿子弄回国、私底下里策反夏国朝臣将公子桑接走。
    凡此种种,不一而足。
    该干的不该干的都干完了,徒留夏帝一个被蒙在鼓里的傻子杵在那头丢人。偏偏夏国腾不出手来攻秦,还得反去防备秦国和渊国联手,两面夹击夏国。
    唯一的好消息是,渊王和渊瑶关系极差。有公子桑在,两国或许不会合作。
    但夏帝也怀疑这个因素还能起作用多久。
    国家大事在前,总不能一直惦记着往日的一点小仇。为了利益,渊王或许会暂时放下成见,不计前嫌。
    渊王确实是个能屈能伸的人。
    秦正父子正聊着天,秦王忽然进来了。他先看了一眼扶苏,确认儿子脸色还好没有受冻,才提起正事。
    秦王说道:
    “渊国将先王嫡次女送来咸阳,说想将公主嫁于朕,结两姓之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