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医至明 第609节

    余至明接连给六个人做完检查诊断,接着看到两个年轻女子来到了近前。
    一个是看上去二十五六岁,打扮清爽的直发女子。
    她手上拉着的一位身穿睡衣,外罩羽绒服,头发有些乱糟糟的年轻女子。
    余至明注意到,这个女子神情木木的,肢体动作也有些僵硬,一副还没睡醒模样。
    “她是什么情况?”
    直发女子先欠身道:“余医生,谢谢您让我们进来。”
    她又接着介绍道:“余医生,她是我的室友,二十二岁,今年才毕业的大学生。”
    “三四天之前,她说有些发烧和头痛,然后一直睡个不停,连公司都不去了。”
    “每天除了被我喊起来吃饭,还有去卫生间,其他时间基本上就躺在床上睡觉。”
    直发女子犹豫了片刻,接着说:“余医生,我感觉她的精神状态也有些不对。”
    “对我不理不睬,问了也不答,以前她不是这样,挺欢快话多的。”
    余至明哦了一声,从椅子上站了起来。
    “我先给她检查一下。”
    在直发女子的协助下,她的舍友很乖顺的躺在了检查床上。
    余至明来到近前,刚要下手检查,就发现女子的呼吸变轻微了一些。
    这是睡着了。
    嗜睡症?
    余至明默念了一句,伸手按在了女子的额头,察觉到她依然发烧。
    三十八度左右。
    余至明进一步探查女子的大脑。
    受帐篷环境杂乱的影响,余至明只能对大脑和大脑主要血管做初步探查。
    他没有发现大脑异常问题。
    接着检查脖颈、乳腺和心肺……
    检查女子腹腔的卵巢时,余至明有了一个重大发现。
    女子的左卵巢变大了三分之一不说,余至明在卵巢增加的部分,清晰的探查到了骨头物质的存在。
    这是畸胎瘤?
    畸胎瘤是女性卵巢常见肿瘤之一,来源于生殖细胞,属于生殖细胞肿瘤的一种。
    对切除的畸胎瘤分析化验,有时候会看到毛发、指甲等类似骨骼的成分。
    畸胎瘤实质就是一个发育不健全,在很早期时就死亡的胚胎性质的物质。
    余至明经过再三的检查,确认了女子卵巢肿瘤就是畸胎瘤后,也同时明白了女子如此症状的原因。
    她这是得了自身免疫性脑炎。
    这是一种中枢神经系统炎性疾病,主要与自身免疫反应有关。
    这自身免疫反应的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的免疫系统出现了“敌我不分”。
    它将自身脑组织误认为外来抗原,产生了“攻击”自身脑组织的特异性抗体及免疫攻击,最终引发了脑组织炎症。
    其致病机制尚不清楚,但畸胎瘤等肿瘤是引发此病的原因之一。
    就女子的情况来说,是她的自身免疫系统先察觉到了畸胎瘤,发起攻击之时,顺带着把自己的大脑也给攻击了。
    得了自身免疫性脑炎,患者表现出来的症状,可谓是多种多样。
    主要是认知功能障碍、精神行为异常,以及急性或亚急性起病的癫痫发作。
    即短期内出现痴呆、记忆力下降、性格改变、妄想、胡言乱语、反复抽搐等。
    部分患者可能会出现睡眠和意识障碍,表现为睡眠周期紊乱,如晚上不睡、白天长睡不醒、嗜睡、昏迷等。
    听完余至明的介绍,直发女子担心的问“畸胎瘤,是癌症吗?”
    余至明解释说:“不是,是一种良性肿瘤,不过需要手术治疗。”
    “手术不大。”
    余至明补充了一句,又叮嘱说:“你现在要做的是送她去医院,联系她的家人。”
    直发女子嗯了一声,说:“余医生,有了您的诊断,我就安心了。”
    “在她家人来之前,我会照顾好她的。”
    说到这,她对着余至明鞠了一躬。
    “余医生,谢谢您!”
    “您是难得的好医生……”
    余至明目送直发女子拉着合租舍友离开帐篷,又投入了工作中……
    在医疗专家小组成员的共同发力下,前来看病的居民,在下午四点半就清空了。
    又坚持到下午五点,医疗义诊小队圆满结束了今天的义诊工作。
    领队和队长下令,收队回医院。
    余至明穿戴好,出了帐篷,就看到了一位三十出头的男社区工作人员,拉着一位女子小跑着过来。
    “余医生,这是我妻子,能否请您……”
    余至明记得这个声音。
    “过五点了,义诊结束,这可是原则性问题,不能通融……”
    ps.
    四月最后几个小时,还有月票没?
    第555章 你今晚别乱来
    近下午六点,送温暖医疗义诊小队一路顺利的回到了华山医院。
    黎院长和谈副院长在综合办公楼前迎接,并做了简短的表扬致辞。
    合影之后,义诊小队就地解散。
    余至明和青柠汇合后,两人在医院食堂简单的吃了晚饭,就踏上了送年礼的路程。
    从晚上七点到晚上九点半,余至明紧赶慢赶的,总算是完成了今晚的既定目标。
    给谈副院长、杨迈处长,还有谭鹰院士送了年礼。
    当然,回礼也是相当的丰厚。
    谈副院长回的是一整根宣威火腿,杨处长的回礼是一筐奶油草莓。
    谭鹰院士的回礼有些特殊,除了一瓶法国红酒之外,还有一篇将在二月发表在医学核心期刊《中华肝胆外科杂志》,以余至明为第一作者的医学论文。
    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的余至明,瞅了一眼谭院士递过来的论文稿件。
    论文题目是《肝脏移植新路径浅析》。
    看到这,余至明是晓得怎么一回事了。
    约两个月之前,他给古青冉的一位名叫宁左的朋友检查肝脏。
    发现他肝脏出现了畸变,多了一叶肝。
    随后,余至明把宁左送去了谭院士领导的肝病研究中心做进一步的研究。
    这是陆续出研究成果了?
    “谭院士,我只是把人送到了您这里,后续的相关研究,我是一点没都有参与。”
    余至明很是不好意思的说:“就这样把让我不劳而获一篇核心期刊论文。”
    “这?”
    谭院士轻笑道:“余医生,单是你发现这个人,又把他送到我这里,就是大功一件。”
    “他这畸变的第六叶肝,这么说吧,属于上天的杰作,匪夷所思却又极其精妙的生理构造,给了我非常大的启发。”
    停顿一下,谭院士缓缓的说:“这肝脏移植不是我的擅长。”
    “我借余医生你的名义,把这个肝脏移植新途径抛出去,目的是让精于此道的肝脏移植专家做进一步的论证和试验。”
    谭院士喝了一口茶,转而说:“我不缺论文,余医生你需要论文来评职称,却因为癌症极早期项目,被牵扯了大量时间和精力。”
    听到这,余至明是讪讪的一笑。
    当前的他,不是缺少时间和精力,主要是因为医学理论和临床积累相对薄弱,欠缺医学科研实力。
    谭院士又道:“我知道,余医生你已经不需要论文来证明自己的能力。”
    “但是这论文在评优、评职称等不少方面,属于硬指标。”
    “羡慕嫉妒恨你的不少,或许会有人冠冕堂皇的拿条条框框卡你。”
    余至明晓得,谭院士是真心为他设想,也是一种过来人的未雨绸缪了。
    他一脸诚恳道:“谢谢您的厚爱,这篇论文,我就厚着脸皮愧领了……”
    余至明和青柠离开谭院士的家,直接返回到紫金苑租住处,是晚上近十点半。
    回到家的余至明,发现就四姐一人在,茶几上依然摆放着不少酒、茶等回礼。
    “沫沫放下回礼,就回君山府了。”
    余向晚解释了一句,又把谁谁送的什么回礼,一一的介绍了一遍。
    “老五、青柠,我和张柏给副所长靳峰送完礼物,准备告辞时,就有小区业主和物业工作人员一起上门报警啦。”
    余向晚语带跃然的说:“一个女孩突然发了神经,把那位业主的车给砸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