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是的,玄成莫急。”房玄龄和杜如晦也出来劝道。
    魏征却只盯着李世民。
    李世民深吸一口气,露出笑容:“玄成莫急,是我心急了,如今百姓难得安居乐业,我不会征战的。”
    魏征这才满意地退下。
    宋朝。
    赵匡胤想起大宋的靖康之难,难受的闭上眼睛。
    什么远迈汉唐就不想了,能保住原有的疆土他就谢天谢地了。
    现如今他是将赵德昭天天带在身边教导,只希望未来的大宋不会再出现靖康之难。
    元朝。
    忽必烈不屑,要说疆域,谁有我大元的疆域辽阔?
    东尽辽左西极流沙,北逾阴山南越海表,汉唐极盛之时不及也!
    后人什么意思,当我大元是死的吗!
    还是说后世的汉人不承认大元?
    想到这里,忽必烈的脸色沉下来,如果真是这样的话,那后世的蒙古人岂不是被压迫欺凌?!
    明朝。
    朱元璋双眼发亮,远迈汉唐?后人对老四竟有如此高的评价吗!
    群臣看着小朱棣双眼发亮,燕王啊!永乐大帝。
    朱标心里说不出什么滋味,但是看看弟弟最后还是摸了摸他脑袋:“做得好,四弟。”
    小朱棣笑得见牙不见眼。
    永乐年间。
    大臣们的夸赞充斥在整个大殿中,朱棣满面红光,但是要看成祖二字,脸又拉下来了。
    真是刺眼的两个字。
    清朝。
    康熙难得翻了个白眼,远迈汉唐有什么了不起的?朕的天下比大明的要辽阔!
    后人又是如何评价的?
    乾隆喝着茶,不屑与前朝相提并论。
    放完视频,继续下一个:“第九位,清朝杨祖鹏。”
    朱元璋算是看明白了,这顺序就是按照朝代的顺序来排的,所以说明之后是清?不知大明延续了多少年?
    正在田间劳作的杨祖鹏一开始还没听到,直到身边的儿子激动地推推他:“爹!天幕抽到你了!”
    他惊讶地站起身,看到身边的人都是一脸的羡慕。
    杨祖鹏向天幕深深作揖:“周姑娘,我有一个疑问,还希望周姑娘能解惑。”
    “我父辈是被流放到此地的,我向问周姑娘,如果能回去,还要回去吗?”
    “你现在是在哪里?”
    “岭南,鹏城。”
    周瑾玉露出羡慕的表情,她伸出大拇指:“如果能你们能住下去的话,我建议就别回去了。鹏城啊,可是现在最发达的城市之一。很多人想在哪里落户都落不了,你们要是愿意的话,你们的后代那可就是本地人了呀!”
    “最好有房有地,到时候拆迁,这辈子就是不用为生计奔波了。”
    周瑾玉的话让杨祖鹏面喜色,那就不回去了!
    周姑娘的后世距今也不过两百多年,他一定要为后辈子孙着想,看来家里的田地还要继续买点。
    周围的人也都惊喜不已,想不到世人眼中的流放之地在后世居然是最发达的地方!
    有些骄傲是怎么回事?
    “第十位,清朝裴秀。”
    正在和母亲绣花的裴秀一喜,她看了看母亲,鼓起勇气问道:“请问周姑娘,您的侄女她怎么还在读书?她不嫁人吗?”
    “哦,她还小呢?嫁人的事情太早了!”周瑾玉看看她所处的年代,接着说道:“在我们现在,女孩子和男孩子一样,从小就要接受教育。从3岁半开始读幼儿园,幼儿园读三年,三年后6岁开始读小学。
    小学是读6年,小学后是初中,初中3年,初中后是高中,高中读3年。接着是高考,考上后读大学,大学4年。大学读完后可以出来工作,也可以继续考研,考硕士,考博士等。或者选择考公。考公就是考公务员,公务员按照你们的说法就是当官的。”
    “而且,从小学到初中的9年,是国家规定的义务教育,人人都必须念的。”
    “还有很重要的一点,女孩子20岁后才是成年,男孩子22岁成年,未成年之前结婚什么的是违法的,严重的话得坐牢。”
    多少年多少年的读书让裴秀睁大了眼睛,原来后世的女子可以读这么多书吗?
    十八岁之前不能成亲,真好啊……
    周瑾玉的话在各朝引起了轩然大波。
    秦朝。
    李斯惊叫:“幼儿园3年,小学6年,初中3年,高中3年,大学4年,那不就是19年?!还有什么硕士博士又要多少年?这读出来人都老了!”
    蒙毅接着说:“女子竟然也和男子一样读这么多书!”
    嬴政则想到,后世竟然如此富裕?知道念书可不是一件便宜的事情,光是书籍的价格就非常高且稀少,大部分还掌握在权贵世家的手中。
    而且人人都读书那得乱成什么样子?后世朝廷不担心吗?
    居然还规定必须念书?不念不行?
    汉朝。
    刘邦惊呆了,这么多年?光看着数字头都大了。
    还有女子十八岁之前不能成亲?成亲还是犯法?这……这简直荒唐!
    吕雉则两眼放光,后世的女子果然有很大的自由!看看,可以念这么多的书呢!
    刘彻皱起眉头:“这个十八岁之前不能成亲的规定是谁规定的?这样的规定下国家的人口如何能增长?而且女子念这么多书做什么?”
    三国时期。
    刘备眼含热泪:这就是盛世吗?
    诸葛亮摇着羽扇:有生之年得以看到盛世,死而无憾已!
    曹操沉思:这是权贵人家的子女能读的,还是普通人家也能读的?
    人人都识字,天下不会大乱吗?
    孙权想起自己妹妹,她若是生在后世那样的时代,想来会无比的耀眼吧。
    晋朝,司马炎很惊奇:女子不光要念这么多书,后面还可以当官!后世朝廷是怎么管理的?好想看看!
    隋朝,东宫。
    元珍很激动,恨不得周姑娘再多讲一些这样的事情。
    后世真好啊,女子的命运真好!
    唐朝。
    李世民不理解:“怎么需要年这么多书?都念什么书?幼儿园?听起来是专门教育幼儿的吗?读三字经吗?才3岁也太小了!”
    他看看身边的一众子女,突然觉得他们太清闲了。
    “高明,从现在起,你和弟弟们的功课要加强了,你看看人后世的孩子,从3岁就开始读书了!读19年!!”
    李承乾等人:“……”
    真是祸从天降。
    宋朝。
    赵匡胤思索着这样的读书他们大宋可以效仿吗?
    赵普则被漫长的念书时间给惊呆了:19年!念出来不是有22、23岁了吗!这样的政策真的可行吗!
    元朝。
    忽必烈还是在意后世朝廷这样的政策是只给汉人的,还是其他的蒙人也有?
    明朝。
    朱元璋一阵恍惚,后世竟然昌盛到如此地步吗……
    清朝。
    康熙长叹一声:他自以为大清繁华昌盛,然而看到后世,才发现自己不过是井底之蛙。
    乾隆皱着眉头,后世女子经商就算了,居然和男子一样念书!还念这么多!简直荒谬!
    这世道还不乱套了!
    第39章 女性之光
    从视频播放结束起,赵小芽的动作就停了下来,目光闪亮地看着天幕上的周瑾玉。
    在听到后世的女子念这么多书,而且其中9年还是朝廷硬性规定必须念的时候,赵小芽笑了,一边笑一边从眼睛里流下泪来。
    真好啊,真好!如果天幕只是一场梦,将来无论多艰难她也能靠着这场梦笑着活下去。
    祝大娘没管赵小芽的又哭又笑,她自己早已恍惚了。
    秦淮河边。
    画舫。
    楚云的双眼里有点点荧光在闪。
    那些可以念书的女子都是好人家的女子吧。
    “第11位,清朝葛竹鹤。”
    葛竹鹤是位读书人,他闻言怒气冲冲地站起来:“女子认得几个字就算了!念这么多书做什么?这样下来谁在家相夫教子?谁操持家务?还有当官,简直是滑天下之大稽!”
    “她们能当什么官?怎么当官?”
    周瑾玉毫不客气地冲他翻了个白眼:“封建毒瘤!”
    当即找了个视频放出来,气死那些封建毒瘤!
    只见一名年纪略大的女子出现在天幕上。
    整齐干净的齐耳短发,得体的着装,面带微笑。
    身后的简单的蓝色背景上白色字写着华国外交部。
    “外交部?”嬴政站起来:“这是后世的典客?”
    李斯仔细观察,那女子站在一个平台上,前面很多人,拿着奇奇怪怪的东西对着她,还在不停地闪着光。
    仔细一看,尽是些高鼻深目的番邦人!
    那些番邦人一个接一个地举着手,那女子依次伸手请举手的人问问题。
    而她的每一次回答都坚定有力,却又不失优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