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8章

    桑弘羊说道:“陛下,你看看我们看的视频叫什么?大国工程,也就是说这些工程是由国家主导的,那这些人估计不是普通的工人,后世的大学所学的专业技能非常多。那也一定有专门学习这些工程的人,这些人学成之后就会到这里任职吧。也就是说这些人看着像工人,其实应该是拿国家俸禄的正经官员。”
    卫青听得不住地点头:“大农丞说的是,后世本来的生活就很富足了,像这样有技能在身上的官员的待遇应该更加的好!”
    “正是,这样子不会有人想不开做这种事情的。”桑弘羊补充。
    刘彻点头赞叹,了不起啊。
    第213章 上天入地
    西北部……曹操想了一下,一拍大腿:好!是孤的地盘!
    没想到这看似荒凉的偏僻之地居然埋藏着巨大的宝藏!
    孙权一脸可惜。
    周瑜笑了笑:“主公多虑了,就算现在曹操得到了那片地方也没办法大规模开采的。即使开采出来也不能像 后世那样利用。”
    孙权这才轻松了点。
    【随着爆破师按下按钮,整个巨大的山体顿时轰然倒塌,漫天的烟尘遮天蔽日,犹如电影中的世界末日场景 。】
    诸葛亮被震撼到失语,心中只剩四个大字:大国工程!
    刘备则被“每天的煤产量超过10万吨”给吓到了,竟然如此多吗!
    而且这些煤炭的产量足够一个现代家庭连续消耗一万年!
    一万年啊!!
    经过多少沧海桑田,竟然还没用完!
    百姓们痴痴地想着:如果他们能够用上那该多好……
    也有人被爆破迷住了,埋炸药,按下按钮,整座山就被炸掉了,仿佛神一般……
    【在国家中,煤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那么如何科学地使用煤炭就格外的重要。】
    所有人立即竖起耳朵:说到重点了!怎么利用?
    【利用煤炭最为高效的方式之一就是在煤田的周围建立大型发电厂,既能减少运输消耗,又有利于污染的集 中处理。】
    各朝君臣们一片静默:散了吧……
    又是做不到的工程。
    张良看向刘邦,对方目光闪烁不去看他。
    桑弘羊恍然大悟:“原来这个电是煤炭转化而成的!但是是怎么转化的呢?燃烧吗?燃烧又怎能变成电?电 又是如何收集使用的呢?”
    每当得到一个新的解答就会有更多的问题冒出来。
    发电厂巨大的冷却塔犹如一座山一般屹立不倒。
    众人着迷地看着这些现代化的建筑,那一种工业美感是他们从未见过的。
    他们的传统建筑讲究取自于自然而高于自然,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
    但是这些后世大工程的建筑,有一种整齐划一的美。
    有匠人感慨:“你们看看那些在发电厂工作的人,绝对不会是普通的匠人。”
    “当然不是,那些什么风冷塔,什么烟囱效应,学这些东西比那些读书人学的什么四书五经多了吧。”
    “我也想学这些……”
    回应他的是长长的叹息。
    【国家的东部聚集了全国接近70%的人口,和80%以上的经济活动。但是推动经济活动的能源却大部分埋藏 在藏区。】
    各个朝代:好,懂了!西域必须是自己的!
    嬴政:果然不管多荒凉的地方,只要世界一直在进步,终究能发现更多的宝藏。
    即使现在无法得到那些宝藏,但也必须留下大秦的印记!
    刘邦:好,知道了。
    刘彻:朕有冠军候,不成问题。
    三国众人齐齐垂头默不作声。
    李世民野心勃勃,吐蕃啊。
    连燕云十六州都没有的赵匡胤:……
    朝廷上下安静如鸡。
    忽必烈:小意思,就是实际统治还不到位。
    朱元璋:虽然那边向朝廷纳贡,但并没有实际的控制权。
    康熙:本就是大清的国土。
    【两地相隔数千里,能源跨区域输送是个大问题,国家的计划是在西部煤田周围建立大型发电厂,把煤炭转 换成电能,再输往数千公里之外的东部地区。】
    【这是人类历史上跨度最大的能源转移工程。】
    各朝君臣们目瞪口呆之中:将在西域地区转换的能源输送到中原地区……
    简直是无法想象的巨大工程。
    “怎么输送?用车子来运送吗?”
    “胡说什么?那是电能!电!你看你能抓住天上的闪电吗?所以这些电能肯定不是用车子来运送的。”
    “那是怎么运送?”
    “看!那些高高的铁塔上面有无数道线,这些电应该就是顺着这些线来到中原地区吧。”
    “这些应该不叫线,还记得悬崖村上的事情吗?这些叫电缆!”有人记忆力极好。
    啊——
    众人恍然大悟:原来如此。
    然后他们就看见戴着头盔的工人爬上高高的铁塔上面,从下面看,上面的人已经成了小小了一个。
    冷汗顿时下来了。
    他们想起了那部叫《坠落》的电影。
    恐高的人开始脑子发晕,脚底发软。
    【国家用了8年的时间建设了超过3万公里的高压线路,架构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能量转换系统。】
    【想要这个系统变得更有效率,最好的方式就是尽一切可能升高电压。】
    “看,那个电线远远看起来这么细,没想到实际上非常粗啊!”
    “是啊,还有两条电线的连接,看起来是挺简单的,没想到竟然要在100米高的地方进行连接。”
    “不然怎么说了不起呢……”
    看着工人们爬在如此高的空中作业,很多人担心不已。
    “掉下来不是要死了?”
    “他们身上系着带子呢……”
    “但是看着也很可怕啊。”
    李世民想起之前《大国工匠》里的一句话:如山崖伫立,如长松挺身。
    怨不得后世如此强大。
    忽必烈则在想,这些电线也经过草原吧。
    那么后世的草原也是像中原的城市一样夜晚的时候灯火璀璨。
    【从戈壁滩到海洋,一艘工程船停泊在海岛边的水面上已经3天。】
    【海面风平浪静,船长却焦急万分。与别的船躲避风浪不同,这艘工程船却在期待一场风暴。】
    哦?
    众人眼睛放光:如此特别的船又是开采什么能源的呢?
    居然要期待风浪!
    而且这艘船叫深海工程船,造价居然需要2亿美元!
    原来期待风浪是为了测试这艘船在恶劣海况中作业的能力。
    “原来海里面有能源!石油和天然气~天然气就是后世人煮饭烧菜用的天然气吗,真真是了不起!”
    “是啊,简直是上天入地无所不能!”
    众人看得津津有味~~~
    有趣又涨知识,虽然这些知识他们暂时用不上,但是却可以开阔眼界和提升民智。
    第214章 学不来的技术
    【深海工程船的测试在深夜举行,水下摄像头的回传图像显示。巨大的涌浪下面,重量400吨试验箱只有轻微 的晃动,晃动范围在可控范围之内。】
    【实验结果非常好,操作间的工作人员鼓起掌来。】
    百姓们的鼓掌声更是热烈,一波接着一波。
    虽然他们并不懂这个晃不晃动的好处在哪里,但是技术专家都高兴的事情,那必须鼓掌啊!
    说不定他们就有哪一个后代在里面工作呢!
    为自己的子孙后代鼓掌,必须的!!
    这边百姓们热烈鼓掌,那边君臣们相顾无言。
    嬴政:海上虽然没有仙山,但是海底确实有宝藏,只是这个宝藏他们没有技术实力拿到罢了。
    李斯叹了口气,放下笔,想了想又拿了起来。
    总能从中得到一些启发。
    【人类从海洋获取资源的能力又向前迈进了一步,然而在海洋深处,它储存的能量远远超出人们的想象。】
    【画面一转,蓝色的大海上出现一座黄色的建筑,蓝鲸一号,全球最大的深海作业平台之一。】
    “这是做什么的?”有人好奇,这么一座建筑孤零零地待在一望无际的大海上,看起来令人难受。
    “肯定是获取海底能源的机器!你看,有个角还是喷火呢!”
    “那他们在上面吃什么喝什么呀?上厕所直接拉海里吗?”
    “你怎么这么俗!就知道吃喝拉撒!”一名读书人怒斥。
    说话的人奇怪地看着他:“是人就得吃喝拉撒,怎么,你没有这种烦恼吗?”
    读书人:“……”
    他是在骂我吗?
    但是一看对方,一脸的无辜疑惑,似乎是真的不明白。
    ……
    感觉更憋屈了……
    索性扭头过去不再看他。
    【蓝鲸一号正在进行一项引发全球关注的能源开采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