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6章

    但也有人向往。
    青楼里的老鸨很是想要这个摘掉子宫人却能活的医术,这样子她楼里的姑娘就不用时不时地打胎了!
    打胎太损耗姑娘了。
    她曾经有个头牌,人美活好,就是因为打了几次胎,人就半死不活了。
    最后不得已只能把她给买到最下等的窑子里去了。
    听说没到一个月就死了。
    想想都觉得可惜,要是他们有这个摘子宫的医术,她也不需要死了。
    听着老鸨不知不觉说出的话,周围的姑娘低着头全身发冷。
    她们再次想起了天幕中播放的那部讲述妓女的黑白电影,还活着的头牌因为得病,被活活关进棺材里埋掉了。
    而现实往往比电影说的更加残酷。
    有人绝望之中双眼迸发出冷酷的光芒,反正都是死……
    忙于朝政中听了一耳朵的帝王们:后世人真是太不讲究了——
    女子最重要的器官都可以说切就切!
    但也有人感受到了不一样的深意,这说明什么?
    在后世人的生命最重要,不管是什么都必须要为生命而让步。
    人啊——
    你觉得人贱的时候就比什么都贱,当你把人当成一个人,那就无比高贵。
    平等的生命多珍贵啊。
    陶林秋目光含泪,他从小父母双亡,是大姐艰难拉扯他长大。
    为给他凑束脩,把自己卖给一个老男人当妾。
    他追上去,大姐告诉他:嫁谁不是嫁?自己也就这点用了。
    后来他拼命读书终于考上举人,第一件事就是将大姐赎回来,大姐不愿,说她这样的人不该是他的污点。
    陶林秋说道:你不是污点,你是我的姐姐。
    他坚定地将大姐带回家,果然不出所料遭到了周围人的非议。
    于是谁乱说话,他就直接当着对方的面和他对骂,直到骂到对方偃旗息鼓为止。
    不管是谁,辈分多高,他照样骂。
    终于骂得周围的人都不敢当着他的面说他大姐。
    从天幕开始后,他就积极拉着大姐一起看天幕,告诉她好好活着,还有活得比任何人都好。
    慢慢地天幕已经是他大姐每天必看的节目了。
    他相信,大姐会越来越好。
    周瑾玉在第二天的晚上才看见隔壁的23床回来,说是终于脱险了。
    “以后是不能再生了。”23床家属有些颓丧。
    “人活着就好。”袁妈妈再次说道。
    “没错,人最重要。”24、25床也附和道。
    23床家属点点头,专心照顾妻子和孩子。
    没多久,23床家属的妈妈又来了。
    坐在产妇床前小声地说着话,而因为是隔壁,周围又安静,周瑾玉听得一清二楚。
    老太太:“怎么出了这么大事情!”
    23床家属:“大出血也没办法。”
    老太太:“那你就这么轻易的签字摘掉子宫了?万一是医生想要坑钱呢?”
    23床家属有些奈:“妈,这么紧急的事情医院不会开玩笑的。”
    “那可不一定。”老太太不太相信。
    “行了,不说了就这样。”23床家属要结束话题。
    老太太沈默了一会说道:“你以后打算怎么办?”
    “什么怎么办?”23床家属不解。
    老太太将声音压得更低了:“她子宫都没了,以后是不能再生出儿子来了。”
    “我知道。算了,反正我们都有四个女儿了。”
    “算了?”老太太冷笑:“在我们村没有儿子就要被人欺负死!你要算了?”
    23床家属顿了顿:“不就嘲笑几句吗?又少不了一块肉。”
    “你以前可不是这么说的,不管怎么样都要有个儿子。”老太太说道。
    “我现在不这么想了,我是想要儿子,但也得看实际情况呀。慧清就是生不了了。”23号床家属回道。
    “你怎么这么死心眼!”老太太急了:“她生不了,还有别人啊。”
    “妈!”23床家属微微提高了声音:“别说了,我也知道我这辈子也就四个女儿了。”说完自嘲了一声:“就你儿子这样子,除了慧清没有人看得上的。就她了,她是我四个女儿的母亲呢。”
    “我们老陈家三代单传就断你手里了?”老太太怒道。
    “行了,妈!什么年代了还单传,传什么,传这贫穷的家境吗?”23床家属说着还笑了一声。
    老太太半天不出声,显然气急了。
    然后什么话都不说就走了。
    那些之前还很赞同他的人就莫名其妙,怎么就变成这样子了?
    不是应该赶紧休了她,重新找一个吗?
    子宫都没了还要来做什么!
    周瑾玉想到这里,心中叹气,好在这个男人还算没这么没良心。
    三天时间很快就结束了。
    袁飞拉着三人回家。
    周瑾玉以为回家是好好休息的开始,却没想到是折磨的开始。
    每天孩子每隔两个小时就要喝一次奶,为此周瑾玉的睡觉时间变得极其零碎,看看身边呼呼大睡的袁飞,毫不留情地一脚蹬过去。
    “怎么了?”袁飞迷迷糊糊。
    “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不能我喂奶的时候你大睡。”周瑾玉面无表情。
    袁飞:“……行。”
    一个月后,两人肉眼可见地憔悴。
    只能看见白天天幕的百姓们:怎么回事?周姑娘要带孩子,她们家又没有下人,憔悴很正常。
    袁公子怎么也这样?
    吃着早餐,袁妈妈问:“马上就满月了,摆满月宴吗?”
    话音刚落,周瑾玉和袁飞两人齐齐摇头。
    “不摆,在家里请姐姐他们来吃顿饭就成。”周瑾玉一点也不想耗费精力办什么满日宴。
    说不定人家还要为送礼金烦恼呢,何必呢。
    袁飞满脑子想的都是睡觉,什么宴也没睡觉安逸。
    他从来没有想过在他活这么长的时间里,他竟然能一个月不玩游戏!!
    人类幼崽果然是个非同凡响的生物!
    第451章 疯子
    这段时间周瑾玉家尽是孩子鸡飞狗跳的事情。
    各朝的大人物当然不爱看了,一个个比往常都勤政,务必在下一次重要信息来临之前要把大多的朝政处理好。
    受天幕影响,各朝都涌现出一大批各式各样的人才。
    有专攻某种技术的,有医术好的,有生意做得好的,有教书教得好的等等。
    一些人甚至不再把科举当成认为唯一的出路,认真做好一件事情同样不枉此生。
    帝王们自然对这些不醉心权力的人大喜,这些人才令整个社会都散发出勃勃生机,而且对帝王的统治没有威胁。
    李世民甚至下令成立了一个百行会,责令各行各业的人才努力钻研。
    做得最好的人能得到皇帝的嘉奖。
    这政令一出,以往不被重视的农、工、商等行业受到百姓们的欢迎。
    毕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有钱去学习的,如今技术也是受尊敬的行业那为何不去学技术呢。
    还有学的好的人开始开馆收徒。
    只除了一些儒士很不满,认为拉低了他们读书人的待遇。
    他们不再像以往那样受人尊敬了。
    这让他们十分不适。
    一些偏激的人专门写一些抨击这种现象,抨击天幕的文章,以求得认同。
    认同的人不少,但不认同的人也多。
    那些人脑子灵活,自荐去那些有技术的人开的馆子里去教人识字。
    一开始馆主并不同意,和儒士看不起他们一样,他们同样不屑于儒士的清高和目下无尘。
    但这些人别的不说,那张嘴绝对是杠杠的。
    他们告诉馆主:“您看,天幕为什么提倡全民识字念书?就是因为人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读了书,识了字,人的眼界才会宽。您看看后世的高级技术人才,哪一个不是大学毕业?读完大学整整十六年呢!有些人甚至还读到研究生,硕士,博士之类的程度,为什么?就因为读书能让技术更加创新和传承!”
    馆主顿时被这一番话给打动了,确实,在后世哪一个高级技术人才不是学富五车?
    瞬间下定了决心:念书,识字!
    他手下的弟子必须读书识字!
    最后,双方都很满意对方。
    这些日常的鸡零狗碎百姓们倒是很喜欢看,经常每天不落地看。
    和家人,邻居,朋友讨论后世的生活和他们的生活。
    “他们这么冷的天也给孩子洗澡!不怕受凉吗?”
    “你没看见人家洗澡的地方里面有个可以散发热气的灯吗?可不像我们这边什么都没有才冷。”有人边看边跺脚,太冷了。
    “周姑娘坐着月子也能洗澡就是这个原因吧。”有生过孩子的妇人羡慕,想当年她坐月子的时候一身又一身的汗,但是所有人都说不能碰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