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前三十年,他活的循规蹈矩是因为有人管束,有人督促。
直到身上的束缚被人撤去,获得了彻底的自由和放纵,立刻便被那些喜好玩乐的人同化。
在他又一次晃悠到松香院时,宋时萋也嫌他烦了。
后院那五六个女人竟都不够分散他注意力的。
“夫人在做什么?”看着宋时萋抱着一本账目看,他明知故问的凑上去。
时萋抬眼看他:“相公有何事?”
张焕谨对她的态度很不满,这个院子本就是他的,只不过从归家后一直没住过来罢了,现在到显得他像个客人。
“无事便不能来了?”
时萋淡淡扫了他一眼,开口道:“若相公无事,不如把上半年府里的账目核对一遍。”
说着起身翻出两个账本递到他面前。
张焕谨理也没理这些庶务,只敲了敲桌面淡声说道:“绍哥儿现下是我唯一的儿子,该把他记到你名下了。”
时萋端起手边茶盏,轻抿一口才道:“如今母亲刚故去,府里要肃静服丧守孝,此时开祠堂办这些太招人眼,不如等孝期过后再做定夺。”
张焕谨看了眼宋时萋:“夫人是不愿意?”
“相公竟如此看待我?我入府里兢兢业业数十载,无有一日不尽心侍奉公婆,不为府里声誉着想,相公若不信可以去打听打听,府里府外无人不赞我一声恭谨贤淑,此事即便是让父亲定夺,我所言也无错处。相公这般瞧我可真是让人寒心。”话里话外都在说他以小人之心度之。
张焕谨没想到他只说了一句话,就惹得对方不快。
心里明知宋时萋是不愿意把孩子记在名下,但他又说不过。
他面色不虞,起身甩了下袖子:“既然夫人忙着,我就不在这儿碍你的眼了。”
只是离开的脚步虽重却缓,就快挪到门外,也没听见宋时萋的动静。
这回他是真的有些生气。
母亲去世,他须得守孝三年。
这段时间就算弄死宋时萋也不可另娶,虽然宋时萋长相不得他心。
但看她办事妥帖,又贤淑本分。
让她站在正室位置上也不是不可。
想着他也该宿在正室夫人这里,给她些体面的。
他好声好气的过来和她商量儿子的事。
结果宋氏竟这般不知好歹。
想到这里,他抬脚往暖香阁走,一开始那些事就是容芬和母亲做的。
他只是假装不知,任由两人作为。
现在也该去看看容氏了。
不到一个时辰,暖香阁的二等丫鬟过来找青萍寻个花样。
青萍乐呵呵的带着人去屋里拿。
等送走了人,青萍凑到时萋身边禀报:“老爷去了容姨娘院里,还屏退了身边的人说话,喜娟说只听见二人说什么药的……”
时萋厌恶的把账本合上。
这几天张焕谨总在她眼前晃悠,已经惹了她的眼。
这府里又不能天天死人,本想让他再活几天。
现在得给他安排点事做了。
这个时代的朝廷对守孝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守孝期间不可纵情享乐,不可婚嫁。官员需丁忧三年,孝子一年“无入室之礼”。
也就是说父母去世,子孙做官的需要向朝廷报丁忧,这三年就是在家服丧的。
一般皇帝重视的官员,即便报了丁忧,也就是走个过场,皇帝会下夺情令从而免除官员在家丁忧。
不过对于张侍郎来说,他只是死了夫人,不是死了爹娘。
守孝服丧这些不存在,只需要节哀一段时间意思意思。
但他给张焕谨走关系刚刚安排的闲职却没用了,钱花了、人情也走了。
这时候儿子丁忧,三年后这个闲职如何可说不准了。
第13章 原配夫人就是不死13
容芬听说夫人不同意把儿子记为嫡子颇为惊讶,她实在是想不通,当家主母连个嫡子都没有,现在有现成的,别人都是求着盼着的事,她们这个夫人却不愿。
真是个脑子不清醒的。
怪不得这一个两个都想弄死她。
与张焕谨商量好对策,她不由得高兴张老夫人死的好。
她死了,再弄死宋时萋。
三年一过,张焕谨想娶继室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往后这张府说不定还是她说了算。
即便没有妾室上位做主母的,但只要她能实际掌权,儿子再争气……
几日后张焕谨新结交的好友蒋玉平登门。
蒋玉平是翰林侍讲学士的嫡次子。
平日里都是跟在广平王幼子徐方谏身后。
以徐方谏为首的这群人,是京中有名的纨绔。
蒋玉平家世不显又文武不成,若不依附一些有权有势的,往后分了家还不知道要过什么日子去,巴结徐方谏的人很多,他在其中并不得脸。
所以闲来无事,也愿意捧一捧其他人,比如张焕谨这样门第高的。
把张焕谨不着痕迹的送到这些人中,可是花了时萋许多心思和银钱。
她可用的人不多。
除了自家二哥可以直接用,其他人都需要迂回一些。
蒋玉平虽不着调,但为人不错,特别是对自家妻子很好。
时萋与蒋夫人交好。
求其与蒋玉平吹吹枕头风。
让蒋玉平等人得空来府里探望一下自家夫君。
多多开解,以免他过于伤怀。
张焕谨的确很高兴有人来看他,虽说守孝中也不是不能出府。
只是现如今母亲去的时日尚短,被人瞧见少不得要传到父亲耳里。
二人拱了拱手。
“张兄。”
“蒋兄。”
“张兄真是有巧思,瞧这庭院布置的,啧啧。”蒋玉平四处打量,心里暗骂这家伙把自家收拾的和烟花柳巷似的。
张焕谨谦虚道:“蒋兄过誉了。”
转头示意沈窈抚琴。
不得不说,他这些女人里,属沈窈长得最为出彩。
沈窈缩在袖中手指已经捏的泛白,张焕谨可真不是个玩意,让自己的姨娘出来弹曲儿助兴。
她是出身青楼,可心里最讨厌那些把她当消遣玩物的人。
如今张焕谨在不知道她出身的情况下,还这么做,显然是不把她当个人对待。
沈窈努力勾了勾嘴角,慢慢把手放在琴弦上。
蒋玉平虽跟着纨绔们吃喝玩乐,可他不爱美人。
只淡淡看过一眼,就笑着恭维起张焕谨来。
“张兄家的景致一绝,美人也是出彩,这琴音袅袅,委婉连绵,技艺可见一斑。”
“哪里哪里,堪堪能入耳罢了。”
品茗的功夫,蒋玉平自然把话题转到最近徐郡王又安排了什么活动上。
“前几日来了几艘彩舫,郡王率先包了下来带我们开眼,这江南来的果然与咱们平时玩的那些画舫不同。”
说的张焕谨心痒痒。
等把人送走,他换了身行头,从后门上了辆没有标志的马车悄悄出了府。
时萋安排的人立刻跟上。
只等他去什么不该去的地方,就引了张侍郎的政敌过去。
次日张侍郎被多名御史弹劾他治家不严,放任儿子孝期流连画舫。
这些年随着皇子们年纪见长,他这个保皇党在朝堂上颇为艰难。
且皇帝年迈,也不像从前那样信任臣子,总觉得这些看着忠贞的臣子都私底下投靠了他的儿子们。
皇帝把折子一扔,吓得张侍郎连忙跪俯到地上请罪。
户部尚书垂目旁观,丝毫没有给下属求情的意思。
两人虽是上下级,却不在同一阵营。
倒是有几个人站出来帮张侍郎说话。
皇帝沉思片刻,最终定下:罚俸一年,闭门反省一月,小惩大诫。
之前张侍郎儿子没回来之前,他还打算提拔这人。
没有子嗣,又看着忠诚,用着也稍稍能放心。
可没等提拔呢,死了的儿子又活了。
且又与京中不少人走动的颇频繁,甚至与广平王有密切接触。
张侍郎在皇帝心里立刻没了好印象。
现在出了这种事,一个人连基本的孝顺都做不到,又谈什么忠诚。
儿子如此,老子又能好到哪去?
张侍郎长舒了口气,跪谢皇恩。
回了张府,张侍郎的火气再也压制不住。
他不是不知道儿子交了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狐朋狗友。
只是他想着学问不行了,再去约束也无大用,左右只是爱玩,他张府还是供得起的。
但没想到爱玩能惹下这么大的货。
张侍郎抢过车夫手里的马鞭,直冲张焕谨的院子。
张焕谨看到他进院,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抽了一记。
“父亲!”
他懵了一瞬,立刻迎来第二鞭。
吓得他边喊边跑。
直到身上的束缚被人撤去,获得了彻底的自由和放纵,立刻便被那些喜好玩乐的人同化。
在他又一次晃悠到松香院时,宋时萋也嫌他烦了。
后院那五六个女人竟都不够分散他注意力的。
“夫人在做什么?”看着宋时萋抱着一本账目看,他明知故问的凑上去。
时萋抬眼看他:“相公有何事?”
张焕谨对她的态度很不满,这个院子本就是他的,只不过从归家后一直没住过来罢了,现在到显得他像个客人。
“无事便不能来了?”
时萋淡淡扫了他一眼,开口道:“若相公无事,不如把上半年府里的账目核对一遍。”
说着起身翻出两个账本递到他面前。
张焕谨理也没理这些庶务,只敲了敲桌面淡声说道:“绍哥儿现下是我唯一的儿子,该把他记到你名下了。”
时萋端起手边茶盏,轻抿一口才道:“如今母亲刚故去,府里要肃静服丧守孝,此时开祠堂办这些太招人眼,不如等孝期过后再做定夺。”
张焕谨看了眼宋时萋:“夫人是不愿意?”
“相公竟如此看待我?我入府里兢兢业业数十载,无有一日不尽心侍奉公婆,不为府里声誉着想,相公若不信可以去打听打听,府里府外无人不赞我一声恭谨贤淑,此事即便是让父亲定夺,我所言也无错处。相公这般瞧我可真是让人寒心。”话里话外都在说他以小人之心度之。
张焕谨没想到他只说了一句话,就惹得对方不快。
心里明知宋时萋是不愿意把孩子记在名下,但他又说不过。
他面色不虞,起身甩了下袖子:“既然夫人忙着,我就不在这儿碍你的眼了。”
只是离开的脚步虽重却缓,就快挪到门外,也没听见宋时萋的动静。
这回他是真的有些生气。
母亲去世,他须得守孝三年。
这段时间就算弄死宋时萋也不可另娶,虽然宋时萋长相不得他心。
但看她办事妥帖,又贤淑本分。
让她站在正室位置上也不是不可。
想着他也该宿在正室夫人这里,给她些体面的。
他好声好气的过来和她商量儿子的事。
结果宋氏竟这般不知好歹。
想到这里,他抬脚往暖香阁走,一开始那些事就是容芬和母亲做的。
他只是假装不知,任由两人作为。
现在也该去看看容氏了。
不到一个时辰,暖香阁的二等丫鬟过来找青萍寻个花样。
青萍乐呵呵的带着人去屋里拿。
等送走了人,青萍凑到时萋身边禀报:“老爷去了容姨娘院里,还屏退了身边的人说话,喜娟说只听见二人说什么药的……”
时萋厌恶的把账本合上。
这几天张焕谨总在她眼前晃悠,已经惹了她的眼。
这府里又不能天天死人,本想让他再活几天。
现在得给他安排点事做了。
这个时代的朝廷对守孝有严格的规章制度。
守孝期间不可纵情享乐,不可婚嫁。官员需丁忧三年,孝子一年“无入室之礼”。
也就是说父母去世,子孙做官的需要向朝廷报丁忧,这三年就是在家服丧的。
一般皇帝重视的官员,即便报了丁忧,也就是走个过场,皇帝会下夺情令从而免除官员在家丁忧。
不过对于张侍郎来说,他只是死了夫人,不是死了爹娘。
守孝服丧这些不存在,只需要节哀一段时间意思意思。
但他给张焕谨走关系刚刚安排的闲职却没用了,钱花了、人情也走了。
这时候儿子丁忧,三年后这个闲职如何可说不准了。
第13章 原配夫人就是不死13
容芬听说夫人不同意把儿子记为嫡子颇为惊讶,她实在是想不通,当家主母连个嫡子都没有,现在有现成的,别人都是求着盼着的事,她们这个夫人却不愿。
真是个脑子不清醒的。
怪不得这一个两个都想弄死她。
与张焕谨商量好对策,她不由得高兴张老夫人死的好。
她死了,再弄死宋时萋。
三年一过,张焕谨想娶继室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往后这张府说不定还是她说了算。
即便没有妾室上位做主母的,但只要她能实际掌权,儿子再争气……
几日后张焕谨新结交的好友蒋玉平登门。
蒋玉平是翰林侍讲学士的嫡次子。
平日里都是跟在广平王幼子徐方谏身后。
以徐方谏为首的这群人,是京中有名的纨绔。
蒋玉平家世不显又文武不成,若不依附一些有权有势的,往后分了家还不知道要过什么日子去,巴结徐方谏的人很多,他在其中并不得脸。
所以闲来无事,也愿意捧一捧其他人,比如张焕谨这样门第高的。
把张焕谨不着痕迹的送到这些人中,可是花了时萋许多心思和银钱。
她可用的人不多。
除了自家二哥可以直接用,其他人都需要迂回一些。
蒋玉平虽不着调,但为人不错,特别是对自家妻子很好。
时萋与蒋夫人交好。
求其与蒋玉平吹吹枕头风。
让蒋玉平等人得空来府里探望一下自家夫君。
多多开解,以免他过于伤怀。
张焕谨的确很高兴有人来看他,虽说守孝中也不是不能出府。
只是现如今母亲去的时日尚短,被人瞧见少不得要传到父亲耳里。
二人拱了拱手。
“张兄。”
“蒋兄。”
“张兄真是有巧思,瞧这庭院布置的,啧啧。”蒋玉平四处打量,心里暗骂这家伙把自家收拾的和烟花柳巷似的。
张焕谨谦虚道:“蒋兄过誉了。”
转头示意沈窈抚琴。
不得不说,他这些女人里,属沈窈长得最为出彩。
沈窈缩在袖中手指已经捏的泛白,张焕谨可真不是个玩意,让自己的姨娘出来弹曲儿助兴。
她是出身青楼,可心里最讨厌那些把她当消遣玩物的人。
如今张焕谨在不知道她出身的情况下,还这么做,显然是不把她当个人对待。
沈窈努力勾了勾嘴角,慢慢把手放在琴弦上。
蒋玉平虽跟着纨绔们吃喝玩乐,可他不爱美人。
只淡淡看过一眼,就笑着恭维起张焕谨来。
“张兄家的景致一绝,美人也是出彩,这琴音袅袅,委婉连绵,技艺可见一斑。”
“哪里哪里,堪堪能入耳罢了。”
品茗的功夫,蒋玉平自然把话题转到最近徐郡王又安排了什么活动上。
“前几日来了几艘彩舫,郡王率先包了下来带我们开眼,这江南来的果然与咱们平时玩的那些画舫不同。”
说的张焕谨心痒痒。
等把人送走,他换了身行头,从后门上了辆没有标志的马车悄悄出了府。
时萋安排的人立刻跟上。
只等他去什么不该去的地方,就引了张侍郎的政敌过去。
次日张侍郎被多名御史弹劾他治家不严,放任儿子孝期流连画舫。
这些年随着皇子们年纪见长,他这个保皇党在朝堂上颇为艰难。
且皇帝年迈,也不像从前那样信任臣子,总觉得这些看着忠贞的臣子都私底下投靠了他的儿子们。
皇帝把折子一扔,吓得张侍郎连忙跪俯到地上请罪。
户部尚书垂目旁观,丝毫没有给下属求情的意思。
两人虽是上下级,却不在同一阵营。
倒是有几个人站出来帮张侍郎说话。
皇帝沉思片刻,最终定下:罚俸一年,闭门反省一月,小惩大诫。
之前张侍郎儿子没回来之前,他还打算提拔这人。
没有子嗣,又看着忠诚,用着也稍稍能放心。
可没等提拔呢,死了的儿子又活了。
且又与京中不少人走动的颇频繁,甚至与广平王有密切接触。
张侍郎在皇帝心里立刻没了好印象。
现在出了这种事,一个人连基本的孝顺都做不到,又谈什么忠诚。
儿子如此,老子又能好到哪去?
张侍郎长舒了口气,跪谢皇恩。
回了张府,张侍郎的火气再也压制不住。
他不是不知道儿子交了些只知道吃喝玩乐的狐朋狗友。
只是他想着学问不行了,再去约束也无大用,左右只是爱玩,他张府还是供得起的。
但没想到爱玩能惹下这么大的货。
张侍郎抢过车夫手里的马鞭,直冲张焕谨的院子。
张焕谨看到他进院,还没反应过来就被抽了一记。
“父亲!”
他懵了一瞬,立刻迎来第二鞭。
吓得他边喊边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