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同伴拽了下他的衣襟,也被他甩开了。
    那同伴不大好意思,冲时萋咧嘴笑了笑,拖拉着箩筐就跑出去了。
    只剩下锤子低个头绞手指。
    江淑月瞅了瞅地上被时萋挑出来的杂草:“你这是凑数来了?瞅瞅这些灰灰菜,挖的猪草啊!”
    锤子听她这么说顿时不乐意了:“你们两个大人欺负小孩,我要告诉我爸,让他打死你。”
    江淑月呸了一口:“还欺负小孩?你比我才小几岁,一个男孩在这撒泼打滚,也好意思。”
    时萋蹙眉:“要是都不愿意你就拿回去吧,下午我和大队长说一声,往后你家的草药就不收了。”
    锤子一听这话,提溜着箩筐撒腿就跑。
    “我下午再补上。”
    要是被他老子娘知道这个工分不给他家挣了,还不得打死他。
    江淑月比了个拇指,这样的小孩可真讨人厌。
    和他吵也没用,因为他们根本不讲理。
    不过村里大部分孩子还挺好的,特别是之前帮他们捡过柴火的,有那份交钱在,每次见面都是姐姐长姐姐短。
    聪明的小孩都知道维护好“客户”。
    江淑月看时萋收拾完问道:“开饭不?”
    “开饭!”
    “鸡肉炖的啥?土豆还是粉条?哎呀,大中午就吃这么好,要我说应该留到晚饭,能慢慢品滋味。”江淑月笑嘻嘻的说道。
    “晚上要少吃,不容易消化。咱们之前晚上吃,那是因为不上工一天只吃两顿,离睡觉还早着,有时间让胃消化……”
    “停停停,不想听的你养生理论,快走快走,我要吃饭。”
    江淑月嬉笑着匆匆的跑的进厨房。
    一掀锅盖,大锅里是刚蒸好的白胖馒头。
    “我天,你可真舍得,全白面的!”
    时萋从灶房后门进来,手里抱着一个椭圆的黄泥疙瘩。
    江淑月瞪大眼:“你做了叫花鸡!这可是大工程。”
    而且也够奢侈,叫花鸡在她们家也轻易吃不上一次。
    鸡肉一般都是炖的,还得多放配菜,这样才扛吃,哪有纯吃鸡的,那不妥妥的浪费。
    江淑月快速接手:“我来,我来敲。”
    “荷叶你是从哪弄的?这时候能吃到可稀罕的紧。”
    时萋任由她拆分,她从炉灶上盛出两碗汤放到桌子上说:“前阵子有人送药草时带过来的干荷叶,我挑了几张完整。”
    “荷叶还是药材呢。”
    刚刚四个月的鸡,即便吃的好也才只有两斤多重。
    她和江淑月配着馒头和咸汤,一顿就吃个精光。
    江淑月拍着肚皮:“太香了,还有两只,咱什么时候吃?”
    时萋……
    这顿饭还没消化呢,就惦记后面的了。
    江淑月想了想:“不吃也行,先等等下两天蛋再吃。今天咱们吃鸡的味保准传出去了,那些得了红眼病的估计不会再盯着咱们的鸡崽子了。”
    第84章 七十年代知青27
    直到临近夏收,江淑月也没接到回城的消息。
    她不由得有些失望。
    好在也只是偶尔想想,大部分时间她脑子里想的都是今天回去能吃啥。
    前阵子下了小雨,不少黄鳝、泥鳅冒了头。
    周三嫂家的东知捉了一小桶,突发奇想的跑到卫生所问时萋收不收。
    泥鳅和黄鳝都是混在一起的,小孩抓的时候也不会挑选。
    虽然时萋更喜欢黄鳝,却也没挑剔,一股脑收了。
    从那之后,这东西就成了两人的常菜。
    江淑月以前是不吃的,看着滑溜溜黏糊糊的就害怕。
    不过在忌口这方面,时萋尊重各人喜好。
    她看江淑月不吃,炖酱黄鳝时会再做一道菜出来。
    江淑月看她吃的喷喷香,没忍住试探的尝了一小口,立即被那香味征服。
    这泥鳅必须是大油,村里人舍不得放油,不少人家炒菜都是用一块布包着个杵子放在油罐里,每次炒菜拿出杵子在锅底抹上一圈,这就算是放油了。
    这么做出来的菜不难吃就怪了。
    时萋炖菜有自己的一套。
    她会用药材配一些香料做炖菜,她对药性掌握透彻,能够搭配出各好的口感,同时对身体也有益处,相当于药膳的作用。
    实际上后世的炖肉料也是药材,熟食店做出来的卤味甚至会用几十种药材去提味增香。
    只是再好吃的菜,吃的次数多了也有点腻。
    大酱炖、红烧、豆腐炖,都吃了个遍。
    这几天两人都不想再吃泥鳅黄鳝了。
    东知很是遗憾,这泥鳅他们家都不爱吃,有时候也会做一顿,光有咸味和腥味,难吃的不行。
    全村就方卫生员她们俩爱吃,方卫生员可大方了。
    他想要糖就给他换糖,想吃糕点也能换给他。
    甚至还可以换煮熟的鸡蛋。
    鸡蛋在他家只能被他奶拿去换钱,根本不可能吃到嘴里。
    要是换了生鸡蛋拿回去,不等吃就得被没收。
    煮熟的就不一样了,他路上细细品,到家前就能吃完。
    时萋感受到他情绪的低落,安慰道:“没事,马上夏收了你们这些小孩也都是主要劳动力,想再捞也没时间了不是?等上了秋,你捡的山野果、蘑菇之类的都可以拿过来换。”
    东知立即点头:“方卫生员,咱俩拉钩。”
    时萋笑着伸出手指。
    好小孩是真的讨喜可爱。
    入夏后的天儿,一日热过一日。
    特别到了晌午,空气中都弥漫着热浪,呼吸一口都觉得窒息。
    即便是树荫底下也只是少了阳光的炙烤,依旧得不到一丝清凉。
    夏收就在这个时候开始。
    全村人都要参加夏收,包括钱丽影、姜亚琴和时萋。
    夏收和秋收,学生都会停课参与劳动。
    久不干农活的人忽然上工,还真有些受不了。
    时萋每天锻炼一个小时,勉强还能坚持住,只是挥着镰刀的手是逐渐缓慢的,时间长了腰也酸痛。
    另外两个当老师的人,几乎要晕在地头上。
    别看夏收天热,越是天热越要穿厚一些的衣服。
    大沿草帽自不必说,长袖长裤一是能防止麦芒等割在裸露的皮肤上,二是能避免阳光晒透。
    只是大热天这么捂着,中暑的人也不少。
    这时候喝凉茶能极大缓解身体上的不适,只是时萋已经没体力给全村这么些人熬凉茶了。
    再者,这也不一定算治病。
    干脆把凉茶的草药包好,让想喝的各家自己拿回去煮。
    中午下工,时萋整个人都快脱力了。
    和江淑月商量了一下后,她先回去做饭。
    回到卫生所,时萋直接瘫软到炕上。
    实在是太累了。
    午饭她也懒得再做了,翻了翻储物格里合适拿出来的饭菜。
    米饭、馒头都有,只是馒头这么短的时间也不适合。
    所以只能拿米饭。
    菜的话,不吃点好的补充一下体力实在撑不住。
    她俩手里肉一类的储备都没了,这么热的天,放着也得坏。
    所以中午干脆用了足量的油炒了一盆鸡蛋。
    得亏她们的四只鸡,因为吃的好格外能干,从上个月底起每天都下蛋。
    不过等过了今晚,又得死了一个了。
    她们需要补补油水。
    连续干了五六天,夏收已经进行到大半。
    酷热的天气忽然来了场小雨。
    雨势不算大,加上前些日子一直都处于干旱状态,对收割没太大的影响。
    倒是让干活的人舒爽了不少。
    这阵雨只持续了个把小时,天空就放了晴。
    但也没有之前那么热了。
    有会看天气的老庄稼汉脸色不好,虹高日头低,明朝着蓑衣。
    几个上了年岁的村民,直接找上大队长和村长。
    众人围在一块儿商讨了会儿,村长脸色严肃的快步离开。
    之后广播里便传出了村长的通知。
    大家听后有一大半人哀嚎出声。
    大队长扯着嗓子喊:“大家伙都听见了没?明天要有大雨了,大家今天加加油,中午也别歇息了。加班加点今天务必要把所有的粮食都收完。”
    时萋和江淑月面面相觑。
    今天收完,怕不是要干到二半夜去。
    周围的躁动只持续了几分钟。
    而后挥动手里镰刀的速度比之前更快了些。
    大伙都知道,若是剩下的粮食收不上来。
    那之后的一整年都过不好。
    若后面真是连续几天的大雨,没收回来的粮食非得糟净到地里不可。
    都是挨过饿的人,根本不会在这时候偷奸耍滑。
    入夜后,大队长领着人在收割完的田地上点起一堆堆的火堆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