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3章

    只是裸露在外的皮肤实在有些红润,那应该是冻红了吧?!是吧!
    左雯雯讪讪收回手。
    时萋完全不看:“他们冷他们只是不说,全靠止痛药撑着,他们彪难道你也彪吗?”
    左雯雯:.......
    “妈,现在能听懂中文的外国人可多了,小声点。蛐蛐人也得回家再说.......”如今早就不是肆无忌惮说话的年代了。
    竹子在时萋脑海里打滚狂笑,还是第一次见她做这样的家长。
    看着还挺有喜感的。
    时萋也不想的,她做人一向是懂变通,认为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要为自己负责。
    所以她很少管这么多。
    至少孩子到了二十多岁,生活常识方面早就不用人提醒了。
    对方愿意的话,穿裤衩子出门,她都不会多嘴。
    不过彭诗琪是这种能操心的妈妈,左雯雯的衣食住行她都忍不住要唠叨几句。
    她也只能按照原身的行为举止来了。
    今天暂时发挥到这里,她都收了力的。
    一般情况还得絮叨个几分钟才行。
    左雯雯也感觉到了,这次她妈高高提起轻轻放下的行为,不过想起这一两年家里的变故,她觉得妈妈可能心情不大好。
    之前她就一直极力避免提到关于她爸的话题。
    左雯雯挽上时萋的胳膊:“妈妈,学校安排了我们去基尔一个德国家庭去过圣诞节,要不要去看看?”
    他们这些留子,对于圣诞节并没有那种喜庆感,仅仅是出于好奇和入乡随俗的心态。
    大概和他们过春节,外国人一样无感差不多。
    不过学校近几年都给他们提供去本地人家里过节的机会,可以去体验一下当地的节日文化。
    去年的时候,左雯雯和她的小伙伴大约是刚过来没多久,还不大抹得开脸面去学校推荐的当地人家吃饭,所以便拒绝了。
    当时只自行参加了户外的节日活动,逛了圣诞市场。
    听左雯雯说完今年的圣诞安排,时萋摇了摇头,去的都是一群年轻人,她这个做家长的就别掺和了,哪有孩子和朋友们出去玩,愿意随队跟个家长?
    左雯雯可能与妈妈太久没见了,视频照片看到的不算。
    难得见着人,她不怎么想把妈妈单独留在家里。
    “你不去我也不去了。这边过节时很多店铺都关门,自己在这里也没什么能做的。”
    见左雯雯坚持,时萋颇为无奈:“你愿意别的孩子也乐意吗?”
    “这事呀。”左雯雯摆手笑的高兴:“馥郁她们也没少念叨你呢,要不是我说过两天咱们一起去过圣诞节再见面,她们恨不得今天就来家里了。”
    提起那几个,左雯雯就想起她们和自己抢妈的行为。在异国他乡中,作为小伙伴群里中唯一拥有“陪读妈妈”的人,她可是被重点羡慕的对象。
    第638章 这次要休息了17
    回到左雯雯的住处,这处住所距离她所就读的大学并不算太远,周围交通也颇为便利。当初左雯雯出国留学时,原身和左嘉斌之间还没出现感情问题,或者说从表面上看问题没有显现出来。
    给女儿花钱这事一惯是听原身拿主意,在培养孩子的问题上,她一向不吝啬。
    所以到德国陪读时,原身决定要买房,左嘉斌只稍微反对了几句就没再阻拦了。那时她计算了一下租房五年的价格后,发现每个月四百欧的租金,差不多就需要二万多欧元。
    最主要的是,她不太确定左雯雯五年能不能读完,或者说后续有没有其他计划。
    所以还是买房更划算,可能是觉得自己的房子有安全感吧。
    并且他们家也出得起这些钱。
    在这边买房子,只需要持有学生签证,提供流水即可获得购房资格。
    彭诗琪当时选的小户型,售价是16万欧,这边的各种手续费比较多,包括印花税、过户税等等,加一起接近18万。
    换算成人民币,是一百四十多万上下。
    其实这个价格与家里那边的房价相比,也大差不差了,家里那边这个面积的小户型似乎也得卖到一百万左右。
    最主要的是这里的房价每年都有小幅度的增长,比较保值。
    就算最后左雯雯决定回国,扣除掉需要缴纳的投机税等等,卖掉之后也赔不上,甚至可能小赚上几万欧。
    彭诗琪在左嘉斌转移财产的事曝光之后,非常庆幸当时自己做的决定。
    想着好歹是给女儿手里留了些东西.......
    到家后,时萋在屋里转了一圈,看左雯雯收拾的挺干净,满意点头:“上次给你寄的东西,吃的怎么样了?”
    “还剩点火锅底料,辣椒肉酱只剩半瓶子了......”
    一些交好的同学每次聚餐都会选左雯雯这里,毕竟是自己的房子,比那些寄住家庭和合租房的同学更方便一些,不过这段时间大家都忙课业,火锅是有些日子没吃了。
    “我出发前又寄了些,等过几天就到了。”这里也不是全然没得卖,不过总感觉口味有差别。
    话题又转到秋裤上面,时萋刚一开口。
    左雯雯就逃跑似的回了自己屋,乖乖换上了一套毛茸茸的家居服,摸了摸有点发凉的大腿,没穿秋裤确实有点冻得慌。
    等收拾好了东西,两人简单吃了顿面条,上车的饺子下车的面,是母女俩的老传统了,就算是飞机也是同样理论。
    挂面是左雯雯煮的,搭配着肉酱和黄瓜丝。这段没有妈妈在身边的日子,她的挑食都根治了,以前不爱吃的葱花和香菜末也被她细细撒撒在面条上。
    吃完饭后时萋明显感觉到眼皮打架,和左雯雯闲聊了几句就回了卧室。
    休息了两三天,她渐渐习惯了这里的气温和时间。
    左雯雯学校那边也正式进入了圣诞节假期。
    包括时萋在内的一行五人到了基尔。
    基尔的圣诞市场十分热闹,还有许多热红酒卖。
    左雯雯和几个同学都不是第一年在德国过圣诞节了,所以对于平时不会出现的热红酒也不觉得惊讶。
    不得不说红酒用桔子、丁香、肉桂之类的煮完味道十分复杂,温热的口感入肚虽然觉得舒服,但也过于甜腻。
    时萋双手握着一杯,全当是暖手宝了。
    热红酒的味道几人虽然不太能接受,不过盛酒的杯子倒是蛮漂亮的。
    “姜饼哎,要买点吗?”
    “再买点其他的,那几个礼物盒包装不错,适合待会装了东西送人。”
    “帽子要买个吗?挺好看的。”
    “圣诞礼物需要准备吧?”
    左雯雯和三个小伙伴叽叽喳喳的讨论着待会去施奈德夫妇家要带的东西。
    施奈德是这里常见的姓氏,时萋觉得这边的姓和日本有类似的感觉。
    不过这里更多的是来自于职业,而不是地点。
    比如施奈德其实意思是裁缝。
    左雯雯同学刘馥郁寄住的家庭主人姓韦伯,意思是纺织工人......
    其他还有面包师、铁匠之类的。
    总之听着稀奇古怪,又很有趣。
    施奈德夫妇有四个孩子,在这里也算是能生的了。
    当然,这里生孩子的福利太好,大概也是有些家庭不断造人的原因。
    时萋和对方闲聊了一下,才知道施奈德夫妇俩每月单是儿童福利金就能领1000欧元。
    按一比八的比例算,人民币就是八千。
    另外还有父母津贴,这个领取的时间比较短,只有十四个月。除此之外还有杂七八的几样津贴,合起来数目不小。
    不过话说回来,赚欧元花的也是欧元。
    并没有换算的那样抗花......
    想把孩子养好,这些钱也顶不上多大用处。
    如果只是随便放养,什么都享受国家福利争取不花钱那么养,确实是赚的。
    时萋他们带来的礼物不少,除此之外还有准备了塞给小孩子们圣诞袜子里的。
    几人在这里吃了一顿“圣诞大餐”,面包,奶酪,香肠......那种大家都不觉得是应该上到过年餐桌上的食物,不过入乡随俗,几人吃的依旧很香。
    终于是体验完了本土节日。
    和春节差不多,国人过除夕,这里过平安夜。
    第二天都要走亲访友。
    圣诞节当天时萋请了左雯雯的几个同学来家里吃饭,准备了一顿火锅和几个炒菜。
    人多的情况下还是得弄火锅,简单省事不说,大家也都爱吃。
    刘馥郁塞嘴里一大口回锅肉:“中国胃果然还是得吃中国菜。”
    “啊啊啊,快住手,留下那块肉......”
    ............................
    时萋本打算陪着左雯雯过完寒假再离开。
    不过距离寒假还有半个多月,在左雯雯准备考试前,时萋接到了国内贾师兄的消息。
    季老板想请她一起去趟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