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姜竹要给他们母子俩几块儿骨头,姜大望娘不要,姜竹干脆把姜大望领上山跟着混碗肉汤喝。
    有他和姜松在, 都不用大人去洗菜了,他们俩跑去厨房拿了盆儿到溪边洗蘑菇和野菜,还从仓库拿了些萝卜干。
    做汤的事也不用姜竹和沈青越管,梁玉兰和一个大嫂接手了,他们俩只等着吃就行。
    梁玉兰舍不得用姜竹家白面,临时洗了点儿杂粮让姜大望和姜松去磨了,一碗白面掺三碗杂面,做了一盆儿面片。
    大火熬一锅汤,蘑菇、笋、野菜都是山上的,不要钱。
    萝卜干不值钱。
    白面没用多少,杂面也不怎么值钱。
    那些骨头、猪肝加一起才一百文多一点儿。
    全部成本加一起,都不到二百文钱。
    他们一共二十一个人吃,吃得饱饱的。
    如果不算姜大望,平均一人还不到十文钱。
    还都吃到了肉。
    如果买鱼做汤,还能更划算。
    沈青越觉得超值。
    沈青越提议:“要不然咱们以后加一顿午餐吧?”
    虽然他们这算不上重体力活儿,但干一天也挺辛苦的。
    不吃午饭到傍晚肯定就很饿了。
    反正他和姜竹也要吃饭的,有人做饭,他们俩还能跟着混,都不用自己动手做了。
    姜竹同意,沈青越过去直接通知。
    刚吃完饭的众人:“……?”
    他们难以置信:“以后中午都管一顿饭?”
    沈青越:“对。”
    “……”
    他们面面相觑看姜竹,想让姜竹劝劝。
    毕竟,一天六十文,还管一顿饭,从前只有农忙时节去做短工才有这种待遇。
    姜竹:“没事,我们也要吃饭的。”
    众:“……”
    他们忐忑地接受了。
    也不知道沈青越能坚持几天。
    毕竟看上去挺心血来潮的。
    不过中午暖和,中午干活儿也最舒服,大家想趁着暖和干活。
    沈青越干脆提议,天热起来之前早点儿做午饭,反正村里吃饭早,干一上午活儿也累了,等以后天气热了,再挪到中午吃饭休息。
    就这么说好了,沈青越还给他们排了个做饭的班,他和姜竹不算在内。
    他们恍恍惚惚干完活,下山时候,正好遇到姜竹去山下买粮食回来。
    两袋子杂粮运上山,他们确定了,起码十天半月的,山上肯定有饭吃。
    而就这么一晚上,村里都快传遍了——
    山上编竹帘工钱高还管饭。
    第二天一早,天刚刚亮,姜竹家大门就被拍响了。
    沈青越人还在睡着,听见前院有敲门声还以为出什么事了。
    姜竹已经醒了,沈青越贴着他睡,他怕一动把沈青越吵醒,干脆也没起,正闭着眼睛赖床酝酿回笼觉,一下也被惊醒了。
    “好像是李大嫂?”
    “我去看看。”姜竹快速穿了衣服跑出去,沈青越衣服还没穿好呢,他又跑回来了,“没事,睡吧,李嫂她们来了,说想早点儿来干活儿。”
    “……嗯?”不甚清醒的沈青越懵了懵,“早点儿来干活儿?!”
    “嗯。”
    “……”疯了么?
    他们干的是日工啊,又不计件,这么拼么?
    沈青越瞌睡都给震惊跑了。
    他连忙穿衣服起来去问问怎么回事。
    结果不问不知道,一问吓一跳,好家伙竟然还是新添那顿午饭给闹的——
    一天六十文,包午饭,姜竹、沈青越还要跟他们一起吃,就算比不上昨天,不用想也知道伙食肯定差不了。
    这么好的待遇,她们几个干活儿慢点儿的生怕被人给顶了。
    村里虎视眈眈盯着这份儿活儿的人可不少。
    她们能来,除了本来会编东西,其实主要还是因为和吕香梅、梁玉兰比较熟,关系好,她们俩给姜竹沈青越找人,正好问到她们了。
    但真干起活儿来,关系哪有手艺好管用呢?
    她们想早点儿来多干会儿,比不了最利索的,起码不能比梁玉兰干得少吧?
    人家还是亲戚呢。
    沈青越都没想到,他们这么小个手工作坊,竟然还能卷起来。
    梁玉兰也怪冤的。
    她是替姜竹心疼钱,看见谁聊天偷懒不干活儿就忍不住催一催,尤其爱催那几个弄竹篾的,但她也不是故意多做点儿要把谁比下去,她就是挺擅长做这个,性格又急,见不得拖拖拉拉而已。
    她干的还是起头的第一步,沈青越说她这个是最难的,她弄的位置歪了,整张竹帘就歪了。
    别人不知道一张竹帘多少钱,她是大概知道的,弄坏一张耽误工夫不说,一想原本能卖二两多银子的东西可能只能卖一两了,她就肉疼。
    要是歪狠了,还得作废,只能自己留着用了,想一想她心都要滴血了。
    原本她想干最后的收尾步骤呢,沈青越这么一说,她就主动请缨跑第一个干了。
    哪承想第一步放了个卷王,后面卷不动的活儿越堆积越多,越多她们越心虚,一看见姜竹或沈青越从后院过来,尤其是沈青越,她们就忍不住紧张。
    沈青越万万没想到,有一天他竟然像他爸一样,成了别人眼里的老板。
    他有那么亿点无语。
    他明明是好心才说管午饭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