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可是这位苏武却坚守十九年的气节……谁能不为之动容呢?
    “陛下,当嘉奖此二位才是。”众臣纷纷开口道。
    前面三个选项是有那么点不靠谱的,显得最后一个选项让人震惊动容又感动。
    刘彻自问不算什么残暴的君主,但要说对臣子特别好,也是没有的。
    比如张骞,肯定不在他的偏爱范围,可是如今仿佛得到超出意料的回报。
    刘彻都忍不住思索以后是不是对臣子好一点……嗯,算了,还是不为难自己了。
    作为一个皇帝,赏罚分明就很可以了。
    至少他可以保证,从今往后,无论任何时候都不会轻易放弃任何一个臣民。
    (虽然古时候很多酸腐文人真的很恶臭,可是真正的士人也是有的。)
    (这就是汉武帝的人格魅力啊。)
    (是因为古代文人从小学习忠君爱国的思想吧。)
    (楼上,你说的是后来的文人,秦汉时期的人还不是这样的,那时候流行的是“君以国士待我,我以国士报之。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仇寇。”)
    (说的我更怜爱岳将军了。)
    (岳将军效忠的大宋,不是辣鸡皇帝。)
    (你带宋真的有好多让人想哭的文臣武将呜呜呜。)
    (就是说那些辣鸡皇帝怎么配拥有那么好的臣子啊!)
    弹幕的话题逐渐跑题,白泽瞥了一眼,然后继续开口:
    “以下朝代顺序正确的是?
    1.秦汉隋唐宋元明清。2.秦汉唐宋隋明元清。3.秦汉隋唐元宋清明。4.秦汉唐宋元明清隋。”
    对后世朝代稍微有点了解的汉武帝陛下也有点蒙,汉之后不是有个三国魏晋吗?还有什么南朝,唐宋他知道,唐肯定在汉之后,宋之前,明朝也是听过的,假如根据他知道的先后,那应该是秦汉唐宋明。
    但是,剩下几个真的不了解了啊。
    第29章 罢黜百家
    没办法了。刘彻一只手握拳垂在另一只手掌心,果然只能靠蒙了。
    “彻选第一个。”
    白泽看了看他,“你很适合去后世考试。”
    刘彻眨眨眼,白泽好心道:“后世的试卷有很多选择题,分数占比还大,你靠蒙就能对大半了。”
    刘彻哈哈大笑,这不就是夸他运气好嘛。
    不过他是天子,运气本来就好。
    (运气不好也不会一出生就在罗马。)
    (真正的天之骄子猪猪陛下。)
    (他想做的终究会成功,哪怕直到人生最后一刻,他还是赌对了。)
    (实力和运气,他不都缺。)
    (超爱猪猪陛下的——)
    又答对一题的刘彻对后面的朝代颇为好奇,他蹭到白泽身边,厚着脸皮道:“神兽啊,大汉之后还有很多王朝吗?”
    白泽想了想,只见凭空出现一只手机,手机浮在半空,放出了音乐声。
    “这是神器吗?”众人好奇道,一块薄薄的板子传出美妙的音乐?
    五五礼貌微笑:是我被雷劈后还幸存的手机。
    前奏音乐之后,一道轻盈的声音从手机中传出来。
    “三皇五帝始,尧舜禹相传。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和战国,一统秦两汉。”
    “这是朝代顺序?”有人还在疑惑,聪明的人已经在拿东西记了。
    刘彻倒是不紧不慢,自从遇见神兽后,他都让随从时刻记下他和神兽的对话,尤其是神兽的题目。
    “三分魏蜀吴,两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王朝至此完。”
    “王朝至此完?”清朝之后就没有新的王朝了?亦或者......出现一种新的国家体质?
    刘彻心中暗暗猜测,开口却问道:“大汉之后还有如此多朝代,神兽,难道就没有不灭的王朝吗?”
    几千年的有没有王朝他其实也不是很关心,作为大汉皇帝,他更在乎大汉的国运能不能长长久久。
    (世界上没有不灭的王朝,但我希望他可以——大秦不朽)
    (世界上没有不灭的王朝,但是我希望他可以——大汉壮哉)
    (世界上没有不灭的王朝,但是我希望他可以——大唐永昌)
    弹幕是纷纷刷起自己对喜欢的皇帝和朝代的美好愿景。
    谁不希望呢。五五扼腕,这也是她所愿。
    但是白泽却只能泼冷水道:“没有,王朝建立的时间越久,积弊就越多,有的王朝能破釜沉舟,壮士断腕,变法改革,能续命个几十上百年,但是最后又会重蹈覆辙,最后灭亡。”
    “社会阶层清洗了一轮,资源再分配,社会就继续稳定一些年。”
    简单明了的解释,也让很多人恍然大悟,原来道理就这么简单?
    可是说到变法改革,就已经很多人退缩了,未来的事情未来再说,反正他们这一代好好的。
    变法,实在是一个让官员谈之色变的词。
    刘彻揉了揉眉头,这还真是一个无解的问题,当代人管不了后人怎么做,就算他能尽量把问题都解决,不留给后人,可是有些事情不用时间根本看不出来会出什么问题。
    还有一些政策,现在做是对的,几十年后可能就不适合了。
    这些能怎么说,所以积弊是无可避免的。
    除非,大汉每一代的皇帝都是明君。
    但是,这种美事刘彻还真不干想。
    哪怕是老刘家几代传承下来还算靠谱,但也是出了一个惠帝,不然皇位也不会落他祖父身上。
    刘彻陛下选择放弃纠结。
    “还有两个问题。”刘彻含笑道:“请神兽出题。”
    神兽想了想,“以下为判断题,问:“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是汉武帝实行的封建思想统治政策,也是儒学在华夏文化中占据两千多年统治地位的标志。那么,请问:汉武帝是否罢黜百家?”
    “什么?”刘彻甚至没有思考问题,就先震惊了,儒学占据华夏文化两千多年的统治地位,是他听错了还是后世的皇帝都疯了?
    刘彻用儒学,是因为无为之治不适合如今的大汉,但不代表他就多喜欢儒家,董仲舒当时天天在他耳边叽叽歪歪,立刻被他打发去地方藩王任职。
    对帝王来说,学说是来用的,合手就用,不合手就换,只有皇帝驾驭学说,没有让学说来控制皇帝。
    重用儒家他承认,但是罢黜百家,怎么可能。
    董仲舒自己说的出口,不一样在他呈上来的奏章里把法家阴阳家等学说掺和进去,让他乐得轻松。
    结果现在告诉他,儒学自他开始,笑傲华夏文化两千多年。
    好好好,他觉得儒学称手,后世的皇帝也会都觉得好用是吧。
    真是疯了,再好用的学说,用了那么多年,也不想想影响力有多大,会造成多大的后果。
    满朝尽是儒生言,呵,这怕不是要架空皇帝。
    一只猪猪陛下骂骂咧咧。
    他感觉如果儒学在后世被推翻,一定是到了遗臭万年,非废不可的地步,到时候他这个始作俑者岂不是也要跟着被骂。
    猪猪陛下觉得自己真的太无辜了好吧。
    谁懂啊?他不就是觉得现在不是建国时候,不应该再用无为之治而已啊。
    当然,他也承认他是有私心的,毕竟董仲舒编的那一套确实好用,当皇帝谁不想独揽大权。
    但是加强皇权的事情,是个皇帝都在做好吧。
    怎么就他背大锅了?
    如果说刘彻陛下有亿点点破防,那么在场的儒家出身的官员则先是大喜,而后很有危机感的忧虑了。
    现在可还不是儒家独尊的时代啊,他们这位皇帝陛下能捧起儒学,也能让儒学从天上跌入地下啊。
    如此,他们自然有点抱怨神兽,这种好消息倒也不用当众说出来,毕竟……老对手们现在也没有那么落寞。
    此时的儒生虽然心里美滋滋,自觉自家学说天下第一好,当得起这个重任,至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会有什么不好的可能,那压根没有想那么多。
    至于说后世百家真的基本无了这种可能,那更是想都没有想过。
    在他们想象中,最好的可能就是治理国家,儒家为主,其他家为辅。
    毕竟都是斗了几百年的老对手,正所谓最了解你的就是你的敌人,所以儒生们也更知道,治理国家,还真不能缺了其他一些学说。
    儒家:其他家也不是没有一点可取之处,孔先师都向老子等贤者学习过呢。
    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只怕真正提出这个口号的董仲舒都不敢想。
    毕竟口号而已,大家都知道的,喊喊罢了。
    所以谁也不知道,这个口号真的落实到位了。
    第30章 抽奖
    刘彻瞅了瞅白泽,叹了口气,这个锅他多半背定了,他沉重道:“对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