赝太子 第855节

    “……我知道。”
    “是我失言在先,对不住不悔。”
    “没有怪你。”叶不悔也闷闷地回着。
    苏子籍凝视她久久,叹着:“不悔,其实我在大行皇帝灵前,看着齐王的尸体,想了许多!”
    他有千言万语,却化成了一句:“不悔,我在灵前对天祈祷,只希望你之子嗣,能有承平者。”
    李世民废李承乾,可选择的人,仍旧是长孙皇后的儿子——四子魏王李泰,九子晋王李治。
    嫡庶么,也许有,但是如果没有对皇后的情分,岂会如此?
    就连自己,要不是妻子是不悔,自己岂在乎,天下本是姬家?
    就得别选血脉,与姬家扯清关系,或才真正立住脚跟。
    可未来,能如自己意么?
    苏子籍有些黯然,擦了擦眼角,才笑着。
    “其实齐王妃不必如此,我已有定论,齐王既死,不祸妻子!”苏子籍拉住她的手。
    “不过,我也知晓她的担心,走吧,走吧,去看看齐王妃,她不是要见齐王?就让她见一面吧。”
    第1391章 层层宫门依递开
    养心殿,侍卫林立
    苏子籍看看,近处并没见齐王妃,问:“齐王妃呢?”
    “陛下,在那里!”侍卫已经改口,指了方向,苏子籍看去,只见那个方向,一身缟素,披头散发的女子,身边跟着寥寥几人,步履蹒跚。
    这时尸体收拾的差不多,地上各处仍有血迹,陆续有人擦洗,苏子籍就上去:“齐王妃,她们说你来了,这里尚没有收拾,别受惊了,以后,齐王世子还得期仗你呢!”
    这话说的温馨,齐王妃怔怔地站着,半晌才醒过神来,行万福礼,低声说着:“见过,陛下。”
    “嗯。”苏子籍默然受了,上下打量齐王妃。
    两人过去当然是见过面,齐王妃是齐王正妻,身是侄子理所当然拜见过,但仅仅远远一礼,也不能无礼端详,此时对面相睹,只觉得齐王妃容貌并不算太出色,此时更是脸色异常苍白。
    苏子籍不禁叹了口气,缓缓又说:“孤和齐王之事,乃是家事,齐王谋乱,本应该祸及家族。”
    “但太祖和大行皇帝,子孙不多,朕岂忍多加诛戮?”
    “你放心,等朝会结束,朕自送齐王归府,名义上,朕会削去爵位,废为庶人,但仍以诸侯礼待之,衣食不会缺,府邸还是你自己管理,只是得闭门不出。”
    “不过关了久了,真受不了,就以为齐王祈福之名义递给朕,朕自然许之宽限数日。”
    这话既温馨又体贴,到了这时,苏子籍更不可能作伪,刹那间,齐王妃一下子抬起头来,身上一颤,又低下了头,喃喃:“……原来如此,是我多心了……”
    “等世子有子了,也时过境迁了,朕再有恩旨,解除囚禁,封为承恩侯,以延齐王香火。”
    苏子籍按想好的思路说:“你得坚持下去,总有出头一天——你脸色怎么这么白,是吹了风寒?”
    齐王妃没吱声,一丝血从唇角流下,苏子籍声音突然打住,厉声:“你过来时,已经服了毒?”
    齐王妃突然双膝一软跪下,颤声说:“是……我没有想到陛下如此宽宏,故来时,已饮了酒。”
    腹中疼痛,她声音有点支离破碎,却仍旧保持冷静。
    “现在,知道陛下之恩,臣妾也可以安心了。”
    “再说,齐王再不好,却是臣妾之夫君,他黄泉冷寂,岂能没有人陪伴?”
    “世子既无忧,那臣妾只望陛下恩准,见齐王一面。”
    “原来如此!”苏子籍和叶不悔对视一眼,叶不悔脸色苍白,苏子籍勉强笑了:“难得你这片心!”
    他重重叹口气:“那你去罢!”
    齐王妃重重磕头,这时已毒发,她起身踉跄入内,到了养心殿,看到草席上躺着的身影,熟悉的服饰。
    齐王单独躺在席上,还有专人看着,那憔悴的容颜上,霎时失去全部血色。
    “王上!”她几步飞奔过去,跪在地上,牵住齐王的手,缓缓伏在身上,依恋的靠着。
    “别看了!”
    叶不悔正遥遥看着,苏子籍拉住了她的手,只见齐王妃忍着绞痛,和衣与齐王卧在一起,剧烈的痛苦得她蜷缩成一团,只是到死她也没有呻吟一声。
    “她……唉……也是狠心人。”叶不悔依偎在苏子籍怀里,轻声诉说着心声:“就这样丢下世子不管了。”
    “不过,昨天我也想过,如果你输了……我也不独活。”
    “不会有那天的。”苏子籍说着。
    齐王已死,皇帝也死,皇后也鼎力支持,宫廷已在掌握,使节已派,宫外诸军与公卿又作何选择呢?
    宫门
    太阳从东面升出,浓厚朝雾飘荡在空中,人声鼎沸,各军情况就渐渐明白了。
    鹰扬卫指挥使桑成器在马上细细观望,但见虽还有零星厮杀,可大部分叛军已跪地求降。
    并且宫门都驻着禁军,每隔半箭之地都挺立着兵士,各持武器,一面旗高矗,神武卫三个大字在风中飘扬。
    桑成器正自暗地嗟讶,一个百户已奔驰过来,低声禀告:“指挥使,宫门又一面的旗帜是羽林卫!”
    “神武卫、羽林卫、长乐卫、未央卫!”
    “看来,局面已经控制住了!”
    玄甲卫、鹰扬卫、期门卫,都发觉了宫廷不对,但3卫对4卫,却谁都没有勇气有异动。
    远远看见,皇宫内有侍卫已垂绳自宫墙下来,抵达后,径向桑成器马前单膝一屈,行军礼:“钦差将至,请大人准备接旨!”
    “知道了。”桑成器有些心颤,在马上一点头就翻身下来,不到半袋烟功夫,宫门哗然洞开,数十侍卫左右分开,一个太监出来,却是有点眼熟,却是高泽。
    “有旨意!”高泽站定,高喊。
    周围有品位的军校“啪”一声单膝跪下行礼,桑成器一撩战袍扑通跪下,叩头:“末将桑成器恭聆圣谕!”
    “奉皇后娘娘懿旨,着鹰扬卫指挥使桑成器火速入宫面君,钦此!”
    虽然早有预料,但桑成器还是心一沉,知道猜测无错,皇帝果然出大事了,头都“嗡”一下。
    但是刚才已经细想过,知道除非立刻谋反,要不这时万万迟疑不得,当下就什么话也没说,叩下头去:“末将遵旨!”
    高泽不说话,就此转身,而桑成器略一沉吟,叫过一个千户,吩咐清扫工作,就入了宫。
    宫内很是熟悉,但是情况却完全不一样,两排侍卫站着笔直,一派肃杀。
    到处是忙碌的太监和宫女,清洗血迹,仍旧有不少尸体横在各处。
    “齐王终究还是杀入宫了啊!”
    宫门辇道,靠近养心殿,更是戒备森严,恰这时,两人从别的门道过来。
    玄甲卫指挥使钱禄、期门卫代指挥使赵本乡都来了,三人面面相觑,都是暗叹。
    三人都进来了,说明无论什么情况,玄甲卫、鹰扬卫、期门卫都选择了顺从。
    就见一个有品级的太监,带着十几个内侍迎接,桑成器忍了忍,终于问:“皇上现在哪里?”
    “在养心殿。”这太监简单答了一声,疾步引路,却不再言语,桑成器张了张口,相互看看,都把话咽了回去。
    抵达殿门,就看见了皇后和太孙,三人连忙跪下,说:“娘娘和太孙殿下,召臣等进宫,不知有何要事?”
    “齐王谋乱,杀入宫禁,血溅养心殿,皇上不愿受辱,饮鸩自尽。”
    “幸侍卫得力,剿灭齐王,齐王见势不妙,横剑自刎!”
    皇后脸色苍白,却一字一字清晰说着,这意味皇后已有定论,三将听罢,只觉得腿软身颤,跟随进殿,就看见了两具尸体。
    殿内满是血渍,显得幽暗阴沉,只见左右两行,个个都是侍卫亲军之将,身份都不低于自己,并且端然肃立,纹丝不动,一派肃杀。
    更有太监双手捧一柄剑,上面搭着绣缎龙明黄袱子——这就是“天子剑”。
    而地下躺的是齐王和一个女人,三将只一看,就知道齐王的确是自刎,而御榻上,皇帝躺着,眉目平静,双目紧闭。
    三将不敢多看,就听太监高声说:“皇上遗诏,太孙灵前继位,以继大统,你等还不行礼?”
    虽疑点重重,但是桑成器只额角上青筋不易觉察抽搐一下,就对太孙叩拜:“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归班,开宫门罢!”
    见三将奉诏磕头,皇后手摆下,众臣将都不说话,一一低下头去,分跪两侧。
    太监出去传旨。
    “开宫门!”
    “开宫门!”
    一声声传唤,层层宫门依递而开。
    第1392章 臣附议
    文华殿
    琉璃瓦覆盖着穹顶,三交六椀菱花槅扇门,次第敞开,透出宽敞辉煌的大殿
    甬道尽头就是云华门,侍卫挺拔,严肃排查着
    等待许久的赵旭、崔兆全、谢智、钱圩、何钰端等人,向内而去。
    才走了几步,赵旭回头对钱圩说:“消息已经传出,齐王谋乱,皇上已经龙御归天,遗诏太孙灵前继位,你是大臣,万万不可在这时失仪!”
    钱圩看向四周,见同僚都盯着自己,身上一震,哼了一声,没有说话,迈着凝重的步履进去。
    这时宫门辇道左右,尸体已清理都差不多了,侍卫亲军站立两侧,个个手按长刀目不斜视,钉子一样直立不动,一派肃杀,眼见如此,重臣都是暗叹,又心中一沉,有些沉痛。
    “不,我要见皇上,我要见皇上!”一处稍有点骚乱,赵旭目光一闪,却是认识,是新进的太监胡怀安,却完全没有了以前的体面,衣服狼狈,还带着血。
    但没有喊几下,就被两个侍卫拿下,拖了下去。
    其实胡怀安后面,还有数百人,个个身上染血,却个个跪着,听闻胡怀安叫喊,也不动弹,垂头丧气,甘心受死的样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