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章

    算了下四个人的食量,这个数字……对不上。
    李笃心里忽然隐隐有种令她雀跃的猜测。
    李博士眼角悄咪咪一弯,眉峰一块肌肉几无痕迹地上抬,方规就知道她在想什么。
    “我去鞭尸,带刘姨和林爽干嘛?”方规用舌尖卷走了手指上沾的蛋挞酥皮,“这俩货太不省心了,让她们自己玩儿去。我可不想年纪轻轻酒色掏空。”
    李笃被突如其来的惊喜砸中,庄严学舌:“太不省心了。不能被酒色掏空。”
    一本正经惹人发笑的李博士真可爱。方规自己闷头笑了半天。
    李笃看她肩膀一耸一耸,听声音却在笑,心里七上八下。
    有时候方规也疑惑,李笃这种心里想什么都写在脸上的二傻子,怎么可能不被大傻子林爽骑在脖子上暴揍。
    林爽都学会眼不见心不烦能无视就无视,李博士偏偏还跟小时候一样以为人家看不出来,还要动不动说出来招惹人家。
    可能这就是另一种形式的姐妹情吧,方规想,问也是要问的:“你干嘛老去招林爽?”
    “我没……”
    李笃条件反射否认,方规往她嘴里塞了大半块曲奇。
    蛋挞吃多了,今天的巧克力曲奇比昨天的甜太多,方规吃了一小口,剩下的塞进李博士嘴里,去拿热狗卷。
    “想清楚再说。”
    李笃还没想过这问题,林爽是少数她懒得带脑子对待的人。
    林爽是大院很多姐妹公认的傻大姐。
    傻人有傻福的“傻”。
    指望她办的事情通常是办不成的,姐妹们一起闯祸了永远是她第一个暴露,然后拔出萝卜带出泥。
    可大家无论遇上什么事都喜欢叫上林爽,尽管都知道带上她事倍功半,但只要叫她,她永远第一时间出现。
    背锅最多、挨揍最多的也是她。
    林爽从来不放心上。
    别的姐妹要么记吃不记打,要么记打记吃。这傻大姐不一样,不记吃也不记打——再小的孩子都知道欺负林爽没关系,帮她写作业给她吃点好的,她就一笔勾销了。她因为别的孩子挨了林可晴不少次打,可从来不长记性,下次找她,她还乐颠颠去。
    那两年,林爽去理工大找过她七次,见了面什么也不说,就是恶狠狠瞪她一会儿,挥挥拳头,然后就走了。
    ……就走了。
    七次都这样。
    搞不懂。
    李笃拿起一块曲奇饼干,“林爽会提醒我。”
    很单纯地,用她的存在提醒李笃,你是个冷酷无情的邪恶反派。
    提醒她,你应该记得什么,你应该做什么,或者,不应该做什么。
    还有,用她自己都不知道的方式告诉李笃,圆圆在等你。
    李笃没来得及把这些话说出口。
    “热狗卷也不错,面包软。”方规说,“晚上要跟田露说多做点热狗卷,可以多带点。”
    李笃说:“好。”
    方规隔着衣服摸摸肚子,“差不多了。”
    抬头看李博士,“你呢?”
    李笃刚吃了两只蛋挞两个热狗卷,这会儿在吃第二块巧克力曲奇饼干。
    方规不等她咽下,伸手摸过去,“也差不多了。”
    李笃稍有些艰难地咽下未经充分咀嚼的饼干,口腔里分泌出食用过量甜品后难免的津液。
    方规摸李笃没隔衣服。不想隔衣服。
    反正李博士不会有意见。
    李笃确实没意见,只是猝不及防,不知道该拿手里的半块饼干怎么办。
    方规另一只手抓着她的手腕,轻轻一抖,让饼干自然掉落回餐盘,俯身过去。
    “巧克力曲奇,拉黑,必须拉黑。”含糊的字词在唇齿间翻转,方规不禁后悔她拿了太多曲奇,但也怪李博士居然这么喜欢吃曲奇,“太甜了,逐出甜品界。你以后不准再吃。”
    李笃缓缓睁大眼睛。
    是。
    太甜了。
    甜得连下方缓慢探入的热度都像是一把温暖的火,烧出了一点自然生成的润泽。
    第81章
    这次没有牙磕牙了,圆圆没给她机会。
    圆圆是个急性子,气势汹汹地要把那些甜到发腻的饼干残渣全部清理掉——这样描述其实有点奇怪,可事实就是这样。
    她掠过了她能抵达的每一处,不容反抗,不容迎合或承接。
    如果用更夸张但更形象的比喻,像台风过境,风卷残云。
    人怎么能与没有道理可言的大自然对抗?
    圆圆的目的性一贯很强。
    她直来直去地寻找这件事让无数人向往沉迷、无数文艺作品浓墨重彩描写的魅力所在。
    这里找不到就去那里,上面找不到就去下面。
    被推倒平躺下时,猝不及防撞进眼球的烈日让李笃的注意力分散了一个心跳的时间。
    圆圆找到了吗?
    李笃不确定。
    她忽然意识到从某个瞬间开始,她失去对时间知觉的掌握。
    大脑中有一组神经元——以基底神经节,小脑和前额叶为主——的功能活动在时间信息的加工中起主要作用。经过一定训练,有些人不借助参照,即可精确地计算时间。
    李笃就可以。
    然而确认圆圆并非一时兴起,在她势如破竹地除去了碍事的衣物,李笃迅速进入福流(flow)状态,全身心专注于捕捉圆圆的呼吸和动作时,掌控力不可避免地减弱……消失。
    李笃一度以为是在黑夜。
    光线钻过仿古设计的窗棂,以整齐划一的形式铺满地面,光柱间映照出细微尘埃,使人恍惚生出了亮如白昼的错觉。
    明明所有的温度和光亮都在她怀里。
    时间本身具有相对性。
    快乐时光如同白驹过隙,越想留,它消逝的速度反而越快,痛苦却总是轻而易举地拉长存在时长。
    幸好,时间只不过是人类捏造的概念。
    时间是柔韧性、延展性极佳的材料。
    能够控制时间知觉,那么控制它的相对漫长和短暂同样不在话下。
    圆圆的探索来到下一阶段,她将船头转向古老的深渊,李笃在目眩神迷中漫不经心地校准了时间。
    将那些她主观错过但感官留存的每一帧在脑海中形成序列。
    滑过伤疤时格外轻缓的抚摸。
    闭着眼睛大开大合的撕咬,仿佛小狮子王找到对她口味的食物,囫囵吞枣地咀嚼。
    有细细密密的,如春天的牛毛细雨,一点点留下微不足道的痕迹。
    她能清晰地感受到圆圆的急切,却也不乏并不陌生的温柔和小心翼翼——圆圆说过永远不会原谅她,所以圆圆总是把这些象征着爱护的温柔藏在她以为她发现不了的夜晚。
    她自由自主地快放、慢放、倒放。
    李笃分辨出“依葫芦画瓢”的模仿痕迹,她们曾经手把手在圆圆身上探索过的,终于反作用于她自己。
    可圆圆什么时候当过安分的好学生?她举一反三的本事不要太强,那些行之有效的技巧她至多还原了十之一二。圆圆才懒得管条理章法。
    圆圆不是为了取悦她,圆圆不会为了取悦任何人勉强自己做什么事情。
    圆圆只是想要了。
    冲开曾经被李笃亲手炮制的、有形无形的枷锁。
    摆脱了干扰,执着于欲望主体的“想要”。
    仅仅这样的参悟让李笃内心一处震颤,继而蔓延至神经末梢。
    那渴望的门扉啊,终于迎来了它的主人。
    “噫,好……有点夸张啊李博士。”
    李笃知道圆圆指的什么,可她的语气没有嘲弄,没有促狭的调笑,带着由衷的赞叹,还有些许自得。
    她甚至百忙之中抽空拿出来看了一眼,然后低低地“哇”了声,好像在说:这么简单就可以的吗?
    于是李笃并不觉羞耻难堪,反视其为荣耀。
    她追逐方才攻城掠地的唇舌。
    第一次出手便收获了丰沛战果的圆圆自然不介意这小小的索求,慷慨赐予她更丰厚的奖励。
    她的耐心阈值提高,不再急切寻找,而是卷起柔软的部位细细雕琢,间或含糊吐出一两个恐怕连她自己也难解其意的字词。
    圆圆在开心的时候总是胡言乱语。
    她开心,真好。
    李笃暂时想不到是什么引发了圆圆的需要。
    是漫长而又短暂的物理形式的分别么?
    李笃不赞同梁教授的多数观点,不过她会参考梁教授的方法论。
    梁教授说阶段性分离有助于脱离当局者视角,放大某些处于局内迷雾中不受重视的因子,那么反过来,亦可缩小过于重视的因子,比如,分离让恐惧变成现实,恐惧发生了,恐惧的大小即可随主观控制。
    调整时间知觉是相当有效的调控方式。
    徘徊在螺旋楼梯的夜晚——再往前,在理工大研究中心那幢充斥着腐败气息的建筑里,李笃太多次以为她撑不到太阳升起,可是太阳一下子就升了起来,她一下子就来到了这里,被她从小仰望的太阳温顺地笼罩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