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朱门 第130节

    刘氏就感慨说道:“她跟她母亲一样,在钱财上是个大方的。不争掌家权。”
    “那也是她们自己有钱财,才不想着扒拉。”
    说到这个,季氏都有些羡慕,“当年温氏嫁妆丰厚,如今全落在安澜手里,也不知又生出多少来。”
    她如今掌家,常常觉得银钱不凑手。四处想着如何生财。
    “也不知她手里有没有生财的营生,我也好投一些过去生些银子。王府那些产业,我也不好插手。”
    攒点私房,王府到处都有人盯着。
    “你求她,还不如求你三弟。我看他们夫妻今年出手阔绰,给他们一房添了不少东西,给俞氏娘家的年礼也比往年厚。”
    “三弟倒是个搂钱的好手。一会我好生问问他。”
    结果季明峦一听大姐想参股,哪肯承认自己手里有私产生意。
    “府里的庶务我都管不过来,哪有空置私产。大姐要是想入份子,我帮着留意看看。”
    只拿话搪塞就是不肯应。
    季氏生气道:“娘明明说你今年银钱上阔绰了,你只欺瞒我,怕我分了你的利。”
    “那是俞氏的嫁妆铺子生的财,那可不好让大姐入份子。”
    大姐的嫁妆产业比俞氏还多。
    她做为侯府嫡长女,又嫁入王府,当年母亲把好些产业都划拉给她了。她自己经营不善怪谁。还大方拿钱去贴补世子。
    他可不做冤大头。
    季氏不信,可又没法。
    又问他:“旺街那家醉仙楼,你知道是谁家的吗?听说去年光卖酒就赚了不少,不知三弟可否认识。”
    若能入份子,一年怕是能分不少钱。也不愁私房银子不够用了。
    “大姐怎么问起醉仙楼?是姐夫让你问的吧?我姐夫一个亲王府世子都查不到,我哪里能查到。”
    醉仙楼生意好,他也听说了。但他并不眼红。那是人家的手段。
    再说他今年和安澜合股,手里这份私产也能生不少财,用不着羡慕别人。
    可季氏却是惦记上了。
    第160章 见她的理由
    季氏回到府里,临安王世子赵永胜就问她有没有打听出来醉仙楼背后的东家是谁。
    季氏摇头,“没打听出来。”
    “你三弟科举不成,练武不成,管着庶务经济,连这个都没打听出来?”
    赵永胜颇为嫌弃。
    季氏不想看到他嫌弃自个娘家,“你还是亲王世子呢,你不比他认识的贵人更多?”
    娘家是每个出嫁姑娘的底气,在外人和男人面前季氏都是尽力维护娘家,对他年里不陪自己回娘家,颇有怨言。
    赵永胜自岳父平凉侯戍关守边后,就极少再登侯府的门。
    自诩身份更高。
    “我虽是王世子,但该避讳的地方还是得避讳,岂能跟商贾们混到一起。”白白降低身价。
    季氏不由撇嘴。嫌弃商贾,怎不嫌弃银钱有铜臭?还到外打听有什么产业可以入干股?
    但又不好开罪他。
    “我已经让三弟帮着留意了。但醉仙楼还不如会仙楼、迎宾楼等其他几家酒楼,你何必只盯着醉仙楼?”
    无知妇人。赵永胜心里暗骂了句。
    “你懂什么,会仙楼、迎宾楼早就有勋贵在里面入干股了,哪里还容得旁人再入。虽醉仙楼之前不温不火,但去年忽然弄了一个无名酒,可是挣了不少钱。”
    重点是听说没什么勋贵在里面入股。
    可不就让人心动。
    季氏打理内宅,又混迹勋贵堆,怎会不知这些勋贵喜欢入干股的事。
    今年皇室宗亲聚会,她都听到好些人在打探醉仙楼的消息了,她还听到平阳王妃也打听了几句。
    商贾们但凡在京城开铺子做买卖,为求庇护,一般都会主动送干股给某些勋贵,以期在必要时能伸把手帮忙度过难关。
    会仙楼迎宾楼庆福楼这些,各王府和几个皇子公主都有干股,互相一打听,就醉仙楼没有人入股。
    这不就都惦记上了吗。
    ”
    我让我三弟帮着留意了。”
    三弟不肯帮忙,但季氏也不想得罪了自个男人,让他觉得自个没用,只会离自己越来越远。对娘家也没益处。
    夫妻夫妻,至亲至疏,有时候也需利益捆绑,只有他觉得你有用,才会对你另眼相待。
    这么多年,季氏深谙此道。
    季安澜倒不知这些。
    醉仙楼年底把前面捂的一波无名酒又做限量卖了,卖得极其红火,让季安澜赚了不少钱。倒没想到让无数人惦记着要入干股。
    之前不温不火的时候,没人瞧得上。
    其实也是赶上了,她跟着外曾祖母学了她做生意的手段,极尽低调不铺张,只闷声干大事,倒没想到只卖了一波酒,就遭来许多人打听。
    听童乐说有无数人在打听背后东家的事后,季安澜越发不往醉仙楼那边去。
    等闲也不亲自去见童乐,就怕给人盯上。
    身上带着孝,这个年里也不好出门,便只呆在府里。
    倒是邓怀媛不避讳,记着季安澜牵线之恩,年节里登门拜访。
    因得了曹国公府的婚事,连带着她父亲和家中众人都上赶着巴结她们母女。唐氏的日子好过不少,也重新拿回了中馈。
    邓怀媛很是感谢她,给她送了外头的好些新奇东西来。
    “本来还想邀你今年元宵一起去看花灯,京城的元宵花灯会比陪都还要热闹。”
    只可惜,府里出了事,季妹妹不能出门。
    季安澜也表示了一番遗憾,又把她送来的各色花灯都挂在院里的屋檐下,树枝上,倒也有趣的很。把向晚几个小的都招了来看花灯。
    元宵花灯会,顾少晏天没黑就被费益几人拉着去看花灯。
    往年也跟他们混在一起,还觉得热闹有趣,今年就有些意兴阑珊。
    也不知是被街上双双对对的年青男女刺激到,想着得不到的佳人心中苦楚,还是因为少了陆显觉得不够热闹。
    “姓顾的现在当了差,就是跟咱们不一样了。这些东西都引不起他兴趣了。”
    “明明去年还跟咱们又是抢花灯,又是包花船,今年瞧着怎么千帆过尽似的,人没老,心就老了?”
    “去。你老了我都不会老。”
    “你不老?你吃仙丹了你不老。”
    看完花灯,到处是人挤人,几个人很快就没了兴致,又拉着顾少晏去花楼听曲赏歌舞。顾少晏去了一会,呆不住又出来了。
    在街上转悠,不一会两手就提了满满当当的花灯。
    直走到季侯府门口,才惊觉自己做了什么蠢事。
    这样子进去,只怕季姑娘不会收,还会连累她的名声。但一看手中,这些花灯各式各样,每挑一盏都是猜度着她的喜好买的,扔了未免可惜。
    便打马绕着季侯府转悠了起来。
    如果自己偷偷潜进去,人不知鬼不觉地把这些花灯挂在她房前或是院中的树枝上,季姑娘见了会不会惊喜?
    但只知季姑娘的院子在东路,具体在哪一处并不知。
    这围墙对他来说,倒也不算高,应该能跳进去,只是万一落到别人的院里,会不会被人抓了暴打一顿?
    那丢人可丢大了。
    绕着围墙转了一圈,两圈,三圈,无计可施。
    那花灯被他绑在跟农人买来的一根扁担上,分别系在扁担两头,被他支在大腿上,马晃晃悠悠,花灯也晃晃悠悠,跟他绕了一圈两圈三圈。
    低头看了一眼花灯,觉得晃悠得还挺好看,回头一看,这花灯路不就被他趟出来了?只这扁担不怎么样。
    今日京郊的农人挑了各种物事进京来卖,卖得空了,只剩一根扁担和两个篮框。那扁担花了他一两银子。喜得那农人还想一两银子卖他两个框。懒得挑回去了。
    可他不要。
    这扁担丑是丑了点,但挂着这些花灯,也颇有意趣。放在两个大篮框里,像什么样。
    而且一根扁担不得己花了一两银子就算了,一对竹编的篮框还想要他一两银子?
    他瞧着像冤大头?
    真真是人心不古。
    绕着围墙又走了一遍,冷得他直打哆嗦。罢了罢了,不好坏人清誉。再叫赵魁得知,没得害他们起了嫌隙,倒害了她。
    正想走,忽然看到一角门处,一男人正鬼鬼祟祟猫在门上,扒着门缝瞧里头的动静。
    顾少晏一下子就来了精神。
    就不就有了见她的理由了吗。
    “哪里来的贼人!”边喝着边冲了过去。
    第161章 逼问
    那男人本来想着今夜是元宵,主子下人都忙着过元宵,下人们也备懒,守门的估计不多,只悄悄把人叫来见一面就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