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约好回去的时辰和地方,几人各去各自的目的地,迅速分散开。
    昨天的位置不出意料,仍然空着,但空着的摊位前却早早等着几位带着碗盆来的顾客。
    周檀还没来得及放下胸前的背篓,和两边摊位的老爷子和王大哥打个招呼,就被几人团团围在了摊位前。
    “小哥儿你可算来了,我还以为你今日不来了呢。”婶子边说边将怀里的木盆凑到周檀眼前,然后一把将十文钱拍到周檀的怀里,“先给我装上!”
    “你这花婆子,明明是我先来的!怎么先给你称?!”后头有人不满。
    “就是,我可头一个来的!豆腐就这么点儿,怎么能先给你称!”
    周檀忙出言安抚眼看就要起争执的人,“大家一个一个来,今日的豆腐管够!”
    三娃子已经迅速进入营业模式,手脚麻利地将筐子放下,开始给人称豆腐。
    豆腐上头的蒸布一揭开,白嫩的豆腐顿时就吸引了围着的人们的目光。
    “豁!原来这就是豆腐啊!看上去还挺软和的。”
    “那可不,我啥时候哄过你?快快,小哥儿快给我们称点!”
    周檀朗声应道:“好嘞,马上就来!”
    原本冷清的摊位此时却围满了人,引得但凡经过的人都会下意识好奇地探头看过来。
    这不看不要紧,一看就被摊位前几人七嘴八舌的交谈争抢声吸引了过去。
    索性一文三两也不算贵,就连平日里最抠门的婆子也愿意花个一文钱给家里改善一下伙食。
    不到一炷香的功夫,两筐子豆腐竟然全都卖空了。
    受欢迎到了这种程度,周檀都忍不住暗自倒吸一口凉气。
    几百文的铜钱裹在袋子里沉甸甸的,周檀按捺住自己的喜色,尽可能保持淡定地数出了四十文,让三娃子去买两碗肉馄饨,再买六个肉包子。
    虽离他们下牛车才过了一炷香,但刚才那阵忙起来也是真累人。周檀早上本来带了两个玉米饼子,但之前车上那副情形让他忘了还有这回事,所以此刻肚子饿得直打鸣抗议。
    三娃子这回没有多说什么,显然也是被刚才那副疯抢豆腐的情形吓到了,拖着饥肠辘辘的肚子,小心翼翼护住怀中的铜板,小跑着往馄饨摊跑去。
    周檀则彻底卸了力气,跌坐在了今早就无人临幸的小马扎上,身前还放着空背篓。
    来时还是两个背篓,现在就只剩下一个空篓子。
    这还要从方才摊前围着的人群陆陆续续买完、散去后说起。
    就在周檀看着还剩下大半背篓的豆腐,以为今日怕是要错过牛车,靠腿走回去的时候。
    一个衣领处露出些许缎子布料,外罩布衣,面容和善的中年男人走到了摊位前。
    他一来弯腰探头往周檀的背篓里看去,目的明确,看了两眼问道:“小哥儿,你这做豆腐的本事是在哪儿学来的?”
    说罢,可能是觉得刚才话中不妥,又补充道:“小哥别误会,我只想知道如此入口即化的吃食,你是如何知道的?”
    周檀看这人做派和衣着,隐约能猜出其身份,可能是镇上哪家酒楼或是大户人家的管事的,被问到也无甚在意,“是我年少时在某本乡野游记中看到的,试了几次就做出来了。”
    说着,手起竹片落,一小块豆腐就落在了干净的竹片上,被他递给了中年男人。
    “您可以尝一尝。”
    中年管事儿心底正有此打算,从善如流地接过了豆腐块儿。
    入口果然和他刚才在买来的豆腐口感一模一样,软烂滑嫩,细品还有股淡淡的黄豆醇香。
    他布满褶子的眼皮底下划过满意之色,不需要犹豫就从怀里掏出了一个钱袋子,从里头随意捻出了一小块儿银角子扔给周檀。
    “剩下的我都要了,不用找了。”
    第23章 吴文
    周檀一惊,下意识掂了掂手里的小银角子。
    虽还没有练出百发百中的称银技能,但这几天夜夜在被窝里掂银子练出的手感,让他明白这块银子的分量远远不止一百多文。
    他想到这可能是个大客户,却没想到是个这么大的大客户。
    “多谢老爷,只是这豆腐三两一文,远远不值这么多银钱。”周檀面露些许难色。
    中年男人摆摆手,显然并不把这块小银角子当回事儿。
    “剩下的,就当是我家老爷赏给你的。”
    周檀内心狂喜,如果不是还有理智和道德在拽着他,他差点喊出一声:喳!
    只见面容昳丽的小哥儿赶紧手脚麻利地将剩下大半篓子豆腐,连带着篓子都端给了这位豪气的大户人家管事。
    管事往篓子里瞥了眼,确定里头豆腐完好后,就轻抬了一下下巴,示意身后跟着的小厮抬着。
    “老爷您慢走!下回再来啊!”目送豪气大客户离开的同时,周檀还不忘殷切又狗腿地喊道。
    思绪回忆间,三娃子很快带着两碗肉馄饨和六个包子回来了。
    一人一碗肉馄饨下肚,六个肉包子则分别包在两人的饭袋子里,留着今晚回去当晚饭。
    这也是周檀跟三娃子严肃讲明的事情。
    说好的包饭,不管是干馍馍还是肉包子,都不要觉得难为情。
    他赚了钱,自然会带着自家员工吃好的;没赚到钱,想吃肉包子他自己也不舍得。
    这番‘歪理’被周檀古今一转换,强行灌输给了三娃子,顺带着将这些吃食‘灌’了进去。
    正所谓财不露白,富不露相,言不露形,贵不独行。
    周檀决定将这一祖宗训诫当做自己的毕生座右铭,坚决贯彻并实施。
    他动作利索又迅速地收拾好摊位上的秤杆和木框子,全都收进背篓里,将钱袋子揣进怀中。
    起身和两边王仁和买鸡鸭老爷子告辞后,拉着三娃子就快步往外走,一路上眼神暗含着警惕和戒备。
    跟在暗处的人本想等人出了人多眼杂的瓦子再动手,没想到两人一出街口,直接走到了一旁不远处等待着的牛车。
    牛车上坐着的人还不少,看交谈神情应该都是来自同一个村子里。
    暗处的人见状心有不甘,但思虑再三风险太大,还是放弃了下手。
    从瓦子里头到街口,不过短短几十米,周檀浑身的汗毛却立了起来。
    直到看见牛车和已经办完事儿在板车上等着的同村邻里们,他才在心底如释重负地松了口气,松懈些许。
    如今北边刚打完仗,天下已然有一统之兆。
    天子治下,手段雷厉风行,刑罚狠辣的草寇和山贼早被官兵连根拔起,清理干净。
    村里的老人们这几年都在说,如今附近山上最危险的,也不过是饿极了的野兽,根本无需担忧出行遇上杀人如麻的响马贼寇。
    所以周檀知道,身后那几双眼睛应该是城中寻常地痞流氓,没有那个胆子敢当着整车人的面动手。
    “檀哥儿这么快就卖完啦?”
    远远的,牛车上一个眼尖的小哥儿余光瞥到了两人手里拎着的,仅剩的一个背篓,诧异地多问了嘴,“背篓咋还少了一个啊?”
    周檀抬腿坐上牛车,随口回道:“一个管事的买得多,没地儿装,就给他了。”
    听到这话,不仅是小哥儿瞪大了眼,牛车上的其他人也纷纷将视线移了过来。
    小哥儿语气还有些不信,“你可别诓我,满满两大篓子,你真的都给卖完了?”
    周檀闻言也瞪大了眼,语气夸张,“难不成我还能为了诓你们,把自己的豆腐都倒了?”
    这倒是。
    问询的小哥儿说不出话了。
    牛车上的乡邻们也沉默了一会儿,当着当事人的面儿,七嘴八舌地讨论起了这两篓子豆腐能卖多少钱。
    周檀耐心地等了一会儿,适时地放出了钩子。
    “我身子不好,一个人做豆腐,就算是雇人,这几天也有些熬不住了。”
    来时头一个接过周檀手里豆腐的老婆子人老,但反应却丝毫不慢。
    “娃子你看我家里那个大小子怎么样?身板儿壮得一顿能吃四碗饭,给你当个帮手行不?”
    “不成!你家那大小子光能吃,干活墨迹得像个娘们,还不如让俺们家那个三小子去!”另一个婶子前脚呛完声,后脚又急忙拉着周檀跟他推销自己家三小子。
    “大虎家的你放屁!我家大小子怎么就……”
    眼看牛车上的几个婶娘们就快急眼了,周檀也没想到事情会发展得如此顺利,甚至顺利得过了头。
    他连忙出声,“婶娘们都先别急,我还没说完、”
    “那你快说啊!檀哥儿!”一个婶子催促道。
    周檀眨眨眼,从善如流地将他刚才从瓦子出来时脑子里冒出来的一个念头换了个说法,对牛车上的人解释。
    末了,还补了一句,“越快越好,赶在大学封山前还能多赚一些。”
    牛车上的人们神情若有所思,有不信的,自然也有相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