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54节

    「那就降价!降到一个他们不能接受的成本,如同上次一样!」
    「唉,难啊!」说话的人摇了摇头,「华夏这次不单是播种面积增加,关键是单产大幅增加,让每吨大豆的生产成本也降下去了,现在谁的生产成本更低,还难以判断。」
    「打价格战,一时半会儿很难打赢,还可能两败俱伤!」
    越讨论越心惊。
    播种面积增加可以不在意,耕地面积增加让众人皱眉,单产增加则让人感觉大事不妙!
    因为种子推广有一个过程。
    一旦有了突破性种子,在3~5年内,这个国家的大豆平均单产都会快速增长。
    越增长,效益越高,成本越低,美洲大豆唯一剩下的优势可能就只有规模化……
    未来几年,这个全球产业链的重要终端市场自己率会越来越高。
    「其实,也没必要这麽恐慌。」
    一个粮食分析师的声音回荡在寂静的会议室里。
    霎时,众人就看了过去。
    阿尔伯特也示意他说下去。
    分析师点了点头,说道:「华夏是个快速发展的市场,今年大豆消费量预计4900万吨,但到2010年,我们的预测数据是不低于6000万吨,而且还将保持快速增长的态势,等到2016年时,消费量将突破1亿吨。」
    「假如华夏大豆单产400斤,那需要5亿亩土地。」
    「单产500斤,需要4亿亩土地。」
    「单产600斤,需要3.33亿亩。」
    「单产700斤,需要2.85亿亩」
    「单产800斤,2.5亿亩……」
    随着分析师嘴里吐出一个个冷冰冰的数据,众人逐渐冷静了下来。
    没什麽比数据说话更有用的了。
    即使是今年,华夏大豆的自给率达到了60%,但依然还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
    消费在快速增长。
    但单产短期内不可能无限制增长。
    即便华夏摸到了单产400斤的门槛,追上了美利坚,但土地呢?
    有人出声说道:「有权威报导称,华夏两年增加了4000多万亩耕地,明年预计还有千万亩增幅,未来几年滨海围垦完,可能还有几千万亩增幅……」
    这又浇了一盆冷水。
    分析师淡定的说道:「华夏滨海约有1.05亿盐硷地,除去湿地和生态用地,就算作增加0.8亿亩耕地。」
    「假如这0.8亿亩全种大豆,那也才2.15亿亩,亩产400斤,总产量4300万吨,亩产500,总产5375万吨……」
    「好了,别算了,总体的大势是不会变的。」阿尔伯特出声打断。
    「不管怎样,华夏大豆增产和变得有抵抗力,对我们都不是好消息。」
    「继续平仓看空吗?」期货分析师问道,此前,利空消息一出,嘉吉就第一时间做出了反应。
    「不用了。」阿尔伯特说道:「多了1000多万吨而已,市场已经快消化完利空消息了。」
    结束会议后,阿尔伯特就拨通了某位董事的电话。
    其馀的粮商也反应不一,有些选了了硬抗,有些选择了暂避锋芒。
    但都很快稳住了阵脚,毕竟是上百年的大公司,风险可控,定价权也依然牢牢掌握在手里。
    只是这次对手更抗揍了。
    …
    九月十三日。
    连续三个交易日下跌后,informa经济公司和《油世界》紧急发布了最新的供需报告。
    依然维持了此前的判断,全球大豆供给趋紧。
    在此前的判断里,美利坚以及巴西大豆的产量前景调低,抵消了阿根廷大豆产量调高的幅度。
    但这次,两家机构虽然给出的数据略有偏差,但都默契的再次调低了美利坚和巴西大豆的产量。
    美利坚:7400万吨——7250万吨。
    巴西:6100万吨——5970万吨。
    巴西遭遇了气候的影响,美利坚则是红火蚁又有蔓延之势,同时大豆田还受到了顽固杂草的危害。
    此外,《油世界》还判断全球大豆消费量依然远高于生产量。
    在当天中午,联邦农业部发言人也声称:「为了减少对矿物燃料的依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欧美国家都在积极发展生物燃料产业,使用豆油作为原料的生物柴油产量逐年提高。」
    「长期看,生物柴油的快速发展将使得豆油的消费领域大幅扩张。」
    同时,联邦魁首布希将在12月签署新的能源法案。
    连续几把火,芝加哥期交所大豆合约很快就止住了跌势,开始快速反弹。
    …
    九月十五日。
    看着快速反弹的市场,郭阳在想,要不要继续?
    嘉禾粮油和微光公司在这几个交易日,在低位完成了大量资金进场。
    略一估算。
    年初时,就有30亿资金进了场,年中时,留作备用金的30亿,后来也陆续完成了进场。
    当时杠杆是4.5,撬动的资金是270亿元,这半年来累计浮盈近20%。
    也就是54亿元!相对于60亿元的原始资金,利润达到了90%!
    而这次,
    先是调仓做空,随后又反手做多,藉机把杠杆调整到了6倍左右,就是约6/4.5*270=360亿。
    随后浮盈的54亿元又开始加仓,54*6=324亿元!
    卖粮食后回收了124亿元,这次只进了约30亿元,6倍杠杆就是约180亿元。
    总计就是864亿元!
    芝加哥大豆期货合约能快速止跌,和嘉禾的大举入场不无关系。
    这几个交易日,芝加哥大豆期货交易非常活跃,每天的成交量都达到了一百六七亿美元,最高峰时甚至突破了200亿美元。
    嘉禾这次实际新入场的资金864-270=594亿元,约合79.2亿美元,每天的新入场资金约20亿美元。
    最大程度减少了外界的关注。
    而这数个交易日,下跌反弹来回的波动幅度接近16%,给了嘉禾很大的操作空间。
    帐户收益率达到了11.7%,帐面浮盈约101亿元。
    相比原始资本30+30+54+30=144亿元,几个交易日的净收益就达到了70.1%!
    而卖粮食回收的124亿元资金,还有约94亿没来得及入场。
    但就算是这样,也让高德和杨成等人心惊胆颤。
    「老板,要不要平仓?」
    这样的话,郭阳每天都能听到,但怎麽能平仓,好戏才开场呢?
    这次的帐面浮盈多出了101亿元,各个帐户的风险都直线下降,还可以继续支棱!
    卖粮食的钱也还剩下94亿,留来买现货吗?
    这确实是条路子,因为现货未来也看涨,买粮食怎麽看也不会亏。
    但一来大豆丶玉米丶水稻都还没开始大规模收获,还有一两个月时间差。
    且还有个意外因素。
    玉米!
    玉米今年也要增产!
    郭阳原本的想法是憋着手里的天玉1号种子销售数据,等国际粮商来给予致命一击。
    然而,现在形势有变。
    因为大豆的缘故,国际粮商以及国内机构都加大了对产区的调研。
    刚好春玉米也进入了采收季。
    极有可能碰到一起。
    部分产区如黄淮海产区播种春玉米的农户,已经发出了丰收的喜讯。
    地方报导的不少。
    能被报导的产量都不低,基本上亩产都在3000斤左右。
    尤其是泉城今年夏天还遭受了暴雨的洗礼,但一些地方仍能产个2000斤以上。
    更甚者,西北地区个别地方试种天玉8号青贮玉米的农户,给出了亩产4000斤以上的超高产数据。
    这种情况下很难不被人注意到。
    那还不如乾脆一点,利用玉米增产再在玉米期货市场上做点文章。
    天玉1号的实际播种面积在2亿亩以上。
    增产在6000万吨以上。
    甚至大胆点,7000万吨以上也不是不可能。
    再加上有不少大豆等其它作物改种玉米,单黑省就是610万亩,吉省也有100多万亩。
    加上黄淮海和其它产区,全国今年的玉米播种面积是4.2亿亩,比去年增加了1600多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