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大西北从种子开始 第497节

    郭阳点了点头,说:「行,今天就先这样吧,下次见。」
    「你不用再费心思……」
    郭阳不耐烦的挥了挥手。
    「这个糕点你还吃不吃,我想打包带回家。」
    「今天不用上班?」
    「我申请了外勤的。」
    「那你打包带走吧。」
    郭阳在原地沉思了会儿,再次看了翻看了下钾肥进口谈判的新闻。
    钾肥离岸价上涨到了580美元,加上运费,预估的到岸价达到了5013元/吨。
    中化与加国签订了100万吨的钾肥进口合同。
    但接近5000元/吨的价格,是国内农民和经销商承受不了的。
    有财经记者直接抨击有猫腻。
    因为加拿大钾肥垄断商农特恩这时候还持有对国内进口企业还有很大影响力。
    而且这次提价太狠了。
    郭阳自己的判断,有猫腻倒不至于,只是国内掣肘太多,耽误了谈判效率,才让价格越谈越高。
    国内今年钾肥市场可能会很惨澹。
    回过神来,想起杨国成,郭阳已经有了思路。
    一口一个老师,那就去看看你在老师心中到底有多大的份量。
    罗修走了进来。
    「老板,那个晋省的李兆会想见你,在大厅等着。」
    「等我?」
    海鑫集团是民营钢铁企业,如果是煤炭企业,郭阳可能会更感兴趣。
    而且,郭阳听过这位富二代的故事,海鑫破产重组,自己最后也成了老赖。
    「走吧,见一见。」
    少顷,郭阳就见到了这位正值投资事业巅峰期的浪荡子。
    只能说油腻,又矮又胖,和他身边的女星形成了鲜明的反差。
    不得不说,『煤老板』在娱乐圈眼光这一块真是没得说。
    娱乐圈少了煤老板,感觉花瓶的质量都下降得厉害。
    李兆会笑了笑,脸上的肥肉都快挤成了一块,「郭总,听闻微光投资是嘉禾的企业。」
    「是又如何?」
    李兆会挑了挑眉,说道:「不巧,我在投资领域也有些名气,京城惠宇投资就是我创办的。」
    「没听过。」
    郭阳说道:「如果是钢铁和煤炭,我们还能聊聊。」
    其实李兆会没有郭阳认为的那麽不堪,在亲自经营海鑫的三四年时间里,海鑫利润大涨。
    随后可能是嫌赚钱太慢,又投身金融投资,藉助民生银行一疫,更是将他推上了晋省首富。
    如今正是志得意满的时候。
    如果不是听到了一些坊间关于微光投资的小道消息,李兆会才不会来自讨没趣。
    「郭总对煤炭和钢铁有兴趣?」
    「确实有点兴趣,听说煤老板们钱多到没地方投资,想结交一二。」
    「马小帅他们家就是搞采矿的。」
    「体量不大吧?」
    「也确实。」李兆会沉吟道:「那改天我组个局,郭总赏个脸?」
    「可以。」
    郭阳走上前去,李兆会下意识的后退了一步,主要是两人的身高身形差距都太大了。
    「这是我名片,到时提前打电话约一下。」
    等李兆会接过名片,郭阳便带着罗修走了,只留下一个矫健的背影。
    「李老板,刚才那人谁啊,那麽拽?」
    「你不知道?」
    那女星摇了摇头。
    「你最喜欢喝的河西牛奶,就是他旗下企业的子公司。」
    看着愣在原地的女人,李兆会暗自叹道,该换个花瓶了。
    第338章 怎麽没有美白?
    一间普通的办公室里。
    年逾古稀的郑绵平仍然精神矍铄,其常年奔走在青藏和罗布泊等盐湖地区。
    还好,最近在京城有一场关于盐湖学的学术会议。
    不然,郭阳还很难见到这位盐湖农业的奠基人。
    郑绵平双鬓有些花白,穿着西服,打着领带,面相却很随和。
    通过农业部的引荐,郭阳最终才见到这位盐湖学和地质矿床学学家。
    有领导引荐,办事就是爽快。
    当然,也和郭阳出手大方不无关系,只和这位找了一辈子矿的科学家聊了片刻,就达成了顾问协议。
    林部的秘书姓冷,也是这次的引荐人,看双方达成协议,也乐呵的说道:
    「这两天的钾肥进口谈判结果,影响很大,领导们也希望寮国采钾矿也能加快进度。」
    这一次,冷秘书不仅帮郭阳引荐了郑院士,还直接帮嘉禾联系上了寮国政府。
    郭阳说道:「等找好团队负责人,嘉禾就直接去寮国谈协议。」
    冷秘书问:「有人选了吗?」
    「有,不过还没确定。」
    喝了口茶,郭阳装作不经意的看向郑绵平,闲聊道:「郑院士,你的学生杨国成在学术上成就很高啊!」
    杨国成?
    郑绵平不知为何会突然提起他,下意识的说道:「国成在学术上还有所欠缺。」
    郭阳心中凝然,果然,越是得不到的,越是在乎,所以杨国成才会把这事挂在嘴上。
    也或许是郑绵平在谦虚?
    「我前两天还邀请他来着,不过他拒绝了。」
    「噢?」
    「他说不能给老师丢份儿,老师的学生就没有跳槽去企业的,想在学术上有所作为。」
    郭阳将茶杯缓缓放下,说道:「我和他聊了一会儿,感觉他对寮国钾盐矿很了解,如果他加盟这个项目,进展肯定会更顺利。」
    在接触前,郑绵平已经特意了解过嘉禾的信息。
    这是一个涉及国内农业方方面面的超大型农业集团,开发寮国钾盐矿,肯定不是玩票性质的。
    这对于不善于研究的国成,其实是一个很好的机会。
    「嗨,国成这人就是有点犟。」郑绵平问道:「郭总和国成谈到哪一步了?」
    「谘询了一下寮国钾盐的情况,还没正式谈待遇,杨博士就拒绝了。」
    郭阳介绍了下这两天的来龙去脉。
    「杨博士对学术追求很坚定。」
    郑绵平沉默了半响。
    「嗯…我能问问,嘉禾愿意给他什麽位置和待遇?」
    「项目负责人,待遇上不低于100万元的年薪,加上1%的技术持股。」
    郑绵平露出了吃惊的神色。
    据他所知,目前国内产能最高的盐湖钾肥,其高管的最高年薪也只有十几二十万元。
    虽然这是国企,也只是明面上的收入。
    但嘉禾的百万年薪还是很有诚意,何况还有技术持股,钾肥企业,行情好的年份,利润率达到50%很轻松。
    这持股,很诱人啊!
    就连郑绵平有那麽一刻都动心了。
    稳了稳心神,郑绵平问道,「嘉禾整个项目打算投资多少?」
    「第一期不低于50亿元的投资,年产能150万吨以上。」
    郭阳叹了叹气,说道:「郑院士还有没有其它合适的人选介绍?」
    「嗯……其实吧,国成还真挺适合这个项目。」郑绵平沉吟道:「这事,我去和国成说。」
    说实在的,如果再年轻个十几岁,郑绵平都想去嘉禾挂个闲职。
    年产能150万吨,那销售收入至少也得是二三十亿,一年利润十几个亿,1%的股份价值也很高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