盛唐挽歌 第908节

    他们看似强大,实则人心不齐,脆弱不堪。
    不过,事后李归仁派人在邺城周边及城内搜寻,都没有找到史思明的尸体,更别提活人了。而很久之后他才知道,史思明坠下城墙居然没有摔死,只是摔断了一条腿,被城外负责接应的燕军救走了。
    ……
    “哈哈哈哈哈哈哈!史思明那狗贼不知道死了没,就算没死,也够他喝一壶了!”
    邺城府衙书房里,李归仁哈哈大笑,笑得眼泪都要出来了,一边笑一边捶打着桌案。
    “李将军,现在可不是松懈的时候啊,攻打魏州、博州、贝州,正当其时呀!
    咱们已经跟史思明翻脸了,直接派人去汴州和长安,分别找方清和李宝臣讨封!
    就封将军一个……魏博节度使,如何?”
    刘龙仙压低声音询问道。
    这下可是把李归仁的思路给打开了。
    是啊,史思明这次失败,可不仅仅是损失了几千兵马那么简单。史思明不仅中箭,还跌落城下。他若是死了,大燕国会立刻分崩离析。
    如此,谁还顾得上找李归仁的麻烦?
    史思明若是没死,回去以后要养病不说,还要面对麾下那些蠢蠢欲动的反对派,肯定要花时间整顿内部。
    趁此机会,拓展地盘才是真的。
    当然了,拓展地盘需要大义,所以李归仁需要向李宝臣或者方清“讨封”。打地盘和讨封,二者是相辅相成的,没有先后之分。
    “如此甚好,这次多亏了你的计谋。”
    李归仁感慨说道。
    刘龙仙听到这话,连忙抱拳说道:“某与将军乃是生死之交,一起死里逃生的过命交情。刘某若是舍将军而投史思明那狗贼,世人会如何看待刘某?”
    “龙仙!”
    李归仁感动得要落泪,患难见真情,这话是一点都不假。
    在史思明想象中,刘龙仙应该是早有反心,自己招招手,这个二五仔就会出卖李归仁的。
    这其实非常符合时代的旋律。
    自皇甫惟明幽州起兵以来,便是人心不古,有奶便是娘。
    尤其是这些丘八。
    然而,凡事都是有例外的。好和坏,都是比较出来的,不能用固定的框架,去套所有人的思维。
    虽然李归仁现在势弱,但刘龙仙在跟随对方一路征战的过程中,相处得很好。老实说,李归仁也很能打,就是运气差了点。
    刘龙仙也不是说把李归仁当爹看,也没到要替对方挡枪的程度。
    可是即使要投靠,也得选个合适的吧?
    在刘龙仙看来,史思明这样的,太踏马寒碜了。
    胡人出身,自立为帝,臭名昭著,军力对比李宝臣也没有压倒性优势,哪一点值得刘龙仙投靠?
    李归仁看不起史思明,刘龙仙也看不起呀!
    于是二人就设了一个局,玩了一出诈降。他们赌的,就是史思明亲自带兵。
    不过说他们智谋百出,倒也高估李归仁和刘龙仙了。
    这两人之所以敢赌,是因为赢了一本万利,输了他们就直接跑路,压根就没有想那么多后事。
    带着大军逃离邺城很难,乔装改扮后独自离开还是很容易的。
    无非是赌徒准备离开赌场时的孤注一掷罢了。
    没想到,这么疯狂的赌局,居然赢了!史思明真的来了,而且他还真的信了!
    李归仁都感觉不可思议。
    “李将军,你说,这世道,谁会笑到最后?”
    刘龙仙忽然问了一个李归仁很难回答的问题。他们虽然赢了这一局,却不能说赢了未来。
    因为天下割据的局面,正在缓慢而坚定的形成之中,完全看不到盛唐复现的趋势。或者说,过往盛唐一呼百应的那种峥嵘岁月,再也回不去了。
    如果要向前看,那么总得想想未来谁才会是赢家吧?
    “不好说诶!”
    李归仁长叹一声,他又没有当皇帝的心思,其实对于未来如何,也是相当迷茫的。
    他觉得自己带兵攻陷几个河北的州,然后找个粗腿抱着,当一个控制数州之地的节度使,并让自己的儿子也当节度使,一代代传下去,就行了。
    类似史思明那样的夯货,是走不远的,更别提善终了。
    “关中李宝臣,可为英雄?”
    刘龙仙追问道。
    “那厮只是走了狗屎运,其才能不过一州刺史。”
    李归仁冷笑道。
    他极度鄙视李宝臣,认为对方纯粹就是一直在走大运。要谈真本事,李宝臣除了战阵上那几把刷子,也就啥也不剩了。
    当然了,不可否认的是,李宝臣这个人不像某些丘八那样动不动就杀人,性情比较平和。这可能也是始终有人愿意追随他的原因。
    但这种平庸的性格,在乱世是成不了大事的。
    “襄阳李璬,可为英雄?”
    刘龙仙又问。
    “南方一无强兵,二无良将,如何保住地盘都是问题。
    再者,现在藩王的话已经不那么好使了。真正的大才,就算投靠过去了,以后也会将其当做傀儡。
    你看史思明手里明明有几个李氏宗室,他偏偏不用,取死之道。世间如史思明一般的何其多也。”
    李归仁吐槽了史思明一句。
    假如史思明立一个亲王当皇帝,学李宝臣那么玩,局面绝不会像现在这么被动。
    都是自己作的。
    “汴州方清,如何?”
    刘龙仙再问。
    这回李归仁却是沉默了。
    如果某个人大家都看得出他很厉害,那么这个人还不算是最拔尖的那种人。
    只有当你觉得这个人看不清,又对他心生忌惮,才能说明此人十分厉害,手段与心智都远超于你!
    李归仁就是有这种感觉。
    “听闻汴州要开科举,刘某虽然对其不屑一顾,但此手腕却能拉拢不少人。
    方清此人不可小觑。”
    刘龙仙心有余悸一般,面色凝重说道。近期汴州那边传来消息要开科举,当真是令人吃惊不已。
    自从皇甫惟明幽州起兵以来,大唐就没有科举了。如果皇甫惟明有本事,他自己为什么不开科举?
    不能开,没法开,不方便,没必要。
    总之,各种理由都能说明,皇甫惟明使不出这一招。
    但现在汴州有个人要用这一招了。
    起码,他肯定是比皇甫惟明要厉害的。
    刘龙仙就是带着这样一种偏执的看法,这是一种很朴素的比较方法,却又让人挑不出毛病来。
    “看来,方清是觉得他可以笑到最后啊。”
    李归仁忍不住感慨道。
    他忽然觉得,李宝臣才是那个应该开科举的人吧?
    怎么会轮到方清玩这一招呢?
    都占据长安了,居然不开科举笼络人心,这是不是说明,李宝臣其实很废柴呢?
    李归仁忽然觉得方重勇这个人很可怕,因为没有比较就没有鉴别。厉不厉害,比一下就分出高下来了。
    “不如这样,你去一趟汴州,跟方清当面谈谈。让他给我一个节度使的番号。”
    李归仁还是觉得方重勇比李宝臣要靠谱许多。
    ……
    陈留县,天子行宫。
    身着便服的天子李璘,手里拿着一份奏折,看得云里雾里。
    只觉得头昏脑涨的。
    “方清是要开科举?”
    李璘忽然放下手中的奏折,一脸惊讶向身旁的高尚问道。
    他有些不理解,现在政权草创,控制河南之地都是勉勉强强,刚刚还经历了一场大规模叛乱。
    有啥好折腾的呢?
    “方清最近是不是很闲?”
    李璘又追问了一句。
    高尚长叹一声,如果可以,他真想把李璘给锤死。
    以他所知,方重勇最近不仅不闲,甚至忙到脚尖都要冒烟!
    那个人是在紧锣密鼓的一步步掌控权力啊!
    高尚在心中无声呐喊。
    “陛下,奴只能说,至少在汴州,方清颇得人心,几乎是一呼百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