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章

    这个开口说话的人叫甘仕春。
    在书院对于秦驰得山长的重礼,一向多有嫉妒。
    上次秦驰没有考四场。
    甘仕春就到处抹黑秦驰,说得狂妄自大,得了个县案首就飘了等等。
    最后还是吕延吉三人站出来,替秦驰作证说生病了,这才挽回了些名声。
    秦驰无视了甘仕春。
    这种人你越是理他,他蹦跶得越欢。
    “行了,快上车。”
    这次带队的夫子出声,再警告地看了甘仕春一眼,“甘仕春,先不说女子以德为美,就算出行遮面是矜持守礼,是女子之典范。”
    “夫,夫子教训得是,学生谨记。”
    甘仕春说出来就知道不好。
    妒忌让他忘记了,旁边还有夫子。
    秦驰上马车前,还回头向宋锦挥手告辞。
    宋锦刚才可是将事情看在眼里。
    直到马车越来越远,宋锦才回头上了骡车,“老李叔,刚才嘲笑我相公的那人是谁?”
    “不认识,该是塔川书院的学子。”
    老李头说了一句废话。
    宋锦对此不作评价。
    等回过味儿来老李头尴尬了一瞬,“只要人多的地方,免不了碰到这类小人,他们也就是嘴上说说几句。”
    “我知道了。”
    正如宋锦所说的。
    甘仕春和他几个同样看不惯秦驰的同窗,平时在书院也就是说说秦驰的坏话,实则伤害的事情,或是背后玩阴的招数,他们是一件都不敢。
    不然,秦驰也不会容忍他们。
    有时候直面这样的人,按照山长和先生教导,是可以锻炼自身的忍耐力。
    涵养是什么?
    好名声要如何来?
    红花为什么引人注目?自然是需要绿叶的衬托。
    因为甘仕春经常诋毁秦驰。
    秦驰大方坦然应对得体,反倒赚得了不错的名声,相反甘仕春等人,渐渐的被人疏远。
    正所谓近君子远小人。
    在大部分的同窗眼里,比起甘仕春等小人,秦驰无疑是君子。
    提前三日到府城。
    再跟着夫子借住到紫阳书院。
    刚到紫阳书院,秦驰就看了一场好戏,是秦明松和两个姑娘的纠缠。
    “祈安,你可终于来了!”
    孟庆瑞拉着乐严高兴地过来,“我们提前过来了,还去黄山玩了数日,让你提前来又不肯,错过了吧?”
    在二人身后还跟着吕延吉。
    吕延吉考上秀才后,就来紫阳书院读书。
    秦驰向三人打了招呼,又看向不远处的秦明松。
    “哎哎,那不是秦秀才吗?”孟庆瑞惊讶。
    “是啊,正是秦兄。”
    吕延吉又羡慕又酸地说道:“他在书院可是名人。看到了吗?粉色衣裙的,是县丞家的小姐。另外绣衣罗裙的那位,是咱们山长家的,是府城有名的才女白翠微。”
    少年慕艾。
    在书院不知道多少学子,将才貌双全的白翠微当成梦中的新娘人选,心头上的朱砂痣。
    花前月下,诗书寄情。
    花样百出就是想赢得佳人的青睐。
    偏生白翠微看上了秦明松。
    明明秦明松最近传出已经成亲,还是有一些女子不愿意相信。
    这桃花运旺得真真招人艳羡。
    秦驰斜睨了吕延吉一眼。
    “延吉兄羡慕我小叔?想像他那样不难,多写几首好诗即可。”
    “算了,你饶了我吧。”
    吕延吉提到写诗就头痛,“你明知道我最不擅长的就是诗词,应付考试都勉强。”
    “一样一样。”
    孟庆瑞笑嘻嘻的也表示自己学不来,倒是乐严跃跃欲试。
    “走走,我带祈安去宿舍,为了给你留个床位,我可是煞费苦心,请了其他人去飘香楼吃了一顿。”孟庆瑞帮秦驰提起书箱,主动走在前面带路。
    秦驰跟夫子报备了一声,即跟孟庆瑞三人走了,走的时候没有再看秦明松那边一眼。
    反倒是秦明松。
    无意中看到秦驰的背影,一眼就认出了他。
    正想去追上秦驰。
    又被粉裙姑娘拦住。
    “秦公子,听说你成亲了,这是真的吗?”粉裙姑娘眼眶红通通的问。
    秦明松坦然承认,“确有其事。”
    这话一出,粉裙姑娘哇的一声哭着跑了。
    白翠微委屈又幽怨地看了秦明松一眼,也转身离去。
    第66章 府试
    秦驰住到了紫阳书院宿舍。
    同寻常的考生差不多,多数是待在书院里,与孟庆瑞和乐严一起,不是看书就是和学子交流,期间秦明松来找过一次。
    叔侄交流生疏。
    比外面的同窗还不如。
    秦明松不尴不尬说了几句,让秦驰有事可以去找他。
    秦驰自然是客气地应声。
    等秦明松离开。
    乐严瞧着叔侄那边,小声问孟庆瑞:“你有发现古怪吗?”
    “什么古怪?”孟庆瑞不明所以。
    “是他们叔侄呀,相处很生疏?”
    “一年没见几回,生疏不奇怪吧?说句实在话,他小叔和祈安相处的时间,还没有我和祈安的多呢。”
    孟庆瑞理所当然地说着。
    乐严回想一下,还真是。
    两人打小就在一间私塾启蒙,再考入同一所书院。于是越想越觉得有道理,乐严就这样不知不觉被孟庆瑞带歪了。
    秦驰过来听到二人的对话一阵无语,“你俩这么闲吗?明日便是府试,不抓紧时间温习?”
    “先生让我考前适当放松下,不用临时抱佛脚。”
    孟庆瑞这话一出,乐严很是赞同。
    乐严补充道:“先生只要我俩发挥往日的水平。”
    二人提前来府城,跑去黄山游玩一趟,美其名曰是考前放松身心,好以最好状态迎接府试,其实他们心里明白。
    千军万马过独木桥。
    这能中是好!
    不中也是没什么,明年再考便是。
    秦驰上下打量着二人。
    再观周围握着书不知疲倦而读的同窗,二人确实比起其他人的心态稳多了。
    索性秦驰也放下了书本。
    次日,寅时三刻。
    秦驰等人起床,吃了些汤水少的早饭。
    黟县的考生拿着身份文书和银钱等,卯时初去紫阳书院大口门集结。
    再打着灯笼,一同去历年府试的考场。
    府试共考三场。
    前两场的流程和县试相差不大。
    一天一场,天黑前结束。
    不同的是作保的廪生需要两名,但这些书院的夫子早就与人约定好了,并不需要秦驰来操心。至于第三场,只有前两场上了甲、乙榜的人,才有资格参加。
    来到考场前。
    “人好多啊,什么时候能轮到我们黟县?”
    孟庆瑞踮起脚尖眺望前方。
    前方人头攒动,接踵摩肩。
    有送考的亲长随从,作保的廪生,还有维护秩序的衙差和府兵等。
    夫子高声提醒:“都注意点儿!莫要挤掉帽子和鞋子,衣冠不整的人是入不了考场的,大家听到了吗?”
    “听到了!”
    “知道了夫子。”
    塔川书院的考生纷纷应了一句。
    不得不说,有了夫子提醒,大家再往前挤的时候小心多了。
    入场的顺序是按县来分的。
    徽州府一共有六个县,衙役叫到哪个县的名字,就是哪个县的考生排队入场。
    检查比起县试更为严格。
    考生能带进去的东西,除了身份文书、考引和银钱之外,其他的一律不准带进去,文房四宝都是由官府统一发放。
    轮到秦驰检查的时候。
    负责的士兵查看了考引,随意检查了一下,便往身后喊了一声,立马有衙役恭恭敬敬上来行了一礼,亲自领秦驰去考棚。
    在排队的学子看了,酸得不行。
    “他凭啥不用怎么检查?还有人带路?”后面等待的人酸溜溜道。
    站在他前头的学子回头看了他一眼,鄙夷道:“一瞧你就是第一次来的菜鸡。有这种特殊待遇的,只有各县的案首。随便检查下怎么啦?人家都能考到头名了,有必要作弊吗?”
    一听这话,那人就不敢吱声。
    秦驰坐到考棚里,环视着四周。
    这个正中的位置,属于重点关注的考生。
    各县的案首都集中在此,秦驰只要抬头就能看到主考官的雕花案桌。可以说是与考官们面对面,不怪得检查的人很随意。
    在这种情况下想作弊?
    基本是不可能的事。
    等时辰一到,知府杨令瑜带着今年几个考官进场,一个个公事公办,场面十分严肃,宣读了考场规则,再发下文房四宝。
    考生开始研墨。
    等了良久,却没有等来考卷。
    <a href="https:///yanqing/20_b/bjzf1.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20_b/bjzf1.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