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0章

    什么事情,他只字不提。
    秦驰也是知道的,不要看济方和药坊不大,实则里面的人嘴巴很严,二郎和三郎以前有事都要跟他说,等去到了药坊做事之后,便破天荒的,几乎不提药坊的事。
    “刘家爷孙,还留在药坊吗?”
    秦驰不由多问了一句。
    邢纶想了想还是点头了,“东家让他们留在药坊。”
    “这胆子……”
    秦驰差点给自己气笑了。
    不得不说,他家娘子这胆子大得很。
    刘其友爷孙幕后还有人追查,她都敢把人收留在药坊。
    这时秦驰并不知道。
    前世宋锦就收留过刘其友,那些人并没有找到徽州。而这些事情秦驰并不知道。
    邢纶颌首低眉退至一则,让秦驰先行,这才离开。
    秦驰踏入了书房。
    正好看到宋锦坐在桌案前,聚精会神书写着什么。
    直到秦驰走近书案。
    宋锦这才抬头看向他,“相公回来了?书铺的事情忙完了?”
    “铺子里的事情,何时需要我来忙碌?我只需要过去露个脸即可,娘子也要学一学我,知人善任,适时地放手给下面人表现的机会。”
    秦驰伸手拿过了宋锦手中的笔,再放到了砚台上。
    搬家之后,他早就有了想带宋锦出去游玩的想法,要知道宏村镇的风景出名的好。
    可是他忙,她比他更忙。
    宋锦无奈地案桌的东西整理收好,“我安排邢纶去各州府走一趟,若是碰到麻烦,还希望相公的顺安商行能够庇护他一把。”
    “行,我会让人沿途照顾他。”
    秦驰很爽快的答应了。
    宋锦看他应得这么快,不由多看了他一眼,秦驰以为她不信,只好又半开玩笑说,“我家娘子可是个财神爷,只要帮了你就会有好处。比为夫以前接触过的商家都要大方。”
    “你知道就好。”
    宋锦轻抬了抬下巴。
    只要合伙人不坑她,通常都是能长久的合作下去的。
    就跟宋父以前做生意一样。
    接下来二人又聊了一些事。
    好比刘其友爷孙的安置问题,秦驰是担心人放在药坊,被幕后的人查出来,可能会连累到药坊其他人。
    宋锦询问:“那你想如何?”
    “我想把人接走。”秦驰回道。
    宋锦又问:“送去哪里?”
    “送去舅舅那里。”
    秦驰此举不是胡乱决定。
    而是刘其友擅长炮制附子,正好舅舅那边需要。
    没有人敢去他舅舅那里明目张胆的杀人。
    宋锦心里再怎么想把爷孙俩留下,也不能不顾及药坊其他人的安危。
    最终,只能应了下来。
    赫连溥现在人不在黄山。
    在冬天来之前,他又去了南湖书院那里养病。
    南湖书院正好就在宏村镇。
    这件事情不需要秦驰出面,仅是将事情吩咐下去,当晚就有人去了药坊,将爷孙俩人接走,送去了赫连溥那里。
    赫连溥第二天醒来就听到外甥给他送了一对爷孙,还相当好奇这对爷孙是何许人。
    当得知是太医提过的南城刘翁,脸上的笑容就一天都没有断过,还破天荒的跟随行的文士说外甥孝顺。
    当然这事情秦驰是不知道的。
    转眼来到了四月初。
    四月的宏村镇,桃花盛开,柳绿杨垂。
    秦驰如愿带着宋锦出游。
    一场游玩下来,二人皆是流连忘返。
    夕阳西下。
    归程的时候,两人并肩走在青石板铺成的小路,偶尔会低声闲聊。
    宋锦猛地扭头看向秦驰:“你真要去京师,还要带上我?”
    “不错。”
    秦驰肯定的点头。
    不仅是为了调查宋家的线索,也是他有事去京师。
    宋锦很快冷静下来,又问道:“对外用什么理由?”
    “就说是去国子监读书。”
    理由都是现成的,名正言顺。
    第182章 到达京师
    既然要上京读书。
    秦驰当晚就跟父母说了。
    秦老大没有意见,倒是李氏听了之后,情绪不高。
    “大郎,一定要去吗?”
    李氏凝视着儿子,眸底深藏忧虑。
    秦驰温声道:“我能保护好自己,娘,相信儿子一回,只有把隐患解决了,才能真正的安枕无忧。”
    “那要藏好自己的身份。”
    李氏最担心的就是这点,“当年那些人以为我死了,我们才能安稳过日子。”
    “娘亲,事情已经过了二十年,京城那些人恐怕早忘了,零星或许有人记得半分,也是不足为虑。”秦驰不想母亲一直背负着过往。
    李氏凤眸含泪,“你说得没错,已经过了这么多年,说不定仇人都死了,谁还会记得我?”
    过去太过沉重了。
    李氏不想回忆。
    秦老大过来轻搂住李氏的肩膀,心疼道:“媳妇,咱们不用理会这臭小子,儿子养废了,还有孙子和孙女呢。将来咱们让孙子养老得了。”
    “爹!”
    秦驰嘴角抽了抽。
    宋锦低头遮掩住笑。
    李氏被这么一打岔,那心情舒朗多了,再看向装出无奈的秦驰,心想儿子是好的,就是长大了不太听话。
    “你爹没说错,这是儿大不由娘了。”李氏挥手示意儿子赶紧滚,“路上顾好你媳妇,虎子和妞妞娘会照顾好的。”
    孙子和孙女可比儿子省心多了。
    从小都不怎么闹腾,身子骨也好。
    秦驰知道李氏这是答应了,再说了几句关心的话,便带着宋锦离开。
    接下来两日。
    小夫妻俩各自忙碌。
    即是安排好他们离开后的事情。
    好比宋锦的药材生意,本就已经上了正轨,又有大师傅坐镇,宋锦只需写信叮嘱一些事情即可。
    余下的时间,她都是陪着孩子。
    秦驰去酒楼摆了两桌辞别宴,邀请了书院的先生和同窗等,过后又去见过赫连溥一面。
    次日大清早。
    天色刚亮,两人便坐着一辆普通的马车出发。
    老李头和老霍轮流着驾车。
    随行的人当中,还多出了一个丫鬟和小厮。对外说是去牙行新买的,其实是暗卫秦七和秦八由暗转明。
    一个当宋锦的婢女。
    一个充当秦驰的随从。
    下午的时候,马车和顺安一支商队汇合,此次他们会同商队一起上京。
    商队有上百人,镖师占了六十名。明面上是护送货物上京,实际是保护秦驰。
    坐了一天的马车。
    宋锦倚在车厢壁,情绪不怎么高。
    “想孩子了?”
    秦驰递给她一个水袋。
    宋锦接过来喝了一口,“你不想吗?”
    “哈,这才刚离开一日,不太想。”秦驰这是大实话。
    “那你心真大。”
    宋锦喝完水,将水袋递回给他。
    秦驰把水袋口塞上,笑了笑说道:“人生原本就聚散无常,就算是家人也不可能一直生活在一起。娘子,我只是比你早适应,可不是心大。”
    “行了,我知道了,我也会尽快适应。”
    这个道理宋锦也懂。
    只是难免有点离愁别绪。
    此去少说要一两年。
    舍不得离开孩子,可失踪的家人也不能不找。
    一行人从徽州出发,只走官道,经过一系列的驿站和地点,当中包括仪真、扬州、邵伯、高邮、淮安等,少说路过了十五个驿站。走了二十天,到了高昌驿站。
    这是距离京师最近的驿站。
    明日就能到达京师了!
    秦驰却说要在驿站休整了一日,让大家把精神养好。
    宋锦没有反对。
    当天秦驰就是不见人影。
    宋锦隐约猜出秦驰是去见什么人,因为一路上,他不仅离开过一次,基本上都是由她来帮他遮掩行踪。
    天黑了,宋锦先上床歇息。
    半夜三更秦驰才回房,被吵醒的宋锦转了个身又继续睡觉。
    次日启程。
    终于临近京师。
    道路两旁的树枝和村庄越发稀少。取而代之的是逐渐增多的行人和车马。
    远远就能眺望到高大的城墙和雄伟的城门。
    当马车进入城门。
    宋锦心里惊叹。
    城外和城内仿佛就是两个完全不同的世界。
    街道宽敞,人流如织。
    商贩叫卖声此起彼伏。
    各种香味扑鼻而来。
    前世今生,宋锦还是第一次来到繁华的京城。
    透过车窗缝隙看着外面,眼里不由就多了几分新奇。
    “等安定下来,我便带娘子游玩整个京城。”
    秦驰在宋锦耳边小声的说着。
    宋锦含蓄而笑,“那我等相公得空,带我出来游玩。”
    <a href="https:///yanqing/20_b/bjzf1.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20_b/bjzf1.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