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这是你孙子?整的真不错。”老傅竖起大拇指,非常地欣赏:“很有我当年的风范,等我小了也这么干。”
    “一边去,我孙子怎么算都是有我当年的风范,跟你有什么关系?”钱大爷一屁股挤开老傅不满道。
    “我欣赏还不行啊,我自己没有孙子,我眼馋,只能看看别人家的。”
    “你难道看也不给看!”老傅怒吼。
    “你儿子怎么不给你整一个又听话又好玩的小孩,是不想吗?”钱大爷贱兮兮地故意招惹老傅。
    老傅气急败坏:“别提了,我都不敢在我儿子面前说这种话。”
    “那不是我儿子,是我祖宗。”
    “掌握零花钱的是财神爷,得供着。”
    “而且小孩子还是别人家的好玩。”
    老傅看向大宝的眼神十分慈爱:“咱家这孩子是能办大事的,把人家交警叔叔都整害羞了。”
    “叔,你叫我什么?”小杨警官难以置信地瞪大了双眼。
    小朋友叫叔叔,大爷也跟着叫。
    让小杨警官觉得自己莫名其妙地变老了。
    “小杨警官,叫顺嘴了,别介意。”老傅尴尬地转移话题:“那什么绿灯了,赶紧让孩子们过去吧。”
    跟大宝一块鞠躬的那两个小同学已经走了。
    钱大爷拽着钱大宝要跟老傅他们告别,大宝死活不愿意走。
    大宝示意钱大爷蹲下来,他凑近钱大爷的耳朵:“爷爷,我们能不能等一会儿再走?再等一个红绿灯就好。”
    “为什么呀?现在才刚绿灯,时间很充足。”钱大爷不知道自己小孙子的脑袋瓜里在想什么。
    “你爸爸今天买了小蛋糕,你不想赶紧回家吗?”
    大宝小脸皱成一团,非常地纠结,“可是……我想等人,小蛋糕可以回家再吃。”
    “等谁呀?你这么大个小屁孩儿,还有小秘密呢。”老傅强行加入话题。
    “傅爷爷,小声一点!”大宝赶紧叫停老傅。
    他听他爷爷说过,傅爷爷嗓门儿可大了,比老家村头的广播还厉害。
    大宝还不想被别人知道他的小秘密。
    又是一个红灯亮起,被大宝捂住嘴的老傅笑呵呵地揉大宝的头发,扭头跟一边的李叔和廖叔说:“要不咱仨也去给警官鞠一个?”
    他们三个人是和小杨警官一组的,负责这条人行道。
    林晴岚和杜姨她们在前面那个十字路口。
    李叔和老傅对视后一拍即合,拉上还在认真工作的廖叔,飞速朝小杨警官鞠了三个躬。
    把小杨都整不会了。
    路人在后面讨论。
    “这是咋回事?”
    “是有什么新的规则吗?不鞠不给过吗?”
    “要不咱们要不要也去鞠一个。”
    小杨警官看着蠢蠢欲动的人群,心里疯狂地呐喊:“有没有人管管他们,有的时候我是真的想报警啊。”
    “不对啊,我就是警察,死绿灯你赶紧绿。”
    ……
    另一边,和林晴岚她们一块执勤的杨阿姨等到了孙女妞妞来找她。
    妞妞就是林晴岚之前教过的那个小女孩。
    也是这个世界的“女主”安心念。
    她也是刚刚才知道,妞妞转学了。
    她有时候会怀疑她记忆里的“小说世界”和其中发生的内容是否真实。
    但是想通之后就不在意了。
    “林晴岚”的人生完完全全属于她自己,是现在进行时……
    而不是书里那个没有名字,活在记忆里,甚至连一句完整的描述都不曾有的炮灰。
    妞妞也是个阳光健康的小学生,有爱她的奶奶,正在茁壮成长。
    她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
    第236章 星期一的英文是焖蛋
    夏夏老师每天来老年大学上班的动力一个是八卦,一个是吴大厨做的饭。
    吴大厨的饭用夏夏的话来说是:“此饭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吃到几回?”
    她是个归国留学生,在国外吃沙拉和干巴面包片的那几年已经磨平了她所有的“棱角”。
    她尝试过自己做饭,勇敢地迈出第一步之后发现硬件不够,技术也不行。
    在尝试过没有蒸锅用水煮的包子和没有芝麻酱的沙拉酱拌面之后,她向“白人饭”妥协了。
    但是她还是“中国胃”,不能不吃老干妈和辣条,不能放弃热水,这是她最后的坚持。
    “白人饭”和“中国胃”斗争的结果是创造出黑暗料理,比如魔芋爽炒芹菜,羊肉汤泡法棍和铁锅炖贝果……
    当留子的时候胃没被好好对待,一回国化身饕餮,攻打沙县。
    上了几年学,夏夏对饭有一种发自内心的崇高敬畏。
    所以在常青树吃到第一口饭的时候,夏夏就决定要在这儿干一辈子,林校长赶她都不走的那种。
    面试的时候她格外的认真,入职之后她交着伙食费,在学校吃上了午饭。
    英语课一般情况下都是安排在上午的,她的课不多,一周也就两节,中午一放学就直冲餐厅,哪怕当天没她的课也会在饭点准时到餐厅报到。
    今天同样是上的早上第二节 课。
    夏夏正在教初级班的叔叔阿姨们星期的英文。
    这会儿已经接近下课了,她在给个别同学单独辅导,纠正读音。
    钟姨拿着英语书苦大仇深,她觉得自己的舌头绕不过来弯。
    夏夏很有耐心地重复:“钟姨,我们从星期一开始,这个英文是monday,跟我读monday星期一。”
    “焖蛋?星期一。”钟姨犹犹豫豫。
    “啊?什么东西。”夏夏猛得一听也没反应过来,怎么monday变成了焖蛋。
    “姨,我读慢点,你再听一遍——monday。”
    “慢蛋。”钟姨这次说出来的话肯定多了,眼神一直盯着书。
    “还是不对呀,怎么跟蛋杠上了。”夏夏好奇她在看什么,凑近一看,钟姨在英语旁边用中文写了读音。
    比如:hello,她写的是“海楼”。
    星期一后面还跟了一串:“焖蛋、透视蛋、温死蛋、涩死蛋、富来蛋、散特蛋。”
    “钟姨,你这……”夏夏扶着桌子,使劲憋住笑,悄悄地夸赞:“你简直是个天才!”
    “但是谐音记忆法只能做辅助,我们还是要记住正确的读音。”
    夏夏以前也用过这种方法。
    比如救护车的英文“ambulance”,她上学的时候觉得又长又难记,后来别人跟她讲只要记住“俺不能死”,就记住怎么读了。
    但是叔叔阿姨们学的基础单词还是要读标准音,她一个一个给钟姨拆分怎么发音,怎么读。
    学着学着就从钟姨的“焖蛋”聊到了食堂中午的“焖面”。
    “姨,你怎么知道今天中午是焖面的?”夏夏好奇。
    虽然菜单是每个月都公示的,但是吴大厨会进行排列组合,每次吃饭都有新花样,夏夏还是第一次见食堂做焖面。
    钟姨看了看四周,悄咪咪地说:“姨在食堂有熟人。”
    钟姨作为食堂的“精神股东”,去食堂跟回自己家一样。
    她在食堂待的时间长,对里面的一切了如指掌,营养师小丁放丢了册子,问钟姨总能找到。
    知道食堂中午菜品这种小问题还是轻轻松松。
    而且自己也爱研究做美食,经常去和吴师傅切磋,焖面的配比还是她教给吴师傅的。
    在某种程度上,夏夏和钟姨是“同好”,两个人都有相同的爱好——去食堂抢饭。
    钟姨推掉了写作班的课,蔡云云又给加上了英语班,钟姨没有不乐意,她美滋滋地幻想学会英语之后出国吃好吃的。
    她们那个年代学过英语,但是不多,老师很多是自学的,发音带着口音。她上课也没好好听,是个半吊子。
    但是上英语课还是挺开心的,每天学着学不懂的发音,跟念咒一样。
    定时做些小点心投喂夏夏老师,两个人在一块聊一下八卦,关系相当的好。
    但是再好的“忘年交”,抢饭时也会六亲不认。
    夏夏立志做第一个到食堂的人,所以铃声刚响,她就收拾好了书,闪身出教室,一路狂奔下楼。
    她觉得自己这次的速度很快,肯定能抢到第一碗焖面,一抬头惊奇地发现比她出门晚的钟姨走在她前面。
    钟姨是坐电梯下来的,在抢饭这方面行家,早就掌握了方法和技巧,连教室到电梯的距离都计算过。
    这时候下课铃已经响完了,校园里的叔叔阿姨们明显多了,大家的方向都很一致——攻打食堂。
    夏夏艰难地从同样来抢饭的苏浩老师和于老师中间挤过去,一个不小心还肘击同事。
    第237章 夏夏抢饭出新招
    姜还是老的辣,在夏夏因为因为“肘击同事道歉”的时候,钟姨已经绕开大部队,迈着胜利的步伐走进了餐厅,端上了第一碗焖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