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了状元郎的小妾 第128节

    谢漼:“还有什么?”
    “还有——”
    寻真瞄了他一眼,反正已经说这么多了……
    “你那正妻总是要害我,已经两回了……我想要离府,为了我自己着想,难道有错吗?”
    谢漼默了一会,道:“此事,确是我没做好。”
    “让你两次遭害,皆为我之过。”
    “至于吕氏,她难担我妻之责,我心中亦有打算,只如今尚未确定,故不能向你作保。”
    “你,可愿再信我一回?日后,我定不会让你再落入危险之中。”
    寻真忍不住想,姓吕的不能,那谁能担?
    若确定了,他便要换了这个,再娶一个符合他要求的妻子吗?
    “至于你说的名声。”
    “名声于我而言,并无大用。人活于世,唯大是大非面前,当坚守正道,不能犯错。此等男女之间的小事,无足轻重,旁人如何议论,我并不在乎。”
    “最后一点,不如真儿自己猜猜,我为何,外头千个百个都不曾要。”
    谢漼声音放柔了:“只想要你一个呢?”
    寻真别开了视线。
    谢漼:“真儿莫要妄自菲薄,别人如何看你我不知。”
    “我只知,我这妾室,虽出身不显,却有仁爱包容之心,仅此一点,便已胜过世上千万人。”
    “且毫无心计城府,纯真质朴,从不作态,让人见之便觉烦恼尽消。”
    “容貌寻常,我也不认同。”
    “明明眼似琉璃,目色醉心。”
    一套组合拳砸下来,寻真已经毫无抵抗之力了。
    论起嘴皮子功夫,谁能说得过谢漼?
    这噼里啪啦一顿夸,谁知道里头哪句真,哪句假?
    寻真已气势全无了。
    谢漼还继续追问:“真儿还未告诉我你的决定。”
    寻真就瞪了他一眼:“你不是早就看出来了吗!”
    谢漼:“真儿为何不愿亲口对我说。”
    寻真:“……我不走了!”
    谢漼像是隐隐松了口气。
    过了一会,又问:“当真?若你今日是这般想法,明日又向我要放妾书。”
    “我又该如何是好?”
    寻真被谢漼说得头疼,抬手撑着额头。
    谢漼继续输出:“真儿虽已二十,心思却仍似孩童,须知,人与人相交,亲近了,难免生隙,那日我不过是误会了你,然而你当时,第一时间不想着与我坦诚相对,化解误会,而是想要远离我。”
    “此乃逃避,不是善举……”
    寻真放空大脑,眼神低垂,屏蔽谢漼的声音。
    谢漼似也发觉她没在听,起身下榻,走到她面前。
    寻真仰起头。
    谢漼一字一句问道:“真儿,今后可愿安心留在我身边?”
    寻真有些憋屈地嗯了一声。
    谢漼注视她许久,眸色忽而变得深沉,抬起手,摸了摸她的脑袋。
    “日后,真儿便不能再说,要我放了你。”
    “说一次,便……伤你我之间的情分。”
    他的手下滑,拇指落在她红润的唇上,轻轻触了触。
    “真儿须记住了。”
    寻真:“……嗯。”
    谈完,谢漼就走了。
    说来也怪,自那日后,谢漼便再没跟她肢体接触了。他们之间的关系和状态,仿佛又回到了原点。
    谢漼平时就来她这儿坐坐,说说话,聊些学问,顺便指点她一二。却不留宿。
    经过这场“放妾”辩论,寻真也总算明白了,谢漼有多难对付。
    要在嘴皮子上赢过他,几乎是不可能的。
    谢漼虽然不碰她了,但偶尔看向她的目光,让寻真觉得他在暗暗盘算着什么。
    总之寻真有些心慌慌。
    谢漼这人,心眼子实在太多了!
    对了。
    还让寻真感觉不对劲的一点就是,她偷偷喝避子汤这一事。
    谢漼他,自始至终都没提过。
    第77章 “朦胧”
    潘竞在望仙楼打了酒,正准备打道回府,途经一处雅间,恰好锦帘飘起,潘竞似乎看到眼熟的人,撩起帘子一看,果真是谢漼。
    “五郎!”
    只见桌上仅放着一壶酒,还有一盘糕点。
    潘竞瞧了一眼,又细细打量谢漼。
    “你怎一人在此饮酒,也不叫上我与景桓?”
    潘竞在谢漼对面坐下,拿起桌上的酒壶,发现已被喝空,只倒出个几滴。
    潘竞便打开自己刚打的酒,斟上一杯,目光又
    在谢漼脸上扫过。
    谢漼,有些怪。
    桌上糕点一块未动,酒全喝完了。
    以前与他相聚,他向来只浅酌几杯,从未露醉态。
    今日却独自在此喝闷酒!
    定是发生了什么事!
    潘竞便问道:“缮之,近日莫不是遇上了烦心事?不妨与我讲讲。”
    谢漼摇头,拿起潘竞带来的酒,斟满一杯,啜饮一口,问道:“子尚,今年可要入场?”
    潘竞只想说:可别提了!
    潘竞叹了口气,道:“今年,我怕是不得不参加了。”
    谢漼道:“何故而烦?以子尚之才,考中并非难事。”
    潘竞道:“缮之,你可听闻我的事?”
    谢漼道:“略有耳闻。”
    潘竞爱玩,对功名仕途兴致缺缺,他还这么年轻,若做了官,便不能像现在这般过得轻松。
    他不喜被束缚,奈何父亲对他寄予厚望,盼他早日入场,获得功名。见他如此不上进,便寻思着为他定下一门亲事,指望他成婚后能稳重些,收收心性。
    而这,正是潘竞烦恼的根源。
    说来也倒霉,潘竞两次相看,均以失败告终。
    第一位,是杨氏嫡长女,两家私下相看后,口头说好了,还未换庚帖,没过几日,杨家突然反悔,称这婚约不作数。
    第二位,是门第比潘家稍低的人家,母亲挑选许久,又暗暗访查许久,说那女子十分贤惠淑德,定能操持好家中大小事务,也能管得住他。正要定下时,那家人又反悔了。
    他母亲便去打听,知晓缘由后,数落了他好几日,见着潘竞便要念叨几句,让他老实些,莫要总去那些风月场所玩乐,好人家姑娘都瞧不上他。
    还顺带加了句,你与谢家五郎交好,好的不学,尽学些坏的,若你像他一样从外头带个女子回来,我定打断你的腿。
    之后便开始督促他读书考功名。
    潘竞今年是定要入场,逃不过了。
    潘竞自己照镜子,自认为长得不差,怎就一个两个都看不上他。
    他原本对婚姻生活还有些憧憬,被这么两遭嫌弃了后,就起了逆反心理。
    不结了!
    你们看不上我,我还看不上你们呢!
    潘竞便将这些烦心事都倾诉给谢漼听:“我爹还威胁我,若我这次不中,便要扣下我的月钱,再不许我出门。。”
    “我娘更是气人,我说我喜欢温柔一些的女子,她偏要反着来,偏不如我的意,非要寻个厉害的,能管住我的。”
    “那我日后哪还有好日子过……”
    “倒还要感谢她们,没瞧上我,哼哼……”
    谢漼宽慰道:“姻缘一事,时机到了,便自然来了。”
    “子尚你不过是爱四处走动,旁人却觉得你心浮气躁,沉醉玩乐享受。世人大多仅凭片面见闻,便对你心生成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