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入夜,楼氏祠堂。
    苏珏受邀而来,眉宇间透露出一股不怒自威的气息。
    他站在楼氏宗祠的大堂之中,静等着楼氏族长,也是云中郡郡守的到来。。
    不多时,楼氏的族长楼明在一众人的簇拥下进了祠堂。
    苏珏抬眼看去,来人是一位年逾六旬的老者,身着锦袍,手持拐杖,神色凝重。
    “按察使大人,有失远迎,不知在明月山庄住的可还习惯?”
    “郡守大人心思细腻,苏某很是感激。”
    “按察使大人住的舒服就好。”
    “郡守大人有心了。”
    二人互相客套了一番,这才各自落座。
    “郡守大人,苏某听闻近日云中郡强盗作乱,百姓深受其苦。王爷知晓此事后特派苏某来询问。”
    苏珏坐定后开门见山,楼明微微欠身,道:“王爷日理万机还能记挂着我等,我等不胜感激。说来也是奇怪这股强盗势力出现的突然,消失的也突然。老朽愿闻按察使大人高见,看有何法可破此局。”
    “苏某初来乍到,对云中郡的情况尚不熟悉。但据苏某所知,这股强盗行事诡秘,且战斗力颇强,似非寻常匪类。苏某猜测,其背后或有势力支持。”
    楼明闻言,神色更加凝重。他沉吟片刻,道:“按察使大人所言极是。老朽也曾有过此等猜测,只是苦于无确凿证据,更是不见强盗踪迹。”
    苏珏点了点头,接着道:“郡守大人所言甚是。但苏某以为,楼氏作为云中望族,必有其独到之处。楼氏可以从其他方面入手,或许便会柳暗花明了呢?”
    楼明闻言,眼中闪过一丝异色。他心中暗自思量:这苏珏看似年轻,却心思缜密,不可小觑。
    正当楼明沉思之际,屋外突然传来一阵轻微的响动。苏珏与楼明对视一眼,皆从对方眼中看到了警觉。
    “何人在外?”苏珏沉声问道。
    片刻之后,一名侍从快步走进,跪地道:“禀大人、族长,是小的失态,惊扰了二位大人。”
    苏珏目光如炬,扫视着这名侍从。只见他神色安然,并不是什么等闲之辈。
    “你叫什么名字?在楼氏所任何职?”苏珏问道。
    “小的名叫楼玚,是楼氏的一名普通侍从。”楼玚声音平静,却始终低着头不敢看苏珏。
    苏珏微微一笑,道:“楼玚,你似乎有些怕我”
    楼玚闻言,身子一颤,但还是恢复冷静道:“大人身份贵重,小人不敢直视。”
    闻言苏珏目光更加锐利,他看得出来,楼玚在说谎。但他没有点破,而是话锋一转,道:“楼玚,你可知道这股强盗的来历?”
    楼玚闻言,脸色变了一瞬,但又很快应对自如,“回大人,小人不知道?”
    眼见苏珏如此,为了楼氏的名誉,楼明不得不站出来说话。
    “按察使大人,楼玚只是楼氏的侍从,也是祠奉楼诚的侄子,他怎么可能知道强盗的来历?想必是大人多虑了。”
    楼明说道。
    苏珏微微一笑,道:“郡守大人言之有理。但本官身为按察使,职责所在,不得不问。楼玚,你若知道些什么,或是听到些什么,都请告知苏某。”
    “小人明白,自当如此。”楼玚恭恭敬敬的行了个礼,楼明便挥手让他回去。
    “好了,楼玚,你先退下吧。”
    “是,郡守大人。”
    ……
    出了楼氏祠堂,楼玚一改方才的沉稳,他步履匆匆,因为有人正在家里等着他。
    甫一推开门,屋里已经是灯火通明。
    先前做客王府的那位鲜卑使者可频顿珠已经等候楼玚多时。
    见楼玚回来,可频顿珠开门见山。
    “这么说,楼明和那位按察使已经见过面了?”
    “正是。”
    楼玚点了点头,望着自己对面的可频顿珠,有些不安的吞了口口水。
    “那绣球,为何就落不到按察使的身上呢?”
    “那位大人的身旁有好几个高手,他们有所察觉,在绣球上使了手段。”
    “也罢,既然人已经死了,也就算有了别的用处,不过,我很好奇你们族长与那位按察使都说了什么?”
    “我们族长与那位大人一叙,不过也并未呆得太久,那位大人仅有半个时辰就回去了。”
    “嗯……”
    可频顿珠不急不缓的应着,提起面前的酒壶来倾斜,将酒浆倒入一旁的杯中。
    “所以,楼明没告诉你,那半个时辰里,他们都说了些什么?”
    楼玚嗅着空气中淡淡弥漫开来的有些刺鼻的气味,表情越发的紧张。
    “也就是一些关于云中郡的事情,不值一提,其他的,小人也没听见。”
    小心翼翼的说完这番话,楼玚继续抬眼望着可频顿珠脸上的表情,不敢有一丝大意。
    而可频顿珠依旧是一派的气定神闲,只是以眼光示意身旁的随从,见人对他微微的一颔首,这才自嘴角划起一笑。“很好,楼玚,你果然是没有骗我。”
    “那么接下来,我们该履行交易了……”“
    随着可频顿珠话音,几个侍从应声从后室中走了出来,而他们的手里还押着楼玚的儿子楼兴。
    只是此时的楼兴两眼之中一片空洞,已是无知无觉的模样。
    “小兴!”
    楼玚见到楼兴后自是悲喜交加,马上就想要冲上前去,不料被可频顿珠身边的侍从一把擒住,顿时动弹不得。
    可频顿珠也是饶有兴趣的看着此时楼玚的满面悲怆,伸手摸了摸楼兴的脸颊,又道。“楼玚,你不必如此心急。先前不是就说过么?只要那按察使苏珏此番顺利落入圈套……儿子,我自会还给你。”
    “不过现在嘛,你儿子得先放在我这。”
    楼玚“咣”的一声便将膝盖砸在了地上,竟是硬拖着身后钳制他的人往前跪爬了几步。
    “我求您……算我求您!小兴他还小,就算您行行好,大发慈悲,放过他吧,小人做什么都行!”
    “你?”
    可频顿珠全然不屑的瞥了楼玚一眼,语气轻蔑,“你算什么东西,别、不、识、好、歹!”
    可频顿珠说着,那些侍从猛的将手指一收,捏紧了楼兴的脖颈。
    而楼玚看在眼里更是心如刀绞,当下也不敢再多说,只得颓然起身,无可奈可的望着可频顿珠带着自己的儿子走了出去。
    直到他们完全走远,楼玚才恨恨的将拳头砸在木桌上。
    “我到底要怎么办?”
    ……
    风月变换,人世沧桑。
    回冀州的路上,陆明总觉得侯爷好似变了一个人似的。
    其实,这并不是陆明的错觉,而是李明月确实“变”了一个人。
    李明月还是李明月,只是现在的李明月并不是此时的李明月,而是未来的李明月。
    准确来说,是已经死去的周灵王李明月又回到了过去。
    一开始李明月自己也觉得不可思议,随着时间推移,很多事都与记忆中一样,他才真的相信自己真的回到了过去。
    人们常说,当你开始沉迷于回忆时,你便老了。
    而周灵王李明月的衰老,大概是从父兄惨死的那一刻起的。
    那时已经登上帝位的自己,经常独自一人坐在富丽堂皇的长安宫,寝殿内挂着故人的画像。
    他总会从傍晚,枯坐至天明。
    直到近身侍奉的内侍战战兢兢地来到身前,苦劝李明月合一合眼,稍作休息,李明月才微微一笑,“朕要做一件事情。”
    他说,“苏先生,朕想他们了……”
    这话没头没尾,语无伦次。
    从李明月,到周灵王;
    从冀州,到长安;
    从万人台上的指点江山,到御书房内的宵衣旰食。
    周灵王李明月在位二十年。
    唯一的嗜好,便是找来苏先生,听他讲讲往事。
    重复,再重复,直到滚瓜烂熟才心满意足。
    无论政事多么复杂,他只要听一段怀念的往事就好。
    虔诚、狂热,甚至走火入魔。
    “故人凋零,唯有苏先生还在,朕,真的觉得累了……”
    多少次心力交瘁之时,都是苏先生陪在他的身侧,与他度过那漫长的冷夜。
    然而,时不待明月。
    苏先生仅陪伴了他三年。
    周朝新元历三年,帝师苏珏病重,这位历经三朝的传奇人物终是走到了生命的尽头。
    多年来的殚精竭虑,心肝摧折,一点一点蚕食了他的身体,不到四十岁的年纪却华发早生,病骨支离。
    对于苏先生这样的结局,李明月早有预料,一点也不意外。
    那夜那时,周朝王宫的月华台里,宫里的太医跪了一地,整个月华台充斥着浓烈的药味。
    苏先生的病床前围了很多人,他们个个神色悲戚沉重,就连他也守在苏先生的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