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7章

    真要一夕之间全空了,肯定会惊动方具重那个插根毛能成精的狐狸。
    但她把东西换回来,可不是为了继续摆那的。
    章秋说:“现在城区里主要的交通工具是马车,或者驴车。”
    汽车不是没有,而是烧不起能源。
    整个城区,能在路上跑的汽车不超过三辆。
    听说余溪风要运一批东西出城,阿越自告奋勇,负责从城区到外城的这一段路。
    章秋负责出城的那一段。
    他坐实了余溪风说要坐法的胡扯。
    被打包好的箱子上面,贴着章秋的各种鬼画符,看起来挺像那么一回事儿。
    幸存者们又普遍迷信。
    在重重天灾下,文化水平都倒退成了九漏鱼。
    箱子稳稳当当地从城区运了出去。
    余溪风只要定点定时的,到地方去收东西就好。
    那盘棋就留下来玩了。
    空间里进来了很多的新东西,有形转换为无形,像是打破了一层无形的桎梏。
    余溪风感受到了一种活跃的生命力。
    此前,黑土地里,种子,发芽,结果,像是一种规则,与荒山泾渭分明。
    最开始,余溪风只有屋子前的一小块花坛。
    因为黑土不太够用,还打过荒山的主意。
    但没有什么效果,
    荒山始终没能有任何的产出。
    它停留在那里,好像只是为了给余溪风提供一块更大的场地。
    荒山,更像是一座死山。
    蜜蜂开始授粉,黑土里的种子落在荒山上,荒山长出新芽。
    假以时日,这里能长出参天大树。
    这是从来没有过的事情。
    空间,变得更像一个真实的世界了。
    这样的变化发生在每一块区域,不可名状却又切实发生。
    余溪风不知道怎么描绘这种感受。
    她的意识深潜下去,感受到了风。
    沙漏从来都以一个均匀的速度,缓缓往下滴落。
    这一次,却肉眼可见地慢了很多很多。
    余溪风耐心地感受了一下。
    这一次,空间里最显著的变化,就是,空间每日累计的时长蹭地一下,长到了三小时多。
    余溪风心想,会不会有一天,当这个沙漏不再计时。
    她就可以永远地留在空间。
    章秋站在门口给余溪风守着。
    余溪风一箱一箱地往空间里收。
    像是在拉一个漫长的进度条,在最后一箱物件收进去后。
    空间每日积累的时长,终于突破了五小时。
    余溪风长呼一口气。
    就连那赌石也跟着这一趟,运了出来。
    这么多的东西,还是没有出现,像上次收了大量玉矿时,
    清气像云雾一样,沸腾缭绕的盛景。
    那个云雾,似乎对身体也很有益处。
    当时叫章秋赶上,从那之后,身体好了许多。
    这一次收进来的东西,严格意义上,
    转化的清气并不比上一次的玉矿要少。
    也许是上一次的升级过后,距离下一个节点,空间需要更多。
    一天五个小时。
    那她很快就能攒够一个月。
    到时候,就算离开了北方基地,她在外行走的底气也会更足。
    不错了。
    余溪风从这个临时仓库里走出去,
    章秋问她:“怎么样?”
    “还行。”余溪风点头:“现在几点了?”
    她一直在留心观察着空间,感觉这会儿有点饿了。
    章秋说:“刚刚敲完12点的钟声。”
    余溪风抬头,今天又是一个阴天。
    回到小区时,差不多下午四点,天色已经全黑了。
    章秋道:“是要下雨了吗?怎么天黑的这么早?”
    天阴,却又无云。
    余溪风问:“你还记得我们经历过极昼吗?”
    当时两人在山洞里躲避高温。
    山洞里本来就不见日月,每天又热得心烦气躁,
    估算不出具体的时间。
    所以对极昼的印象并不深刻。
    章秋反应很快:“你是说,下一个天灾,是极夜?”
    余溪风看了一眼道路旁,新加装的路灯,说:“也许吧。”
    第257章 我不吃这一款
    方具重和李院长在办公室长谈,李院长离开之后,方具重盯着桌面上的报告。
    “小关,你进来一下。”
    “把门关上。”
    关之钟又折回去,重新把门关上。
    方具重表情和煦:“小关,最近生活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
    关之钟扶了一把眼镜,摇摇头:“最近挺好的。”
    两人东位西扯了好一会儿。
    方具重突然扬高了声音,将报告重重地甩在桌上,怒气似千钧雷霆:“这是怎么回事?”
    关之钟愣了一下,他捡起飘落在地上的纸张,迅速地扫了一眼。
    上面是种子的培育情况。
    方具重给下去的这一批种子,是过去的原生态种子,解了研究院的燃眉之急,都很顺利的发了芽。
    生长情况良好。
    成果还没出来,就已经被预订到了三年后。
    有新米吃,谁还想吃家中的陈米。
    方具重确实主张研究院将重心放在菌种上。
    在保证成品数量的基础上,集中所有资源,尽可能地缩短菌种的繁殖周期。
    很多人都不乐意。
    在农作物里,菌种从来都不是主流。
    放着水稻玉米红薯土豆这些正经的高产充饥的作物,着力推广菌种。
    未免捡了芝麻,丢了西瓜。
    这些种子分发下去,很多人蠢蠢欲动。
    重新有了种子,成果在即,世家也跃跃欲试地,想来分一杯羹。
    方具重怎么可能让他们这个时候来摘桃子。
    受利益驱使,很多人阳奉阴违,明面上做的是菌种的实验和培育,批下来的大棚还是拿去实验其它的作物。
    关之钟道:“研究多线并行,也能有更多的产出,这些种子保存不易……”
    又只有这么一点数量,根本就不够分。
    方具重将纸张砸在了关之钟的脸上。
    “你再自以为是,我现在就送你上军事法庭,文职也是兵!服从命令才是你的天职。”方具重道。
    关之钟站在原地,梗了好一会儿,低下头:“对不起,我错了。”
    方具重坐回去,靠在椅背上,语气平复,神色极淡:“所有的研究组,都集中培育菌种,对其它品类的研究与选育,我已经叫停了。
    关之钟,这期间误工造成的所有损失,以及对珍贵原材料的损耗,都记你的头上。”
    关之钟低下头:“是。”
    他眼睑低垂,浮起浓郁的怨色。
    关之钟的年纪,其实并不比方具重小。
    甚至在最初,他的起点,比这个外来的方具重要高很多。
    他也想拉拢世家,才将这一批种子的成果许了出去。
    方具重总是打压自己。
    他见不得自己出头。
    关之钟深深地低着头,藏住自己心中翻滚的怨气。
    研究院算什么,只要有种子,只要能种出粮食。
    这样的研究院,想要多少就有多少。
    但方具重已经在盯了,关之钟不得不收起那些上不了台面的小动作。
    他想起了站在联排仓库下的那两人。
    方具重能拿到的东西,
    他关之钟当然也可以。
    关之钟不信那个叫余三的,真的交出了全部,手上没有私藏。
    这种没有半点根基的贱民,也就方具重,谨小慎微,没有一点魄力。
    方具重有什么资质领导北方基地?
    他一定能从那余三手上榨出更多的东西。
    关之钟将地上的报告整理好,恭谨地放回桌面上。
    他默默退出去,重新掩好门。
    趁着白天还在,余溪风抓紧时间,继续往外跑。
    仓库里的东西已经被她收入囊中。
    但市场上,只要有交易。
    一件她不嫌多,半件,也能接受。
    都知道余溪风收这个,有好些人拿着高仿品来忽悠余溪风。
    这个市场从古至今,都良莠不齐。
    甚至不乏专业团队干这个,三年开一单,一单吃三年。
    真正懂行的,永远是极小的一撮人。
    哪怕是在盛世,绝大多数进场的,也都是韭菜。
    余溪风收的量大,很快便打出了名气。
    有那不怀好意做局的,将主意打在了余溪风身上,却没讨得半分便宜。
    再如何吆喝,余溪风都不买账。
    她付出去的,是实打实的东西,她只换真的有价值的东西。
    仿得再像,也不可能瞒得过空间。
    一时,来找余溪风做置换的,比典当行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