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713节

    但竞争并不算激烈,并没有真正意义上大导演的作品入围,所以她对章艺谋的参展之路表示很乐观。
    「电影节一向不乏爆冷,否则艺谋他们这些年轻的导演是怎么出头的?还是不能大意!」陶玉书说。
    参加电影节,电影质量、运气很重要,但公关同样很重要。
    余玉溪听着陶玉书的话,脸色郑重起来,「我明白。」
    陶玉书微微颌首,脸色柔和下来,张罗着晚上请大家吃饭。
    一周多之后,喜讯从意大利传来。
    《秋菊打官司》以无可争议的评委票数获得了本届威尼斯电影节的金狮奖。
    同时,巩俐也凭借在片中出色的表现,拿下最佳女演员奖,成为第一个摘得威尼斯电影节影后的中国女演员。
    《秋菊打官司》也开创了威尼斯电影节的记录,成为第一部拿下两个大奖的电影。
    多年以来,林氏影业制作、出品的影片在欧洲三大国际电影节上斩获颇丰,
    而且公司实力与当年也不可同日而语,喜讯传来,公司里洋溢看喜气,却并无孟浪。
    对于电影公司而言,一座金狮奖不仅是难得的荣誉,也是实打实的利益,更何况这还是章艺谋的第二座欧洲三大电影节最高荣誉的奖杯。
    在林氏影业内大家都知道,内地电影导演不多,章艺谋和陈凯戈二人是林太最为看重的。
    两人也没有辜负林太的信任,这些年来为林氏影业征战国际电影节,仅仅是斩获的金棕榈、金狮和金熊奖杯就有三座之多,其他次一点的荣誉就更多了。
    这回章艺谋拿下金狮奖,所有人都明白,他已经迈上了大师之路,在林氏影业乃至亚洲影坛隐隐有了超然的地位。
    最直观的例子就是同样在九月举办的亚太影展,因为在参加威尼斯电影节,
    《秋菊打官司》剧组一个人都没去,结果评委会硬是将最佳影片颁给了《秋菊打官司》。
    亚太影展又称亚太电影节,最早是由亚洲太平洋电影制片人联盟创办于1954
    年,每年在成员国和成员地区轮流举行。
    但由于早年间的意识形态原因,中国一直没有受到邀请,反倒是香江和湾岛成为了其成员。
    前几年陶玉书了解到这种情况后,年年给林氏影业的影片报名参展,尤其是章艺谋和陈凯戈的电影,一次也没落下过。
    她看不上亚太影展这种三流电影节,但不妨碍她给敌对势力添堵的心。
    你不是不让中国影片参展吗?我就参加了,你能奈我何?
    章艺谋和陈凯戈这俩人的电影是能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斯杀,参与角逐最高荣誉的质量,来参加亚太影展自然是降维打击。
    主办方若是不给奖项,损失的是自己的公信力,给了奖项,同样是在打自己的脸。
    陶玉书这一手阳谋玩的很漂亮,前两年林氏影业的电影只是拿了几个边角料奖项,今年主办方终于承受不住压力。
    不仅《秋菊打官司》拿下了最佳影片、最佳导演,张国荣也凭借着《霸王别姬》拿下了最佳男主角。
    除了一个最佳女主角,林氏影业的电影几乎包圆儿了这一届亚太影展的重要奖项。
    带队去参加影展的施南生从汉城打电话给陶玉书报告这个好消息,却得到了一个令人不解的指示。
    「以后林氏影业的电影不再参加亚太影展。」
    施南生十分错愣,忍不住问:「林太,为什么?」
    「也没什么。我只是想告诉他们,以前他们能拿到奖,是因为我们林氏没来。我们来了,奖项就是我们的。
    现在不参加,也是为了他们好,省得他们以后连个奖项都摸不到!」
    感受着陶玉书话里的霸气,施南生满心敬佩。
    她觉得尽管自己在香江电影界已经是有头有脸的人物了,但可能永远也不可能拥有林太这种舍我其谁的霸气。
    「是,我明白了。
    两天之后,施南生带人从汉城回到香江,让陶玉书意外的是,她此行还给陶玉书带回来了个人。
    「林太,这位是来自湾岛的李安导演。」
    经过施南生的介绍,陶玉书才知道,原来这次李安是带着他的导演处女作《推手》去参加亚太影展。
    这部电影去年曾在湾岛金马奖上大放异彩,按照正常的历史轨迹,《推手》
    应该在亚太影展上拿到最佳影片奖。
    但可惜幼年期李安遇到了青春期章艺谋,导致此次参展颗粒无收。
    施南生和李安在影展遇上,一聊发现都有认识的朋友。
    李安是《悲情城市》编剧吴念真的朋友,恰好吴念真又认识许鞍华。
    施南生善于交际,见李安满脸愁容,问他有什么烦心事,李安便将心事和盘托出。
    他的处女作《推手》投资1350万台币,约合360万港元。
    资金由湾岛中影提供,尽管在金马奖上大放异彩,但电影上映后票房表现平平,仅得1800万台币,负责投资的中影也因此亏了一笔。
    内地有中影,湾岛也有中影,不过这个中影的全称是中央电影事业股份有限公司。
    最近李安要拍新片《喜宴》,湾岛中影提出了800万台币的投资预算,并且还要和李安对半投资,也就是说他们仅愿意出资400万台币。
    剩下的钱,湾岛中影让李安自己去想办法。
    可实际上,按照李安的估算,《喜宴》的成本至少需要2000万台币,资金缺口巨大。
    李安跟章艺谋一样,天生长了一张苦大仇深的脸。
    陶玉书听着他的诉苦,忍不住笑了起来,「湾岛这些人啊,真是骨子里的小家子气!」
    李安神色错,陶玉书面露歉意,解释道:「我不是说你,只是看不惯湾岛新闻局的那帮人。」
    刚成立那会儿,湾岛新闻局和港九自由总会没少给林氏影业找麻烦。
    如今虽然时过境迁,但陶玉书也不介意给他们添个堵。
    她紧接着说道:「现在资金缺口有多少?」
    「1600万。」
    「刚才不是说2000万吗?」
    「中影那边—」
    陶玉书大手一挥,「给你2500万,湾岛那边的资金不需要了。自己培养的人才都舍不得砸钱,像他们这样怎么留住人才?」
    2500万台币,也就600多万港元,放在林氏影业,这种投资的电影陶玉书平时甚至不怎么过问。
    李安第一次见到这么大气的金主,一时竟不知道该说点什么好,憋了一会儿才说道:「谢谢林太!」
    陶玉书问:「还有什么需要我解决的吗?」
    李安犹豫道:「中影那边——」
    「你跟他们签合同了?」
    「没有。」李安摇摇头。
    「那还有什么好顾虑的,他们又不出钱!」
    陶玉书语气轻快,丝毫未将湾岛中影放在眼里。
    第580章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陶玉书愿意给李安投资,并不只是为了给湾岛新闻局添堵。
    《喜宴》的剧本很扎实,讲的是定居在美国的同性恋者高伟同为了打发逼婚的父母,与非法移民女画家顾威威假结婚的故事。
    现如今美国的同性恋权利运动如火如茶,并且还在白人世界不断辐射,《喜宴》这样的剧本如果拍出来,票房是有保障的。
    再者李安在美国留学学的电影是不假,但真正开启导演之路,应该算是湾岛新闻局培养出来的。
    陶玉书特地找来他的那部《推手》看了一下,风格很细腻,在东西方文化的融合上有自己独到的见解,林氏影业现在进军美国,很需要这样的人才。
    李安算是湾岛新闻局培养了一半的导演,林氏拿过来直接就用,惠而不费。
    「给李导准备合同。」
    陶玉书吩附了一声,很快伍美珍就将合同送了过来,但跟李安想象的不同,
    他本以为拿来的是投资协议,结果摆在他面前的却是一份劳务合同。
    「林太,这—」
    李安看着面前的合同满脸意外。
    陶玉书面露轻笑,「以李导的才华,还要为投资苦恼,实在不应该。我们林氏最重视导演人才的积累,李导加入林氏以后,资金问题不会再困扰你。
    并且我们还会为你配备优秀的团队人才,为你参加国际电影节铺平道路。
    我们林氏的实力李导也应该有所耳闻,章艺谋、陈凯戈、许鞍华这些在欧洲三大电影节上大放异彩的导演都在我们林氏旗下。
    哦,对了,柏林电影节最近在邀请艺谋担任明年的电影节评委会主席。
    你这部《喜宴》,如果效率够快的话,可以去柏林电影节亮个相。」
    林氏影业得天独厚的优势确实让李安很心动,合同的条款也确实很优厚,唯独那卖身契一般的年限和片约数,让他头皮发麻。
    这份合同真要是签了,他下半辈子基本就交代在这了。
    见李安有些犹豫,陶玉书也没催他,只说让他考虑考虑。
    等出了办公室,施南生埋怨李安:「林太给你的是最好的条件,你还有什么好犹豫的?」
    「我只是—」
    「我只是什么?怕我们公司坑你是吧?李安,你别觉得我说话难听。以你现在的名气和实力,有什么值得林氏坑的地方?
    这两岸三地的电影业你打听打听,有比我们林氏实力更雄厚、对待员工更大方的公司了吗?
    我们林氏影业的导演,只要是能拍出好片子,赚的一点不比那些大明星少。
    名气就更不用说了,拍艺术片,你看看章艺谋,差个戛纳金棕榈,就欧洲三大大满贯了。
    拍商业片,你看看吴宇森,一部《终极标靶》全球票房九千多万美元,现在在好莱坞炙手可热,二十世纪福克斯投资几千万美元求着他执导新片」
    相较于陶玉书的劝说,施南生的言语更加犀利,也更加赤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