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豪1978 第826节

    个国家和地区上映,并且有相当一部分国家和地区采取的是票房分账模式。
    截至目前,香江票房2045万港元、湾岛票房1605万新台币、日本5742万日元、韩国15万6千人次、美国44万美元总的来看,《鸦片战争》在各个地区和国家上映10~15天,累计海外票房达到了732万美元。
    主要票房产出地都集中在了亚洲,其中文以东亚为绝对主力,后续可能还会有一些国家上映,林播阳预估最后的亨外票房大概在1800万美元上下。
    这些钱看着挺多的,但制片方分的就谈不上多了,基本在25%左右,也就是450万美元。
    国内票房若以1.4亿人民币来计算的话,分账在6000万左右。
    从账高看,还亏了亻百万。
    当然了,这只是账高。
    林氏影业参与《鸦片战争》的全球发行,发行分成非常可观,以人民币计算少说也有3000万以上,再加上香江、美国等地的院线收益。
    正如林播阳所说,他赚不赚钱不一定,但林氏影业肯定是赚钱的。
    「您也寨太悲观。我们学校这两天组织去电影院包场看电影,我看《鸦片战争》的包场肯定也不会少,到时候票房还能多亻千万。」
    林播阳笑道:「还用你安慰我?《鸦片战争》这样题材的电影,能回本已经是方幸了。咱不可能指望着老外对鸦片战争能有多少感元受,他们不抵制就不错了。」
    陶希武点了点头,「明白。您老这是为了国家做贡献,不求回报,属于是功在当代,利在千秋。」
    「就你这文化水同,你们学校怎么敢让你毕业的?」林播阳笑骂道。
    陶希武的马屁太过粗制滥造,拍在了马腿上,他汕笑两声,「就是个意思,
    理解万岁!」
    第644章 《拉贝日记》
    陶母手术进行的很顺利,当天陶玉书赶回了燕京,陶玉墨因为人在美国,时间上赶不回来,家里人劝她先处理好工作上的事再回京探望母亲。
    手术结束,陶母的麻药劲还没过,人事不知,陶玉书眼中满是愧疚。
    这些年她在外奔波,疏于对父母的照顾,老人健康时并不觉得有什么,这次母亲受伤才让她意识到父母已经到了离不开人照顾的年纪。
    林朝阳瞧出她的心思,安慰她道:「问题不大,别太担心。」
    「嗯。」
    「房子还是得换一下,爸妈年纪大了,上楼下楼太不方便了。」
    陶玉书点了点头,这次的事给她敲响了警钟,她神色坚定的说道:「我先跟大哥商量一下。」
    说完他将陶玉成拉出病房,说了房子的事。
    陶玉成无奈道:「早就应该换了。」
    「不能让他们再这么任性了,这回我做主。等妈出院了,先让他们俩搬到小六部口去,那边人手多,方便照顾。
    这几天我跟朝阳他爸商量商量,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
    高层有电梯,上下楼要方便一点,但爸妈肯定住不习惯。
    所以我的想法是给他们找个四合院,可能得重新收拾一下,这段时间就让他们先住在我那边。」
    见陶玉书考虑的如此周到,陶玉成点点头,「行,听你的,你去跟爸妈说啊!」
    陶玉书横了他一眼,「知道了。」
    陶玉成轻松了起来,说:「我和你嫂子早就住够朗润湖那边了,这回总算是能换个大房子了。」
    说罢,他补了一句,「房子我跟你嫂子买就行。」
    现在燕京的房价相较于工资收入而言很高,但还没到起飞的程度,这几年他和赵丽收入不菲,存款都破八位数了,买套房子不在话下。
    「找着了再说。」
    晚上回到小六部口胡同,陶玉书跟林二春说起给父母换个房子的事,林二春拍着胸脯。
    「这事还不简单,家里就有不少宅子,你跟玉成先去看看,要是不满意我再给你摸。」
    林二春口中的「家里」指的自然是他手里握有的那些四合院,当了十多年房虫儿,林二春赚的绝大多数钱都投在了房子上。
    手里光是四合院就有大几十套,其它如三合院、大杂院的单间更是不计其数。
    当年林朝阳跟他说,燕京的房价以后会越来越高,经过这些年的实践,林二春将这话奉为了至理名言。
    翌日,林二春一早便积极的张罗着去看房子。
    「这房子可是少有的精品,去年有人出500万,我都没卖。你们先看看,亲家肯定能喜欢。」
    车子停在了恭俭胡同口,一家人步行几十米,便到了院子门口。
    旧时典型的燕京民宅大门,看起来并不出奇,只是地理位置绝佳。
    注意到陶玉成张望周边的眼神,林二春有些自得,「就在故宫后身儿,出门直奔长安街、地安门大街。边儿上就是北海公园,环境没得说。以后你爸妈他们老两口散心也有地方。」
    陶家人几十年都住在燕大,对于内城不算熟悉。
    林二春又说道:「对了,从这儿往西穿过北海公园,就是亲家母住的燕大一院,旁边还有305医院。离着朝阳他们那,也不远。」
    听着他的介绍,陶玉成不由得点了点头,「还真是方便。」
    林二春闻言更加得意,「我这眼光,你就放心吧。」
    说着话他掏出钥匙打开院门,拐过影壁和垂花门,四合院院形方正,建筑古朴自然。
    「二进的宅子,正房3间、耳房2间,东西厢各三间,算上门口倒座房,一共15间房,住一家十几口人不成问题。」
    林二春说的住十几口人,是在保证居住条件的情况下,要是按照一般燕京老百姓的住法,三四十口人也能住下。
    进了院子,陶玉成表现的很兴奋,这些年他一直想换个大房子,这回总算要如愿了。
    「叔,这院子有多大?」他兴冲冲的问道。
    「500多平,不算大。不过这地点你们也知道,本来就稀缺,我总共也没收几套。现如今像这样的面积,格局又方正、规整的院子可是越来越少了。
    可以说是出一套、少一套,山西那些煤老板这两年跑到燕京扫了不少货,把这四合院的价格也给炒上去了。」
    「物以稀为贵。」陶玉成说。
    「是这么个道理。」
    在院子里转了一圈,陶玉成看了个满眼喜欢。
    地理位置绝佳,公园就在家门口,离着医院也就几百米,闹中取静,看着哪儿哪儿都好。
    唯一美中不足的是,房子因为长期空置,有不少地方已经年久失修,不可能买来就住,非得大翻修一番不可。
    陶玉成说着自己的疑虑,林二春哈哈笑道:「这还叫个事?」
    他这些年搞房产中介,修工程不知道干了多少,手底下还有两个常年合作的工程队,每年光是花在这上面的钱就有四五十万。
    「那我就没什么问题了。」
    林二春调侃了一句,「不再看看了?」
    「您那还有比这更好的房子?」
    「要说院子比这大的,比这立整的有不少,可要说地段儿,真没几套。」
    陶玉成笑道:「那不结了?这院子大小正合适,地段没话说,有医院、有公园,住着也舒服,还有什么可挑的。」
    「成。那下午让亲家也过来看看,你们要是定了,明儿我就找人来给你们拾缀房子。这些四合院,翻新之后那住起来可舒服着呢。」
    早起陶父着急看老伴,先去了医院。
    中午吃完饭,陶玉成接上他来看了看院子。
    这回陶母受伤,陶父连着两晚上没有睡好觉,再不敢固执了,过来看了房子,也没说什么,让陶玉成自己做主就成。
    陶玉成顿时欢喜起来,终于能换房子了。
    不过在谈到房款时,陶玉成跟林二春却发生了争执。
    林二春坚持都是一家人,不愿意收钱,陶玉成偏要按照市价给。
    「爸,您就收了吧。您不收,他们能住得安心吗?」
    在陶玉书的劝说下,林二春还是收了房款。
    一套四合院,让陶玉成夫妻俩的存款减少了1/3,付完钱他忍不住心疼。
    但陶玉成也明白,买这房子他占了大便宜。
    这几年燕京城的房价越来越贵,内城的四合院越来越稀少,像恭俭胡同这样的二进院子,即便是现在都不好买到了,更别说以后指不定要卖上什么天价呢。
    「翻修和装修的钱我出吧。
    四合院的翻修和装修是笔不小的数目,按照陶玉书心里的想法,这房子是给父母养老用的,标准肯定不能低,价钱可能要比总放款还贵。
    她也不想让陶玉成夫妻俩为难,决定自掏腰包。
    花了两天时间,刚定好房子的事,陶玉墨从美国飞回来了。
    看完了母亲,听说家里要换房子,她十分积极的跑到恭俭胡同转了一圈,遗憾的表示:「地方还是小了点。」
    「家里就那么几口人,住的太空也不好。」
    陶父也说道:「玉书说的在理。够住就行,太冷清了反而不好。」
    花了处理好房子的事,一周之后陶母出院,暂时安顿到了小六部口胡同。
    家里原本就有三个保姆,又专门请了个护工,家里人都能轻松不少。
    陶玉书难得的在燕京待了半个月,然后又飞往了美国。
    这次她去美国,主要是为了亚太新闻网的融资。
    1991年明报企业创办网络新闻出版物《亚洲新闻摘要》,运营4年,又于95年创办了亚太新闻网。
    作为香江第一家新闻垂直领域的专业网站,也是亚洲最早的新闻网站,亚太新闻网目前发展情况良好,每日访问用户数量高达350万人次。
    在alea的网站分类流量排名中,仅次于美国在线、雅虎等少数几家新闻网站,综合排名更是挺进了前百名。
    去年亚太新闻网独立,就陆续有日本、美国的风投公司在接触明报企业。
    只是背靠明报企业,亚太新闻网并不缺乏资金,所以陶玉书也不看急融资。
    到了今年,感觉网站自然流量已经有触顶之势,陶玉书才决定进行融资,为下一步网站的发展和上市做打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