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1章

    对,我喝醉了,我在发酒疯!
    我什么都没听到,我没有窥探陛下的病况,你俩收拾好了就赶紧走吧!
    甭说他着急,来传旨的内侍比他还急呢!
    之前陛下偶然风寒,喝了几副药也未见痊愈,反而还愈发严重了起来,直至缠绵病榻。
    这可把太医署吓坏了,陛下正值壮年如何便这样久病不愈?怕不是另有隐疾?!
    太医院是全大唐看病最稳妥的一群人,因为经手的都是王公贵族,哪个治坏了都担不起责任。
    也正是因为这样,太医院的方子以温和为主,主打一个“稳”字,治的慢些不要紧,千万不能再生出别的病来,慢慢调养总能见效。
    但李隆基这次生病却不是这样。
    他因为吐蕃进京求和,安西军大破黑衣大食和突骑施而龙心大悦,不但连续三天在骊山宫大宴使团,第四天一大早还骑马奔回长安祭表宗庙,又与几位兄弟和近臣饮酒作乐,终于把自己折腾生病了。
    一开始李隆基还没当回事,以为是从骊山宫回来的时候骑马呛到了风。反正只是咳,喘得不是很厉害,估计吃些汤药就好了。
    太医署给他准备汤药,李隆基一饮而尽,喝完继续在后宫听曲赏舞。前阵子他把赵连枝弄进了宫,这小娘不但长得好看,口技也是一绝,猫狗人都学得惟妙惟肖,也不比赵妃那身跳舞的本事差。
    就这样寻欢作乐的好几日,李隆基的咳嗽不但没好,反而还愈发严重。他喉咙里开始有痰,整日咳个不停,还开始发起了热。
    太医署会诊说是伤寒咳症,给开了方子。
    结果喝了三四天,不但没有止咳,李隆基的体温更热了,烧的晕晕乎乎,干脆下不来床了。
    这下可是把太医署一众人吓得够呛,这怎么病不但没治好,反而越治越严重了呢!?
    平时大家给一众王公贵族治病就够谨慎的了,这次可是大唐的天子,每一次用药都是经过大家反复论证的,从药方到制配全部万无一失,根本不可能出现这么大的纰漏啊!
    “不管怎么样……”
    太医令的眉头皱的死紧。
    “还是先把陛下的高热降下来,再图其他。”
    如何去高热,一众人又出现了争议。
    以黄杏仁除邪,调白虎甘草以和药性。
    不过给天子用药,药量增一分怕伤体,减一分效用便不显。说到底都是过于慎重,不敢开攻伐之药,效果自然不佳。
    连烧了三天,李隆基也扛不住了,叮嘱王皇后盯着太医署想办法,自己脑袋一歪,晕了过去。
    王皇后大惊,忙安排人去请长安城里的名医想办法,王焘、陈藏器等人都纷纷受召入宫,看了李隆基的医案,便提议用安西医疗所的新药乙酰丸试试。
    王皇后自然是知道乙酰丸的。她兄长王守一家的大管事经常来往西域,安西医疗所的乙酰丸她父亲王仁皎也在吃,据说心口痛的毛病好了许多。
    “乙酰丸可能退热?”
    王皇后问王焘。
    “本宫怎么听说那是治疗胸痹?”
    “可以治疗胸痹,也可用于解热镇痛,以及风湿热老虎病等症。”
    王焘把王晙和高舍鸡的病案给王皇后看了,这两人都有发高热,这一点倒是和李隆基差不多。
    “先解热,不然高烧下去怕是对陛下的龙体有碍。”
    那可不是有妨碍吗?人都烧糊涂了。
    王皇后想了想,拍板决定给李隆基用药。
    乙酰水杨酸的退热效果很迅速,当天李隆基的体温便降低了不少,人也恢复了神智。
    可是问题又来了。退热只是短暂的,药性一过李隆基的体温就又开始上升。而反复出汗对他来说也是一大消耗,饶是每天各种汤药进补,他的咳喘症状依旧没有改善,渐渐的开始吃不进东西。
    王皇后这下子是真慌了,毕竟皇帝一天比一天虚弱,而且开始水米不进,在时人的观感中,这可不是什么好兆头。
    比她更害怕的是李隆基自己。李隆基靠着乙酰水杨酸退热,药性过了温度便又烧上来,导致他脑子时而清醒时而糊涂,浑身虚软无力,自觉进入了弥留之际。
    人生正值春秋鼎盛,自己统御下的大军又拿回了九曲,平定了西域,这样的风光时刻他怎么就不行了呢!?明明之前他还能骑马游猎,夜间与宫妃嬉戏呢!
    李隆基十分不干,既愤怒又绝望,只恨太医署的这群庸医医术不精,连个小小的风寒也治不明白。
    但他也知道现在不是迁怒太医的时候,只能拿其他人出气。
    比如薛王妃的倒霉弟弟韦宾,韦宾跟殿中监皇甫恂偷偷蛐蛐李隆基要不好,结果被吃了退烧药的李老三听到,气得直接命人杖毙。
    薛王和薛王妃吓得连夜进宫请罪,李隆基出了一口恶气心情好了不少,又不愿在弟弟弟妹面前展露颓势,强行整理了一番召见兄弟,把人送走之后再也挺不住,一头栽倒在龙榻上。
    王皇后大惊失色,太医署众人忙乱成一团。好不容易让李隆基恢复了清醒,只听帝王气若游丝地念叨了一句。
    “薛三……薛三回来了?”
    这是他刚才接见薛王的时候听薛王说的,说薛大壮近日已经抵达长安,正等着吏部的安排。
    李隆基心说还安排什么啊!?让他先上朕这儿来!听说这小子在安西建了医疗所,太医署不少医监医正都去学习过,朕怎么把薛三给忘了!
    别人治不了朕,薛三说不定有办法!
    “让……让他来……”
    于是748便被从晋国公府的酒桌上给召唤了过来,跟着内侍急匆匆地进了禁庭。
    一进大殿,748忍不住调了调眉。
    诶嘿,这不都是熟人嘛,王焘、陈藏器还有太医署领队的医丞,前几年经常在玛城见面呢。
    不过老熟人们脸色普遍不好看,引着它去见了天下最要紧的病人。
    李隆基刚吃了药,正有点困乏,但听说薛三到了还是强打精神,眼睛一眨不眨地盯着殿门口的方向。
    人来了,他便迫不及待。
    “给朕……给朕医治!”
    帝王一声令下,自然有人忙不迭捧上了厚厚的医案,供748随意翻看。
    748看了一会儿李老三的病例,又仔细询问了一下李老三生病的过程,然后不知道从哪儿摸出一个亮晶晶的圆片,先是把另一头分叉的两个圆柱塞进自己的耳朵,然后抬头看向帝王。
    “陛下,能脱衣服吗?”
    啊?!
    别说李隆基愣了,在场的所有人都愣住了。
    这这这这算什么要求?!怎么还要裸露龙体吗!?
    “啊……望闻切问,这也是有的……”
    王焘帮着748打圆场。
    “请陛下宽衣是为了更好的探查病情,薛大人是这个意思吧?”
    “嗯。”
    748点了点头。
    “陛下咳嗽多痰,呼吸急促,需要听一听肺音,看看是不是有肺炎了。”
    它举了举手中的小圆片。
    “这便是听诊器,需要贴身放置于患者胸口,听肺部呼吸的声音。”
    原来如此。
    众人立刻把目光聚焦在那个小圆皮上,十分好奇它是怎么隔着骨皮能听到五脏之音的。
    唯有李隆基十分急躁。
    他生怕这群老学究把关注点歪到那什么器上去了,拉着薛三问些有的没的,耽误了自己的诊治。
    这时候谁还在意什么龙体暴露不暴露啊!李隆基忙不迭地扒开了里衣,当众露出了汗湿的胸口。
    “……来……听!”
    第180章 臣有药!
    皇帝都说话了, 别人自然不能再多说什么,于是高力士上前帮着李隆基扒开胸口,方便748使用听诊器。
    748在众目睽睽之下,将听诊头放在了李隆基的胸口。微凉的触感让皇帝忍不住瑟缩了一下, 引发围观众人的一阵骚动。
    “嘘——保持安静。”
    制止了众人的干扰性行为, 748重新坐回龙榻边的小几上,用听诊器探听李隆基肺部的情况。
    “有湿啰音, 很重, 是肺炎。”
    哦!?
    一众郎中你看看我、我看看你, 都有点不大敢相信。
    就这?就这么随便听听,就知道五脏六腑的情况了?!
    “不是五脏六腑,是肺部的声音属于高频声响, 仅用膜式听头就可以了。”
    748解释道。
    “还有一种杯式听头,可以听低频声响或者杂音, 不过这次咱们用不上。”
    它看到一旁的陈藏器跃跃欲试,便将听诊器从耳中取下, 朝前递了递。
    “你要试试吗?”
    陈藏器刚想伸手, 然后就看到李隆基铁青铁青的脸色,麻利地又把手收了回去。
    “不……不用了薛大人, 还是给陛下诊治要紧……”
    “这就是在给陛下诊治啊。”
    748也看了一眼李隆基,但还是振振有词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