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失业:返乡途中卖盒 第140节

    白叶将火转小慢慢蒸,自己坐在沙发上开始看资料。
    十位评委,其中一个白叶认识,舒曼的爷爷舒老,另外九位里白叶也知道几个,毕竟他是吃厨师这碗饭的,就算是不关注也多多少少会知道一些。
    这十位评委,除了名字,年龄,身份之外,还有对他们偏好的菜系的介绍。
    不过菜系这个,白叶多琢磨也没啥用,八大菜系里也不包括东北菜。
    但是看看评委的出身,确实好几位都是出自菜系发源地。
    八大菜系每一系都来了一位,其中鲁菜是两位。
    此外粤菜大厨也有两位,其中一位来自香港,菜系相同,不过港粤吸收了很多外来文化,改良很大。
    看这几位大厨,就能猜到接下来的比赛,刀工,火功,调味,一个也跑不了。
    白叶回忆了一下自己会做的菜。
    鲁菜他是最熟悉的,平时做的菜里大部分都是源自鲁菜。
    其次就是川菜。
    川菜的家常菜受众很广,像是鱼香肉丝、宫保鸡丁、麻婆豆腐等都是极为大众的菜,就算不是川菜馆,也基本都有。
    至少在北方是这样的。
    只是不会像在川省境内那么辣而已。
    再然后就是扬州菜了。
    扬州菜白叶会一道……
    扬州炒饭。
    白叶挠挠头,这算不算?
    至于粤菜,白叶想了半天,他好像真的没怎么做过,或者说他做过也不知道是粤菜。
    这可咋办。
    将整个资料通读一遍,白叶心底也算是有点底。
    虽然做菜的时候未必能让他们喜欢,但也绝对不能踩他们的雷点。
    他们忌讳的错误绝对不能犯,这就是他能做到的最好了。
    白叶关上手机,深吸了一口气。
    张月亮下班后先去接了公婆,郎敬倒是自己先回来了,“白叶,资料看完了么?”
    “看了看了。谢谢姐夫。”白叶笑着说道。
    “要是能帮上忙就好了。”郎敬说道。“晚上吃啥?”
    白叶说了一遍菜名,郎敬下意识舔舔嘴角,“我先吃一个粘豆包。白叶我和你说,平时我和月亮俩人都是忙活到很晚才下班的,但是你在家,我们一到四点就百爪挠心,恨不得下一秒就到家坐到餐桌旁去。”
    白叶将粘豆包盛到盘里,其实粘豆包怎么加热都可以。
    可以重新熥热,也可以在平底锅里刷一层薄油,然后慢慢煎热。底部金黄微酥,上面热乎乎的也很好吃。
    白叶就是用的煎。
    不过不是用的平底锅,而是用的电饼铛。
    张月亮将厨房布置的很好,除了宽敞明亮,布局合理之外,还有很多特别实用的电器。
    电饼铛就是其中之一。
    烙饼很方便,还能自动断开加热,像是用来煎粘豆包就挺好用的,底下金黄不会糊。
    白叶想着,等回家的时候,给他妈也买一个,到时候家里吃个大饼卷肉那就省事了。
    粘豆包很热,郎敬还不想用筷子,摆手拒绝了白叶递过来的筷子,在两个手里回来倒腾,终于能捏住了吸着气的咬一口。
    很快张月亮带着郎父郎母也回来了。
    两老离得是真的不远,一进门就带着笑声。
    “哎呀,我一进门就闻到了一屋子的香味。”郎母笑着大声道,“原来我是一个月都不来一趟的,现在恨不得天天在。”
    “妈,要不然你们今天就住在这里吧,反正也有你们的房间。”郎敬一边吃一边含糊不清地说道。
    “你吃什么呢?这么大的个子了,怎么还偷嘴啊?”郎母一眼就看到了郎敬正在吃粘豆包,顿时开骂。
    “妈您也尝尝,这是白叶他们带来的,可好吃了。”郎敬捏着自己咬了一半的要给郎母吃。
    郎母嫌弃地扒拉开他,“我才不吃狗剩儿呢!”
    张月亮扭头偷笑。
    白叶和白安安笑得肚子疼。
    第218章 心疼三秒
    郎父则是拿了一个粘豆包过来,递给郎母,“来。”
    “白叶,这是你妈妈亲手做的啊?”郎母看着那个粘豆包问了一句。
    “对,我妈包的,过年的时候,我们会一起包。这个就是特意做了带来的。”
    “我尝尝啊。”郎母小心翼翼地咬了一口。“嗯,薄皮大馅,这豆馅好吃啊。”
    “里面是红小豆,还有芸豆。”
    “嗯,好吃,真的好吃。”郎母点头认可,“我记得郎敬有一年也买了,还买了好几袋。结果带回来发现一点都不好吃,就送到我和他爸这来了,结果……”
    “结果您也不爱吃,又愿意浪费东西,都逼着我爸吃了。”郎敬在旁边说着,给郎父也拿了一个。
    郎父咬了一口,“还是自己家做的好吃,那外面买的味儿不行。”
    “爸,那庙会上本来就好多东西都是骗人的。那羊肉串三四十一串,那上面除非串一斤肉,否则都不值。”
    “何止不值,那是不是羊肉还得两说着。”
    大家一边说着一边坐下,张月亮盛了饭端过来,“那庙会上什么不贵啊,一年了都憋着好好捞一笔呢!”
    “就是就是,也就你这傻小子买那么多。”
    “买了多少啊?”白叶好奇地问道。
    “二十块钱三袋,他一下买了一百块的。”
    “……”白叶兄妹对视一眼,一百块的,那不是十几袋。
    之前可是听郎敬说了,那一袋子里就有十来个呢,这不是有一百多个?
    两人看向郎父的表情顿时带着几分同情。
    不好吃还要吃一百多个,这实在是……
    心疼三秒!
    “爸,您真的将那些都吃了?”郎敬也好奇的问道。
    “那我能都吃了么?”郎父瞥了自家大孝子一眼,“我说我儿子买的好东西,给我那些朋友都分了分……”
    “然后呢?”
    “然后?”郎母冷笑,“你爸就是跑的快,要不然东西就砸他脚后跟了。”
    众人笑得前仰后合。
    “哎呦,这不知不觉的,这盘子都吃下去了。”
    白叶将带来的粘豆包做了大概三分之一,有十来个的样子。
    因为个头很小,也就是小孩子的拳头大小,算着是一人两个的数儿。不包括白叶和白安安,这对两人来说就是家常便饭。
    郎母只吃了一个,但是摸摸肚子,“我这哪里还吃得下去饭啊。”
    “妈,您给郎敬拨一半。”
    “也好。”
    “回头我们送安安回去的时候,让白叔白婶给我们多做一点,到时候我给你们带回来。”
    郎敬一边将自己碗推过去,一边说道,“不过爸妈你们真的不跟我们一起去么?那边地方虽然偏,但正是因为偏,空气很好,风景也好。现在过去还能采蘑菇。”
    “现在去,晚一点去,都行的。”张月亮说道,“等到九月的时候,蘑菇也多。榛蘑啊啥的都有,地里的苞米也下来了。”
    “对对对,那刚掰下来的包谷塞灶膛里烧着吃,可好吃了。”
    郎母和郎父对视一眼,都觉得有点心动,可还是询问一句,“可是白家地方不够住吧?”
    而且还有一点,也是让他们夫妻俩迟疑的。那就是白家的隔壁就是张家。
    如今张月亮和郎敬已经领证,就差办酒席了。
    他们要是过去,还是跟着张月亮和郎敬过去的,张家人肯定能猜到他们的身份。
    到时候他们倒还好说,就怕是让白家不好做。
    “再想想吧,咱们这也不是以后不来往了。”
    “也是。”
    “郎叔郎婶,今年我哥赚的多了,我爹还想着将东西再盖上几间房子呢,到时候都有地方住的。”白安安从旁边接口道。
    白安安的话让白叶都一愣,随后惊喜道,“真的?”
    “嗯。”白安安点头,“其实爹妈一直都攒着钱呢,咱家房子也好多年了,正好推了重盖。”
    “这可是好事。”郎母拍手说道,“到时候我们也有地方住。”
    “啥时候开始盖呢?今年来不及了吧?”郎敬说道。“不都是春天盖房子吗?夏天多热啊。”
    “老家那边可不热。”张月亮摇头,“夏天正适合盖房子。”
    “那正好啊,白叔白婶盖房子咱们也能出把力。”郎敬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