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失业:返乡途中卖盒 第218节
所有一切准备就绪,众人的目光都落在了白老爹身上,一个个的满脸期待。
“……都看我干啥啊?”白老爹一脸懵。
“听你讲故事啊。”白叶理所当然地说道。
“那你倒是擀皮啊,一边干活一边说。”
“好嘞。”白叶开足马力啪啪啪啪开干。旁边的江浩将他擀好的皮分给众人。
擀皮的就一个人,但是包饺子的却有七个。
加上还要揪面剂,这个工作实在是算不得轻松。
好在他们这里真正包的快的,可能就是姜兰。第二梯队的有郎母,有张月亮,有白老爹。
其他如郎敬,如白安安,如郎父,基本就是凑热闹的。
江浩包饺子速度不快不慢,在江家,平时是很少包饺子的。
主要是江海一家如果不在,那他爸妈是不耐烦做这些食物的,蒸一锅米饭,熬点菜,饿不死就行了。
二哥江湖早就看透了老两口,结婚之后小两口宁可自己凑合吃点,也懒得和他们多废话。
只有江浩那时候还小,在家里爹不疼娘不爱的,不跟着父母饭这都吃不上。
大概也就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几个饺子吧。
后来上个高中,跟白叶熟识了之后,周末有时候会跟着白叶一起回家。
那时候白家也不宽裕,但还不至于管不起饭,到了周末大家就凑在一起包饺子。
有钱的时候,就放点肉。没钱的时候,就吃素馅。
白菜或者其他菜剁了,里面再来点煮熟的红薯粉剁碎了,放上鸡蛋,也能吃一顿香喷喷的饺子。
也是那时候江浩才跟着姜兰学会了包饺子,在之前江家过年包饺子,他都是赶出去负责烧火的那个。
他大哥不耐烦看到他,他二哥无视他,他爹妈满眼都是大儿子,他这种自然要躲开点。
今天这么多人包饺子,江浩主要工作不是包,而是将白叶擀好的饺子皮及时地送到众人手中。
等白叶的饺子皮擀到了一定数量,速度逐渐稳定下来之后,白叶再次开始催促白老爹。
“好,就给你们说说。”
白老爹说事情的时候,喜欢点上一支烟。
姜兰将他推到一边,“那边抽去,不用你包了。”
白老爹乐得如此,点上一支烟开始娓娓道来。
事情,还要从白老爹从别的地方来到这小山村说起。
白家并不是本地人,是在白老爹小时候从外地搬来的。没有白爷爷,只有白奶奶一个人,带着当时不过十来岁的白老爹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这个在当时很偏僻的小村落。
当然,这个村子现在也不是很繁华,依然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
但当年白家母子来的时候,还是有些狼狈的,也亏了当时的老支书将他们母子收留下,让他们加入了村子,还给了他们一个住处。
那时候刚刚恢复高考没几年,来这边插队的人不少,到最后也是有不少人没也返乡,而是选择在这片黑土地留下来。
白家母子的痕迹就混在这些人当众,没有被人发觉,从此在这小村子住下,后来还分到了一片宅基地,就是他们家现在住的地方。
这里要说一句,当年收留下白家母子的老支书,就是现在村子里这位老支书的爹,大家也是父一辈子一辈的关系了。
他们母子默默做事,勤快又低调,虽然也有人打听过他们的来历,但都被模糊了过去。
他们也只知道白奶奶的丈夫被人害死了,他们母子怕被人害,连夜逃了出来。
那个时候,有一些地方还是有些乱的,所以也没有人觉得稀奇。
白奶奶一个个头不高的小老太太,一个就是南方人,但是人很坚强,做事麻利又有章法。日子虽然苦,还是将白老爹给养大了。
第361章 是不是冤家错案
白家母子来到这个村子的时候,身上其实是带着几样东西的。
其中那把菜刀老支书的父亲,那位老老支书就是见过的。
一开始老老支书也不愿意就这么收留一个人。
这边是农村,那时候还是大队小队行事,大家挣工分。
白奶奶个小,看着弱不禁风似的,不少小队都不愿意要她,觉得是个拖累。
后来有的队接纳了她,还帮着干活,可是晚上却摸到了她屋里。
那时候白奶奶和白老爹还借住在老老支书闲置的老屋里,彼此离着并不算太远。
农村又没有什么娱乐,白天下地干了一天,晚上早早就睡了,村子里十分安静。
结果半夜村里人就听到了一声凄厉至极的惨叫,等大家找到地方,就看到地上躺着个男人,听动静还是熟人。
老老支书等人举着火把,拿着手电筒,将这人包围,发现是村里一个懒汉。
白日里大家还在纳闷这懒汉怎么就一改往日的作风,不光自己干活,还能帮着白寡妇干活。
现在大家终于明白了。
大家议论纷纷,但到底民风淳朴,没有人对白家母子有恶意,反而是纷纷指责那懒汉。
毕竟踹寡妇门这种事,说出去全村都觉得丢脸。
事后懒汉被老老支书教育了一番,当然先是安排人骑着自行车将人送到县城的医院去了。那懒汉手臂被砍了一刀,幸亏不深,否则手都要废掉了。
那之后,村子里人也都知道了白奶奶平时看着不言不语的,但是不能惹。
那懒汉更是被这一刀吓破了胆。有时候恶人就是要恶治,不当机立断给他这一刀,他还不知道要生出什么歪的邪的。
事后老老支书,找白奶奶聊了很久,还看了一眼她那把刀。
刀,就是菜刀。
但是和普通的菜刀却有不太一样。
家家都有菜刀,也没见过家里菜刀的背上有一道隆起。
犹如龙纹一般的隆起。
那把刀不一般,那白奶奶的身份恐怕也不一般。
尤其是这把刀锋利的样子,几乎就跟说书嘴里说的词一样。
若是全力砍在懒汉的手臂上,老老支书丝毫不怀疑能直接将对方那条手臂给砍下来。但是,对方就只是轻伤,不会造成残废,但是也足够威慑。
能用这么锋利的菜刀,砍出那么恰到好处的一刀。
不光刀恐怖,白奶奶更恐怖。
那之后,不知道老老支书和白奶奶说了什么,他们家搬出了老老支书的老宅,但是分给了他们一块宅基地。
算是彻底成为了这村子里的一员。
而那把锋利无比的菜刀,也从此消失不见。
直到今日,白老爹才知道这把刀在什么地方。当年他母亲竟然将这把菜刀给埋到了他们村子面前的林子里。
白老爹讲到这里,看儿子的眼神多少有点不善,“你说,你奶奶怎么就告诉你了呢。我可是问过她很多遍,她都不肯说。”
白叶干笑一声。
他这也不是他奶奶说的啊。
不过,小系统这是啥意思,为啥他家的菜刀埋在什么地方了,他知道?
难道,小系统,是……
“妈不告诉你,还不是怕你出事。”姜兰说道。
郎敬皱皱眉,“白叔,白婶,你们家是不是还有什么隐情啊。”
郎敬就差直接询问是不是有冤情了。
“是啊,现在是法治社会,有什么事情咱们可以起诉。”张月亮也跟着说道。
“唉,白老弟这事,我懂。”郎父叹口气,“那时候还有很多东西不健全,尤其是一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有心人炮制一些冤假错案也不稀奇的。”
白老爹点点头。
算是承认了郎父的话,只是没有再说话,想来是不想让这些事情延续到下一代。
白叶看看系统提示,剧情已经达到了50%。
但是现在任务不任务的,他觉得已经不重要了。
他都不知道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事儿,他爷爷怎么死的,他奶奶又是何种情况下带着他爹从南方来到了这个东北的小山村生活下来。
而这把刀,又代表了什么。
第362章 从小勤快白安安
看白老爹不愿意再说,郎家父子就主动岔开了话题,说起了别的事情,家里的气氛重新热络起来。
白叶虽然也跟着笑,但多少有些心不在焉的。
九口人吃饭,饺子自然要包的多一些。
姜兰速度最快,一个人用一个盖帘,白老爹抽完了烟也洗了手重新加入。
再加上郎母、张月亮等人,足足包了将近五盖帘的饺子。
东北饺子都是大馅饺子,这一张盖帘上也就四十多个,五个盖帘,差不多有两百二三。
“我去烧水!”江浩下了炕,出去抱了柴禾进来,左右两边大灶一起烧,一会儿一起煮。
白叶将皮擀完了,将案板擀面杖,装着苞米面的面碗都一一收拾好,也跟着出来烧火。
“白叶,你好像有心事。”江浩小声问道,“是因为你爷爷奶奶的事情么。”
“……都看我干啥啊?”白老爹一脸懵。
“听你讲故事啊。”白叶理所当然地说道。
“那你倒是擀皮啊,一边干活一边说。”
“好嘞。”白叶开足马力啪啪啪啪开干。旁边的江浩将他擀好的皮分给众人。
擀皮的就一个人,但是包饺子的却有七个。
加上还要揪面剂,这个工作实在是算不得轻松。
好在他们这里真正包的快的,可能就是姜兰。第二梯队的有郎母,有张月亮,有白老爹。
其他如郎敬,如白安安,如郎父,基本就是凑热闹的。
江浩包饺子速度不快不慢,在江家,平时是很少包饺子的。
主要是江海一家如果不在,那他爸妈是不耐烦做这些食物的,蒸一锅米饭,熬点菜,饿不死就行了。
二哥江湖早就看透了老两口,结婚之后小两口宁可自己凑合吃点,也懒得和他们多废话。
只有江浩那时候还小,在家里爹不疼娘不爱的,不跟着父母饭这都吃不上。
大概也就只有过年的时候,才能吃上几个饺子吧。
后来上个高中,跟白叶熟识了之后,周末有时候会跟着白叶一起回家。
那时候白家也不宽裕,但还不至于管不起饭,到了周末大家就凑在一起包饺子。
有钱的时候,就放点肉。没钱的时候,就吃素馅。
白菜或者其他菜剁了,里面再来点煮熟的红薯粉剁碎了,放上鸡蛋,也能吃一顿香喷喷的饺子。
也是那时候江浩才跟着姜兰学会了包饺子,在之前江家过年包饺子,他都是赶出去负责烧火的那个。
他大哥不耐烦看到他,他二哥无视他,他爹妈满眼都是大儿子,他这种自然要躲开点。
今天这么多人包饺子,江浩主要工作不是包,而是将白叶擀好的饺子皮及时地送到众人手中。
等白叶的饺子皮擀到了一定数量,速度逐渐稳定下来之后,白叶再次开始催促白老爹。
“好,就给你们说说。”
白老爹说事情的时候,喜欢点上一支烟。
姜兰将他推到一边,“那边抽去,不用你包了。”
白老爹乐得如此,点上一支烟开始娓娓道来。
事情,还要从白老爹从别的地方来到这小山村说起。
白家并不是本地人,是在白老爹小时候从外地搬来的。没有白爷爷,只有白奶奶一个人,带着当时不过十来岁的白老爹带着简单的行李来到了这个在当时很偏僻的小村落。
当然,这个村子现在也不是很繁华,依然有点世外桃源的味道。
但当年白家母子来的时候,还是有些狼狈的,也亏了当时的老支书将他们母子收留下,让他们加入了村子,还给了他们一个住处。
那时候刚刚恢复高考没几年,来这边插队的人不少,到最后也是有不少人没也返乡,而是选择在这片黑土地留下来。
白家母子的痕迹就混在这些人当众,没有被人发觉,从此在这小村子住下,后来还分到了一片宅基地,就是他们家现在住的地方。
这里要说一句,当年收留下白家母子的老支书,就是现在村子里这位老支书的爹,大家也是父一辈子一辈的关系了。
他们母子默默做事,勤快又低调,虽然也有人打听过他们的来历,但都被模糊了过去。
他们也只知道白奶奶的丈夫被人害死了,他们母子怕被人害,连夜逃了出来。
那个时候,有一些地方还是有些乱的,所以也没有人觉得稀奇。
白奶奶一个个头不高的小老太太,一个就是南方人,但是人很坚强,做事麻利又有章法。日子虽然苦,还是将白老爹给养大了。
第361章 是不是冤家错案
白家母子来到这个村子的时候,身上其实是带着几样东西的。
其中那把菜刀老支书的父亲,那位老老支书就是见过的。
一开始老老支书也不愿意就这么收留一个人。
这边是农村,那时候还是大队小队行事,大家挣工分。
白奶奶个小,看着弱不禁风似的,不少小队都不愿意要她,觉得是个拖累。
后来有的队接纳了她,还帮着干活,可是晚上却摸到了她屋里。
那时候白奶奶和白老爹还借住在老老支书闲置的老屋里,彼此离着并不算太远。
农村又没有什么娱乐,白天下地干了一天,晚上早早就睡了,村子里十分安静。
结果半夜村里人就听到了一声凄厉至极的惨叫,等大家找到地方,就看到地上躺着个男人,听动静还是熟人。
老老支书等人举着火把,拿着手电筒,将这人包围,发现是村里一个懒汉。
白日里大家还在纳闷这懒汉怎么就一改往日的作风,不光自己干活,还能帮着白寡妇干活。
现在大家终于明白了。
大家议论纷纷,但到底民风淳朴,没有人对白家母子有恶意,反而是纷纷指责那懒汉。
毕竟踹寡妇门这种事,说出去全村都觉得丢脸。
事后懒汉被老老支书教育了一番,当然先是安排人骑着自行车将人送到县城的医院去了。那懒汉手臂被砍了一刀,幸亏不深,否则手都要废掉了。
那之后,村子里人也都知道了白奶奶平时看着不言不语的,但是不能惹。
那懒汉更是被这一刀吓破了胆。有时候恶人就是要恶治,不当机立断给他这一刀,他还不知道要生出什么歪的邪的。
事后老老支书,找白奶奶聊了很久,还看了一眼她那把刀。
刀,就是菜刀。
但是和普通的菜刀却有不太一样。
家家都有菜刀,也没见过家里菜刀的背上有一道隆起。
犹如龙纹一般的隆起。
那把刀不一般,那白奶奶的身份恐怕也不一般。
尤其是这把刀锋利的样子,几乎就跟说书嘴里说的词一样。
若是全力砍在懒汉的手臂上,老老支书丝毫不怀疑能直接将对方那条手臂给砍下来。但是,对方就只是轻伤,不会造成残废,但是也足够威慑。
能用这么锋利的菜刀,砍出那么恰到好处的一刀。
不光刀恐怖,白奶奶更恐怖。
那之后,不知道老老支书和白奶奶说了什么,他们家搬出了老老支书的老宅,但是分给了他们一块宅基地。
算是彻底成为了这村子里的一员。
而那把锋利无比的菜刀,也从此消失不见。
直到今日,白老爹才知道这把刀在什么地方。当年他母亲竟然将这把菜刀给埋到了他们村子面前的林子里。
白老爹讲到这里,看儿子的眼神多少有点不善,“你说,你奶奶怎么就告诉你了呢。我可是问过她很多遍,她都不肯说。”
白叶干笑一声。
他这也不是他奶奶说的啊。
不过,小系统这是啥意思,为啥他家的菜刀埋在什么地方了,他知道?
难道,小系统,是……
“妈不告诉你,还不是怕你出事。”姜兰说道。
郎敬皱皱眉,“白叔,白婶,你们家是不是还有什么隐情啊。”
郎敬就差直接询问是不是有冤情了。
“是啊,现在是法治社会,有什么事情咱们可以起诉。”张月亮也跟着说道。
“唉,白老弟这事,我懂。”郎父叹口气,“那时候还有很多东西不健全,尤其是一些山高皇帝远的地方,有心人炮制一些冤假错案也不稀奇的。”
白老爹点点头。
算是承认了郎父的话,只是没有再说话,想来是不想让这些事情延续到下一代。
白叶看看系统提示,剧情已经达到了50%。
但是现在任务不任务的,他觉得已经不重要了。
他都不知道爷爷奶奶那一辈的事儿,他爷爷怎么死的,他奶奶又是何种情况下带着他爹从南方来到了这个东北的小山村生活下来。
而这把刀,又代表了什么。
第362章 从小勤快白安安
看白老爹不愿意再说,郎家父子就主动岔开了话题,说起了别的事情,家里的气氛重新热络起来。
白叶虽然也跟着笑,但多少有些心不在焉的。
九口人吃饭,饺子自然要包的多一些。
姜兰速度最快,一个人用一个盖帘,白老爹抽完了烟也洗了手重新加入。
再加上郎母、张月亮等人,足足包了将近五盖帘的饺子。
东北饺子都是大馅饺子,这一张盖帘上也就四十多个,五个盖帘,差不多有两百二三。
“我去烧水!”江浩下了炕,出去抱了柴禾进来,左右两边大灶一起烧,一会儿一起煮。
白叶将皮擀完了,将案板擀面杖,装着苞米面的面碗都一一收拾好,也跟着出来烧火。
“白叶,你好像有心事。”江浩小声问道,“是因为你爷爷奶奶的事情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