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局就失业:返乡途中卖盒 第813节

    汤色金黄,汤头浓稠的仿佛小米粥一般。
    众人看着放到自己面前的这一小盅佛跳墙,虽然还没吃,却都感觉已经尝到了那鲜美的滋味。
    此时大堂经理在旁边笑着介绍,“这一道是佛跳墙。哦对了,刚才的两道菜是店里赠送的。”
    众人一愣。
    啥?
    刚才那两道菜是赠送的?
    赠品的味道都这么好?
    有人惊疑地问了出来。
    大堂经理含笑点头,解释道,“那两道菜的味道都是比较清淡的,所以在前面给大家上了尝一尝。都是用的我们专供的农场里最新送来的食材。哦,还有那道小黄瓜也是同一个农场出品的。”
    大堂经理介绍完就跟上完菜的服务员一起退出去了,让大家能专心品尝这一道佛跳墙。
    第1548章 小餐馆,卧虎藏龙
    佛跳墙自然是章独岚的作品。
    材料上乘,火候足。
    再加上章独岚这种粤菜大厨的精心烹制,光是观其色,嗅其香,就知道会有多美味。
    等真正的吃到口中,瞬间就沉醉其中了。
    这也太好吃了!
    在场的人,可不全是普通员工,还有好几位股东和公司大客户,这些人都是去过粤省,吃过佛跳墙的。
    可他们以前吃的佛跳墙也不错,却不能跟现在吃的比。
    “我在粤省曾经吃过一家叫做雪岚的餐厅,里面的佛跳墙味道和这个比较像,但是不如这个。”
    “这店虽然没啥名气,但是这菜肴的味道可真是出乎意料啊!”
    “惊艳!小店卧虎藏龙。”
    那边小王所在的桌子和主桌离得比较近,毕竟他也是个小领导。他是能听到那些股东和客户说话的声音的。
    听到有人提到了雪岚,小王忍不住偷笑。
    雪岚啊!
    作为葫芦娃粉的小王可是知道,雪岚就是葫芦娃里老三章独岚的餐厅。
    他的餐厅自然是有他的味道,但怎么也不可能越过他这个创始人做出来的味道。
    “哎,小王,你笑什么?”老板笑着点了小王的名字,他总觉得这小孩知道点什么。
    这事都问到了小王头上,小王自然是嘿嘿一笑开了口,“我是听张老板说到雪岚,才乐的。”
    “哦?为什么?是不是我哪里说错了?”张老板诧异地问道。
    “没有没有,我是说您的舌头太灵了,是这个!”小王竖起了大拇指,“您猜的没错,这佛跳墙就是出自于雪岚。”
    “这话怎么说?难道这是雪岚的厨师跳槽过来的?”
    这种事情其实不稀奇。很多餐厅都是从一些大餐厅高价挖人,给自己店里坐镇。
    人往高处走,这种事情也无可厚非。
    小王摇摇头,“您听过这家店的名字么?”
    看张老板,还有其他人都摇头,小王继续开口道,“其实,这家店叫葫芦娃是有原因的,是因为老板有七位,他们是好朋友。这七个人是七个老字号传承人,其中一位就是雪岚的创始人,也是老板。”
    “啥?”
    “七个老字号传承人?”
    “雪岚的老板?章独岚?”
    看张老板说出章独岚的名字,小王点点头,“您果然是懂行的!”
    张老板被捧得很开心。
    他也是今天所有客户里,最有钱的一位,自然是吃过见过,也听说过。
    不过他去了粤省好几次,还从来没赶上过章独岚亲自做菜的时候。
    听说对方这几年特别的忙,除了去店里看看,很少做菜了。
    “那可真是太荣幸了。我记得雪岚的佛跳墙就九十八一盅,这老板亲自做的,还不得一百九十八一盅啊。”
    “恐怕不止。”另一位老板说道,“佛跳墙虽然是闽菜,但粤省的也别具风格,就咱们吃的这一碗,别看不大,里面的材料可是极其丰富的,每一勺都不一样,而且能做出这个味道来,肯定都是极品材料。再加上这工费,只怕更贵。”
    “是了。九十八只是吃到这些材料的佛跳墙,再多几倍,也吃不到章独岚亲手做的。”张老板非常赞同这句话。
    “今天这一趟真是来值了。”
    这一小碗佛跳墙,浓浓的,差点让大家香的失去品尝下一道菜的味觉。
    好在,中间又送来了一道茶。
    温温的,带着点柠檬香气,喝了之后口中的大部分味道都去掉了。
    “这,上了三道茶了吧?”老板注意到了这一点,“这是包含在内的,还是另外算啊?”
    毕竟他们今天自己点的酒之类的,都是另外算钱的。
    “包含在餐费里的。”
    “该不会是一道菜一次茶吧?”
    众人议论之中,又上了新的菜肴。
    虾。
    出自鲁菜正宗做法的油焖大虾。
    虾很大,一人一只。
    小王咬了一口,虾壳很酥,竟然是也能吃下去的。
    原本这么大的虾,虾壳是比较硬的。
    何况油焖这个做法,也可能让虾壳变硬。
    但眼前这一道不知道是怎么做的,虾壳酥脆,吃到嘴里也不觉得扎,但里面的虾肉偏偏还不会老,想来是用了什么特殊的办法。
    吃饭比较猛地,连虾头都嚼吧嚼吧咽下去了。
    第1549章 好菜源源不断
    一只虾,自然是不够的。
    好在后面的菜源源不断。他们吃虾的时候,桌上又多了两道菜。
    一道是秘制红烧肉、一道是四喜丸子。
    红烧肉的下面,还有一层土豆粉。
    虽然大家一人一块红烧肉吃光了,才发现下面的土豆粉,但这些土豆粉没有坨也没有糊,依然保持着弹爽的口感。
    再加上那道四喜丸子,肉质松软适中,既不会松散,也不是太过紧凑不入味。
    而且口味颗粒感,懂行的一吃就知道这是手工切出来的,再经过反复摔打抱团,绝不是外面小店里机器绞肉又加了面粉的那种丸子。
    因为这两道菜,又唤醒了新一轮的加米饭。
    几乎每个人都又点了一碗。
    就连平日里比较注重养生的几位有钱大佬,都忍耐不住要了第二碗米饭。
    有时候,有些菜,就是要配着大米饭吃,才会更香。
    这些大佬一边吃,一边感叹今天真是来对了。
    这家只有几十人的公司,在京城其实算不上有规模,也正是因为规模不大,才需要在年底拉拢一下客户,搞好关系。
    没想到花了区区几万块,这效果比在京城最大的酒店急头白脸吃一顿的效果都要好。
    至少现在看这几位客户,脸上可都是笑容。
    接下来上了一道脆皮鸡。
    鸡肉嫩滑,鸡皮爽口,似炸似烤。
    吃法也很独特,是按照京城烤鸭的吃法,用巴掌大的荷叶饼卷着吃的。
    那鸡是串在架子上一起上来的,一位穿着雪白干净厨师服的厨师,手里一把雪亮的窄刀,现场片鸡肉。
    虽然说大家都是在京城的,谁还没吃过烤鸭,京城烤鸭可就是现场片肉皮的。
    但,他们是真的没见过现场片鸡肉的。
    这鸡倒也不算肥,算是大小适中,就见那厨师手中的刀上下翻飞,他们只见一片刀光刀影的,一盘鸡肉就好了,剩下的鸡骨头单独放到一边,上面肉已经不多了,但是想要啃一啃还是可以的。
    五桌的鸡肉,在这位厨师的手上也没撑住一刻钟。收拾完了,厨师收刀准备离开。
    所有人的注意力都在鸡肉上,鸡肉片好一端上来,就纷纷开吃。
    只有小王一直目不转睛地看着这位厨师,看到对方想要离开了,瞬间起身,“等等!”
    众人咀嚼的动作都一顿,下意识看向了小王。
    白叶也回了头,因为现在往外走的,只有他和两个店里的服务员。
    小王冲过来,却在快要靠近白叶的时候,来了一个急刹车。
    脸微微一红,“您,是白叶么?”
    白叶刚才在片鸡肉,所以是戴着手套戴着口罩的。
    听到对方的话,白叶摘下了口罩,“你好,我是白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