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6章

    张建舟也是看到当地居民吃这个才知道的,之前他们部队拉练的时候也摘过,不过果肉的口感一般,味道和真正的菠萝大相径庭。张建舟想着让韩霜尝尝鲜就行,就让她只摘了两个回去。
    走着走着,他们又遇到了一棵南酸枣树,树上挂满了密密麻麻的南酸枣。
    韩霜好奇地摘了一颗放进嘴里,刚咬一口,就酸得她直皱眉,连忙吐了出来,实在太酸了,怪不得长在路边都没人摘呢。
    后来,他们又发现了野葡萄,紫莹莹的葡萄像一串串珍珠,比老家山上长得还大。
    韩霜只摘了几串就不得不停下来,实在是张建舟的背篓已经装得满满当当的了。
    如果张建舟不在,韩霜还能放一些在空间,现在只能打道回府了。
    不过这些野果已经够他们吃上一阵子了,下次想吃,再上山来摘就行。
    等走时发现两小只还没回来,韩霜提高了音量呼唤:“糖果,红烧肉,快回来啦!”
    两小只也知道分寸,并没有跑得太远。
    听到韩霜的声音,两只小家伙立刻停下脚步,嘴里各自叼着一只肥硕的兔子,撒开腿就朝着韩霜跑了过来。
    还记得以前,以它俩的力气,一只兔子还需要两小只分工合作,一个咬着兔子的头,一个叼着兔子的腿,才能抬回来。
    可如今它们渐渐长大,力气变得越来越大,一只兔子已经可以单独完成了。
    到了韩霜脚边,它们轻轻放下兔子,尾巴像拨浪鼓一样兴奋地摇摆着,一副求夸奖的模样。
    “哇,糖果与红烧肉好厉害!”旁边的小宝,眼睛瞪得大大的,他还以为糖果与红烧肉去玩了,没想到去抓猎物了。
    韩霜蹲下身子,伸出手轻轻摸了摸糖果与红烧肉的脑袋。
    两小只立刻用脑袋回蹭她的手,喉咙里发出“呜呜”的声音,看着既可爱又带点谄媚的小得意。
    “等回去给你们加餐。”
    一听这话,两小只更高兴了,汪汪叫了两声,那声音还带着声调,真不知道它们怎么发出来的,可人性化了。
    回去的路上,糖果和红烧肉在前面走着,糖果身上还背着小宝的小背篓,那背篓随着它的步伐一晃一晃的。
    至于小宝早就走不动了,小脸红扑扑的,正趴在韩霜的背上,两条小短腿有气无力地晃悠着。
    即便在韩霜的背上,小宝也不闲着,双手紧紧抱着韩霜的脖子,奶声奶气地问:“娘,我重吗?”
    韩霜故意逗他:“你说呢?”
    “哈哈”,小宝企图用笑声回应,那模样可见还有点自知之明,知道自己不轻。
    张建舟背着一个大背篓,跟在大宝的后面。
    大宝也背着个背篓,里面装着大宝挖的野菜,走起路来有些不太方便。
    张建舟看着心疼,就想帮大宝拿。
    大宝一开始还不愿意,因为他看张建舟已经背了许多,后续看张建舟看起来很轻松,这才同意把背篓递给了他。
    等他们回到了家,刚打开大门,就看到黄豆站在院内,歪着脑袋看着他们。
    那小眼睛斜着,模样别提多哀怨了,仿佛在埋怨他们怎么不带它。
    韩霜看着这场景,开玩笑地说道:“糖果、红烧肉,你俩去安慰安慰黄豆。”
    还真别说,两小只像听懂了一样,撒开腿就跑了过去,用头轻轻地蹭着黄豆的羽毛。
    黄豆一开始还享受着这“按摩”,可很快它就发现不对劲了,身上的羽毛都被糖果与红烧肉弄掉了一些。
    黄豆“嘎嘎”叫了两声,也不再做小媳妇模样了,扑闪着翅膀赶紧飞走了,只留下两小只还在原地懵懂地看着黄豆,不知道它为啥跑。
    .....
    韩霜从背篓里拿出了桃子以及葡萄,都洗了一些。
    她看张建舟、大宝他们还在院子说话,便招呼道:“过来吃水果了。”
    还别说,这水果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咬一口桃子,里面清脆带红,汁水四溢,一点也不苦,还挺甜的。葡萄也是颗颗饱满,甜滋滋的。
    哥俩也都很爱吃,吃完一个又拿一个,吃得满嘴都是果汁。
    第227章 收到家里寄来包裹
    一家人正围坐在院子里的石桌旁,很容易就听到了外面传来的敲门声,还有小李爽朗的声音。
    张建舟坐在一旁,示意韩霜继续吃水果,自己起身去开门。
    打开门,就看到小李站在门外,身边是两个包裹,满脸笑容。
    “团长,有嫂子的两个包裹,我正好路过就送过来了。”
    “麻烦了,进来坐,今天刚上山摘得水果,进来尝尝。”
    小李跟张建舟、韩霜他们都很熟悉,也没客气,爽快地答应:“好啊。”
    说着,就跟张建舟一人拿了一个包裹走进了院子。
    韩霜看到小李进来,连忙起身招呼他吃水果。
    她看了看桌上的盘子,发现水果量不多了,便又去厨房洗了一些桃子、葡萄放到盘子里。
    小李拿起一颗野桃,轻轻咬下,又甜又脆,“嫂子,这桃子哪儿摘的?比我们之前摘得好吃多了,我们之前上山摘的又酸又苦。”
    韩霜笑着看向张建舟,“问你们团长,还是他带去的。”
    小李又眼巴巴看向张建舟。
    张建舟:“明天拉练带你们去那边。”
    小李一听,高兴了起来:“谢谢团长。”
    小李尝了几颗桃子,又剥了一些葡萄,便笑着起身准备告辞。
    韩霜望着他意犹未尽的模样,又拿了一些桃子葡萄递给小李:“这些你带回去吧,家里还有好多呢。”
    “谢谢嫂子。”
    等小李的身影渐渐远去,韩霜也有心思关注包裹了。
    看那寄件地址,一封来自婆家,一封则是娘家寄来的。
    张建舟见状,便动手拆起了包裹,大宝小宝也围了过来,眼中满是好奇。
    包裹一打开就能看到叠的整整齐齐的衣服,小宝眼睛一亮,兴奋地拿起最小的一件在自己身上比划着,嘴里还念叨着:“又有新衣服穿咯!”
    张建舟则从包裹中取出一封信,递给了韩霜。
    韩霜摆摆手,“你拆开看就行。”
    张建舟解释道:“信上写的是你的名字,还是你看吧。”
    韩霜接过信,先拆开了张母寄来的那一封。
    信纸上的字迹刚劲有力,一看便知是大队长代笔。
    信中提及,大宝小宝的衣物鞋子都是大嫂二嫂亲手缝制的,而韩霜与张建舟的衣服则是张母亲手操刀。
    韩霜轻轻抚摸着那件浅蓝色的新衣,针脚细密,工艺精湛,显然是张母下了不少功夫。
    就她与小宝的衣服颜色比较亮,一看就是知道她与小宝都是爱美丽的,张建舟与大宝的都是深蓝色。
    信中还详细描述了家中的近况,一切安好,让韩霜夫妇不必挂念。
    最后,张母还询问是否需要她过来帮忙照看大宝小宝。
    韩霜读完信,抬头看向张建舟,轻声问道:“你觉得需要娘过来吗?”
    张建舟想了想,摇了摇头:“不用了,听说托儿所这个月底就能办起来,到时候直接把大宝小宝送过去就行。”
    韩霜闻言,点了点头:“这样也好,省得娘来回奔波。”
    看完张母寄来的信后,韩霜将信纸折好,放回信封,随后又打开韩母寄过来的信。
    她刚展开信纸,就一眼看出这信是韩阳写的。
    韩阳的字,和韩晨相比,差距实在明显。
    韩晨的字刚劲有力、字迹整齐。
    而韩阳的字,歪歪扭扭,笔画之间缺乏连贯,横竖撇捺都不太规整,自如其人还是有一定道理的。
    韩母在信里,如同张母一样,絮絮叨叨地述说着家里的点点滴滴,谁家添了新丁,谁家盖了新房,自家田里的庄稼长势如何.....
    偶尔还夹杂着一两句点评,一看这话就知道是韩阳私自加的。
    ……
    这下小宝和大宝可高兴坏了,一人有了两套崭新的衣服。
    韩母知道这边天气炎热,特意给他们做的都是轻便的短袖短裤。
    韩母的手艺那可是一绝,针脚细密又均匀,配色也恰到好处。
    别说是大宝和小宝了,就连韩霜看着这两套衣服,都忍不住在心里夸赞好看。
    小宝手里紧紧攥着属于他的那套背带短裤,一脸急切地对韩霜说:“娘,我现在就想换上。”
    韩霜看着小宝后背已经被汗水湿透的衣服,摇了摇头,“先别换啦,你刚出了一身汗,等我下午把衣服洗一下,明天就穿了。”
    小宝想着明天很快到来,喜滋滋的把衣服交给韩霜。
    韩霜从包裹里拿出一个柿饼,柿饼表面覆盖着一层淡淡的白霜。
    这柿饼是用家里的冬柿子做的,自从她结婚后,每年开春,韩霜都能吃到娘家送来柿饼。
    今年因为随军离开了家,韩霜本以为吃不到这熟悉的味道了,心里还有些遗憾呢,没想到竟然给她寄过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