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姜窈一向与她们母女不甚亲近,女儿怎会突然说这样的话?
    姜盈察觉到母亲的视线,伸手握住了母亲的手,略带安抚意味的拍了拍。
    姜老夫人抬了抬眼尾,没有太大的反应,语气淡淡道:“她身子好些了?”
    “好些了,父亲寻来的大夫医术极好,当天晚上就退烧了,”姜盈乖乖回答,又替姜窈解释了一句,“这几日窈儿在房中静思己过,已经知道错了。”
    “三弟亲自寻来的大夫?”柳氏捂着嘴道,想起什么又叹息一声,“也是,三弟待窈儿向来极好,我们家珍儿就没这样好的运气,如今还在床榻上躺着呢。”
    姜老夫人闻言,淡淡睨了柳氏一眼,只这一眼,就叫柳氏闭了嘴。
    “那便叫她过来吧。”
    第5章 家宴(上)
    玉珠过来时,姜窈正在回忆书中的情节。
    不知为何,昨日见了姜盈以后,她总觉着怪怪的。
    姜盈作为书中的女主,怎会对她这个炮灰女配这么好?
    而且说起男主,也没有她想象中的羞涩,反而像是在谈论一个不相干的陌生人。
    姜窈伸手拍了拍脑袋,当时看的时候只是打发时间,若知道会穿进这本书,哪怕拼了命,她也要将全文背下来。
    “小姐,玉珠姑娘来了。”外面夏竹冲屋里喊了一声。
    “谁?”
    “老夫人身边的。”春兰小声道。
    姜老夫人?
    姜窈心神一震,她怎么把姜老夫人给忘了!
    姜老夫人可是姜家的主心骨,她想要苟到大结局,肯定要与这位祖母搞好关系。
    “快叫她进来。”
    玉珠进来之后,先福身朝姜窈行了一礼,这才开口道:“三姑娘,老夫人唤您过去用家宴。”
    姜窈伸手拿了桌上的一盒软膏,十分亲昵的握住了玉珠的手,叹道:“玉珠姐姐,你的手可好些了?虽说现在是夏日,但你也要注意点。”
    原书里说,这位玉珠姑娘是在姜老夫人身边长大的,哪怕到了该嫁人的年纪,也不愿出府嫁人,仍在姜老夫人身边伺候,很受重视。
    按照原书里写的,玉珠被卖进姜府前过的并不好,严寒时也要洗一大家子的衣裳,这手就落下了病根。
    玉珠听的一愣,三姑娘竟还记得自己的手得过冻疮?
    她下意识抽回了手,“劳三姑娘惦记,奴婢话已带到,还请三姑娘快些过去。”
    玉珠说完,仍是有些不自在,急忙往后退了出去。
    姜窈瞧着玉珠慌忙逃窜的背影,叹了一口气。
    怎么办,在这个府里,她好像是那个处处给鸡拜年的黄鼠狼。
    “春兰,我们走吧。”
    ......
    “孙女见过祖母,这几日叫祖母担心了。”姜窈走进来,先向坐在上首的姜老夫人见礼。
    姜老夫人转着手中的念珠,上下打量了姜窈一眼,瞧着她面色如常,才不着痕迹的松了一口气。
    “窈儿见过母亲,见过大伯母。”
    说完,姜窈又冲姜盈眨了眨眼,无言叫了一声“阿姐”。
    这可是刷好感度的好时机。
    谁料还没走过去,就被一双手横插了去路。
    “窈丫头快过来叫大伯母看看,”柳氏伸手虚虚拦住了她,“你这几日闭门不出,可把大伯母担心坏了。”
    姜窈抬眼看了一眼柳氏。
    一双细长的柳叶眉,瞧着倒是十分的精明,头上装饰着各种珠翠,手腕上还佩戴两只玉镯。
    看上去......像是个暴发户。
    嘴上倒是挺担心的,可这三日也没见她送什么过来。
    “大伯母客气了。”姜窈不着痕迹的收回了手。
    姜府这一代小辈不算多,三房除了她跟姜盈,只有沈氏所生的小五姜文洵。
    而大房那边,有个跟姜窈一样,也是妾室所生的二姑娘姜珍,以及柳氏所生的四公子姜文参。
    那阿姐旁边坐着的,应该就是嫡母沈氏了。
    姜窈偷偷打量着她。
    沈氏瞧上去不过三十多岁,样貌虽并不惊艳,但五官端正,给人一种舒适和谐的感觉。
    许是姜窈的视线太过显眼,沈氏往这边看了一眼。
    与姜窈对上视线,沈氏的嘴角微微上扬,露出一个淡淡的笑,既不过分热情,也不显得冷淡,“过来坐吧。”
    姜窈忙低下头,应了一声,抬脚往那边走去。
    柳氏眼珠子一转,停在了姜窈身上,笑着开了口,“坐那么远干嘛,窈丫头过来坐你祖母身边来。”
    她指的空位是众人给姜明籍留的,就在姜老夫人的右手边。
    姜窈一怔。
    这柳氏是专门挖坑给她跳的吧?
    原主只是一个庶女,哪能坐到次位上,若是真应下了,明日这事就能传遍整个京城。
    “大伯母说笑了,父亲不来,这位置哪能由我来坐,”姜窈笑的腼腆。
    “若大伯母想叫窈儿与祖母离的近些,不如叫我坐您那?”
    柳氏听到这话,面上的笑意收敛了一些,眼中划过一抹不可置信。
    这傻子说什么?
    叫她给她让位置?
    “你是要我这个长辈给你一个庶女让位?”柳氏声音大了一些,一时也没了顾及。
    沈氏一听这话就皱起了眉头,正要开口,却被姜窈抢先开了口。
    “大伯母一口一个庶女,若是这话叫大伯知道,他心中会如何想?”
    姜明和并不是姜老夫人所生,只是姜老爷子膝下拢共就这么三个孩子,索性都养在姜老夫人身边。
    虽不是亲生,但这么多年的养育之恩,早就胜似亲生。
    柳氏心中一紧,还欲再继续争辩,却被身后站着的冯嬷嬷扯了扯袖子。
    姜老夫人还在这坐着呢,不是争吵的时候。
    “成,那伯母就给窈儿让个位置,好叫你也尽尽孝道。”
    柳氏瞧了一眼旁边默不作声的姜老夫人,一时心里有了主意,笑眯眯地起身,往旁边挪了个位置。
    见她以退为进,姜窈也只是勾唇道了一声谢。
    反正她打定主意要与姜老夫人搞好关系,坐的近也算意外之喜了。
    只是不知姜老夫人愿不愿意......
    姜窈心中思索着,尚未启齿,便察觉到姜老夫人的目光已经落在了她的身上。
    姜老夫人年过半百,但她的眼神依旧清明,仿佛能够洞察人心,面容严肃,没有半点笑意。
    姜窈不禁咽了口唾液。
    “坐吧。”
    姜窈忙应了一声,“是。”
    “窈丫头往日再如何,也是姜府正经的女儿,日后那些眼皮子浅的话就不必再说了。”
    柳氏脸色瞬间白了几分。
    姜老夫人说话时虽没看她,但这话明显是说给她听的。
    姜老夫人淡淡开口,“既然人都到齐了,就开宴吧。”
    第6章 家宴(下)
    高门贵府里最讲究规矩,一旦开宴,便没人再说话。
    姜窈坐在姜老夫人旁边,浑身都有些不自在。
    虽然她打定主意,要与姜老夫人搞好关系,可究竟该如何......
    姜窈的视线落在一处。
    记得书中有提到过,姜老夫人最爱酥炸耦盒,后来上了年纪嚼不动了,女主姜盈还亲自下厨,做了改良版的。
    “祖母,窈儿记得你最爱吃这个了。”
    姜窈在心里犹豫了片刻,给姜老夫人夹了一筷子,语气中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紧张。
    将那藕盒小心翼翼放下后,立马缩回了手,仿佛害怕被注意到似的,头也低了下去,往嘴里狠狠扒了一口饭。
    试图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和紧张。
    却没注意到,无论是姜老夫人还是身后的玉珠,神情皆是一愣。
    而姜老夫人的目光落在盘中那块耦盒上,只觉眼中竟有些酸涩。
    “好,你也吃。”姜老夫人也给姜窈夹了一块。
    气氛是难得的和睦。
    见此情景,柳氏的笑意在嘴角凝固,她的目光在姜窈和姜老夫人之间徘徊,心中生出几分恼火。
    怎么回事?
    往常,这两人一碰面,总是话不投机半句多,每每都是不欢而散的局面,如今怎么......?
    ......
    “你父亲晚些回来,你身子既已大好,就好好同你父亲坐下来聊聊,莫再像上次一般。”
    姜老夫人用完膳,语气平静却带着一丝不容置疑的严肃。
    姜窈连忙点头,“祖母,窈儿知道了。”
    说罢,姜老夫人似乎是有些累了,没聊几句,便挥手叫他们几个人各自回去了。
    直至回到自己的卧房,姜老夫人的思绪似乎还停留在刚才的一幕上。
    她坐在榻上愣了一会,嘴角却不自觉地上扬,露出了一抹淡淡的笑意。
    甚至有些激动地看着身边的玉珠,像是在确认,她现在不是在做梦。
    “玉珠,你刚刚瞧见没有?”她的声音中带着一丝颤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