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9章

    将敌军赶走后,他们并没有多少时间善后,因为京城来人了。
    谢余年的手指微微收紧,菩提子的棱角硌得他掌心发疼。
    他低下头,看着手中的念珠,嘴角勾起一抹嘲讽。
    等待他的,不是皇帝的嘉奖,而是一道命他入京为质的圣旨。
    传旨太监的锦靴踏上沙地之时,他正在齐叔的碑前,赫图像是一道新鲜的伤口,却并未在京城留下多少波澜。
    圣旨上的鎏金字迹在阳光下泛着冷光,谢余年看见父亲的手在身侧紧握成拳,青筋暴起。
    “请少将军即日入京。”
    太监尖细的嗓音刮得他耳膜生疼。
    夜色沉了下来,营帐中只点了一盏昏黄的油灯。
    承伯侯坐在谢余年的对面,声音沙哑:“你回京城也好,多陪陪你母亲,她一个人在京城,日子过得孤单。”
    谢余年嘴角勾起一抹讥讽,“当初留母亲在京城,是为了牵制您,如今见我大了,叫我也回去,不过是怕您功高盖主,将我们母子当作人质罢了。”
    承伯侯的脸色微微一变,“这些话,不可乱说!”
    “乱说?”谢余年冷笑一声,手中的杯盏被他重重地放在案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
    “赫图一战,死伤多少,他们在乎吗?皇帝不信任您,也不信任我,他怕谢家的兵权,怕谢家的声望,怕谢家有一天会威胁到他的龙椅!”
    “新帝初登基,朝中大事仍由摄政王把持,”承伯侯的声音有些疲惫,“京城虽为牢笼,但至少能保你平安。”
    “京城不比边关,你回去后,务必谨言慎行,不可莽撞行事。”
    夜风从窗外吹进来,带来一丝凉意。
    谢余年缓缓睁开了眼。
    他知道,他在上位者的眼里,不过是一枚棋子,被推着上了这盘棋局。
    但不到最后一刻,谁才是真正的执棋人,还不一定。
    ......
    取消今年选秀的旨意很快就下来了,不过相比较而言,另一件事更令人瞩目。
    “小姐,”春兰从外面探出脑袋,“时候不早了了,我们该出发了。”
    大姑娘都在府门外了,就差自家小姐了。
    姜窈叹了一口气,磨磨蹭蹭的往外走。
    这太后也真是不死心,皇帝都取消选秀了,她还挣扎个什么劲儿?
    非要举办这秋日宴,邀各家小姐去御花园一聚。
    这不就是相亲大会吗?
    还是有剧本的那一种。
    太后想往皇帝后宫里塞人,还要走这个过场,拉她们过去当陪衬。
    算了,就当是古代皇宫一日游。
    “珍儿已经先行出发了,”姜盈瞧见她今日的穿着,笑着夸了一句,“你这个围脖倒是好看。”
    毛色雪白蓬松,衬得她的脸更加小巧精致。
    姜窈刚打了一半的哈欠猛地收了回去,干笑了两声,“是、是吗......”
    她的衣服平日里都是夏蝉搭配好的,今天有些冷,夏蝉便将这个围脖拿了出来。
    她起来的太急,压根没仔细看。
    “是谢公子送的吧?”姜盈轻笑两声,像是看透了什么。
    “嗯......”姜窈点点头。
    姜盈突然想起什么,问道:“过几日便是谢公子的生辰,你打算送些什么?”
    姜窈闻言,微微一怔。
    谢余年要过生辰了?
    她眼神躲闪,低声道,“我还未想好......”
    姜盈见她这样,以为是害羞了,忍不住掩唇轻笑,眼中带着几分促狭,“那你可要好好想想。”
    姜窈低下头。
    说起来,她确实没送过谢余年什么。
    这次......就当是兔毛围脖的回礼吧。
    第68章 太后
    秋日的阳光洒在御花园中,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桂花香。
    姜窈跟在姜盈身后,偷偷打量着御花园角落的那棵桂花树。
    听闻蓉贵妃最喜桂花酒,这桂花树还是陛下亲自陪她栽下的。
    园中的桌案上铺了一层锦缎,上面摆满了精致的点心和果品。
    姜窈随着姜盈落座,等着太后过来。
    她的手还没伸到桌子上拿点心,便听到了太监的通报——“太后娘娘到!”
    园中的贵女们见状,纷纷起身,整理衣裙,准备行礼。
    姜窈也跟着起身,朝太后行礼。
    “臣女参见太后娘娘,愿太后万福金安。”
    太后视线扫过众人,闻声道:“不必多礼,都起来吧,今日大家随意些,不必拘束。”
    众人这才起身,重新落座。
    趁着起身的间隙,姜窈抬头看过去,不由得一怔。
    虽说当今太后并不是皇帝的生母,可这也太年轻了吧......
    感觉不过三十多岁,瞧着比摄政王萧旌大不了多少岁。
    太后身旁坐着的那位,便是今日的主角,太后的侄女王宛清了吧。
    王宛清今日穿了一件浅粉色襦裙,年纪看上去大不了姜窈多少,容貌清丽,举手投足间透着一股端庄娴雅的气质。
    她正低头与太后轻声交谈,唇角带着浅浅的笑意,神情温柔而恭顺。
    姜窈抿了抿唇,不着痕迹地收回了视线。
    神仙打架,小民遭殃。
    正想着,忽听得太后开口道:“今日秋高气爽,园中景致正好,若有才艺,也可献上一二,为宴会添些趣味。”
    太后的话音刚落,席间的贵女便一个个起身,准备献上自己的才艺。
    姜窈坐在席间,手中捏着一块精致的桂花糕,有一搭没一搭地看向场中。
    她坐的位置倒是不错,正对着中央,也算是vip位了。
    在欣赏完三支小曲,两曲琵琶,三幅舞蹈后,终于迎来了今日的男主角。
    “皇上驾到——”
    姜窈再次跟着众人行礼,余光中瞥见一道明黄色的身影。
    太后眼中闪过一抹笑意,“你政务繁忙,哀家还以为你今日不会来了。”
    皇帝摆摆手,示意她们都起来。
    他走到太后身旁,声音低沉:“母后举办的秋日宴,儿臣怎敢缺席?只是政务缠身,来得晚了些,还望母后见谅。”
    太后轻笑一声,摆了摆手:“罢了,来了便好,坐下吧,今日园中景致正好,你正好放松些。”
    姜窈悄悄抬眼打量着上面,见皇帝虽面色苍白,但目光深邃,带着一股不怒自威的气势。
    她低头捏起一块杏仁酥,轻轻咬了一口。
    心中感叹道,要是这皇帝健康一点就好了。
    不过男主角都已经来了,接下来是不是......
    果然,太后含笑看向皇帝,语气温和:“方才几位姑娘都献上了才艺,都让哀家大开眼界,你可要好好欣赏,莫要辜负了这番心意。”
    皇帝微微点头,目光在席间扫过,淡淡道:“母后费心了,儿臣自当好好欣赏。”
    太后闻言,眼中笑意更浓,转头看向身旁的王宛清,柔声道:“宛清,我记得你琴艺甚好,不如为你表哥献上一曲,如何?”
    王宛清闻言,脸上闪过一抹羞涩,“臣女遵命。”
    她走到琴案前坐下,纤纤玉指轻抚琴弦。
    琴声渐歇,席间响起一片赞叹声。
    皇帝颔首,“表妹琴艺果然出众。”
    “宛清,你不是还为你表哥准备了东西吗?还不赶紧拿过来?”太后像是想到什么,笑着道。
    王宛清听到太后的吩咐,脸上的红晕愈发明显。
    她从宫人手里接过一个锦盒,缓缓朝着皇帝走去。
    然而,就在她快要走到皇帝面前时,脚下忽然一滑,似乎是踩到了裙摆,整个人顿时往前倒去。
    在场众人见状,不由得发出一阵低低的惊呼。
    除了......姜窈。
    这王宛清在宫中都住了快三年了,也没把皇帝搞到手,今儿这么好的机会,当然会有些特殊手段。
    电光火石之间,皇帝迅速起身,伸手一揽,稳稳地将王宛清接在了怀里。
    王宛清手中的锦盒掉落在地,发出一声轻响,她轻呼一声,却发现自己安然无恙地倚在皇帝的臂弯中。
    脸上顿时增添了几分羞赧。
    “表妹小心。”皇帝的声音里带着关切。
    王宛清站稳后,连忙低头行礼,“多谢表哥相救。”
    她发髻上簪着一支精致的玉簪,耳畔垂下的珍珠耳坠随着她的动作轻轻晃动,显得格外动人。
    皇帝的视线落在上面。
    太后见状,眼中闪过一丝意味深长,语气多了几分调侃:“宛清,你这孩子,怎么这么不小心?幸好皇上反应快,不然可要摔着了。”
    王宛清脸颊微红,低声道:“是宛清疏忽了,让姑母与表哥担心了。”
    皇帝微微摇头,淡淡开口,“无妨,表妹无事便好。”
    他说完,弯腰捡起地上的锦盒,“这里面是什么?”
    王宛清声音轻柔,“表哥近日政务繁忙,臣女特意准备了一盒安神的香料,希望能为表哥解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