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5章

    成亲以后还能换什么称呼?
    姜窈瞪了他一眼,抬手捶了一拳在他胸口,“登徒子!”
    “登徒子?”谢余年顺势握住她的手腕,在手背上落下轻轻一吻。
    他扣住她的腰往怀里一带,“阿窈不喜欢吗?”
    姜窈被他圈在方寸之间,鼻尖全是谢余年身上清冷的松木香。
    她故作镇定地抬眸,却撞进他幽深如墨的眼眸里。
    这时,禅房外传来急促的脚步声,元正顶着满头雪花敲了敲门,“公子,融水已没过马蹄,马车怕是......”
    气氛骤然被打破。
    姜窈笑得乐不可支,起身从榻上下来。
    谢余年面无表情地拉开房门,目光如刀般扫过站在门口的元正。
    “不如......在寺中暂住一晚。”元正被这眼神冻得一哆嗦,他缩了缩脖子,声音不自觉地低了几分。
    “知道了。”谢余年修长的手指搭在门框上,不着痕迹地挡住了屋内景象。
    姜窈在屋内笑得肩膀轻颤,故意提高声音道,“那我叫春兰去收拾厢房。”
    元正这才知道姜窈也在屋内,顿时涨红了脸,“小、小的也去替公子收拾厢房。”
    他慌乱地往后退了两步,差点踩空台阶。
    谢余年回头看了眼笑得花枝乱颤的姜窈,眼底闪过一丝无奈。
    再转向元正时,声音又冷了几分,“先去将晚膳提过来。”
    元正连忙拱手,“小的这就去!”
    他往外走了两步,又想起什么,转头看了一眼正要去收拾厢房的春兰。
    “春兰姑娘,你怎么也不提醒我一声?”
    春兰闻言,冷冷的白了他一眼。
    他家的呃......拱了她的小白菜。
    巴不得有人去打断呢。
    元正被春兰这一眼瞪得后背发凉,讪讪地摸了摸鼻子。
    他这才注意到春兰手里紧紧抱着姜窈的斗篷,活像护崽的母猫。
    “春兰姑娘......”元正干笑两声,往后退了半步,“我先去提晚膳了......”
    ......
    静安寺的晚膳只是普通的斋饭。
    两人在桌旁坐下。
    姜窈想起上次谢余年的说的话,“你上次说,陛下发觉他中了毒?”
    “嗯。”谢余年颔首。
    “你们抓到人了?”姜窈压低声音道。
    “抓到了,”谢余年眸色微沉,夹了一筷子素烩三丝放入她碗中,“已经被我杀了。”
    姜窈有些纳闷,“那摄政王那边不是已经知道你们发现了?”
    这岂不是打草惊蛇了?
    突然,她手中的竹筷微微一顿,像是想到了什么。
    谢余年眸中闪过一丝寒芒,“那毒,是摄政王故意让陛下发现的。”
    弃车保帅。
    摄政王这番亦是在隐藏背后真正的帅。
    姜窈瞳孔微缩。
    果然。
    “你们是故意打草惊蛇的,”姜窈轻声道,“好叫摄政王觉着陛下的每一步都在他的计划之内。”
    果然。
    他们搞权谋的心都脏。
    “太后是给摄政王下了什么迷魂汤。”姜窈忍不住嘀咕道。
    “天冷,”谢余年抬手给姜窈盛了一碗汤,“喝完汤暖暖身子。”
    “......”
    姜窈接过汤碗,抿了一口,“啊!我也中迷魂汤啦!”
    谢余年被她逗的一笑,他伸手替她拂去唇边沾着的汤渍,指尖在她嘴角若有似无地停留了一瞬,“那你可要中一辈子了。”
    用过晚膳,雪又密了几分。
    姜窈拢紧斗篷踏出厢房,青石小径上的积雪已被僧人扫至两侧,却仍有些湿滑。
    春兰提着灯笼在前头引路,昏黄的光晕在雪幕中晕开一小圈暖色。
    这毕竟是寺庙,里面男和尚多。
    为了避免节外生枝,姜窈的厢房要再往后面偏一些。
    “小姐当心台阶。”春兰话音未落,自己先踩上了薄冰,身子猛地一晃。
    姜窈觉着有些好笑,“你先顾着自己,别我们两个都摔了。”
    她伸手,抬手想带上自己的斗篷。
    却见一柄竹骨伞已经稳稳罩在她头顶。
    姜窈回首,见谢余年不知何时跟了出来,细雪落满他玄色大氅的肩头,在灯笼昏黄的光晕里泛着莹莹微光。
    “谢太尉这是?”姜窈仰头看过去,“要送我回去?”
    谢余年顺势将竹骨伞倾过她头顶,低低应了一声,“雪夜路滑。”
    春兰只好在前面举着灯笼独自打着一把伞,灯笼的光圈恰好能照亮两人眼前的路。
    远处禅房陆续熄了灯,两人静静往厢房去。
    春兰不远不近的跟着。
    两人并肩走在雪径上,谢余年的大氅时不时被风吹起,替姜窈挡去侧面袭来的风雪。
    谢余年微微侧首,便瞧见她斗篷风毛领中露出的一截白皙后颈,绒绒的碎发被夜风吹得轻轻颤动。
    这个画面莫名熟悉。
    那日也是这么一个毛茸茸的脑袋,挤进了他的怀里。
    就这么闯入了他的世界。
    直到看见不远处的厢房,谢余年才停了脚。
    姜窈这才发觉,他右肩早已积了层薄雪。
    “你快回去吧。”她赶紧道。
    谢余年点头,转身朝回路走,又想起什么,扭过身道,“你早些休息,明日雪停了就下山。”
    姜窈倚在门框目送他离去。
    没有注意到一旁的春兰松了一口气。
    她心里还在担心,若是今晚上谢大人要留下来,她用什么理由拒绝呢。
    这毕竟是在寺庙......
    第133章 还卖话本子?
    天色完全黑了下来。
    姜窈倚在窗边看雪,青丝半散,百无聊赖地拨弄着腕间玉镯。
    原本以为今晚上就这么无聊的度过。
    忽然听见外间春兰压低的说话声,隐约还夹杂着元正支支吾吾的应答。
    “小姐。”春兰掀帘进来,手里捧着个青布包裹,神色有些微妙。
    姜窈漫不经心抬眼,“怎么了?”
    “谢公子送来的,”春兰将包裹递上,“说是,怕姑娘夜里无趣。”
    解开布包,竟是几册崭新的话本子。
    瞧着像是当下时兴的。
    这静安寺,还卖话本子?
    姜窈忽地反应过来,这些莫不是谢余年提前备在马车上的。
    她这才明白过来。
    怪不得谢余年上次会发现她扯的谎。
    雪渐渐停了,山间弥漫着湿润的寒意。
    清早,姜窈在房中用完早膳,裹紧斗篷出了寺门。
    马夫早早等在了马车旁,见姜窈过来,连忙把脚凳搬下来,“姜姑娘请。”
    姜窈四下打量一圈,没瞧见谢余年的身影。
    她看了一眼春兰。
    春兰会意,上前问了马夫两句。
    马夫低着头回道,“公子吩咐,让姑娘先下山,等过了午后,他自行骑马下山。”
    姜窈了然。
    两人在山上待了一夜,若再一起回去,难免惹人闲话。
    在这方面,谢余年好像一向周到。
    姜窈收回视线,指尖轻轻拢了拢斗篷边缘,低声道:“走吧。”
    春兰扶着她上了马车,车帘落下,提前点好的暖炉隔绝了外头的寒气。
    姜窈靠在软垫上,指尖无意识地搭在暖炉上,思绪飘远。
    谢余年下一步,怕是要对摄政王动手了。
    朝堂局势诡谲,摄政王权势滔天,就算他早有计划,但真要撕破脸,必是一场腥风血雨。
    他这一忙,怕是更难见上一面了......
    正出神间,姜窈心头忽地一跳,似有所感。
    她下意识倾身,掀开车帘往后望去——
    山道蜿蜒,雪色苍茫。
    远处寺门前,一道颀长的身影静立阶上,玄色大氅被风掀起一角,宛如停驻的鹤。
    不知道他在这站了多久。
    两人视线遥遥相撞。
    见她看过来,谢余年没有动,眉梢一动,扬起一抹笑。
    姜窈指尖一颤,车帘从掌心滑落,倏地隔断了视线。
    她怔然坐着,心口却像是被什么轻轻撞了一下,酸涩又温软。
    ......
    随着阿姐的婚期渐近,姜府早早挂上了红绸,连廊下的灯笼都换成了喜庆的红色。
    姜窈穿过回廊,看着满府的红,心里莫名涌上一股说不清的滋味。
    “三、二姑娘,大姑娘正在里面等着您呢。”姜盈的贴身丫鬟冬灵在门口迎着她。
    姜府分家后,姜窈的齿序变成了行二。
    只是府里叫惯了三姑娘,一时还有些改不过来。
    姜窈点点头,提着裙摆跨过门槛。
    屋内,姜盈正端坐在梳妆台前,沈氏身边的嬷嬷正站在她身后,手里拿着一本册子,絮絮叨叨地说着什么。
    “新娘子进门要先跨火盆,寓意红红火火,然后要......”嬷嬷的声音在看到姜窈时戛然而止,“哎呦,二姑娘也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