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5章

    只要交两成租金,其他啥税没有。
    如今田明慧她们已经废除了明面上的所有苛捐杂税,包括人头税之类全都废除了,田税也废了,租金不是田税。
    因为丁水有说过,从底层手里收钱是最麻烦,也最容易惹人厌恶的事,更是最容易滋生腐败,激化朝廷与百姓间矛盾的中间环节,哪怕再麻烦,也最好用隐形赋税来收取,而不是直接要钱。
    所以此时她们主要做的就是,将无主土地矿产等各方面资源收归元君府所有,同时开设各种元君府所有的工厂。
    以及主导控制核心贸易市场。
    税可以潜移默化的加到商品的价格以及市场流通环节当中去,再者就是大量集体资产足以给元君府带来足够多的资金,不收苛捐杂税也可以过得很好。
    她们这么做,百姓是欢呼雀跃。
    但那些大家族就头疼了。
    因为很多百姓租他们的田,或者给他们种一年地,交完赋税租子之类乱七八糟的东西之后,剩下粮食根本就不够吃,要靠各种杂粮野菜才能维持温饱。
    总之收入远不如给田明慧她们开荒种田,更别说租田明慧她们开荒整治过的土地了,所以收完地里的农作物或者租期到了之后,绝大多数人都放弃继续续租,跑去给田明慧她们干活开荒了。
    结果就是那些大家族,土地多也没用,没人种的土地有再多又有什么用?
    三五年没人种。
    很快就会退化成荒地野地。
    对此,敢闹的直接清算,还就不信他们没做过坏事,不闹,好声好气过来协商解决问题的,也给他们两个选择。
    要么把地卖给元君府。
    要么就买他们的农具,然后高价雇些人干活,有那些农具辅助,完全可以只用过去十分之一的人,就将他们现在的土地全部都种完,如果再用上元君府提高的优良品种和化肥之类东西的话。
    土地产量翻倍都没问题。
    结果就是,有的人把大量土地都卖了,有的人咬咬牙,花钱从田明慧她们这边买了不少先进农具,优良种子以及化肥农药之类的东西,又花高价雇了些人手,继续种田。因为免田税,元君府并不是只针对普通百姓以及没田的人。
    而是所有人全都一视同仁。
    有的人算了算,觉得还行,如果元君府说的都是真的,即便高价雇人种田最终收益也会比原来高许多。但也有人觉得现在免税就是个噱头,回头指不定得搞多少手段,把没收的税都收上来。
    所以十分果断的把田都卖了。
    或尝试经商,或直接跑了。
    但不管怎么说,整个岭南道是迅速稳定了下来,并且到处都在用人,到处都在开工,不是在开荒,就是在建设工厂或者修路。所有人都有活干,也就意味着所有人都有工钱,并且有钱消费。
    再加上崖州岛的粮食水果和鱼肉产量十分充足,源源不断的支援岭南道。
    节度使崔羽死后不到两个月。
    岭南道就变得欣欣向荣起来。
    最明显的变化就是绝大多数人脸上都没了菜色,基本能吃饱,同时还有各种水果以及肉食供应,起码咸鱼不缺。
    这是他们过去想都不敢想的日子。
    哪怕如今崔羽复活。
    估计百姓都得赶紧把他
    砍死。
    大家又不傻,谁会放着如今好好的日子不过,再去过过去那种苦日子啊!
    大概也就是这时候……
    大乾朝廷那边的嘉奖旨意,总算送了过来,是七八个太监团队送过来的。
    没错,嘉奖崔羽的旨意。
    他当初派人提前写好请功折子,并且快马加鞭送到京城洛阳的时候,洛阳的朝廷压根就没觉得他会扯谎,也不觉得他对付一个崖州岛总督有什么困难。
    他们只是觉得崔羽太不要脸。
    崖州岛一直就在他岭南道的管辖范围之内,出了事,本来还应该追究他的责任,如今他派人去镇压下来,无非也就是将功折罪罢了,竟然有脸来请功。
    于是朝廷当中的文武百官分成了两种态度,一部分人认为,应该发道旨意下去斥责一顿,还有一部分人则认为不管怎么说,他也算是帮忙稳定局势,并且还知道上折子,愿意给朝廷个脸面。
    朝廷也不能太寒了节度使的心。
    如果不给嘉奖还斥责,以后怕就别想知道那些节度使管辖区域发生了啥。
    双方谁也说服不了谁。
    但就没人提议去验证事情真假。
    结果硬生生扯皮扯了一个月,才最终决定给点口头嘉奖,再给个虚职,以及赏了几件贡品,并且派了几个太监将东西送过来,那几个太监也不是很急。
    晃悠了一个月,这才赶过来。
    进入岭南道之后,他们压根就没想太多,也没打听,直奔过去地图当中所标注的岭南节度使府邸而去,等到到了地方,看到明晃晃的元君府三个字的牌匾,这才惊觉不对劲,并被抓了进去。
    然后都没用刑,便将他们知道的所有事全部都说了出来,而收到这个消息的田明慧相当无语,崔羽也太自信了。
    先上折子请功,然后才出兵。
    “岭南道已经够大了,想要消化并且将之彻底掌握开发出来,得花好长时间。咱们即便有能力,也没必要再继续占更大的地盘了,要不就按先前说的给小皇帝些银子,买个节度使位置呗。”
    “我觉得没问题!”
    “那咱们该怎么说?总不能直接说我们造反成功吧,还是得遮一遮啊!”
    “这有什么不好说的,直接跟那几个太监说,实际上是崔羽要造反,而且还已经登基称帝,自称岭南王。我们元君娘娘不忍心看到百姓受苦,所以派我们这些弟子出来将其覆灭,接管岭南。
    反正人都死了,不任由我们说。”
    “他们能信吗?”
    “你管他们信不信呢,他们是愿意信也好,不愿意信也罢,反正我们就这么说,不信也得信。就凭我们这么快灭了崔羽,并且接管整个岭南道,朝廷那边只要脑子没病,就能猜得出来,我们的实力绝不可能比原来的崔羽实力差。
    甚至可能要强过崔羽很多。
    他们脑子进水了才会得罪我们。”
    “是啊,再送几十万两银子,还不直接把如今穷的叮当响的那个小皇帝给砸懵了,要我说不送钱也没啥问题。”
    “你这就不懂了,送钱既展示一下我们的财力,也让他们以为我们胆子小好欺负,等过些年,咱们彻底掌握了整个岭南道,想来不愁没有人打我们,到时候,我们不就能不得不反抗了吗?”
    “哦,原来是这个意思,天哪,你们的心可真脏,我都没想到这点……”
    “别人贪婪,关我们何事。”
    “我们再有钱,再怎么炫耀,那也不是他们来抢我们的理由,到时我们为了自保不得不反击,更是顺理成章,天经地义,但也不能表现的太过于软弱。
    最近几年我们可没空扩张。
    所以还是得注意一下尺度。”
    “行……就这么着吧。”
    第140章 :腰斩弃市受辱妇(22)
    商量妥当之后,田明慧她们很快便准备好八十万两银子,然后派了两个脑子比较聪明的师妹,以及几十个士兵。
    押送那些银两,外带几个太监。
    一起前往洛阳。
    这次去,可没那些太监们过来来的悠闲,他们是要赶时间的,所以最终只花了一半时间,也就是半个月左右,便顺利到达洛阳城,并且入驻地方官驿。
    紧接着当然就是让那些太监进宫。
    跟皇帝说下情况,并且让皇帝安排下他们觐见,走个流程,给他们封岭南节度使,他们也好把银子交给小皇帝。
    那几个太监,实际上是没有资格见皇帝的,但他们怕田明慧觉得他们没有用,直接将他们杀了,所以先前在岭南道的时候是什么许诺都敢许,不断积极表示他们有用啥的。其实田明慧她们也没信,但毕竟她们又不是嗜杀之人,也就顺着他们的话,并没有过多深究啥。
    而且这些太监再怎么见不到皇帝。
    传个话肯定没问题!
    这不,进宫之后,那几个太监虽然没有见到皇帝,但很快就见到了他们的顶头上司。因为洛阳这对岭南道的事还不知情,所以那个五品太监也只是过来走个流程,收回他们手里的通行令牌。
    “大人!不好了,出事了!”
    “那个崔羽就是废物,他根本没有功劳,早就兵败被杀了,整个岭南道已经落入了一个叫元君府的势力手里。”
    “我们差点连命都没了呀!”
    那几个太监很清楚,这时候他们将消息瞒下来,一点用都没有,回头跟他们一起过来的那些家伙要是闹起事来。
    他们还得受连累。
    所以立刻就跟先前在元君府被抓一样,把他们知道的所有事都说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