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看来是他刚才想当然了。
    不过也是,映华县主想出来的吃食,又怎么可能让人失望呢。
    嘻嘻嘻,幸好今日父皇把他带出宫来了。
    不然还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够吃上如此其他的火锅呢。
    景宁帝三人眼里也都浮现笑意,难怪说粥底火锅美味又养生。
    光是锅底就已经废这么多功夫,一会儿加入涮料肯定更加美味。
    小二又将他们点的食材都呈上桌:”几位客官,一会儿要先涮荤菜,再涮素菜。荤菜也有涮菜的顺序,先涮鱼虾等海鲜河鲜,再涮肉食。”
    因为锅底的特殊性,粥底火锅涮烫的顺序也非常讲究。
    所有的食材都有既定的入锅顺序,一定要先烫食荤菜,然后再烫食素菜。
    只有这样,才能体现粥底火锅重“鲜”的特色。
    否则,蔬菜中的水分太多,会影响锅内粥水的鲜味。
    而在荤菜里面,海鲜河线排在前面。
    为了汲取食材的鲜味,一定要早早入锅,让它们和粥水一起煮开。
    涮完各类海鲜河鲜,才轮到其他的肉食。
    食材入锅还讲究猛火放,慢火浸。
    保持食物的原味之外,粥底火锅的美妙之处还在于能够让食材更加的爽脆和q弹。
    景宁帝一行人都听得很认真,把要注意的事项都记了下来。
    ”好了,我们开始吃吧,想吃什么就涮什么。”
    小二刚离开,景宁帝便率先拿起了漏勺,将串在竹签上的虾放入翻滚的粥水锅底中。
    其他人也都各自拿起了面前的漏勺,涮起了心仪的食材。
    太子看了看桌上的食材,决定先吃白贝。
    他将白贝倒入漏勺,放入锅里。
    估摸着时间差不多了,便将漏勺拿了上来。
    白贝的个头都很大,贝肉莹白饱满。
    经过粥水锅底的洗礼,贝肉上还挂着米汁。
    粘稠润滑的粥水包裹着食材入口,柔滑之余还带着锅底的清香,滋味丰醇。
    太子细细咀嚼着口中的白贝,眼里满是惊艳。
    真好吃啊!!
    他早就该来这美食街逛一逛了!!
    ……
    谢家人正坐在桌前等着他们点的锅底和涮火锅的食材。
    谢家有老有少,考虑到大家能够接受辣的程度不一样,特意点了一个鸳鸯锅。
    一边是香辣锅底,一一边是比较清淡的菌菇锅底。
    很快,小二便将冒着热气的锅底呈上桌:“几位客官,这是你们的鸳鸯锅底。”
    除了谢将军,谢宴青和云若之外,谢家其他人在中秋宫宴的时候就已经吃过鸳鸯锅底的火锅了。
    谢将军看向面前那被格成两半的锅子,心情激动。
    之前谢弥带他吃过一次麻辣锅,可这鸳鸯锅还是第一次吃。
    难怪叫做鸳鸯锅,这锅子一边是色泽鲜艳的红汤,一边是清透的白汤。
    一红一白,成为鲜明的对比。
    谢将军闻着那股扑鼻而来的香气,忍不住咽了咽口水。
    好香啊!!
    各种肉食和其他的涮料还没上呢,他就已经开始馋了。
    谢宴青和云若也盯着那“咕噜咕噜”冒着泡的锅子,心里乐开了花。
    现在只是上了锅底,就已经这么香了。
    一会儿再往锅里加肉食和其他的涮料,那还得了?
    没多久,小二又将他们点的食材一一呈到桌上。
    除了新鲜的兔肉和羊肉之外,还有鱼肉,虾滑,鱼丸,毛肚,各种肠和各种血……
    除了荤菜,还有如菌菇,蔬菜,腐竹和豆腐之类的素菜。
    兔肉被处理好之后,切成了薄片。
    谢宴青站了起来,把一整盘兔肉放入大漏勺里,然后把漏勺放入菌菇汤锅中。
    兔肉都片得很薄,刚放入沸腾的锅里没一会儿,漏勺里兔肉的色泽就变了。
    谢宴青全神贯注,双眼紧紧盯着翻滚的火锅。
    肉刚好,他就立刻把漏勺拿了上来。
    然后用公筷将涮好的兔肉分给家人,剩下的才倒入自己的碗里。
    谢将军用筷子夹起兔肉,蘸了蘸豆瓣酱,送到嘴边吹了吹。
    白色的兔肉,蘸了豆瓣酱之后变成了黄色的,看着就十分诱人。
    谢将军把兔肉送入口中,顿时瞪大了双眼。
    兔肉本就鲜嫩,在涮锅子的过程中又吸收了菌菇锅底的清甜,再配上豆瓣酱。
    那叫一个香!
    谢将军咀嚼着咸香的兔肉,那种不愿离开京城(里的美食)的感觉更加强烈了。
    也不知道映华县主有没有到西北开分号的想法,哪怕开几个铺子也好啊。
    听说莫栀山也是尝过映华县主的手艺后,就亲自说服映华县主,让美食街为国子监提供午膳。
    他也得找个时间去打听打听,万一映华县主也有将生意往京城外扩张的想法呢。
    第267章 她可能真的是天上的仙子
    粥底米香浓郁,口感顺滑,连带着被涮过的食材都格外鲜甜。
    新鲜的大虾放入粥水锅里一涮,鲜甜之余,还带着粥水特有的顺滑和清香。
    甚至不需要蘸任何酱料,就已经好吃得让人欲罢不能。
    景宁帝美滋滋地品尝着口中的虾肉,虾肉新鲜爽脆,紧实饱满。
    咀嚼之间,鲜甜,弹牙,香醇,爽滑……各种截然不同的口感结合在一起,吃起来别有一番滋味。
    简直好吃得停不下来。
    真不愧是沈华筝,就连火锅都能够做出这么多花样来。
    这粥底火锅看着平平无奇,却能够在短时间内让米香和海鲜的鲜味完美地融合在一起。
    尝上一口,来自海洋的气息和大米的香醇滋味在舌尖上发生碰撞,那种感觉实在是美妙。
    皇后将已经涮好的生蚝放入碗里,生蚝饱满鲜嫩,用筷子夹起来还会微微颤动。
    她将生蚝送至嘴边轻轻吃了吹,缓缓送入口中。
    由于是在粥水中慢慢浸熟的,生蚝的鲜美和滑嫩被完美地保留,汁水饱满。
    轻轻一咬,汁水盈盈,脂香和米香交织在一起,带着淡淡的海洋气息。
    锅底的清香和生蚝的鲜香相得益彰,仿佛一曲在味蕾上奏响的乐曲,让人流连忘返。
    咽下一整个生蚝,口中还余下那让人回味无穷的鲜美,还有大米的清香。
    太后也一脸享受地咀嚼着口中的花螺肉,感受着唇齿间那股独特的柔韧鲜美。
    花螺肉滑嫩入味,每一口都鲜美如初,让人回味无穷。
    在涮煮的过程中,花螺吸收了锅底的粥水,汁水饱满。
    一口咬下去,藏在花螺肉里的汁水和粥水瞬间爆炸开来。
    细细品味,花螺的鲜甜和粥底的香醇巧妙的融合在一起,在口中交织。
    每吃一口都给味蕾带来了极致的享受。
    太后咽下口中的花螺,一种别样的满足油然而生。
    她忍不住停下来感叹道:“粥底火锅确实与众不同。”
    太子小鸡啄米一样地点着头:“嗯,粥底火锅很美味,比之前那些火锅都要好吃。”
    以前他最喜欢菌菇火锅,但从现在开始,他最喜欢的火锅就要变成粥底火锅了。
    在此之前,太子只以为火锅锅底只是分为辣和不辣的。
    谁知还有如此新奇的吃法。
    景宁帝和皇后也点头表示赞同,心里对这一次选了粥底火锅感到无比满意。
    四人感慨了一番,又开始往锅里放食材,埋头吃了起来。
    事实证明,粥底火锅确实跟以前吃过的那些火锅都不一样。
    除了锅底比较特殊,就连涮火锅的食材也都是用了心的。
    例如鲩鱼就被按照粥底火锅做了“一鱼两吃”的吃法制作。
    可以用来涮火锅的鱼肉被仔细地切了下来,此为一种吃法。
    鱼肉被切下来后,鱼骨上还带着一层薄薄的肉。
    厨子们将鱼骨腌制入味,然后又进行煎制。
    这便是第二种吃法。
    涮火锅用的是鱼腩和脊背上的肉,由于鲩鱼的鱼腩和脊肉因为厚薄程度不同,煮的时间也不一样,因此被分成了两盘。
    鱼腩比较薄,涮的时间可以短一些,脊肉则需要久一些。
    鱼肉在锅里“走”一圈,带着粥水锅底的香味入口,顿时鲜得都说不出话来。
    再尝一尝那香得不行的鱼骨,又是另外一番滋味。
    鱼丸细腻柔滑,还带着一股嚼劲。
    里面加了陈皮粒,咀嚼之间,鲮鱼的鲜香和陈皮的清香,大米的醇香缠绵在唇齿间。
    再配上鱼丸的紧实弹牙,口感层次丰富,堪称至味。
    鱿鱼片厚实绵韧,被浸染了各种鲜美的粥水锅底涮熟后,入口软糯无比。
    肥厚的肉感和极致的鲜味,浓郁的米香混合在一起。
    真是越嚼越香,越嚼越停不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