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5章

    他本来已经做好了在这里吃东西只为了活着,甚至回到陈国的时候瘦一大圈的准备。
    没想到,大梁变了。
    变得跟他印象里完全不一样了。
    到底是为什么呢??
    难道大梁有什么横空出世的神厨??
    秦迦也忍不住感叹道:”世子,这美食街里每一样吃食都好美味啊。“
    进入美食街后点的每一样吃食,秦迦都尝了一遍。
    这些吃食都各有各的特色,各有各的美味。
    而且,这些吃食不仅味道绝佳,做法也十分新奇别致。
    但最让他印象深刻的,还是刚才在食肆里尝到的槐花豆腐。
    如果不是今日来了这美食街,秦迦还不知道原来槐花也能入馔,还能做得如此美味。
    豆腐也算是一种很常见的食材,可以蒸可以煮,也可以加入其他食材一起烹制。
    可秦迦如何都想不到,豆腐还能跟槐花一起做成一道菜肴。
    豆腐被切成小丁,表面金黄酥脆,内里质地柔软,口感细腻。
    再与槐花混合,口感层次顿时丰富了不少。
    细细品味,豆腐中还带着槐花的香气。醇厚又细腻口感与槐花的清新香甜形成鲜明对比。
    可豆腐的存在却又不会掩盖槐花的独特风味,反而能让槐花的味道更加突出,就像绿叶衬托红花一样,让槐花成为这道菜里当之无愧的主角。
    咀嚼之间,满口留香。
    南宫逸羡笑道:“看来我们是太久没来大梁了,这一次得重新了解一下这个地方才行。”
    秦迦心领神会,这个了解,就是把整个大梁京城的美食都翻一遍的意思。
    第568章 心思
    宫宴这日,番邦使臣们和大梁臣子和官眷们都穿戴整齐,准时来到宫里。
    众人入席后,助兴的歌舞便开始了。
    来者是客,景宁帝对着这些远道而来的番邦使臣们举杯相邀。
    使臣们也都跟着举起手中的酒杯,遥遥相敬,然后一饮而尽。
    这一次各国派来的使臣团里,除了陈国以外,其余几个国家都带着美人。
    东夷更是将他们的公主给带来了。
    那小公主看着倒是挺漂亮的,但她的真实身份到底是不是东夷公主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就算不是公主,她原本的身份肯定也低不到哪里去。
    朝臣们都心知肚明,东夷是想让他们的公主跟大梁和亲,以此来彰显此番求和的诚意。
    当然,他们肯定也是用这种方法来交换一些东西,最大限度地减少东夷的损失。
    既然想和亲,那东夷的首选目标肯定是他们陛下了。
    只是他们这位陛下对年轻的美人一向不怎么感兴趣,已经许久不曾往后宫添人了。
    就连大臣们先前提出的选秀纳妃都被陛下拒绝,这一次他估计也不会松口。
    太子和皇子们年纪都太小。
    适龄的皇室宗亲里面,位份最尊贵的就是安王了。
    可安王,看着也不像是个喜欢美人的。
    如果东夷送来的是美食,说不定他会更开心一些。
    归根结底,东夷这一次应该没戏。
    当然,就算陛下突然改了性子,将那东夷公主给收入后宫。
    在正式和谈的时候,朝臣们也会盯着陛下,不会让他做出一时昏头的决定。
    别的都好说,但涉及到利益就必须寸步不让。
    沈昭年和沈家兄弟倒是对东夷的想法不怎么感兴趣,比起明显奔着陛下来的美人,他们看南信国的使臣团更不顺眼。
    这一次南信国的使臣团里有好几个俊俏的少年郎,有清雅隽秀的,有淡雅如竹的,也有挺拔俊朗的。
    什么类型都有。
    而且,这些人明显是冲着他们家筝儿来的。
    一个个围着筝儿打转,一看就不怀好意。
    不管怎么样,防着点总归是好的。
    景宁帝确实如臣子们所料,完全没有同番邦和亲的打算。
    这些国家送来的美人,他一个都不打算留下。
    他又不是没见过美人,皇后年轻的时候便是风华绝代的佳人。
    如今年纪虽然稍大了一些,可皇后的容貌却不减当年,还多了一份端庄。
    后宫的其他妃子虽然不是个个美艳动人,但年轻的时候也都长在了景宁帝的审美之上。
    一点都不比跟着各国使臣团来的美人差。
    也不是景宁帝眼光高,他纯粹是嫌女人太多的地方,麻烦也多。
    他从小在皇宫里长大,见惯了各种阴谋诡计。
    自然知道后宫有时候为了争宠,什么事情都做得出来。
    反正景宁帝对现在皇宫里的平静生活很是满意,完全没有再添人的打算。
    真要添了人,可能会把后宫弄得乌烟瘴气的不说,到时候还得劳累皇后。
    说不得还有人起了什么不该有的心思,想要对太子和几位皇子下手。
    至于南信国打的主意,景宁帝也不是猜不到。
    按理说,如果沈华筝自己有意,也不是不能从这些儿郎里面选一两个喜欢的留下。
    如果都喜欢,也可以全部留下。
    反正她年纪还小,就当是培养一下感情。
    到时候看沈华筝喜欢哪个,由他来赐婚。
    正好趁着培养感情的时间,也可以暗中观察到底哪个人更更靠谱一些。
    如果都喜欢……那也不是不行。
    就当是养几个面首在府里。
    反正沈华筝有自己的封地,在京城也有自己的县主府。
    到时候她大可带着面首们住到自己的地方去,谁也碍不着他们。
    可如今看着,沈华筝是完全没有这方面的意思。
    又或者说,她根本不知道对方到底打着什么心思。
    再看沈家父子那严防死守的样子,如果有人敢贸然接近沈华筝,估计会被打断腿。
    既然如此,景宁帝也就装作不知南信的心思。
    就算南信使臣真的厚着脸皮开口了,他也会一口拒绝。
    景宁帝和沈家人猜的没错,南信确实对沈华筝动了心思。
    早在知道大梁发现了能够实现量产的,又能够饱腹的作物后,南信那边就开始关注这事了。
    这一关注可不得了,他们发现这事竟然是大梁一个名为沈华筝的小姑娘提出来的。
    那小姑娘的身份也了不得,是大梁户部尚书之女,太师的外孙女。
    还是大梁皇帝亲封的上林署令。
    若是以往听到有女子能够进入朝堂与男子一同为官,他们肯定会觉得奇怪。
    莫不是那大梁皇帝脑子里进了水,否则又怎么会有这样莫名其妙的举动?
    可了解到沈华筝立下的一应功劳后,这个想法立刻消失了。
    沈华筝不仅提出土豆能够实现量产,她还做出了实践。
    除了土豆,她还帮着大梁种出了反季节蔬菜和各种瓜果,造出温室大棚。
    后来沈华筝更是以钦差大臣的身份到大梁西北边境,协助当地官员进行土豆种植推广。
    在这期间,她还根据大梁西北的具体情况,做了一些对农作物种植有帮助的设计。
    至少据南信所知,就有什么滴灌循环系统,还挖了蓄水池。
    知道的消息越多,南信国君越眼红。
    为什么南信没有这样的人才呢??
    倘若如此厉害的人才是南信的……
    这么一想,南信国君整个人都要飘起来了。
    既然是百年难得一遇的人才,就要想尽一切办法拉拢。
    这一次来大梁,南信使臣们也带着重要的任务。要找个机会试探一下大梁的口风,看能不能让沈华筝以大梁使臣的身份,到南信交流一下农桑方面的经验。
    那几个少年郎的任务尤为重要,就是跟沈华筝打好关系,看看能不能用美男计把人给骗到……
    哦不,是带到南信。
    原本那几位俊俏的小郎君只是将接近沈华筝当作任务,甚至还有些不情愿和隐隐的愤怒。
    这种事,难道不是那些小倌才会干的吗??
    他们一个个出身不凡,又饱读诗书,怎能被如此糟践??
    可见到沈华筝之后,这个想法瞬间就消失了。
    若真能够与如此美好的女子相伴一生,简直是人生之大幸。
    将这个任务交予他们,又如何能够说是糟践呢??
    分明就是在抬举他们。
    只是,沈华筝的父兄疑心似乎都很重。
    他们刚找到机会同她攀谈,就被匆匆打断了。
    沈家兄弟坐在沈华筝身边,只要察觉到有视线落在沈华筝身上,他们就会毫不客气地看过去。
    第569章 要亲眼见到他被惊呆
    虽然接近沈华筝的过程不是很顺利,让南信的儿郎们有些失望。
    可于公于私,他们都不打算放弃。
    有一个胆子比较大的,趁着喝酒的时候偷偷往沈华筝的方向瞄去,心中期盼着能够跟沈华筝来个眼神交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