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母亲,您想想,郡主生不了孩子,谣谣可以啊,如果谣谣能
    温氏话不用说完,穆老夫人已然明白。
    这件事你让我想想,让我好好想想。
    帝后恩爱,皇上迟早要退下来,太子是日后的皇上。
    这样想,能进东宫似乎更好,可究竟有什么办法能让穆矜谣进东宫呢。
    庭芳院这头在盘算,青竹院这边,穆谨言出去一趟,回来变了个人似的,暴戾摔了很多东西,丁顺进去劝阻,都被轰了出来。
    站在门外听着屋中的响动,丁顺百思不得其解。
    昨日少爷听说太后将昭阳郡主指婚给廉王世子,也没这样啊。
    怎么今日一听说皇上给昭阳郡主和太子赐婚,少爷就变得这么,这么
    丁顺想了会儿,终于找到一个词来形容,可怕。
    方才他眼睁睁瞧着少爷拿刀往自己掌心划,鲜血淋漓他连眉头都不皱一下,可不就是可怕吗?
    穆谨言面无表情从枕头底下掏出一方陈旧的帕子。
    这十多年来,但凡受伤,他都是用这方帕子擦拭或者包扎。
    洗多了,难免褪色,即便旧了也是他最宝贝的东西。
    这次,穆谨言没舍得用,他不顾正在流血的一只手,用那方帕子掩住双目,蜷缩着身体坐在地上。
    当年,温氏在温家备嫁,他跟穆矜谣先一步被接回穆家。
    他早熟也敏感。
    那段时间,听多了底下人的窃窃私语,他总觉得旁人看着他的目光都是嘲笑。
    心情不好时他总自己一个人躲到后花园假山那里,自残般以拳击石。
    奶娘正好带着穆霜吟从那里经过。
    穆霜吟尚不知他的身份,也还不会用厌恶的眼神看他。
    她大概将他当成一个跟着长辈来穆府做客的大哥哥吧。
    见他手受伤,她就跟奶娘要了这个帕子,糯声道:哥哥,你手流血了,包一下。
    如果是穆矜谣见到他这样,早吓哭了。
    穆矜谣从小就喜欢哭,每次她哭,穆谨言都很烦。
    他一直厌烦这个只会哭哭啼啼的妹妹。
    但他不能表现出来,因为在所有人眼中他都是一个好哥哥。
    他一直以为所有孩子都像穆矜谣一样不讨人喜欢,见到穆霜吟他才发现他错了。
    她跟穆矜谣一点都不一样。
    即便是跟穆敬业起争执,她也只是倔强地、红着眼眶,从来不会像穆矜谣一样大哭大闹,哭狠了甚至眼泪鼻涕一起流。
    穆谨言喜欢这个t漂亮的新妹妹。
    不管温氏跟他们兄妹说什么,他总是会偷偷跑到雅霜院想要去跟妹妹玩。
    可惜,她知道他是温氏的儿子后,就开始厌恶他。
    小时候只想跟妹妹玩的念想长大后成了更深的、难以启齿的执念。
    穆谨言曾经也很痛苦,可他没办法控制自己。
    得知太后给穆霜吟和廉王世子指婚的时候,穆谨言不以为然。
    秦竖不过是一个连名声都没有的草包,帝后宠昭阳郡主,这件事最后定不会成。
    他让人蹲守在皇宫周围探听消息。
    果不其然,他比穆府中所有人更早知道太后撤回了指婚的懿旨。
    穆谨言理所当然认为这是帝后所为。
    他心安理得睡了一觉,不想一觉醒来穆霜吟就变成了太子妃。
    太子不是秦竖。
    穆谨言慌了。
    直到此时穆谨言才顿悟,太子会那么护着穆霜吟,不是为了帝后,而是为他自己。
    这件事还有转圜的余地吗?
    如果没有,怎么办?
    他该怎么办。
    -
    御史大夫府上。
    御史夫人也在发愁儿子的婚事。
    早在得知此次选秀皇上会给一些臣子赐婚时,御史夫人心里一直有个想法。
    眼看选秀临近了,她决定跟赵御史商量商量。
    这日赵御史回来,御史夫人伺候着人净手净脸后,便说起选秀的事情。
    上次我去公主府参宴的时候,听几位夫人说,这次选秀皇上会酌情给臣子指婚?
    赵御史接过她递过来的茶,喝了口,点头:是有这么回事。
    老爷,咱们家二郎都二十三了,您是不是能求皇上给个恩典。
    提及小儿子的婚事,赵御史眉峰皱得死紧:他自己不乐意成婚,你我操心有什么用?
    咱们给他找,他不乐意,皇上赐婚他总不敢拒,二郎年岁不小了,你就不着急?
    赵御史自然着急,略微思索,叹道:好,我去跟皇上求个恩典。
    御史夫人高兴得连连点头:老爷,我心中其实有个人选。
    哪家的?
    穆相的千金,她应该也在此次选秀之列吧。
    没注意到丈夫变了的面色,御史夫人接着道:
    上次在公主府我见着人了,回来应该也跟你提过?
    穆家大小姐生得不错而且人也懂礼,看着是个乖巧的,你觉得怎么样?
    赵御史差点呕出一口血。
    说旁人缺根筋是骂人,他这夫人脑中却是实实在在缺了根筋,记人不记事。
    第87章 礼官过来纳福
    穆敬业的续弦真要说起来是外室扶正,御史夫人听的当口,还要跟着骂几句。
    可用不着多久,顶多睡个午觉,她就能忘得一干二净。
    下次见着了人,她也不会想起这茬,只要她认出对方身份,又开始笑脸打招呼。
    连大夫都瞧不出她这个是什么毛病。
    上次公主府回来,御史夫人说起温氏母女,赵御史听出她言下之意,早就告诫过她,可转身她又将他说过的话全忘了。
    赵御史对这个夫人着实没有办法。
    年轻时他夫人不是这样的,接连生了两个儿子就落下了这个毛病。
    赵御史有时候虽然也会斥责,可还是心疼居多。
    她也是为了他们赵家传宗接代。
    耐着性子同她再复述一遍,果不其然,御史夫人又开始咬牙切齿。
    想不到那温氏竟然是那样的人,这样的人能将女儿养好吗?
    罢了罢了老爷,你就当我什么都没说,咱们二郎长得也不差,又不是寻不着媳妇。
    她敲敲自己的头:我忘性大,还是你看看哪家姑娘合适,跟皇上求个恩典吧
    对,你这么一说我才想起来,上次昭阳郡主的及笄礼,我找她们母女来着,后来才发现,不仅是她们母女,穆家竟然一个也没去。
    赵御史:穆家不做人事,昭阳郡主自小就进宫了,怎会同穆家人有多亲近。
    老爷说得对,是我欠考虑了,那此事就劳老爷多上心,我还是不掺和为妙。
    赵御史轻叹,只希望她别转身又忘了自己这会儿说的话。
    当然,这希望肯定要落空了。
    -
    丹昭宫昨儿愁云惨淡,今日个个喜笑颜开。
    奶娘坐在门槛边,腿上搁着个针线筐,正在纳鞋底。
    腊梅看了半天,用胳膊撞了撞旁边的姐姐。
    你说咱们要不要提醒奶娘,她又将自己的袖子缝上去了。
    这个又字用得十分灵性。
    因为这样的情况这一上午已经发生过多回。
    不用提醒,很快她自己就发现了。
    果不其然,腊梅这话刚出口,那头奶娘又开始拆线了。
    腊雪:她还真是乐此不疲。
    也是,昨儿听说太后给郡主跟廉王世子指婚,奶娘那泪就跟泄了洪似的。
    直等到太后撤回懿旨,总算是不哭了。
    今日皇上给太子跟郡主赐婚,郡主要当太子妃了,可不就值得乐嘛。
    一串脚步声从宫门口传来,将所有人的视线都吸引过去。
    打头的两位有些眼熟。
    几人辨别了会儿,立刻认出那两位着冠朝服的是坤宁宫和东宫的礼官。
    再看他们后头捧着御用器和赏赉器的一溜宫女太监,还有跟在两个礼官身旁的岑老爷子与岑如风夫妇,奶娘赶紧放下针线筐站起来。
    担心穆霜吟听到声响从里头出来,奶娘远远朝众人全了礼,让腊梅腊雪领着底下人招待着,自己进了内殿。
    刚打开帘子,正好穆霜吟照了个面。
    奶娘,可是外祖父跟舅舅舅母来了?
    奶娘将人往里拉:是,礼官过来纳福,老爷少爷少夫人都来了,郡主您这会儿可不能出去,会坏规矩的。
    皇后娘娘昨儿已经交代过奴婢,外头的事您就交给我们,不用操心。
    穆霜吟点头,礼官也一起来的,她出去确实不合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