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7章

    好!桐桐摆摆手看着他走了。
    回家的时候家里没人,屋里已经热起来了。厨房里有饭,米饭上盖着一层炒韭菜,还是没有什么油,韭菜爱出水,放点盐在锅里一扒拉就成了。但确实比昨儿的饭更有味儿。
    吃了饭洗着碗,看着一点油星都不见的碗,她就叹气:这么着可不成呀。
    而今这下岗还不叫下岗,叫‘厂内待业’,或是‘放长假’,亦或者是‘两不找’。反正厂里不安置活,不发工资,你要不同意,那就暂时不发安置费,你就这么在空里搁着吧。
    桐桐洗了碗出来,屋里热的待不住,就出来在楼道里。
    楼道里好几个阿姨在聊天,骂骂咧咧的。
    听她们那个意思,是工龄补助的标准下来了。什么十年到十五年,一人补贴两千;十五年到二十五年,补贴三千五;二十五年以上,补贴五千。
    桐桐一时没明白她们的意思,这个工龄是说已经干了二十五年以上的补贴五千,还是那种还有二十五年才退休的补贴五千。
    几个意思呢?
    但不管正着算还是反着算,林守道和田易阳都属于第二档,一人能补贴三千五。
    也就是说,两人领七千块钱,以后自谋出路去吧。
    张晓娥声音都大了,“七千块钱够干什么的?我可听说了,这一旦下岗,那这住的福利房怎么算呢?不能给了吧。要住,就得自己把房子买下来!就咱这破房子,说是一平得按照一百八还是两百的卖,咱这家家都在三十五平上下吧。这个钱一交,厂里把钱就又收回去了!咱还落下个什么?”
    “不交!都不交,我看他们还能给咱撵出去。”
    桐桐心里摇头,这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你要是不交,那就别交。短期内人家未必撵你,可政策会变的。等到了大趋势来了,你怎么办?那时候房子涨价了,人家把房子卖给别人,这换了房主,你就说你腾不腾?
    你能跟厂里闹,还能跟人家买房的闹?
    最正确的办法应该是把房价往下压!这房是旧房,当初盖的时候是什么造价,现在就按照什么价钱来。
    那个时候普遍工资三四十,所用的钢筋水泥可都是特批下来的,这地皮是国家的,但房子是集体的,对吧?
    能把房价这么压下去,就解决大问题了。
    打着不交这笔钱的主意,只是把麻烦甩在了以后。
    正站在外面吹着风,就看见邱艳妈拉着邱艳出门,邱艳哭的脸都肿着了,他爸在后面拎着两个包,这是非要给送走的。
    桐桐就追着撵了两步,“现在就走么?”
    那几个聊天的也说这两口子,“不至于的!咋能把孩子送走呢?”
    这俩口子两月前就在名单上了,这两月啥都没有了!工资没有,补贴没有,去职工医院看病,不享受职工福利。
    邱艳的妈李梅一言不发,邱山瓮声瓮气的道:“在家也没人管,在老家我爸我妈管。”
    老家在郊县的乡下,不远,坐车一个小时就到了。乡下再如何,粮食是尽有的,吃喝不愁!
    反正不管邱艳愿意不愿意,都被送走了。
    这个说:“都初三了,这高中……县里没有咱这边的好。孩子一辈子的前程要紧!”
    那个说,“初三毕业念个职中或是中专,三两年就能工作了……克服克服。”
    但各有各的难,谁也不知道谁的日子到底是怎么样的。
    一如谁都不知道这边两口子一个偷着卖厂里的物资,一个偷了谁家园子里种的菜。
    有空地种菜的都是厂领导家开辟出来的,家里连买根葱买个蒜的钱都舍不得往出拿了。
    邱艳这一走,桐桐就留心着,怕周鹏回来送书找不见邱艳。
    下午才四点多,林守道和田易阳两人一前一后回来了,带了不少的东西。这是也回老家了吧!
    姥姥家和爷爷家都在乡下,这是去借钱去了吧。
    张晓娥站在门口搓衣服,一瞧见就道:“带了不少?”
    “啊!新粮食下来了,非叫带回来些。”田易阳应承着就喊桐桐开门,“快!接着点你爸。”
    门打开,五十斤的面粉袋子,整整两袋子,就这么扛着。
    田易阳也是蛇皮袋子装的满满的,手里还拎着篮子,一篮子的鸡蛋。
    她的语气很轻松,难得的笑起来,接了桐桐递过来的水,说林守道,“瞧!你姑娘长眼色了。”
    林守道只笑,“叫你妈给你烙鸡蛋饼!”瘦的呀,一阵风都能吹倒。
    桐桐也笑着过去帮忙收拾,“把鸡蛋放罐子里。”
    “嗯!鸡蛋是你奶奶给你攒的!”田易阳说着就收拾这些菜,“粮食是你爷奶给的,专门磨出来的。菜是自家园子里的……”
    说着,拿出南瓜来,“太嫩了,做馅饼吃吧!这要是秋里摘,得长多大,可惜了。”
    这个时节的菜,可不就是这样。
    桐桐收拾边上的袋子,“这是豆腐干?你们回姥爷家了?”
    “哦!你姥姥给你晒的豆干。”
    看见了,这么老些。她问说,“姥爷还磨豆腐?”
    “不忙了做点,这段时间忙,等秋收完了,怕是要做的。”
    做好了推着走街串巷的去卖!
    说着话,田易阳从兜里掏出三百块钱来,有两张整的,有一百是零钱。见桐桐盯着看,她就说:“你爷奶卖了粮食给的,这一百是你姥爷赶大集卖山货挣的……”
    都是零碎钱,最大面额的十块,有一两块、五块的,还有五毛的。
    桐桐:“……”得!日子过到需要两边的老人补贴才能过的下去,作为儿女什么心情呢?
    田易阳把那整钱藏在相框背后,这才拿着零钱,喊桐桐:“去商店,去不去?”
    那就去吧,怕她买的多,拿不上。
    厂里就有服务部,去的人人家差不多都能认识。这些年都来这里的!以前这里是厂里的,现在这都承包给私人了。
    周鹏的妈就承包了一部分,啥都带着。
    他们家跟自家是上下楼的住着,因此,田易阳才能赊欠来。只怕是赊欠的都不好意思上门了,这才去了老家一趟。
    货架摆的满满当当,后面还有一间库房。
    周鹏的妈赵大美有些丰腴,这会子坐在吊扇下面,把连衣裙的裙摆撩起来,露出大白腿这么吹着。跟一个穿着两个兜别着钢笔、戴着眼镜的男人说话。
    男人靠在柜台上,小声说了什么,赵大美抬手轻轻的一拍对方。抬头一见是这母女,这才笑着跟那男人道:“行!你要的东西下次进上货,货到了喊你。”
    这男人应承着,转过来就收了脸上的笑,侧着身子出去了。
    赵大美这才说田易阳:“要啥自己拿,我给你记到账上。”然后又笑眯眯的说桐桐,“桐桐越长越好看!这长大了还得了?”
    田易阳看了姑娘一眼,“哪里好看了?跟个豆芽一样,她爸总觉得他姑娘像是没吃饱饭!”说了两句闲话,这才说,“把以前的账也结了吧!我再看看要点啥。”
    成!结账。
    桐桐看着那账本上,卫生纸、卫生巾都有赊账。
    其实现在很少有姑娘用卫生巾,但是这姑娘一直在用。自从半年前来了例假,田易阳就给买的卫生巾。
    女生们上厕所一起,也相互借这些东西。她们上学,书包里都是装着折叠好的卫生纸。只她算是个例中的个例。
    从油盐酱醋到米面,以及其他的生活必需品,之前就欠了人家七十九。
    田易阳先把这个钱给了,然后才挑拣其他的。
    她低声问赵大美,“小姑娘穿的胸罩,我上次看那谁买,你从柜台下面取的,还有没有?”
    “有!”赵大美取了最小码的,撑开叫她们看:“桐桐太瘦了,穿这个码就成。”
    田易阳上手摸了摸,“多少钱?”
    “八块!”赵大美说着又取了一个白色的,“两个给十五就行!孩子总得有个换的。”说着指了指库房,“要是怕不合适,去里面试去。”
    “不用!可以。”桐桐赶紧摇头,真不用试!这个无所谓塑形,就是像个背心一样的东西,但是不穿就会很尴尬。她给里面穿的是奶奶做的褂子,肯定不咋舒服。
    田易阳又取了十五,给买了,这种小东西,她卷起来直接塞到裤兜里,不好意思叫人看见。
    这一花,带出来的钱就只剩下六块了。
    再把罐子递过去,“灌六块钱的油。”
    六块才多少?
    赵大美直接给灌满,“我给你记到账上,啥时候有空啥时候来结账。”
    嘚!又有了新赊账。
    田易阳还是接了,“行!回头我过来把账结了。”
    母女俩慢悠悠的往回走,落日的余晖把人影拉的很长很长。田易阳不时的跟人搭句话,但路上得空还是小声的跟桐桐说:“……买东西的时候,少跟赵大美说有的没的,不要太听她说话。”
    <a href="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