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2章

    有钱景了,对别的你许是就看的没那么重了。
    “搞啥的呀?”
    “泔水——饲料。”
    这人沉吟了一瞬,公告上只说是饲料,现在做饲料的很多,他没想到的是用泔水做饲料。
    但这个东西肯定行。
    为啥呢?因为一般的小农户,用泔水直接喂猪喂鸡鸭,而做成饲料再喂养,就像是脱了裤子放屁多此一举一样。
    但其实并不是这样,泔水发酵之后拉走直接进行养殖,害处很多。
    老师在课堂上就讲过,应该推动《畜牧法》,以及养殖的若干规定。像是泔水不经高温处理就直接喂养,该被写在法律条文里,严格执行。
    这如果是五年、十年之后要推动的事,那现在做这个课题的人就很厉害了。符合政策,那你这泔水不好好处理也不成呀。
    这技术真要成了,不愁没市场。
    他拿出学生证递过去,桐桐瞧了一眼:“史辉?”
    是我:“要我干啥?”
    “你啥时候有时间,我查了很多资料,但是到底专业不专业也说不好,咱们得抽两天时间,探讨一下,先补充资料。”
    “那就周六晚上开始,上我们那边的图书馆去!六点半,你在一楼入口等我,我准点到。”
    好!
    史辉也不是吹牛,他的专业学的确实挺好的。至少桐桐准备的东西,故意留下的破绽,大部分他都能发现。
    检查完了,补充材料里他的名字排在第二。
    还有些细节的,两人都没动,直接去找专业的老师去了,需要指导老师的嘛。
    再由老师补充起来,签上名字,补充材料就算是完成了。
    而能源和机械,四爷也都找了人了。宋杰是机械专业的,吴兵是能源类的。大家谁都没见过谁,各自忙完了,材料都递上去了。
    这还都是在考试的间歇完成了。
    直到差不多都考完了,这才把人都凑起来。加上四爷和桐桐,草台班子一共有七个人。
    史辉、宋杰、吴兵之外,就是杜鸣和张一男了。
    杜鸣确实很意外,她马上说:“我给咱们负责外联,像是一些设备、场地,我来负责。”不能啥也不干。
    张一男头上都冒汗了,事情成了,她这会子打退堂鼓都不知道从怎么说。
    桐桐这才道:“咱搞的是泔水,以及其他的厨房垃圾。”所以,“老大,那个……懂的吧?”你打工的地方就有。各种厨房垃圾得有人搜集吧,“这个活儿又脏又累……”
    “我来!我来。”这有啥呀,联系设备、地方,这个活不好干!但要说厨房垃圾,管谁要谁不给呀?顺手的事而已!
    四爷这才道:“除了学校的经费专门用于实验之外,如果批下来,我联系企业,从实验开始就给发生活补贴。每月每人不算多——两百!可以吗?”
    啊?两百呢!实习期工资才多少呀!
    宋杰朝后一靠:“不是,哥们!有补贴你咋不早说?那不得挤破头。”
    那可不一样!啥也不图,在考试的间歇还想干,那就说明对这个东西是认同的。
    有认同感,这很重要!
    第551章 人生向暖(60)三更
    一说有生活补贴,那感觉是不一样的。所有挤压出来的时间,那都是有报酬的。
    如果之前想的还是试试的话,那现在可以说是他们比谁都急切的希望项目能批下来。
    但显然,再快也得是过完年以后的事了。
    七个人开了个会,在校外的馆子吃了顿饭,就都散了。
    大学生过年回家可是个大工程,多是跟老乡一起走的。张一男家在本地,但她还是申请了住校不回家。她带了几个家教,回来就是睡个觉。学校允许留人,只要挪到一栋楼里,方便管理就行。
    其他人坐飞机坐火车的,陆陆续续的也就都出发了。
    本来本地的同学该帮着送一送的,但她年纪小,大家都不让她送:“你赶紧回吧!有老乡帮忙,拎得动。”
    不用在春运的时节赶车,这简直是太好了。一人拎个大包,直接回家了。
    大学的第一个寒假,可以过的很从容。
    家里的老人都回家过年了,堂哥和堂姐也都回老家了,燕燕是放寒假了,堂哥是年前店里没啥活了,回去准备相亲去了。
    林守道每天去店里坐着看电视,有生意就做,没生意就是看个店,没啥事。
    田易阳这班上的就不咋香了,按部就班,一点也不自由的感知越来越大了。尤其是大冷天的,爷俩在被窝里不起来,但她得卡点起来。
    做早饭吧,一个人的也犯不上,干脆去食堂吃算了。
    只能在走的时候叮嘱林守道:“等你姑娘起来了,你去外面买点油条豆浆……”
    嗯呢!别管,还饿着我们了。
    事实上是桐桐出去买的早饭,得用保温的饭盒,外面还得裹上一层棉套子才成。
    这路跟外面已经彻底的连通了,自家这一片用铁栅栏围起来了,外面挂着‘钢厂八区’的牌子。
    自家划分到八区,金家也在八区,但是以前住的楼就在十三区。
    之所以划分的这么细,就是很多楼与楼之间的路就成了连通外界的小路了。不是主干道吧,但并行两辆车还凑活。不过是很多绿化就没有了,成了路面了。
    但好处也有,就是小区里做生意的人多了。
    有些干脆就是窗外挂个招牌,外面支着个摊子就做起了小买卖。
    坏处嘛,就是想跟以前一样,走哪里都能饶出去,这怕是不行了。板块一样,分片管理了。
    从以前楼边的广场穿过去就是八区的大门。一间铁皮简易房充当门房,铁栅栏门开着也不锁。
    桐桐只管往出走,都要出去了,听见门房里有人喊了一声:“那个闺女……”
    谁呀?
    桐桐回头看了一眼,除了自己也没别人呀?她指了指自己:“叫我?”
    这人喊:“那个……是林家的闺女不?你跟我外甥是同学。”
    桐桐:“……”李翠的兄弟李壮呀,“叔,有事呀?”
    “叔走路不大方便,你给叔捎带五根油条,两个鸡蛋呗。”
    桐桐应的可痛快了,然后朝那边走了几步,伸出手来,“叔,我只带了我的早饭钱,没垫付的!您把钱先给我……”
    “等下!叔给你取。”李壮床的厚的呀,一层一层的摸。
    桐桐站在外面,雪落到身上的厚度都需要拍打了,人家才一副懊恼的样子:“哎哟!叔忘了带钱了……这么着,你跟卖油条的三猴子说,就说是我要吃,回头给他结账……我跟他爸关系好……”
    桐桐问他:“谁是三狗子?”
    “三猴子!”什么三狗子。
    “谁是三猴子?我不认识呀。”桐桐说着就喊:“大家谁认识三猴子,帮李壮叔去赊几根油条去……顺路的搭把手……”
    这会子有进有出的,外面还有摆着摊位卖烤红薯和炒栗子的,这一喊,都往这边看。
    桐桐跟李壮摆摆手:“叔,我真不认识!我帮您喊人了……您再等等。”
    说完直接就跑了。
    李壮:“……”这孩子是咋考上大学的?书呆子嘛这不是。
    路过的这个说一句:“哟!又想吃油条了!上回我给你捎包子的钱,你还没给呢。”那个说,“这不是病了,这是馋痨鬼上身了吧!要不找个大仙叫瞧瞧!”
    桐桐哧哧哧的直笑,人可能到了一定份上,就真的不大要脸要皮了吧。
    她闻着烤红薯香,看着烤栗子也香,往前再走,果然有一家炸油条的,香味飘过来勾的人肚子咕咕叫。
    阳台外搭建个塑料棚子,想吃脆生的就在这里吃就完了。
    “要一碗豆浆,两根油条,一个鸡蛋,在这儿吃。”
    边上吃饭的人也认识,桐桐打了招呼,相互问候一声。
    这大姨问说,“放假这么早呀?你妈要上班,没人给你做饭?”
    “嗯呢!”
    “回头上大姨家吃饭去。”这人问说,“刚才你喊的?这儿都听见了。”然后在这里吃饭的人都扭脸看桐桐,只管笑。
    桐桐只做不知他们啥意思,还特不好意思的说:“我真没带多的钱!要知道这么好找,也就不找别人帮忙了。这店开起来绝对没两月,我之前还回来一次……”
    才一个月而已!
    三猴子是老板,端着油条给送来了,顺便收了钱,“只一个月,我这李叔吃了我十天了,一分钱没给。”
    然后大家都讲这个人怎么不地道云云,桐桐却再不言语了,抓紧吃饭去了。
    四爷在店里吃个早饭的功夫,就听到跟李翠关系好的人来说这个说那个的。
    “林家那小姑娘跟你家老二不是同学吗?你看这事闹的……幸亏人家孩子没把人往歪处想。这要是替你哥买了,回头不给人家钱,人家不得说你家老二……”
    <a href="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