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85章

    桐桐睁眼默默的听着,并没有发出响动。
    嬴政问说:“燕国上将军乐毅亦主战?”
    嬴稷眼睛瞬间便亮了:栗腹为燕国丞相,文臣;乐毅为燕国上将军,曾为燕国打下过七十余座城池。是否为战,是否可战,自然得问上将军。
    这么想着,他怔怔的出神,带着几分怅然。
    良久,他才收敛心神,朝嬴政摇头:“乐毅认为,赵乃四面强敌之国,百姓无论老幼妇孺,深谙战争之道,不可与之为战。”
    嬴政’嗯‘了一声,此言亦有理。
    “燕国群臣,尽皆从燕王之意……唯有大夫将渠认为,此举无礼,不吉,不当为战。”
    嬴政:“……”此人之劝谏之道,听听而已,不足以说服燕王。
    嬴稷就笑道:“燕赵之间,此战不可避免。”
    嬴政再朝后退一步,问:“曾祖夜半对舆图,是要出兵燕赵么?”
    嬴稷反问:“正儿以为呢?”
    嬴政仰起头:“祖父与父亲议事,多提休养生息。连年征战,民生凋敝……正以为,此事不得不虑。”
    嬴稷便笑了,往舆图上一坐,问说:“若寡人坚持出兵……”
    嬴政皱眉,也跟着坐下来,一副愿闻其详的样子。
    嬴稷眼里溢出笑意:“你祖父,你父亲,说的都对!连年征战,民生艰难。大秦为天下公敌,此时,便如老虎有恙,稍露疲态,便会他国群起而攻之。燕赵交兵,此等’鹬蚌相争渔翁得利‘之事,我大秦若袖手旁观,一味观望,岂不是告诉天下人,我大秦身有痹症,他们有机可乘?”
    嬴政懂了:惑敌!
    嬴稷拍了拍舆图上的燕赵两国:“一则,出兵压境,做出随时出兵的姿态;二则,送国书于燕国国君。若燕国可割让二城予大秦,大秦便借兵援燕,荡平赵国。三则,放消息给赵国,令赵国对我大秦出兵援燕深信不疑。”
    嬴政便不由的抚掌,眼睛亮闪闪的。
    嬴稷心中大畅,起身拉这小儿,“来!带你看个好物。”
    诺!
    去另一边侧殿,嬴稷路过桐桐,用脚尖轻轻碰了碰桐桐:“丑儿,醒了便来,瞧瞧。”
    桐桐:“……”躺着挺舒服的。她起身,裹着衾被跟了过去。
    侧殿里是用石头搭建的模型,样子十分恢弘。
    桐桐瞧着竟是觉得眼熟,这像是都江堰。
    嬴稷站在这景盘边上,看嬴政:“这里原是蜀国,寡人的父亲秦惠王于六十五年前,灭了蜀国。蜀王身死,蜀太子出逃被捉。惠王任命蜀太子为蜀侯,将蜀国设为蜀郡。”
    桐桐点头,这说的是嬴驷。嬴驷平巴蜀,为了治理蜀国,将原蜀国太子册封为侯,派大臣为相国,协理蜀郡。
    嬴稷看着景盘,语气平静,“六十年前,相国陈庄杀蜀侯欲自立。那时,大秦政权交迭,寡人之父惠王薨逝,次年我兄秦武王登基为王,派甘茂为将,诛杀陈庄平叛。”
    桐桐听懂了这话,一国打下来容易,治理难!蜀国就是最明显的例子。只怕想治理好,非一代之能。
    “二十年前,公子赢辉不服管教,寡人将其流放属地做郡守,下令三年不得返秦。不想,同一年,赢辉起兵叛秦,寡人命司马错讨伐叛军,诛杀党羽二十七人,再次平定叛乱。此次之后,寡人废黜蜀国国号,将其纳入大秦郡县。”
    桐桐:“……”所以,别管是大臣还是宗室之人都一样,该叛乱一样叛乱。鞭长莫及之时,属地之国,而今之策便行不通了。
    嬴稷提的其实是制度的问题,他想说:根据灭蜀之后的治理经验来说,分封制度,分区域化的管理行不通。
    那像是他二十年前所做的,将其纳入大秦郡县,中央集权的管理,效果如何呢?
    嬴稷牵着嬴政的手,指着景盘模型:“其一,移秦民万家于蜀……”
    桐桐心说,所以,数千年过去了,每逢吞并,第一步想到的都是移民。中原与巴蜀融合,这便是基础。
    “其二,修建城池堡垒,盐铁收官,市张列肆……”
    意思是,得打破原来旧有的,市场开张,酒肆饭肆重新整顿,盐铁等等收归朝廷所有……也就是说,在经济上得有所革新。
    桐桐点头,属国原属于奴隶制工场,而大秦的’市‘和’肆‘属个人工商业,必能被百姓所拥护。
    嬴稷说到这里,就看着嬴政笑:“百姓不反秦,秦需得一视同仁,待百姓一般无二。巴蜀之地,水患频发,寡人派李冰为郡守,治水以安民。此堰若成,蜀地必为天府之国。蜀地富,使民安,亦使国富。自此,蜀地可为大秦之补给保障。”
    说着,他的手就放在景盘上,细细的摩挲:“营造此堰,民工人力耗费无数,寡人深知此苦。然,一旦功成,则福泽后世子孙。为万代子孙计,寡人以为,当为!”
    桐桐:“……”始皇帝当年修万里长城耗费民工人力无数,是否也是想到了他的先祖,想到了地蜀,想到了都江堰。
    为抵异族侵扰,福泽于子孙万代。为万代子孙计,他亦是认为——当为!
    她默默的退出去了,躺在裘席上继续睡去了,留下那一老二小,围着都江堰,小声的说着话。
    这一夜,再大的动静她也没再惊醒。
    她梦见了都江堰,她看见了川蜀的繁华,看见后世确实因它而得利!
    她梦见了长城内外,看见了烽火狼烟,看见了无数英雄纵横驰骋……
    世人皆称始皇帝修长城劳民伤财,却忘了:长城修筑是从西周开始的,若不然,何来烽火戏诸侯?春秋战国,诸国争霸,彼此相互防御,各国尽修长城。
    是始皇帝统一天下之后,将诸国的长城衔接起来。
    他衔接的是长城,是诸侯国彼此割裂的版图,是大一统不可再分割的疆域!
    直到明朝,依旧在修缮长城,此为重要的军事防御设施!
    这一夜,她梦见戴着冠冕,手持长剑,俯瞰众生的嬴政:非议也罢,诽谤也罢,伟人也罢,暴君也罢……这都是他的天下!
    第694章 秦时风韵(21)二更
    在宫中小住一晚,蒙恬、蒙毅被大王征招,给嬴政做了伴读。
    东宫之内围绕嬴子楚正室,以最终继承权为目的的斗争,还未曾正面碰撞就这么结束了。
    嬴稷确定了嬴政的地位,赵姬母以子贵,入住正室。
    赵姬一身华服,对着镜子,吩咐宫婢:“将素色锦搬十箱送于刘姬做衣衫。”
    “诺!”
    刘女诚惶诚恐,忙去谢恩。
    赵姬将配饰往身上挂,看了她一眼,“你我相伴多年,患难与共。当日我便发誓,他日若归秦,我必待你如手足,待蚕子如亲生。而今,我为正室,你莫要太过于小心。随心所欲过你的日子便是了,想要什么只管告知于我……我必能予你!”
    不由分说,叫人送刘女回去了。
    刘女所用所食,确实于赵姬相差不大。赵姬明艳,衣衫多以艳色为住。刘女则不然,赵姬选了素净的给她,是合适的。
    “女君,这……太过了。”刘女惶恐。
    桐桐:“……”她细看这些料子,心思又偏了。
    她不是没想过这个时代骑马装的问题,是纺织技术不到,材质不对。就现在纺织技术这粗糙程度吧,布料不细密容易伤到皮肤,要不了一天,皮肤就得受伤发红。
    但这是能现在就解决的吗?没棉花上哪弄布料去?
    况且,骑马真不是只穿大家以为的衣裳!
    这个时代的衣裳是很繁复的,下裳怕布料伤到,不能做成里衣的样式。但怕骑马导致受伤,就想出个办法。
    两条裤子错开穿,如此便好。既能保暖,又能遮挡,还不怕伤到身体。既能叫身体有个相对宽松舒适自由的环境,又能在骑马的时候保护身体。
    要相信古人的智慧,人家没那么笨,每一个设计都有他们的道理,因为条件受限,人家用他们若能接触到的材料想自己的办法,因此,不用怀疑,他们自己提供的思路是最为合理的。
    这个问题要解决,除非改进纺织,但纺织是系统的,绝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工作。所以,不太自在也没用。
    当然了,这种服侍日常没必要穿,只军中和有骑射需求的人才会去穿。平时的话,大家还是在不走光的前提下,怎么舒服怎么来。
    桐桐手里拿着的是丝绸,富贵之家,用这个做未尝不可。
    可桐桐将其拿在手里揉搓了再揉搓,在心里对比了纺织业品质的差距,顿时她就觉得:“……”嗯!其实还是现在身上穿的这种可能更舒服吧。
    不习惯?嗯!习惯习惯就好了。
    刘女见她搓绸缎:“这是蜀地所产,女君喜欢?”
    “没有!夫人给了,您就用吧,无碍。”
    刘女叹气,又拿尺子来量桐桐的脚:鞋履袜,还是我来做吧,谁做的怕是都难合脚。
    <a href="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