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92章

    桐桐起身,退出去之前只能叮嘱:“善加保养,身子为要。”
    嬴柱只笑,摆手叫桐桐去忙了。
    桐桐从里面出来,嬴政守在大殿之外。两人并肩默默而行,嬴政低声道:“赵燕之战,赵国占了上风了。”
    嬴稷还在时,这两国就打起来了。当时嬴稷对此还教导嬴政,说了处置办法。秦国无力打,却不能叫人看出疲态。于是,一方面出兵好似随时准备参战,一方面传国书给燕王,承诺在必要的时候大秦可出兵援燕,只要割让两城即可。
    同时,又给赵国放出这个消息,施加压力。
    而今战事消息传来,赵国占了上风:“若是如此,燕国此次派了相国前来吊唁是其次,主要是想从大秦借兵。”愿意割让两城予秦,也要跟秦国借兵。
    嬴政点头:“正是如此,燕国使臣三日后便可抵达咸阳。”当日借兵是大秦主动提的,而今就不能反对。
    但大秦真的打不起。
    桐桐问说:“赵国的使臣而今在哪?”
    “后日便可抵达咸阳。”嬴政皱眉:“只是,不知道赵国的使臣是否已经收到消息,知道赵国占了上风?”
    桐桐摇头:“战场瞬息万变,便是赵王收到这般好消息,也不敢轻易下判断一定能赢。此番,先看赵胜态度!赵胜若姿态低,那必是未曾收到消息。他依旧以为燕赵两国战事胶着,怕大秦出兵援燕。”
    嬴政’嗯‘了一声,“若是如此……”他看向阿姊:“咸阳城中消息流转便格外要紧!此事需得不动声色,又得雷霆遏制。”
    不能叫人察觉到咸阳城中有了变故,又得能控制咸阳城的消息流动。
    也就是说,需得不动声色闭塞赵胜耳目,甚至于各国使臣耳目。
    桐桐’嗯‘了一声:“知晓了!我这就去办。”
    嬴政见她要走,一把拉住了,叮嘱说:“阿姊,一人终究难成事!因邯郸事,阿姊对吕不韦吕先生心有不满,本也无可厚非。然接触了便知,此人有雄材伟略。他与大秦不可分,他与东宫亦不可分。阿姊,便是不念吕四子之情分,只当此人可用可信,那便一用一信又如何?”
    桐桐其实还是要去找吕不韦的,他手里门客极多,这些人确实可用。
    嬴政先提了,她便只笑:“只是不耐他提吕四子而已!弃子可用,便若珍宝,甚是叫人不喜。”
    嬴政便笑:“阿姊出宫吧!若有所获,及时来报。”若事有不成,需得另派人料理,或是另想他法。
    桐桐出宫,找吕不韦借人。
    吕不韦问也不问,只转脸吩咐:“郑仁,带人随女君去。”
    “诺!”
    桐桐也不解释,带着人转身走了。
    吕不韦看着那背影,收回视线,转身求见嬴子楚:“公子,不韦愿出城替公子迎平原君入咸阳。”
    嬴子楚坐起身来,笑了一下:“也好!待燕国使臣到,本公子出城亲迎。”
    两人相视一笑,一切尽在不言中。
    两天时间,吕不韦出城之时,桐桐将可疑名单递到宫里,咸阳城中消息传递,这并非几句话就能办到的事。
    嬴柱一看名单,指了一竹简:“正儿,拿来比对。”
    嬴政起身取了来,两厢对比:“多了几个可疑之处。”没有漏掉宫中原就掌握的,还多了几个可疑的。
    便是这些可疑的都是阿姊多疑,那也无甚要紧,不漏掉——至关重要。
    嬴柱连声应好:“如此,可安心矣!”
    城外,赵胜看着迎接自己的吕不韦,心中一惊:莫非燕国大胜?
    自己乃赵国相国,又是皇叔平原君,便是嬴子楚未曾亲自迎接,也该由嬴政或是赢傒出面,亦或是大秦的宰相前来,此方不算失礼。
    可迎自己的是小小贱商吕不韦,此人在秦官职不高,地位不崇,派此人前来,何意?
    除非赵国战场失利,而大秦决意出兵援燕。
    他低声与下属道:“临走之前,大王令我等见机行事,若事有不测,割城不可过五!”
    用五城换大秦不援燕,这是大王给的底线。
    第700章 秦时风韵(27)二更
    “女君,拦截住了。”
    桐桐伸手接了竹筒,将其打开,此乃赵国送给赵胜的密信。她拿去给赵国探子:“何意?”
    那探子常年在秦做生意,桐桐未曾打骂,令其一切如常,若肯投效,将功赎罪。因此,他并不敢隐瞒:“赵燕之战,赵大胜于燕!割城与秦修好之事,罢!”
    那就没错了!赵燕之战,确实赵国大胜。赵王命令赵胜不要再提与秦修好的事了,就此作罢吧!
    半日后,拦截燕国密信:与赵之战,大败!割二城于秦借兵之事,从速!从速!
    将拦截消息送入宫中,桐桐便开始调拨。
    赵胜住在馆舍之中,只探听到秦国君嬴柱于咸阳宫中设宴款待了燕国太傅,秦国太子嬴子楚亲送燕国太傅回馆舍,二人沿路相谈甚欢。
    可昨儿自己入咸阳宫吊唁,见了嬴柱,行了国礼,却未曾设宴以待。被宫人送出宫,迄今也未见嬴子楚之面。
    他着人带上贺礼,亲往东宫拜会。
    却不想中途遇数量马车,马车上财货无数,不知道要往何方。
    侍从听的懂大秦言,他转述说:“百姓议论,燕国太傅赠送太子殿下珍奇异宝无数,大秦太子给燕国太傅回礼甚重。”那马车上拉的就是回礼!
    赵胜回头去看,问下属:“你以为如何?”
    “战局不顺!恐不敌燕国。若是如此,燕国不需同秦国借兵,但燕国未必不能与秦国结盟!秦燕若是结盟,我赵国腹背受敌,该当如何?”
    赵胜眉头深锁:“再留意消息。”
    “诺!”
    赵胜带着礼物,往东宫送礼,甚至往吕不韦府上送礼。堂堂一国相国,王室贵胄,虽人人皆以礼相待,却当真无人过于热切。
    这些行为无一不传递着一个信号:赵国不敌燕国,秦燕有结盟之意。
    滞留在咸阳的各国使臣纷纷打听,遇到赵胜,也多是冷嘲热讽。赵胜更担心,若不能叫大秦放弃与燕结盟,只怕会引来其他各国对赵国的侵扰,彼时分而蚕食,当如何?
    多方送礼,求到吕不韦府里,跟一贱商伏低做小,承诺吕家于赵国行商的多项特权之后,吕不韦终于松口:“也罢!在下就区区一商人,见笑了!见笑了。”
    他指着那一箱箱金饼:“笑纳了!笑纳了。此事不韦一定在太子面前周旋!”
    “若能见秦国太子一面,胜不胜感激。”
    “好说!好说!”
    客人送走,吕不韦的手放在这些珍宝金饼上,第二天,赵胜果然就见到了嬴子楚。一见到,他就马上道:“若秦国不与燕为盟,赵国愿奉五城以求和。”
    嬴子楚:“……”五城啊!他一脸的为难,良久良久才道:“原以为赵燕之战能多打半年……数月也好……不想这便分出了胜负。”
    赵胜心都提起来了,再过数月秦国就出了国丧了。
    国丧之中,忌讳颇多。
    言下之意,只这五城叫秦国罢兵,嬴子楚不甚满意。
    赵胜看向吕不韦:请吕先生多多美言。
    吕不韦带着笑意,“公子,当日夫人、政公子、女君……滞留于赵国。不论如何,数年内平安度过,平原君之情分还是要顾念的!而今公子夫妻团聚,政公子天人之姿,女君英姿勃发……念及这些,应下此事,只当还平原君情分了。”
    嬴子楚一脸的挣扎之色:“罢了,昔日你未曾杀我妻儿……既然如此,那便这样吧!议和书便签了吧。”
    赵国将五国割让于秦,秦承诺不与燕国结盟。
    桐桐暗中安排人,在赵国一行离开咸阳时,暗中礼送出境。只要还在秦国,他就休想收到真正的战报。
    将赵国送走之后,燕国隔了三日才走。燕国太傅从秦国的态度中推测,赵国怕是战败,燕国战胜了。秦国或是想与燕国为盟?可多等了三天,秦国也未提结盟之事。
    太傅试探着告辞,嬴子楚便着人礼送,并未挽留。
    因此,直到离开咸阳这位太傅都没有提借兵之事。
    而关于两国是否为盟,秦国无人提过,那都是他的猜测。
    紧跟着,其他诸国使臣陆续离开,他们看到的是:秦国内政安稳,国强兵壮,战意盎然。
    桐桐骑在马上,目送车队离开,心情复杂。
    那位平原君乃是战国四公子之一,之前见过一面,此次目送他离开,又见了一次。这也应该是最后一次见面了。
    此人功勋与一成语有关,这个词叫毛遂自荐。
    当年的邯郸之战,是秦军围困了邯郸城。也是差不多那个时候,吕不韦带秦异人逃出邯郸归秦。还是那个时候,赵胜带门下食客需得从邯郸突围出去,去楚国求援。彼时,门下十九人,有一叫毛遂的自荐,这才有了二十门客随赵胜赴楚,他与毛遂说服了楚王,赵楚合纵,迫使秦军撤军三十里,解了邯郸之围。
    <a href="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