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2章

    而今,李信还是一样,认为只二十万便可灭楚。
    桐桐问:“大王如何想?”
    “将之所请,寡人本该信,且坚信不疑。用兵之法,无常形。李信非信口开河之人,他之战法,寡人听来未必无理。
    然此次不同,一则,阿姊在,寡人未必需得守咸阳;二则,兵多将广,胜算大,所用时日少。因而,寡人以为,王翦之法,可行!”
    “王翦提议多少兵力?”
    “王翦认为,楚国若无内乱,需得六十万。可楚国内乱日盛,五十万可矣。”
    灭国之兵,本就预备了五十万。
    若用王翦,你要亲政,那便随你去吧。
    次年春,秦王率军五十万,出兵楚国。出兵魏国时,前提是魏国弃土弃民,我秦国是捡了无主之地,而后将你大梁围在里面了。我们没有入侵魏国,我们努力的想与魏国亲近,做到了亲亲友善。是魏国主动投降的,跟我们秦国并没有关系!
    绝非无礼而伐。
    此次出兵楚国,以什么借口呢?
    嬴政说,楚国与赵国同谋,欲害秦国。
    于是,秦王怒,伐之!
    楚王拿着秦王昭告天下讨伐檄文,气的手直哆嗦:“楚与赵谋?荒谬!”
    当真是欲加之罪!欲加之罪呐!
    是你们设计,一石二鸟,乱了赵国,亦乱了楚国。赵王中计,资助项燕,项燕自立,与楚何干?
    而今,这又成了楚国与赵谋?混账已极!混账已极。
    臣下就道:“不若,招降项燕!令项燕出兵以扛之。此乃一石二鸟之计!使其彼此消耗,内忧外患皆可解。”
    楚王缓缓点头,此倒是不失为一计良策。
    而此时,四爷站于一别庄之外,敲响了别庄的大门。
    门吱呀呀打开,是一仆从:“敢问,客从何来。”
    四爷回头看马车,韩非叹了一声,从马车上下来:“告诉你家主人,韩非来访。”说着话,从马车上下来。
    仆从眼睛一脸,眼圈都红了:“公子!”
    韩非点头,示意他赶紧通报。
    须臾,张平一边咳嗽着,一边自内里出,一看见韩非就要跪下:“公子!”
    韩非一把扶住:“张相。”
    张平眼泪下来了,上下打量韩非,“公子无恙?”
    “无恙!无恙。”韩非说着,这才看向小师弟:“文渊君,不用介绍,该是识得的。”
    张平脸上的笑意瞬间便收了,客气的点点头:“文渊君,又见面了。”
    四爷颔首:“叨扰了。”
    张平’嗯‘了一声,不是很欢迎的样子,只拉着韩非往里面去。
    入了正堂,分宾主而坐。
    张平才问:“公子也当是无事不来!既然登门,便请直言。”
    韩非便笑道:“秦王顾念诸国勋贵,欲册封之。张相于韩国有大功,亦在名册之上。”
    张平愣了一下:“册封?”
    “正是。”
    张平看向文渊君,问道:“可是有差遣?”
    四爷只道:“此非大王授意,只是在下钦佩张相。诸国灭,臣下如您这般有气节者,难得。”
    张平面色缓和,但心中亦知:此人之言语信不得!他夸人有目的,骂人有目的。越是夸,越是有事要自己去办。
    他只道:“某曾发誓,不侍秦王。”
    “册封韩非,张相亦可相佐于公子,岂能算是违背誓言。”
    张平:“……”他只能道:“年老体迈……”
    “不劳您奔波!只需您修书一封于令公子张良。”
    张平:“……”良儿?
    “听闻令公子与项伯相交莫逆,而今正游历于项地。”
    张平:“……”连良儿的踪迹也知道?
    四爷只笑:“令公子所求太平方,出自长公主之手。因知你们父子不愿与秦往来,长公主怜他志气,暗中助他。此一路是否再无病症?”
    张平忙坐起身来:“竟是这般大恩?”
    四爷:“……”看!不侍秦是态度,有恩于他就又另当别论。之后便是与秦有瓜葛,此亦乃逼不得已!
    他连连摆手,“说甚恩不恩的!长公主一喜甘罗,二喜张良。此皆乃天纵之才!”
    夸张良亦可为上卿。
    张平:“……”这到底是要办多大的事?我儿走了一路,都在长公主的视线当中。若真出个意外,要了小命,当如何?
    给恩若不拿,那便为威了!因而,乖顺些,此亦为不得以之举。
    他就摇头:“长公主抬爱!只是劣子在项地,能如何?”
    “若是公子能劝说项燕往旧越国之地,此乃大功一件。”
    张平:“……”越国沿海,与齐楚毗邻。
    当日,越国亦为大国,后被楚所败了。越王无疆还未有继承人便身亡,于是,越国大乱。宗室子弟尽皆自立为王,越国分崩离析。
    楚国疆域扩张,越国旧地余越国余孽小部,于沿海一狭窄区域内生存。
    文渊君之意,项燕若是率部去越地,此对项燕有利!因为项地为国中国,四面皆敌,不得喘息。而越地则不同,可攻齐,可攻楚,退还有海岛,当真是进可攻退可守之地。
    如此,项燕无拒绝之理由。
    而秦国呢,不仅可以使楚国暂少了一部分扛秦主力,有助于拿下楚国;更可以用项燕去与越国旧部一争一斗,彼此消耗。
    四爷看着张平笑:“……”越国与齐毗邻,海船常来往。越国旧部之粮草皆由我安排的商人供给。
    我用越国旧部灭项燕,而后册封越国旧部便是了!
    第817章 秦时风韵(144)三更
    信送至张良手中时,楚王的使臣正好来了项地,找项燕招降。
    “柱国!柱国。”使臣道:“大王日日悔恨,中了秦国的奸计,不该听信姓之谗言,误会了柱国呐。”
    项燕眯眼,此事当慎重。
    正不知如何应答,儿子项伯推门而入,一见使臣便怒目而视:“大敌当前,方才念及我父之勇?楚王当真好算计,以我父阻秦军,不论输赢,皆两败俱伤。于秦不利,于我项氏不利,唯独利楚!内忧外患相互碰撞,尽可消弭,可对?”
    “这……这……臣不敢言无此打算,然此正可以正项氏名誉。”
    “名誉重亦或是性命重?”项伯对着使臣抽出佩剑:“父亲,不若斩此獠……”
    使臣一愣,顿时吓的腿软,转身就朝外跑:“不得无礼!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项氏出身显贵,子弟何以粗鄙若此。”
    人跑了,项伯持剑哈哈大笑,极尽鄙薄。
    项燕呵斥:“休得如此!”说完,又喊人:“留住使臣!”而后又大声致歉:“小儿无礼,使臣勿怪。”
    那使臣这才不跑了,只站于原地作揖。
    项燕摆手,安排人将使臣带了下去,这才严厉的看项伯:“怎如此莽撞?!”
    项伯忙正色:“父亲,此乃楚王算计,您万万不可当真!他不信您,下手剿杀从不留情。而今,大敌当前,想用我项氏子弟之性命保他……父王,若为名声,又如何对得起父老。”
    项燕摆手:“秦灭楚,早晚之事!若不从楚,秦终是要灭项!”
    “父亲!”项伯走到舆图前,指着沿海一带:“此乃越国旧地,楚国数次平叛不得。您知此地之境况,屈景昭姓平叛之心不诚,这才致使越地有越国旧部留存至今。既然如此,我项国为何不南迁移,彻底占据越地。
    而后以此为据点,东可取齐,西可连西南夷,北可攻楚地,南可入海,海岛亦有民居。正可谓进可攻退可守。此地,能使我项国立于不败之地。
    至于楚国,若秦国可册封姓封地,儿子以为此姓抵抗之心亦不诚。楚国将灭,项国不能因此而陪葬。”
    项燕看了看儿子:“你一莽夫,如何能有此见识?”
    项伯也不恼,“儿有一友人,张良,乃是韩国丞相张平之子。”
    哦!他呀!小小年纪有此见识,到底是出身不凡,见识亦不凡。
    于是,项燕奉张良为座上宾。
    张良忙推辞:“家父病重,催着回韩。不能久留于楚,还请见谅。”
    项燕试探道:“某钦佩丞相,不肯侍秦。”
    “是!父亲之誓言,我张氏子子孙孙,皆不侍秦。”
    项燕放心了,此并非受秦指使。
    于是,张良回韩郡。而项燕答应了使臣,假意答应招降,如此,行军才能通畅。
    楚王不解项燕为何要往南而行,秦自北而来,你此行与秦军渐行渐远,是何缘由?
    项燕回复:臣怀疑秦会分兵围剿。齐与秦沆瀣一气,若借道而行,当如何?臣经年不见南地之境况,需得巡查一二。
    楚王鲜少出王城,为数不多的出王城的机会还是迁都之时。
    他又怕项燕与那姓勾连,因而,事务并不与那姓商议。
    而那姓只做不知,留着得消耗我家势力,你若去越地,那便自去。
    <a href="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