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8章

    锁子一开,柜子里有粮食袋子,量极少。她也不看是啥粮食,全都给塞一个布袋子里,加起来也就是五六斤的量。
    另外还有几个上一顿做好的菜干苞米面窝窝,桐桐赶紧塞了两个,其他的都装好。而后出来,账房的位置一般是固定的,金木水火土五行,这一般方位不会错。
    她从窗户翻进去,里面黑漆漆的,但外间有灯光照进来,听起来极热闹。
    看的出来,烟馆还是有生意的。
    她打开钱匣子,里面只有散碎的钱,想取多余的就必然耽搁时间,外面还有个孩子等着呢。能得多少是多少吧。
    将钱全部带走,放入怀中。而后退出去,从厨房的水瓮里带走一罐子水,从后门直接出去,拉着金秋就走。出来的时候换了个城门出,绕路往回走。
    出了城了,怕带的东西惹事,引人觊觎。她一路上跟人商议:“大哥,我有水,换口吃的。”
    在县城跟前,能抢到水,但无人跟她换吃的,尽皆驱赶她。
    这样高调,人家也只以为袋子里是行李!逃荒就是如此,家当都带着呢,就是没吃的。
    于是,顺利的从难民堆里穿过去,走远了,才给了金秋一个菜干玉米饼子,叫她喝了几口水。
    等再赶回茅草屋的时候天已经将亮了,四爷睁着眼等着,怀里的俩孩子饿的连哭都没声响,金桃早饿的昏睡过去了。
    桐桐给了四爷一个菜窝窝,给俩孩子分了一个,又递给金秋一个,叫金秋去叫醒金桃。
    孩子们吃的狼吞虎咽的。
    四爷叹气:要没有孩子,哪里去不得?但这几个孩子,真就是离了他们,得饿死在路上。
    怀里这俩是原主两口子亲生的,那俩大些的,是亲侄女。
    第822章 秋叶胜花(2)二更
    孩子吃饱了,睡踏实了。
    桐桐连夜奔忙,也真累了,躺下也睡着了。
    这一躺下,脑子里纷繁。这金家原是豫省封县的一户小地主,家里有二百亩地,四个儿子一个闺女。
    二百亩地,听起来是不少。但家里人口多,老两口,四个儿子,四个媳妇,这就是十口人,再加上未出嫁的姑娘,十一口。
    这些年陆续的添孩子,老大家有三孩子,老二家俩孩子,老家没孩子,原身这一房添了俩姑娘,肚子里又怀了一个。
    再加上七个孩子,一共就十八口人。
    十八口人,二百亩地,每个人也就十一亩地。以现在这产量,十亩地也就是没饿着,真不算是富户。
    这几年,乡下开始抓壮丁,金家四个儿子,家里扣扣索索的有点积攒,全去打通关系了,这才没叫儿子们被带走,死在战场上。
    可而今的状况,到处都在打仗。当局强征军粮,恰好赶上灾年,哪里是小地主之家能经得住的?
    而今跟村里的人有甚不同?都一样跑出来逃难来了。
    本来一家子相互有个照应,谁知道这一路难呀,老太太嫌弃家里的孙女费粮食,想把妮子们都给扔了。
    这在而今亦不是稀罕事,一路走来,将孩子丢弃的多了去了。有些人怕孩子跑着跟,就把孩子的双腿埋在土里。
    大人一路走一路哭,可若不舍弃,又能怎么办?
    原主两口子成亲四年,生下俩闺女,大的三岁多点,小的也才一岁多点。那天,金四能被老娘打发,看河沟里能抢些水不能。林三妞怀着身子,累惨了,把俩闺女在怀里放着,跟一大家子一道儿,她很放心,靠在被褥上就睡着了。
    婆婆接了孩子过去,说叫她歇歇。谁知这一歇着,再醒来便不见孩子了。婆婆只说老大家的两个妮子抱着俩小的,一眨眼便被人群给冲散了,反正就是一路的难民,谁知道跑哪去了。找不见就算了,这都是命。
    那这哪行呢?林三妞吓的腿软,刚好丈夫回来了。
    金四能一听,把媳妇好一顿埋怨:“看个孩子也看不住。”
    林三妞也不敢辩解,两口子不管旁人,反正非得找到他们家俩妮妮。幸而同乡留心,说看见过几个妮儿,朝东边去了。
    又催:“那边有人牙子,去晚了怕是被人带走了。一斤小米能换个八九岁成十岁的妮子。”
    果不其然,追去的时候,骡车上一车的小姑娘。金秋抱着俩小的不撒手,死活都不跟着去。两口子过去,被人打了一顿,人牙子眼看着出人命怕人讹上,这才走了。
    要不是自己和四爷来,只怕这四个孩子命运难料。
    她惊了一身冷汗醒过来,四爷睁着眼呢,怀里俩孩子就没敢撒手。粮食也在头下面枕着呢,不敢见一点动静。
    金秋和金桃俩人缩在角落里,依偎着睡着了。
    桐桐坐起来,将最小的这个抱起来号了一次脉,孩子不安的动了动,许是嗅到了母亲的味道,又睡着了,幸而不发热了。
    这一路走的,愣是连孩子的脸都看不清,脏的不像个样子。
    桐桐悄悄的掏出钱来,整理了整理,这都是铜元,另外有三块大洋。给串好,塞到衣角,干脆连金秋和金桃都不叫知道。
    四爷靠起来,将粮食袋子拉出来。
    桐桐细细的规整,苞米面二三斤,小米一小堆,豆面这种的一把,那种的一把。她找了柴火,找了瓦片,在瓦面上把这些都炒熟。炒熟了但凡有个热水,用热水冲了就能救俩孩子。
    大人能扛,大点的孩子也知道忍耐,可一岁、三岁的孩子,知道什么是忍?
    四爷低声道:“走陇海线!”
    封县应该在陇海线上,这条铁路修的早了,它从洛阳到秦省潼关,再从潼关到长安。只要上了这趟车,就算是有救了。
    “但是,这趟车从洛阳发车,车上肯定爬满了逃难的人,中途很难上去。”只咱俩是没问题的,一人怀里揣个孩子,问题也不大。但这还有俩半大的孩子,抱也抱不起,背也背不起。
    桐桐低头看了看肚子,豫省是全省遭灾,三千万人口逃难,火车便是挤满,车顶和所有缝隙里都塞上人,一天也只能运一千五百人。起点坐满,中途车不停,怎么整?这肚子都五个月了,俩需要抱着的孩子,俩那么大的孩子,真的上不了火车。
    单靠双脚走出去,难!
    这中间还有个问题,那就是日军轰炸,任何一个地方随时可能成为战场。
    要是只有自己和四爷,两人就不走了,留下来总有用处。可原身没了,孩子是两人最后的执念。
    桐桐说:“咱距离洛阳不到一百公里,但距离潼关还有四百多公里。”是走着去洛阳想办法坐车去潼关,还是走着去潼关。
    走着去洛阳,两三天就到了。咱这粮食凑活着能撑到!但要是走着去潼关,这粮食可就不够了。
    四爷当机立断,“去洛阳!”宜早不宜迟,多耗费一天,就消耗一天粮食。
    桐桐把粮食炒好,然后装在布袋子里,分了四份,她跟四爷一人装一袋,剩下的分两袋,给金秋和金桃绑在身上。
    金秋害怕:“婶儿?”别不要我呀!
    桐桐低声叮嘱:“逃难,路上啥事都可能发生。要是真有个万一,这个就是救命的。记得,往潼关去,从潼关去长安,那是咱的目的地。”
    “我跟金桃肯定能跟上!”金秋一把拉住四婶:“婶儿,俺不偷吃,俺给金枝和金叶留着,俺……”
    “想啥咧?”桐桐揉这姑娘脑袋,“你叔能不要你们呐?这不是怕把你们给丢了吗?”
    两人把亲生的绑在怀里,一人一个。四爷带着大闺女金枝,桐桐怀里是小闺女金叶。衣襟由金秋和金桃拽着,这就能走了。
    饿着肚子,一个孕妇,一个身有重伤,带着四个孩子,真就是走一段歇一程,两三天真能赶到洛阳吗?桐桐觉得怕是有些难了。
    路过县城,没停留,继续往前走。
    猛的听见有人喊:“四能?金四能?”
    四爷反应了半晌才知道,这是在喊他。他扭脸过去,认得是原主村里的人,冯老六。
    “六哥?”他停下来,那边也急匆匆的过来,喊道:“赶紧的!你爹差点没打死你娘,他们找你都找疯了。”说着就看几个孩子,“都在!都在就好了!”
    说着朝难民群里喊:“告诉金叔,见着四能了!四能回来了。”
    话音才落,就听到撕心裂肺的哭喊声:“俺的妮儿啊!俺的妮儿!妮儿啊,你要了娘的命了……”
    一个穿着大襟袄,顶着帕子,大裆裤绑着绑腿,小脚走路一瘸一拐的妇女从人群里跌跌撞撞的跑过来了。
    金秋和金桃撒了手就嚎,“娘嘞——娘嘞——”
    这女人叫王菊花,是金大文的媳妇。两人三个孩子,金秋最大,金桃次之,老是个小子,叫金宝。
    小脚女人脸肿着,这会子见闺女好好的,她噗通就往下跪:“她四婶……”
    桐桐赶紧就拦:“大嫂,这是干嘛?我们还能把孩子给扔了?”
    <a href="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