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37章

    咋活?一夜之间,倾家荡产!
    第830章 秋叶胜花(10)一更
    不得已搬到了新居。
    新居还没规整利索,中间的拱门封上了,另开了大门,也安装了大门。院子里种的秋菜人家也都收了,只剩下一片片空地还荒着呢。
    而抱厦重新用泥浆糊了一遍,还没干透。顶子上加了茅草顶,冬天保暖,夏天防晒。主要是从外观看,这就是泥墙茅顶的房子,瞧着寒酸。
    室内却都用石灰粉刷过了,干干净净。
    四爷当初又给房子重新规划过了,没大动,但现在这抱厦的格局却不行。抱厦是一间房挨着一间房,大小都差不多。
    四爷将其中三间房房门位置都改成窗,又在室内的隔间墙上开门。
    把宿舍样式的房屋布局,该改成三居室的样子了。又给客厅的背墙上开一个小门,后面重新砌了个厨房。不为别的,就是为了厨房一点火,便能给所有房间的炕供暖。
    桐桐转着看,四爷这个设计其实挺麻烦的。
    厨房两个灶台,天冷用可供暖的灶,天热用另一个,保证房间里的凉爽。
    炕都是新的,不停的烧着炕,可炕上还有白起烟雾缭绕,证明还都没干。
    能怎么办呢?
    支起来床板,凑活着过度过度吧。
    最近四爷没去电厂,要给附近供电,电线就得重新接进去,这是需要时间的。能干这个活的人多了,不用他!
    张大权又知道房舍刚被轰炸,干脆给放了一个月假期。这个电线接完,得一个月呢。
    四爷在家就忙家事,不叫桐桐下床了,这次动胎气动的厉害。
    桐桐也不敢下床,真就是歇着呢。便是吃的也多是四爷准备的,准备啥吃啥,先养半个月再说。
    四爷弄些木料,找木匠的工具,这些只要开口,卫大锤都能给弄来。
    简单的桌椅板凳,简易的箱子,做出来就能用。一样一样的添置了起来!
    为了吃水方便,四爷又去弄水池,将井水抽上来之后,在水池了经过沉淀过滤等处理,看看能不能用。
    而她正好借着修水池弄来了水泥。水泥是桶装的,特别难搞到。但是发电厂要重新开业,少不了把厂区翻新一二。要想体面,便少不了。
    这种事在卫大锤这里就是小事,四爷自己掏钱,只是多买些而已,有啥不可以的。听说老房子特别潮,想自己修一修,那就多弄几桶嘛。
    弄到就晚上拉过来,然后四爷就晚上偷偷干活。在厨房通往水池的方向,又开了一道门,叫人看着工程极大,其实就是给水池边上的地下重新挖了个地窖。这个地窖得藏着些,里面得放大瓮,用石板再压在大瓮上,防潮,又防老鼠祸害。
    这一窖至少得藏五千斤上下。
    因着搬过来,蔡凡民也来,王友良也来,常不常来串门子,但因着水池子的工程看起来就麻烦,又是铺石子,又是找过滤网,他们都没有发现,地下才是重点。
    也因着家里一直动工的原因,挖出来那么多土方堆在院子里,这些人还都以为是从外面拉来的。
    真就是忙了大半个月,才把这个家规整出个样子来。
    此时,天已经冷了!本来想给菜园子里撒些菠菜、香菜种子,等出苗了盖上草木灰压上草席,明春天一暖就能疯长。可现在,来不及了。
    等收拾好一切,搬到暖炕上,给孩子换上厚棉衣厚棉鞋,都快落雪了。
    桐桐养了大半个月,肚子也真的鼓起来了,孩子的发育正常。
    四爷说她:“别折腾了,轻易别出门。”
    嗯!不出门。
    桐桐站在院子里,看见四爷将这老宅子的游廊又给重新盖上草顶子子。
    游廊沿着墙根而建,为的是不淋浴。瓦片早碎的不像个样子,幸而柱子完好,盖上草泥顶子,有个雨雪的,在家里不会淋着。
    俩孩子在游廊里玩,廊下挂了秋千,金枝推着金叶玩,能吃饱喝足,能不颠沛流离,孩子脸上有肉了,也终于有了笑模样了。
    玩的好了,咯咯咯的在一边笑。
    桐桐看了一眼孩子,这才低声问四爷:“蔡凡民没再跟你谈?”
    “家里的情况还是要叫他亲眼看看。”无根无底的人在现在看就是没来历出处,无人敢深信。
    再则,在以后很长的时间里,出身来历不明,这可是个大问题。
    桐桐点头,老家那些人很麻烦,但确实不能真的撇开。便是胜利了,各种成分划分,来历不明,就叫历史不清楚。不清楚就会影响方方面面。
    不仅是自己和四爷,还包括三个孩子。
    为了这个清楚明白,还真不能断了联系。
    但桐桐就不去了,四爷选了一天,买了一袋子粗粮,雇了个骡车,再买了一骡车的红薯,往草滩去了。
    四爷请了蔡凡民:毕竟嘛,老家那一大家想落户,当地的警局也得有关系能疏通。
    蔡凡民作为张家的司机,这个面子必然是有的。
    两人坐在车上,因着有车夫在,并没有什么出格的话语,不谈论实事,说的都是造发动机的事。
    从铁到钢材,再到钢材的锻造,蔡凡民听的似懂非懂,但听来又觉得十分合理。确实是手工打磨出一些小小的配件,这一点叫这个金四能的话有了可信度。
    没走多久便是草滩。
    远远看去,在村庄的周围一片一片都是窝棚。窝棚搭建在潮湿的地方,白天却不见人。住在这里的人,白天去城里做工或是讨饭,晚上回来有个落脚的地方。
    进了村子,停在宅子前。
    金守财正在门口坐着,编着草席子。这东西能卖几个钱算几个钱,总好过什么也不干!
    看见老四一身体面的回来了,金守财手里也没停:“听说轰炸的厉害,还操心你们呢。”
    四爷没回这个话,只问说:“这么冷,坐在门口干什么?家里去。”
    “初来乍到的,坐在这里跟过来过去的本地人打个招呼,时间长了,人头就熟了。”金守财这么应着,抬头一看见还有别的人,立马就起身:“哎哟哟!有客人来呀!”
    说着话,就喊:“老婆子,糖水!”
    刘九凤撩开帘子看,见老四和这个客人抬着粮食下来,就笑:“快!快!屋里坐。”
    果然去倒了糖水。
    蔡凡民一脸的笑意:“叔,你这日子过起来了。”看这院子里规整的多好。柴火整整齐齐的,摆了半个院子。一瞧就是过日子的勤快人家。
    金守财也看那柴火,“俩孙女懂事,都是俩孩子捡的。”
    正说着话呢,金秋带着金叶回来了,俩孩子身上穿的跟逃难来时穿的一模一样,这会子金秋拼命的拽着一根绳子,绳子的后面托着的是用木料绑起来的’车‘。四根木料绑个框架,上面摆柴火,捆绑好,而后拖拽着拉回来。
    这柴火是湿的,这么些,得有好几百斤。拉的又不带轮子的车,而是木棍在地上摩擦,这么拉扯摩擦力多大?
    四爷看见本来就瘦的俩个孩子,更瘦了。
    他疾步过来,一把接过绳索,回头说金守财:“这是这么大的孩子能干的?”
    金秋猛一抬头,眼睛就亮了:“四叔?”
    金桃跟在后面,嘴一瘪一瘪的,而后大哭:“叔——”跟着您和我四婶逃难都没这么累过。
    金守财有些尴尬,刘九凤不干了:“咋跟你爹说话呢?两个妮儿,哪那么金贵?在家啥也不干,那是养小姐呢!咋这家穷这样了,讲究啥呀?”
    正说着呢,三个男孩笑闹着从里面跑出来,金贵嚷着:“奶,糖水叫他们喝了,俺都没喝上!”
    金元和金宝笑嘻嘻的:“他抢不到,怪谁嘞!”
    四爷没搭理刘九凤,只问金秋:“你爹你娘呢?”不是分家了吗?过你们的去吧,回来干啥?
    “俺爹把俺娘卖了!”
    “啥?”
    “俺爹把俺娘卖了!俺娘被那男人带去宝鸡去了。”
    宝鸡市乃秦省的一个地级市,在而今,那里是陇海线的一个重要节点。从潼关到长安下一站就是宝鸡。所以,许多豫省人便往那边去了。
    四爷问说:“你爹人呢?”
    “俺爹买了两亩地,在地头搭窝棚住,又娶了后娘。”金秋放声大哭:“俺追俺娘了,没追上。俺爹也不说把俺娘卖给谁了。俺找不见俺娘。”
    四爷:“……”
    蔡凡民皱眉,把媳妇卖了钱,用钱买地。只要有地,还怕娶不到媳妇?莫说小寡妇了,便是谁家的大姑娘,只怕也是乐意的。
    就是可怜了几个孩子,一下子便没了亲娘。这遭的什么罪呀?
    他扭脸去看这个金四能,就见他将搬进来的粮食又重新拎出去,放在骡车上。而后过来,直接就问说:“在这草滩立户,我能办!但有个条件,金秋和金桃,过继到我名下。从此跟大房再没有关系。你看这事成吗?”
    <a href="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