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4章

    她拽着桐桐:“那就是我的孩子,我的小飞!”
    桐桐:“……”
    “孩子的爷爷奶奶都是医生,爸爸姑姑也是医生,我爸妈是医学院的教授,我在医院是高药剂的……”我家的孩子本不是这个样子的,可你看看,他成了什么模样。
    那两口子年纪很大了,把孩子买回去的时候年岁怕是都过了五十了。而且,还是残废!两口子都是残废!
    真的不敢想,我的儿子这些年到底遭受了什么。把孩子在这个家里多留一天,我都觉得是折磨,是煎熬,一刻也等不了。
    “收拾东西,连夜送你走……”但也是一天没吃饭了,“吃点东西。”
    “我吃不下,你去吃吧!我等你们。”顺便联系孩子父亲,需要做的事还很多。
    桐桐没有勉强,转身出来了。
    叫四爷送对方走,自己倒是不急。需要去从侧面了解一下具体的情况,比如,孩子从哪里买来的,许是不防备之下,就问出来了呢。
    好歹是条线索,说不定就牵到果果身上了。哪怕不是果果,是其他孩子也行呀!这种的,手里过的绝对不是一个孩子。
    简单的吃了饭,四爷送了王强回家,就接了周芳,直接送她去机场。
    对桐桐……也没有什么要叮嘱的,她比谁都谨慎。
    桐桐安生的住了一晚,直到地方了,第二天打了个出租,直接去来子镇。她穿着大羽绒服,包着围巾,往学校去。
    刘树在初中上过学,而今这乡镇中学,放假学校并不是没人,老师的办公室兼具宿舍的功能,好些带家属就在学校吃住。
    她打着’大学生爱心捐赠‘的名义上门,贫困生里必有刘树的名字……
    第1209章 归途漫漫(16)加更
    桐桐长的不像是骗子,拿着学生证。而今也没有那么些骗子,在乡镇教书的老师……也没有那么些防备之心。
    大学生假期做调查,对需要帮扶的贫困生给予定点帮扶,这是大好事呀!
    这位老师是个四十多岁的女老师,跟下地的农民没有两样。她是民办教师,这几年都不太能发得下来工资了。
    一听这个事,她立马表示:“有!贫困生不少。”然后喊了看门的大爷:“拿一下大会议室的钥匙,我取一下花名册。”
    小乡镇的初中,拢共也没多少学生。
    三个年纪的学生一共二百多人,这位老师都知道。她拿出来名册一个班一个班的找,一口气就找出十三四个来。
    桐桐在初二的花名册里看到了刘树的名字:“这个孩子的年龄比同龄人大……”
    “哦!对了!还有这个孩子……”老师说:“这个刘树……辍学了!九月份就没来报名。孩子苦的很,父母年纪大了,还是残疾人,上学也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的。如果能资助孩子念书,我上门去做工作……”
    “残疾到哪种程度?如果很严重,我们走特殊渠道,看能不能一直资助到孩子十八岁。”
    那就再好不过了!
    老师就说情况:“母亲是天生残疾……”
    桐桐假装什么都不懂:“那这种情况咋还要孩子呢?”
    老师:“……”咋说呢?“不是亲生的,是抱养别人家的,家里没个健全的人,老了咋办?就把这孩子抱养来了。”
    桐桐一副了然的样子,然后就说:“这孩子的亲生父母也是的,送养也不看看家庭条件。”
    “听说是爸爸坐牢了,妈妈改嫁不要了,孩子的远房姑奶奶是咱镇子上的,见实在没人要,这才给抱回来了。有人照看总比扔到孤儿院要强。”
    “这孩子可怜的,连个帮衬的亲戚都没有?”桐桐就说,“这社会关系里面,没有个姑姑、叔叔的,能扶养的?这个情况必须弄清楚。”
    “就是这个姑奶奶还跟孩子走动,家里真没啥亲戚。人家姑奶奶家得日子再好,没帮扶远亲的道理。”
    桐桐认真的点头,一一的记录,还专门给打上重点符号,表示这个孩子的情况很特殊,一定要关照。
    老师就说:“镇子上有个澡堂子,那孩子冬天就在他姑奶奶家得澡堂子帮忙,抽空回去给父母烧炕,是个很懂事的孩子。”
    桐桐记了一笔:“这些情况我都了解了,年底,学校也都放假。等来年开学之后,我联系您。”说着,就伸出手来,“谢谢您了。”
    “客气!客气!”
    老师殷勤的把人送出来,还问说:“一个人来的?”
    “我同学去邮政所打个电话,我去那边找他。”
    “好的!”
    桐桐摆手,跟这位老师告辞。小镇子上,从这头走到那头,要不了二十分钟。以说开澡堂的,桐桐就知道是哪里了。
    去了澡堂子的斜对面吃饭,大冬天的要过年了,可不都得来洗一洗。好些都在院子里等着,门口停了不少车。
    倒是饭馆的生意不好了,准备年货开始,家家都割肉过年,犯不上下馆子。
    桐桐进去的时候,老板娘好像也在准备他加的年货呢。见了客人,又不像本地人,还问说:“这是谁家来亲戚了?”
    “您的眼神真好!”桐桐坐下,“一碗面,吃了好洗澡去!等了半晌,轮不到。”
    说着还道:“卷饼还有没,走的时候给我卷两个,我姑和我姐还等着呢,没吃饭。我饿的心慌的不成了。”
    老板娘以为是下面小村子的人呢,就笑道:“洗澡就得吃饱,有那饿着肚子洗澡晕在里面的。”
    这才打开炉子,火起的慢。
    桐桐一副不着急的样子:“怕是一个钟头都轮不到我们,不着急。”说着,还靠过去挨着路子取暖。
    老板娘还问说:“你姑家在哪个村?”
    “下面新村,靠着河那条巷子……”路过的时候看见过这个村名。
    老板娘就’哦‘了一声,“那挺近的。”
    “是啊!”桐桐应着,就扯开话题,“年跟前这澡堂子的生意是真好,听我姑说,这家日子过的好,数一数二的富户。”
    老板娘皮笑肉不笑的,哼笑了一声,就说:“咱肯定是没有人家富,但是呢,咱赚的这个钱……安心!晚上能睡的着。”
    人富惹人嫉,大概就是这样吧。
    这一家的房子必周围好了不止一层,三层楼,还得上水,投资挺大的。在不富裕的农村小镇,当然就特别的惹眼了。挣钱也是真挣钱的。
    桐桐就故意往别的地方偏:“跟城里的澡堂子一样,也不怕扫h?”
    把老板娘都逗笑了,这姑娘连这个都知道:“理发馆有那个营生,澡堂子那不敢。”
    “吓我一跳!”桐桐就说:“我们村原先有一姑娘,跟同村的人上我们县澡堂子洗澡去了,就先出去了那么一会子功夫,说是七八分钟的样儿,结果不见人了……多吓人呐。”
    “那可不咋的!”老板娘就道:“出门在外可得小心。”
    桐桐又侧面打听:“这澡堂子,也算是投一份了。这营业执照从哪办,咱一般人都摸不到。”
    “得找人,托关系。”老板娘把火弄旺,锅挪过去,“得去县上找人。这家的关系网广,那谁知道怎么办的呢。”
    嘴很紧,好像什么都知道一点,但是什么都不说。心里愤愤,但也不多言,不多管闲事。
    桐桐又说起了其他,说学校捐赠贫困生,还专门拿了本本出来,哪个学生是哪个村的,家里条件怎么样云云。
    这就很能取信任了,老板娘认识好几个,谁家谁家的,她都知道。
    桐桐问了七八个了,才说到这个刘树:“说是孩子辍学了,就在这澡堂子,我刚也没见……”
    “在的!老师没撒谎。”老板娘赶紧道,“这孩子可怜!遭了罪了!本来她姑奶奶抱来的时候,我婆婆说我小姑子的大姑姐不生,孩子抱去挺好。结果呢,一说见见孩子爹妈的样,这边就不愿意,把孩子抱给那么一家子……”
    “可不就是!亲戚家的孩子,也不说用心的给看一户人家送养,也是挺狠心的。”
    “亲妈都能撇下孩子走了,别人才不管呢。”老板娘就说:“你不知道,我这后头的一家,乔大娘!他娘家侄儿也是抱养的。那孩子更惨,都有五六岁、六七岁了吧,说是爸爸死了,他妈把孩子扔到火车站……
    有司机好心的把孩子带着,路过咱这里的时候,车坏了。聊的多了,乔大娘知道了,说你把孩子给我留下吧,我娘兄弟四个姑娘没个儿子,家里条件好,肯定能养好,那孩子倒是幸运,过的好,家里宝贝的跟啥一样。”
    说这话,面条好了。
    桐桐吃的心不在焉,听老板娘在那里絮叨。她把这些都一一的记住,还问说:“得是真好!那么些孩子,好应该也有限。孩子都记事了,养不熟。”
    “那可不一定!孩子记事了,才知道爹妈不要他了,在家里要多乖顺就有多乖顺。学校也好!家里是真疼!人家那条件好,家里开个五金店,上面四个姐姐,都是端着公家的饭碗,嫁的也都好……你说说,那孩子才是命好,可算是跌到福窝窝里了。”
    <a href="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gt;.&lt;)
    &lt;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gt;林木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