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10章
“冬天下雪,还就得用皮子做几双棉鞋。”
……
絮絮叨叨的声音小了,他也出了门了,今儿好似没那么冷了。
哪有?这风把人吹个透心凉。
桐桐看看身上的衣裳,然后后悔了:大襟棉袄不好看归不好看,但是真暖和呀!相当于胸前挂了两层,把人裹的严严实实,一点风都不露。
这种对襟的可不是,好似四面八方都往里面钻风。
到了物资收购站,杀猪的那一套套东西都不见了。就像是四爷预想的一样,陆胜利反应过来了,他便是杀猪也不会放在这个地方大喇喇的杀了,昨儿的事一定是说成是猪受伤,力气大,出现了意外,幸好没出事,幸好有个人见义勇为了。
而那个叫邱斌的杀猪小伙子,估计去其他地方忙去了,说好的时间他并不在。
桐桐一看这架势,就直接去问在仓库忙活着的姑娘,“问一下,陆主任在哪?”
这姑娘愣了一下,才认出这是昨儿那个大娘,可现在再叫大娘是不是不合适,看起来并不显老。灰色的对襟棉袄,戴着黑色的袖套,黑色的裤子,黑色的棉鞋,整整齐齐的。手里还拿个像是围裙一样的东西,这是护着衣服的。
头发也不是盘着的头发,那是梳成辫子,又盘了起来,盘起来的头发用黑底碎花布条扎着,还怪好看的。她都想问问那是咋盘的。
人看着又干净又利索,跟昨儿那个大娘像是两个人。
她笑了一下,指了指办公室的方向:“大姐,陆主任说你要是来了,就去办公室找她。”
“好!谢谢,你忙吧。”
桐桐去了办公室,很不打眼的几间平房,她敲了门:“请问陆主任在吗?”
陆胜利一听声音,知道是谁:“大姐,进来吧。”他正在从暖水瓶里往出倒水,一转身看见进来的人,然后:“……”他轻咳一声,才找到自己的声音:“大姐,你先坐!”
破旧的办公桌,摇摇晃晃的椅子,桐桐坐下了,等着对方说话。
陆胜利放下洋瓷缸子,这才说:“是这样的……大姐,你见义勇为,咱们年底正要向上汇报积极分子、道德模范,您看,咱完善这个材料……”
说着,就拿了笔出来,拧开笔帽,甩了甩,在边上的废纸上试了试,能出水了,这才摊开纸张写字,“大姐,你是哪个大队的社员?”
“东河湾大队。”
“叫个啥名?多大年纪?”
“林桐,三十四。”
“哪个桐?”
“梧桐的桐。”
对方愣了一下,“大姐应该是识字的吧?”
“识字,写的不多。”
“文化程度?”
桐桐愣了一下,“……我家弟弟妹妹都是上的新式学堂,他们教过我一些,一般的书和报纸能独立看。我父亲是做账房出身的,所以,我从小就能背珠算口诀,练得少。
后来嫁人,我公公也是账房出身,我丈夫在解放前一直给大饭馆送菜,要替两边结账,我跟着他学了一些。后来,孩子上学,两个大的上的私塾,孩子背书我听,能记一些。解放后,三个小的还继续念着书,也能知道一些。我也不好量化我是什么文化程度。”
陆胜利也不奇怪,现在就是很多人的学问是没法量化的。
他把笔递过去:“那你自己写?”
桐桐便接过来,想了想,尽量控制笔叫看起来生疏一些,然后还只写楷书,就是跟印刷体一模一样的字体。只是不熟悉,看着有些不协调。
陆胜利摸了摸鼻子,这还是个文化人。
“……对!把社会关系都写上。”
桐桐按照他说的,一一都写上。看起来整齐却生硬。
写完了,陆胜利又拿出算盘:“大姐会打不?”
“会!”但不能表现的特别厉害,就单纯的会打,速度不急不慢,就是一般账房先生的那个算账速度,“我一般都不用算盘,又没有大账目算。”
陆胜利以为她说对算盘不熟练的事,但这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这个人除了年龄不符合硬性的招工的条件之外,再就是拖家带口这一点,一般招工也不会要这样条件的。但其他的自身的东西都是合适的。
他就说:“大姐,咱这收购来的农产品,你暂时先负责这一块。等到阳历年底,十二月份了,你这个材料报上去,从明年元月开始,你算正式职工。在入职之前,你按临时工的待遇……”
没问题呀!临时工就临时工。临时工的工资是学徒工的一半,很低。但能在食堂吃饭。
安排好了,陆胜利就喊了个叫韩光的,“你带着林大姐去安排一下工作,工作流程要讲清楚。”
好的!韩光不冷不热的:“跟我来。”
桐桐以为是去整理收购来的鸡鸭鹅的,谁知道并不是,人家安排的是规整收购来的果干,杂粮、药材这些小众的东西。
后来桐桐才明白,照管鸡鸭鹅,这是肥差。因为鸡鸭鹅收来之后还可能下蛋,这个蛋是不用上交的,谁看管的,归谁。
看管这个的人那都是有关系的,你一个临时工就不要肖想这个美差了。
杂类最麻烦,有些东西真的就是一点点的量。
看管这个的是个年老的大爷,韩光喊:“白叔,你先带带林桐。”说着,才给桐桐介绍,“白叔今年五十九了,过了年就退了。”
白叔打仗负伤,少了一只眼睛,后来说是在炊事班呆了几年,回来伺候老娘终老之后,就入职了,干了没几年,这就算是要退休了。
“白叔。”
白叔上下打量了桐桐一眼,就摆手叫韩光只管走他的,然后就靠在避风的地方打盹去了。
桐桐看看着四面漏风的地方,再看看那一筐子一筐子的蒲公英根,一筐子一筐子的柿饼,然后问说:“白叔,这玩意盖住容易霉烂,这么吹着,回头份量就不对了,这该咋办?”交不了差呀!
你政治过关,少了就是损耗!这要交到我手里,这玩意的份量不对了,我怎么交代?
桐桐追着问:“损耗多少算是合理的?”
白叔眼睛一睁:这个问的好!没有标准就给以权谋私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这是个当家管事的人,放在这里管这点事完全是浪费嘛!
第1341章 世俗烟火(10)二更
白叔指了指挂在墙上的工作日志,桐桐过去去看了。
然后就看见每天都在给这些东西过称,早起称重,记一下重量。下午下班之前,交给看仓库的人的时候,再称重一下,盘货。
如果第二天一早的重量跟前一天的重量对不上的有点多,这就证明有人吃了。
桐桐挠头,别看这简单的记录,里面的工作量不小。称重后得把豆子之类的倒到筛子里筛一遍,防着有人抓一把豆子走了,给里面塞了两把土。也得防着有人拿的多,给豆子里扔了碎石子。所以,她就开始工作了。
一样一样的来,先给半口袋黄豆称重,记录下来。然后倒入筛子筛一遍,把里面的土筛出来。今儿这没土,很干净。但是从里面捡出来半把土坷垃。
白叔指了指角落里的袋子,捡出来的杂物放这里。然后再称重吧!
更麻烦的是这些粮食都是分级的,有些黄豆颗粒饱满,这还算好一些。有些是那种被压扁的黄豆,品级就低,难处理死了。
更有三天收了一碗芝麻,你说这玩意存在库房里,琐碎不琐碎。
不过好在食堂的饭是不错的,白菜豆腐粉条,一人一碗,配两个窝窝头。打饭之后端走,各自去吃饭。
桐桐带回来,跟白叔请一回子假:“白叔,我出去半个小时,我俩儿子在农校念书,五六分钟就走到了……”
白叔起身,取了铝饭盒递过来:拿这个装吧,好拿!桐桐:“……”她接了过来,“谢谢您!”去吧!家里负担重,记挂孩子,难免的。桐桐把饭折到饭盒里,窝窝头塞到衣服兜里,给俩孩子送去了。
农校上学不要学费,算是学农业技术的,不算是正经的高中。这里上学的孩子多是家里穷的。除了家在镇上住的,一般都不回家吃午饭。
孩子都是去学校的时候拿俩红薯,生的就行。学生食堂会把红薯给放到锅里,给孩子们蒸熟溜热,完了自己去领红薯就成了。几斤生红薯领几斤熟红薯,这都是有数的。
学校再给烧些热水,这就是一顿饭了。有些孩子自己带一块咸萝卜,这么就着就是一顿饭。桐桐去的时候,两人都跟同学排队领红薯呢。
来了生人都好奇的朝这里看,金喜先看见了:“妈——哥,妈来了——”
金寿愣了一下,看见妈妈手里的饭盒了。他领了红薯就往过跑:“妈,你咋来了。”桐桐指了指背风面的窗台:“走!过去吃饭。”
金喜一会子也来了,还拿了一双筷子,两人就一双筷子“妈,你先吃。”
“我吃过了!饭盒小,碗大!给你们一扒拉,我还剩一些。”桐桐说着从兜里拿出窝窝头,“你们一人一个!还有个萝卜馒头,我吃了。”
<a href="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
……
絮絮叨叨的声音小了,他也出了门了,今儿好似没那么冷了。
哪有?这风把人吹个透心凉。
桐桐看看身上的衣裳,然后后悔了:大襟棉袄不好看归不好看,但是真暖和呀!相当于胸前挂了两层,把人裹的严严实实,一点风都不露。
这种对襟的可不是,好似四面八方都往里面钻风。
到了物资收购站,杀猪的那一套套东西都不见了。就像是四爷预想的一样,陆胜利反应过来了,他便是杀猪也不会放在这个地方大喇喇的杀了,昨儿的事一定是说成是猪受伤,力气大,出现了意外,幸好没出事,幸好有个人见义勇为了。
而那个叫邱斌的杀猪小伙子,估计去其他地方忙去了,说好的时间他并不在。
桐桐一看这架势,就直接去问在仓库忙活着的姑娘,“问一下,陆主任在哪?”
这姑娘愣了一下,才认出这是昨儿那个大娘,可现在再叫大娘是不是不合适,看起来并不显老。灰色的对襟棉袄,戴着黑色的袖套,黑色的裤子,黑色的棉鞋,整整齐齐的。手里还拿个像是围裙一样的东西,这是护着衣服的。
头发也不是盘着的头发,那是梳成辫子,又盘了起来,盘起来的头发用黑底碎花布条扎着,还怪好看的。她都想问问那是咋盘的。
人看着又干净又利索,跟昨儿那个大娘像是两个人。
她笑了一下,指了指办公室的方向:“大姐,陆主任说你要是来了,就去办公室找她。”
“好!谢谢,你忙吧。”
桐桐去了办公室,很不打眼的几间平房,她敲了门:“请问陆主任在吗?”
陆胜利一听声音,知道是谁:“大姐,进来吧。”他正在从暖水瓶里往出倒水,一转身看见进来的人,然后:“……”他轻咳一声,才找到自己的声音:“大姐,你先坐!”
破旧的办公桌,摇摇晃晃的椅子,桐桐坐下了,等着对方说话。
陆胜利放下洋瓷缸子,这才说:“是这样的……大姐,你见义勇为,咱们年底正要向上汇报积极分子、道德模范,您看,咱完善这个材料……”
说着,就拿了笔出来,拧开笔帽,甩了甩,在边上的废纸上试了试,能出水了,这才摊开纸张写字,“大姐,你是哪个大队的社员?”
“东河湾大队。”
“叫个啥名?多大年纪?”
“林桐,三十四。”
“哪个桐?”
“梧桐的桐。”
对方愣了一下,“大姐应该是识字的吧?”
“识字,写的不多。”
“文化程度?”
桐桐愣了一下,“……我家弟弟妹妹都是上的新式学堂,他们教过我一些,一般的书和报纸能独立看。我父亲是做账房出身的,所以,我从小就能背珠算口诀,练得少。
后来嫁人,我公公也是账房出身,我丈夫在解放前一直给大饭馆送菜,要替两边结账,我跟着他学了一些。后来,孩子上学,两个大的上的私塾,孩子背书我听,能记一些。解放后,三个小的还继续念着书,也能知道一些。我也不好量化我是什么文化程度。”
陆胜利也不奇怪,现在就是很多人的学问是没法量化的。
他把笔递过去:“那你自己写?”
桐桐便接过来,想了想,尽量控制笔叫看起来生疏一些,然后还只写楷书,就是跟印刷体一模一样的字体。只是不熟悉,看着有些不协调。
陆胜利摸了摸鼻子,这还是个文化人。
“……对!把社会关系都写上。”
桐桐按照他说的,一一都写上。看起来整齐却生硬。
写完了,陆胜利又拿出算盘:“大姐会打不?”
“会!”但不能表现的特别厉害,就单纯的会打,速度不急不慢,就是一般账房先生的那个算账速度,“我一般都不用算盘,又没有大账目算。”
陆胜利以为她说对算盘不熟练的事,但这已经算是很不错了。这个人除了年龄不符合硬性的招工的条件之外,再就是拖家带口这一点,一般招工也不会要这样条件的。但其他的自身的东西都是合适的。
他就说:“大姐,咱这收购来的农产品,你暂时先负责这一块。等到阳历年底,十二月份了,你这个材料报上去,从明年元月开始,你算正式职工。在入职之前,你按临时工的待遇……”
没问题呀!临时工就临时工。临时工的工资是学徒工的一半,很低。但能在食堂吃饭。
安排好了,陆胜利就喊了个叫韩光的,“你带着林大姐去安排一下工作,工作流程要讲清楚。”
好的!韩光不冷不热的:“跟我来。”
桐桐以为是去整理收购来的鸡鸭鹅的,谁知道并不是,人家安排的是规整收购来的果干,杂粮、药材这些小众的东西。
后来桐桐才明白,照管鸡鸭鹅,这是肥差。因为鸡鸭鹅收来之后还可能下蛋,这个蛋是不用上交的,谁看管的,归谁。
看管这个的人那都是有关系的,你一个临时工就不要肖想这个美差了。
杂类最麻烦,有些东西真的就是一点点的量。
看管这个的是个年老的大爷,韩光喊:“白叔,你先带带林桐。”说着,才给桐桐介绍,“白叔今年五十九了,过了年就退了。”
白叔打仗负伤,少了一只眼睛,后来说是在炊事班呆了几年,回来伺候老娘终老之后,就入职了,干了没几年,这就算是要退休了。
“白叔。”
白叔上下打量了桐桐一眼,就摆手叫韩光只管走他的,然后就靠在避风的地方打盹去了。
桐桐看看着四面漏风的地方,再看看那一筐子一筐子的蒲公英根,一筐子一筐子的柿饼,然后问说:“白叔,这玩意盖住容易霉烂,这么吹着,回头份量就不对了,这该咋办?”交不了差呀!
你政治过关,少了就是损耗!这要交到我手里,这玩意的份量不对了,我怎么交代?
桐桐追着问:“损耗多少算是合理的?”
白叔眼睛一睁:这个问的好!没有标准就给以权谋私留下了足够的空间。这是个当家管事的人,放在这里管这点事完全是浪费嘛!
第1341章 世俗烟火(10)二更
白叔指了指挂在墙上的工作日志,桐桐过去去看了。
然后就看见每天都在给这些东西过称,早起称重,记一下重量。下午下班之前,交给看仓库的人的时候,再称重一下,盘货。
如果第二天一早的重量跟前一天的重量对不上的有点多,这就证明有人吃了。
桐桐挠头,别看这简单的记录,里面的工作量不小。称重后得把豆子之类的倒到筛子里筛一遍,防着有人抓一把豆子走了,给里面塞了两把土。也得防着有人拿的多,给豆子里扔了碎石子。所以,她就开始工作了。
一样一样的来,先给半口袋黄豆称重,记录下来。然后倒入筛子筛一遍,把里面的土筛出来。今儿这没土,很干净。但是从里面捡出来半把土坷垃。
白叔指了指角落里的袋子,捡出来的杂物放这里。然后再称重吧!
更麻烦的是这些粮食都是分级的,有些黄豆颗粒饱满,这还算好一些。有些是那种被压扁的黄豆,品级就低,难处理死了。
更有三天收了一碗芝麻,你说这玩意存在库房里,琐碎不琐碎。
不过好在食堂的饭是不错的,白菜豆腐粉条,一人一碗,配两个窝窝头。打饭之后端走,各自去吃饭。
桐桐带回来,跟白叔请一回子假:“白叔,我出去半个小时,我俩儿子在农校念书,五六分钟就走到了……”
白叔起身,取了铝饭盒递过来:拿这个装吧,好拿!桐桐:“……”她接了过来,“谢谢您!”去吧!家里负担重,记挂孩子,难免的。桐桐把饭折到饭盒里,窝窝头塞到衣服兜里,给俩孩子送去了。
农校上学不要学费,算是学农业技术的,不算是正经的高中。这里上学的孩子多是家里穷的。除了家在镇上住的,一般都不回家吃午饭。
孩子都是去学校的时候拿俩红薯,生的就行。学生食堂会把红薯给放到锅里,给孩子们蒸熟溜热,完了自己去领红薯就成了。几斤生红薯领几斤熟红薯,这都是有数的。
学校再给烧些热水,这就是一顿饭了。有些孩子自己带一块咸萝卜,这么就着就是一顿饭。桐桐去的时候,两人都跟同学排队领红薯呢。
来了生人都好奇的朝这里看,金喜先看见了:“妈——哥,妈来了——”
金寿愣了一下,看见妈妈手里的饭盒了。他领了红薯就往过跑:“妈,你咋来了。”桐桐指了指背风面的窗台:“走!过去吃饭。”
金喜一会子也来了,还拿了一双筷子,两人就一双筷子“妈,你先吃。”
“我吃过了!饭盒小,碗大!给你们一扒拉,我还剩一些。”桐桐说着从兜里拿出窝窝头,“你们一人一个!还有个萝卜馒头,我吃了。”
<a href="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 target="_blank" class="linkcontent">https:///yanqing/03_b/bjzgr.html</a>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a href="https:///zuozhe/linmuer.html" title="林木儿"target="_blank">林木儿